不同年龄宝宝洗澡讲究不同
不同年龄宝宝洗澡讲究不同
有一种老观念认为,不要经常给小宝宝洗澡,这可是不对的。宝宝的皮肤也会接触到外界的尘埃和细菌,除此之外,宝宝每1平方厘米的皮肤上,就有100~250个排汗的汗腺,这些汗腺排出的体内污垢也需要及时清除。
如果不及时清除体垢,就会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不利于宝宝体内的血液循环。 但是,给你的小宝宝洗澡可有许多讲究哦!给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洗澡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年龄宝宝洗澡讲究不同 (一)给哺乳期的宝宝洗澡 与其说给宝宝洗澡,不如说给宝宝“沐浴”更为贴切。这不是咬文嚼字,因为“洗澡”的重点在“洗”字上,要擦洗。
而“沐浴”的重点在于“浴”,要浸在水里泡。所以给哺乳期的宝宝沐浴时,切不可使劲地擦,一定要轻轻悠悠地抹。婴儿皮肤表层的角质还很柔软哟! 必备的沐浴用品:大浴巾、小毛巾(100%棉织软毛巾,干、湿用各1条),医用棉花球1筒,婴儿用沐浴露、洗发露各1瓶(不要用成人的),婴儿爽身粉、婴儿润肤露各1瓶(不要用成人的润肤化妆品)。 沐浴要点:小宝宝在进入浴盆前,先要清洗臀部。小屁股的周围、两腿间的皱褶处、大小便排便通道口,都要用温湿的棉花球蘸些润肤露轻拭轻抹。不要擦,棉花球用一处换一个。
用润肤露有利于抹去较难除去的油脂性排泄物和水溶性分泌物,优质的润肤露还有抵御细菌的作用。 洗好小屁股后,给宝宝包上尿布,再给宝宝脱衣服,裹上大浴巾进入浴盆。眼角、鼻梁、嘴巴、耳朵,这些地方都要用温湿的棉花球轻拭轻抹,每洗一个部位,换一两次棉花球。要注意的是,洗耳朵时,先要用一只干燥的棉花球轻轻塞入宝宝的耳孔,以防水渗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不同年龄宝宝怎么洗澡
哺乳期:轻轻“沐浴”
所以给哺乳期的宝宝沐浴时,切不可使劲地擦,一定要轻轻悠悠地抹。婴儿皮肤表层的角质还很柔软。
小宝宝在进入浴盆前,先要清洗臀部。小屁股的周围、两腿间的皱褶处、大小便排便通道口,都要用温湿的棉花球蘸些润肤露轻拭轻抹,用一处换一个。可适当使用沐浴露抹去较难除去的油脂性排泄物和水溶性分泌物,优质的沐浴露还有抵御细菌的作用。
洗好小屁股后,再给宝宝脱衣服。眼角、鼻梁、嘴巴、耳朵,这些地方都要用温湿的棉花球轻拭轻抹,每洗一个部位,换一次棉花球。要注意的是,洗耳朵时,先要用一只干燥的棉花球轻轻塞入宝宝的耳孔,以防水渗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洗完脸,再洗头。给小宝宝洗头要用手托稳宝宝头部,用手柔和地抚摸宝宝的头,注意,不要触及孩子的天灵盖,更不要去搔头皮。
断奶后至2周岁:培养洗澡好习惯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沐浴程序和哺乳期的宝宝基本相同,臀部仍要在浴盆外洗。不过,给宝宝抹洗的力度可以稍稍加重。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培养孩子乐于沐浴的良好卫生习惯的开始,所以,你尽可以把浴室“打扮”得像一个“玩水室”。如果宝宝要玩水桶,玩橡皮鸭子游泳,只要注意安全,不妨放手让他去玩。让宝宝慢慢喜欢上每天洗个澡。
2~6周岁:坚持洗澡练毅力
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渐渐养成夏季天天洗澡的习惯,一部分是因为需要清洁皮肤,更大的意义则是让孩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夏令时节,如果有条件的话,早晨起床后、白天午睡后、晚上临睡前,每天可以给孩子沐浴3次,每次10分钟左右。这种有规律的清洁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今后耐心的培养、意志力的养成来说,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宝宝年龄不同分离焦虑也不同
0-3个月的宝宝
这一时期的宝宝处在没有差异的依恋发展阶段,只要他们的身体舒服,就不会产生分离焦虑的情绪。
3-6个月的宝宝
这一时期的宝宝处在有差别的依恋发展阶段,他可以区分出熟人和生人,并对不熟悉的面孔有轻微拒绝,但是对那些似曾相识的熟人基本都会接受。如果妈妈去上班了,只要与保姆或祖辈熟悉几天后,他就会很快就把他们纳入熟人圈内,妈妈上班走了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分离焦虑。
6-24个月的宝宝
这一时期的宝宝处在依恋关系单一化阶段,并在24个月的时候到达高峰,也就是宝宝开始在熟人圈里寻找跟自己关系最亲近的人,并会对他产生强烈的依恋。如果妈妈在这时开始去上班,宝宝会对陌生的照管人非常排斥,分离焦虑也最厉害。
24-36个月的宝宝
这一时期的宝宝开始有能力把依恋对象伙伴化,能够容忍与妈妈暂时的分离,如果清楚地告诉他道理后,他也能明白妈妈走了还会回来,但是焦虑的情绪仍然比较严重。
不同年龄宝宝如何正确喝水
1.6个月以内的宝宝
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不需要额外喂水。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只要奶量充足,一般也不需要喂水。但是,由于奶粉中蛋白质和钙等高于母乳,有的宝宝可能会表现出“上火”,如便秘等,所以可以在两顿奶之间少量喂水,具体加水也没有标准,根据个体具体情况酌情调整,例如,按照奶与水的比例为100:20左右喂水。
6个月以内的宝宝总适宜摄入量为700毫升,新生儿只要奶量充足,小便次数(6-8次/日)和颜色正常(淡黄)就提示体内不缺水,给宝宝喂过多的水反而增加宝宝的肾脏排泄负担,甚至影响奶量。
2.6个月到1岁的宝宝
宝宝满6个月以后就可以少量饮水,发热、腹泻或天气热时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尤其是宝宝颜色加深变黄及小便变少时。如果宝宝不喜欢喝白开水,也不必须着急,只要水的总的摄入量每天达到900毫升一般不会缺水,水果和饮食中的水也是算作总摄入量里。
3.1-3岁的宝宝
1-3岁以后的幼儿,水总适宜摄入量为1300毫升,每天可以安排点白开水,一些清淡低盐汤类或羹类也是不错的选择。
4.3岁以上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水的摄入量也在增加,4岁以上儿童,每天就可以饮水800毫升左右。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刷牙有讲究
0至6个月宝宝,还没长牙,关键是漱口。
操作方法:宝妈给孩子喂完奶后,就给它喝些温开水,就算是漱口了。也可以用消毒纱布蘸上开水然后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龈和口腔。
6个月至1岁半宝宝,正在长乳牙,爸妈要开始培养宝宝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帮宝宝清楚牙齿上的软垢、菌斑保持口腔清洁。
操作方法:让宝宝躺在妈妈怀里,妈妈用手拿消毒纱布或者指套牙刷,一手固定宝宝的头,把纱布蘸开水后清洁宝宝嘴唇和牙齿头部。擦的同时可以轻轻帮宝宝按摩牙龈,缓解宝宝长牙的不适感。
1岁半至3岁宝宝已经长全乳牙,爸妈要开始教宝宝刷牙的步骤和细节,让宝宝以后学会自己刷牙。
操作方法:让孩子坐或站在板凳上,妈妈站在孩子的身旁或背后,然后一手固定宝宝的头部,一手用牙刷蘸温开水为宝宝刷牙,这个时期宝宝暂且不用牙膏。使用牙刷帮宝宝刷牙,上牙要从上往下刷,下牙要由下往上刷,刷完牙齿外侧还得刷里侧以及后牙的咬面,这样各个面重复刷十几次才能彻底清洁牙齿。刚长牙时期,宝宝的乳牙比较稀疏,容易造成食物塞牙缝,所以在刷牙之间,妈妈要先帮孩子检查下牙齿是否有食物嵌塞,如果有,就先用棉签棒宝宝的食物清除后再刷牙。这样反复教孩子刷牙几次后,就让宝宝开始模仿大人刷牙,2岁的宝宝就可以让他自己刷牙了,次数不用太多,熟练动作就可以。
3岁至6岁宝宝要锻炼自己刷牙的能力并培养刷牙的兴趣了,宝宝用的牙膏要选择含氟牙膏以预防龋齿。
操作方法: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要注意培养他刷牙的正确方法,尽量避免过多伤害牙龈的横刷方法,牙膏、牙刷、漱口杯都要选购适合宝宝年龄的。正确的刷牙方法是挤黄豆粒大的牙膏在牙刷上,然后顺着牙齿缝从上往下、从下往上竖着刷,内外则是由牙根顺着牙尖刷,牙合面才可以横刷,这样才能保证把牙齿刷干净,反之如果是错误的刷牙方法则刷不干净牙齿还伤害牙齿、牙龈。给宝宝刷牙的每次时间不要超过3分钟,刷完后要叫宝宝用清水把牙膏漱干净,没刷干净的地方,可以用棉签帮宝宝擦拭下。
注意:宝宝牙刷的保养
宝宝每次刷牙后的牙刷都要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避免食物残渣、牙膏以及细菌粘附在牙刷上继续生长,等到下次刷牙时又回到宝宝的口腔里了。在两次使用牙刷之间,必须保证牙刷干燥,避免潮湿的环境中繁殖了细菌在上面,如果牙刷出现分叉现象,一方面表示牙刷该换了,另一方面可能刷牙太用力了,以后要注意。
不同年龄段吃粗粮有讲究
25~35岁
这段年龄的人,久食多食粗粮就会影响人体机能对蛋白质、无机盐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以至造成骨骼、心脏、血液等脏器功能的损害,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甚至影响到生殖能力。建议每周吃粗粮天数不要超过三天,或者喝一些粗粮细作的饮料也比较合适。
35~45岁
这个年龄段的人,新陈代谢率开始放慢,应少食高甜度的食物,宜食用各种干果、粗杂粮、大豆、新鲜水果等。建议每天食用小于等于20克的枸杞,枸杞有滋补的功效,常吃益于养生。
45~60岁
这个年龄段的人尤其要关注、明白调节和补充营养对身体的重要。若是患有高血压要少吃盐,食用含有丰富钾的食物,如干杏、豆类和干果。妇女到了绝经时,要多食豆类产品,这能把骨损耗减轻到最低程度。这个年龄段的人应避开糯米。建议每周吃粗粮2~3次,每次50~100g,不仅使用量最为合适,而且对身体也最补益。
60岁以上
这个年龄段的人容易得癌症、心脏病和中风。而燕麦等粗粮富含的纤维素会与体内的重金属和食物中的有害代谢物结合使其排出体外。适量进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对人体是有益的。这个年龄段应食用的蔬菜又含纤维素较多的是韭菜、芹菜、茭白、南瓜、苦瓜、红豆、空心菜、黄豆、绿豆等等。建议每周吃粗粮1~2次,每次约50g,以预防便秘和补充维生素B的摄入。
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饮食有讲究
对于45岁- 60岁的中老年人来说,主要是根据身体所患的疾病和身体健康情况合理膳食。例如,早老性痴呆病患者,建议服用含抗氧、化物的维生素E,能减缓症状的发展;高血压患者,要少吃盐,食用含丰富钾的食物,如干杏、豆类和干果。这个年龄段的中老年人在饮食中还要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比例,减少肉的摄入量,脂肪的摄入量更是要降低3026;多吃纤维丰富的食物。中年人担心患前列腺病,可以多吃含有丰富的锌、维生素E、低饱和动物脂肪的食物。芝麻、瘦肉、肝脏等含有丰富的锌。鱼肝油、葵花子油等富含维生素E。
60岁~ 65岁的老年人,营养需要量同中年人相似,但身体需求的热量更少,而需要更多的维生素D。老年人食用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比率同成年人接近。
65岁以上的老年人,通常会缺镁和钾,有的老年人也会缺少维生素C、铁、维生素D_B一胡萝卜素和大多数B类维生素。因此,应该多食用含有丰富抗氧化物的食物,如水果、蔬菜、植物油、纤维素、含油多的鱼和低脂肪动物肉等。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喝水量不同
早晨一杯水要喝多少,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对水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哦!通常我们可以根据年龄和体重来计算每日的需水量,而宝宝每日的补水量等于需水量减去喂奶量。
宝宝年龄越小,需水量相对越多,喝水的次数也越多。你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来计算每日的需水量:
0~0.5岁宝宝需水量(ml):体重(kg)×173(ml)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每日的补水量=宝宝每日的需水量-喂奶量。应该分多次喂给宝宝,让宝宝养成爱喝水的好习惯。
0.5~1.0岁宝宝需水量(ml):体重(kg)×158(ml)
1.0~3.0岁宝宝需水量(ml):体重(kg)×128(ml)
1岁以上的宝宝,由于每天都会从饮食中摄取一定量的水分,如水果、米饭、汤等,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每天的额外补水量应控制在1200毫升左右。
温馨提示:只要宝宝的尿液淡黄或无色就说明他体内水分充足。不要为了让孩子喝水,而喂果汁或者饮料,一旦喝太多含糖分的“水”容易导致宝宝蛀牙哦!另外,秋季干燥,或是宝宝活动量大、出汗较多的话,妈妈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
冬天宝宝几天洗一次澡 不同年龄的宝宝冬天几天洗一次澡
宝宝是冬天出生的话,一般是三四天左右给宝宝洗一次澡,因为新生儿的活动量少,出汗少,加上平常拉大小便了,家长也会及时给宝宝洗屁屁,因此洗澡次数可适当减少。
当宝宝有3个月以上时,宝宝就会开始慢慢抬头、翻身、学着坐等,这时宝宝的活动量有所增加,出汗也会比刚出生的时候要多,因此家长们要考虑每3天给宝宝洗一次为好。
7个月以上的宝宝会学着爬、再大一点会学着走路,这时候宝宝的活动量比之前要更多,尤其是学会走路的宝宝,每天跑来跑去的,时常容易出汗,如果不及时清洗的话,宝宝身上容易滋生细菌,引起宝宝皮肤发痒,因此建议家长们给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一周洗3次左右为宜。
不同年龄宝宝喝多少水
通常我们可以根据年龄和体重来计算每日的需水量,而宝宝每日的补水量等于需水量减去喂奶量。
宝宝年龄越小,需水量相对越多,喝水的次数也越多。你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来计算每日的需水量:
0~0.5岁宝宝需水量(ml):体重(kg)×173(ml)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每日的补水量=宝宝每日的需水量-喂奶量。应该分多次喂给宝宝,让宝宝养成爱喝水的好习惯。
0.5~1.0岁宝宝需水量(ml):体重(kg)×158(ml)
1.0~3.0岁宝宝需水量(ml):体重(kg)×128(ml)
1岁以上的宝宝,由于每天都会从饮食中摄取一定量的水分,如水果、米饭、汤等,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每天的额外补水量应控制在1200毫升左右。
温馨提示:只要宝宝的尿液淡黄或无色就说明他体内水分充足。不要为了让孩子喝水,而喂果汁或者饮料,一旦喝太多含糖分的“水”容易导致宝宝蛀牙哦!另外,秋季干燥,或是宝宝活动量大、出汗较多的话,妈妈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
不同年龄宝宝的膳食结构
一、新生儿期
此时,由于孩子才离开母体,胃肠功能非常弱,因此营养的来源主要靠母乳,母乳是此期婴儿最佳的选择。因为母乳营养丰富,糖、脂、蛋白比例合适、宜消化吸收,且含有婴儿所需的各种免疫物质,可预防各种感染性与传染性疾病。此期一般不用添中任何食物。若无母乳或母亲因病不能喂孩子,应选择婴儿配方奶粉喂小儿,不宜用全牛奶等喂。
二、婴儿期
指生后1~12个月的孩子,此时婴儿的生长发育非常快,尤其是前半年,其体重可达出生时的2~3倍,除继续弱母乳喂养外,4个月后应逐渐添加辅食物,如面糊、米汤、菜汤、蛋、瘦肉、豆浆、饼干等,为1岁后逐渐断奶打好基础。此时添加食物应遵循下列原则: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并在小儿身体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
三、幼儿期
指1~3岁的孩子,此期孩子们体格发育速度放慢,但脑的发育加快,因此饮食中应注意优质的蛋白质的供给,此时孩子的牙已逐渐出齐,但咀嚼功能仍差,不能与成人同进食物,孩子的食物宜细、软、烂、碎。每日应保持250~500ml牛奶或豆浆,并注意肉、蛋、鱼、豆制品、蔬菜、水果的供给。每日3次正餐加1~2顿点心。注意,此时孩子户外应增加活动,见识渐广,喜欢吃各种饮料,小食品,但小食品吃多了会导致孩子厌食,所以,应控制孩子吃零食。
四、学龄前期
指4~7岁的小儿,此时孩子的膳食已接近成人水平,主食可用普通米饭、面食、菜肴同成人,但仍要避免过于坚硬、油腻或酸辣的食物。饮食要多样化、荤素搭配,粗细粮交替,保证供给平衡膳食,饭后仍需添加水果,但是饮料与小食品同样尽量少用。
五、学龄儿童与少年
此期孩子饭食基本同成人,但膳食安排要营养充足,饭菜合宜,注意以下几点:
1、食物花色品种多:即有米面类,又要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豆、蛋、乳、肉、豆英、再加上大量绿叶蔬菜、水果。粮食仍应粗细粮兼有,副食荤素搭配,要保证营养的基础上经常变换花色以引起孩子的食欲。
2、三餐一点最合适,因孩子上午学习紧张,消耗大,早餐最好吃一些牛奶、豆浆、肉蛋类。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少吃零食,注意饮食卫生,进食时不看书、电视,集中思想吃饭。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孩子不喜欢吃菜,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从教育着手,使孩子明白吃菜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对其健康非常有利,女孩子可开导多吃菜,面色红、皮肤好,显得漂亮;男孩子可讲不挑食、偏食能长高。
总之,不管哪个年龄组的孩子,膳食要均衡,要荤素、粗细搭配,并注意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尽量少吃饮料、小食品,这样才能避免肥胖症或营养不良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