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出血热腹胀综合肾病临床表现

出血热腹胀综合肾病临床表现

1.临床分期:

本病潜伏期4~46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五期经过。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出现越期现象,而重症患者则出现发热期、休克和少尿期之间的重叠。

2.发热期:

除发热外主要表现有全身中毒症,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征。①发热:少数患者起病时以低热、胃肠不适和呼吸道感染样前驱症状开始。

多数患者突然起病有畏冷、发热,体温39~40℃之间,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热程多数为3~7天,少数达10天以上。一般体温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

轻型患者热退后症状缓解,重症患者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

3.全身中毒症:

数患者出现全身酸痛、头痛和腰痛。少数患者出现眼眶疼痛并以眼球转动时为甚。头痛、腰痛、眼眶痛一般称为“三痛”。

头痛为脑血管扩张充血所致;腰痛为肾周围组织充血、水肿以及腹膜后水肿有关;眼眶痛是眼球周围组织水肿所致,重者可伴有眼压升高和视力模糊。多数患者可以出现胃肠中毒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呃逆,亦可有腹痛、腹泻。腹痛剧烈者,腹部有压痛、反跳痛,易误诊为急腹症而进行手术。此类患者多系肠系膜局部极度充血和水肿所致。腹泻可带黏液和血,易误诊为肠炎或痢疾。部分患者可出现嗜睡、烦躁、谵妄或抽搐等神经精神症状,此类患者多数发展为重型。

4.毛细血管损害征:

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皮肤充血主要见于颜面、颈、胸等部潮红,重者呈酒醉貌。黏膜充血见于眼结膜、口腔的软腭和咽部。皮肤出血多见于腋下及胸背部,常呈搔抓样,条索点状瘀点,黏膜出血常见于软腭呈针尖样出血点,眼结膜呈片状出血。少数患者有鼻出血、咯血、黑便或血尿。如在病程第4天至第6天,腰、臀部或注射部位出现大片瘀斑,可能为DIC所致,此是重症表现。渗出水肿征主要表现在球结膜水肿,轻者眼球转动时球结膜似涟漪,重者球结膜呈水泡样,甚至突出眼裂。部分患者出现眼睑和脸部水肿,亦可出现腹水。一般渗出水肿征越重,病情越重。

5.肾损害:

主要表现尿蛋白阳性,镜检可发现管型等。

出血热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众所周知肾病综合症的种类多种多样,其中出血热肾病综合症是一种很容易诱发肾衰竭的严重症状。患者朋友们必须提高对此疾病的护理与肾脏保护意识,才能够让自己从疾病中全身而退,尽可能的降低疾病对肾脏功能的损害。

出血热肾病综合症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冬春季多见。本病潜伏期4~46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又称为肾病综合症热出血。

对少尿期患者,要密切观察尿量、尿比重及尿中有无纤维蛋白膜样物质,出血倾向是否加重,血压及脉搏有无异常变化,观察有无高血钾、酸中毒、氮质血症、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并发症表现,如胃肠道反应、肌无力、感觉异常、心率及呼吸变化等。对于应用脱水剂及利尿剂者注意观察利尿效果。

转移因子胶囊治什么病

转移因子胶囊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皮肤病、呼吸道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流行性出血热等,其他如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硬皮病、红斑狼疮、溃疡病等,恶性肿瘤、肿瘤病人放化疗后的辅助治疗。 转移因子胶囊主要成份为以健康猪或牛脾脏中提取的 多肽、氨基酸和多核苷酸等。临床可用于辅助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 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 少,多次感染综合征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一定的疗效)。 1、皮肤病;扁平疣带状疱疹单纯疱疹两周为一个疗程;银痟病尖锐湿疣等三个月为一; 2、呼吸道疾病;反复感冒支气管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两周一个疗程; 3、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流行性出血热等三个月一个疗程; 4、其他:(1)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硬皮肤红斑浪疮溃疡病等三个月一个疗程(2)恶性肿瘤肿瘤病人放化疗后的辅助治疗一个月一个疗程。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症状有哪些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症状有哪些?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症状如下:

一、发热期

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

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二、低血压休克期

多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三、少尿期

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四、多尿期

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着增多。第8~12日多见,持续7~14天,尿量每天4000~6000ml左右,极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五、恢复期

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量、症状逐渐恢复正常,复原需数月。

以上就是关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症状有哪些的相关介绍。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肾病综合征出血热主要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所表现出的症状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一定要仔细区分这些症状,这样才能及时的采取措施,做相关针对性的治疗。

血尿的症状表现

1、血尿伴全身症状

(1)伴出血症状:如皮下和内脏器官出血、肌肉或关节腔内出血,应考虑出血性疾病,如各型血友病和血小板减少紫癜等。

(2)伴发热:多为泌尿系统感染,全身感染及肾结核等。如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心内膜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3)维生素缺乏:见维生素K和C缺乏。

(4)伴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如泌尿系统感染,包括出血性膀胱炎,肾结核。

(5)伴双侧肾区隐痛:常为各种肾炎,泌尿系统感染,肾结核等。肾绞痛多为肾结石。

(6)伴肾区肿块:单侧性者应考虑肾肿瘤如肾母细胞瘤、输尿管肿瘤、先天性肾盂积水、异位肾等。双侧性者则多考虑先天性多囊肾。

(7)伴水肿及高血压:应考虑各种肾小球肾炎,结缔组织病,肾病综合征,Alport综合征及高血压肾病等。

2、无症状性血尿

可见于轻型或局灶性肾小球肾炎,病毒性肾小球肾炎及良性再发性血尿。

3、不同年龄的血尿病因分析

(1)新生儿期:血尿多因新生儿出血症、各种尿路先天畸形、肾静脉血栓等。

(2)婴儿期:先天性尿路畸形、尿道口炎症和溃疡、肾静脉血栓、肾母细胞瘤等。

(3)学龄前期: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溶血尿毒综合征、Alport综合征、病毒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外伤、尿道口炎症和溃疡及异物等。

(4)学龄期: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毒性肾小球肾炎、Alport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结缔组织病伴发肾炎、外伤、全身或泌尿系感染、肾结核及肾结石等。

肾综合症出血热三红怎么治疗

有无面、颈、上胸潮红(即“三红”)、酒醉面貌,有无球结膜红、咽红、舌红、眼睑及球结膜水肿,有无腋下、上腭、结膜及躯干小出血点、休克和意识障碍现象。

1.发热期 ①就近就地治疗,运送严防颠簸。②严格卧床休息。③高热予物理降温,不用或慎用发汗退热药。④常规输入平衡盐液,饮用热浓茶、糖盐液,维持尿量每日在1000ml以上。⑤高热症状重者可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2~3d。⑥中医治疗:宜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如白虎汤加味、银翘解毒散加减等。⑦有明显出血倾向者,可加用维生素K、C,止血敏和安络血等止血药。⑧三氮唑核苷10~15mg/(kg·d),加入250~500ml液体静滴,1/d,3~5d,亦可联用α干扰素100万U肌注,1/d,3d。⑨转移因子、胸腺肽等亦可试用。

2.低血压期 ①积极扩容:补液宜早期、快速、足量,主要用平衡盐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酐,个别难治性休克可输血浆或白蛋白。应使收缩压稳定在>12kPa(90mmHg),脉压>4kPa(30mmHg),脉搏<100/min,尿量>25ml/h,口渴减轻,精神安静,皮肤温暖。 ②有酸中毒时可用5%碳酸氢钠静注或静滴。③有心衰表现者,可选用毒毛花甙K或毛花甙丙。④低血压顽固或伴出血倾向、血小板数下降时作有关DIC检查,必要时可酌用肝素治疗。

3.少尿期(1)合理补液:如少尿在48h内或临床疑为“功能性少尿”,应静注20%甘露醇150ml。观察1~2h时有尿量增加,可酌情继续补液,如仍无尿时,可判定为器质性少尿,此时液体入量应加控制,入量一般为出量(尿、便、呕吐、失血等)加500(冬天)~800ml(夏天)。

如何预防出血热肾病综合征呢

出血热肾病综合征(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

1.疫情监测由于新疫区不断扩大,因此应作好鼠密度、鼠带病毒率和易感人群的监测工作。

2.防鼠灭鼠应用药物、机械等方法灭鼠,一般认为灭鼠后汉城病毒所致EHF的发病率能较好地控制和下降。

3.作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不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动物实验时要防止被大、小白鼠咬伤。

4.疫苗注射中国研制的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汉坦型)、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汉城型)和乳鼠脑纯化汉坦病毒灭活疫苗。均已在临床试用。经0天、7天、28天或0月、1月、2月、三次各注射疫苗1ml后,80%~100%能产生中和抗体。但持续3~6个月后明显下降,1年后需加强注射。

关于基因重组疫苗,国外研究应用重组PUUV。核壳蛋白(NP)疫苗在动物试验中能获得完全保护,应用汉坦病毒及汉城病毒M基因的G1和G2DNA疫苗在动物中能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Meclain等应用汉坦病毒M和S片段克隆的重组疫苗进行Ⅰ、Ⅱ期临床试验表明重组疫苗是安全的,健康志愿者经两次注射后能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在中国重组疫苗亦在研究中。

本病病死率与病型轻重、治疗迟早及措施是否正确有关。近年来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的改进,目前病死率由10%下降为5%以下。患者恢复期后可以出现慢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或腺垂体功能减退。

相信大家对如何预防出血热肾病综合征也都很清楚了,发病后还是需要严肃对待的,既要及时察觉正确医治,还需要意识到防治结合的重要性,任何一种疾病都需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千万不要等生病了之后才开始为自己的健康而担心。

出血热的并发症有哪些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有哪些?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1、腔道出血呕血、便血最为常见,可引起继发性休克。腹腔出血、鼻腔和阴道出血等均较常见。

2、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发病早期因病毒侵犯中枢神经而引起脑炎和脑膜炎,休克期和少尿期因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和高血容量综合征等引起的脑水肿,高血压脑病和颅内出血等,可出现头痛、呕吐、神志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节律改变或偏瘫等。

3、肺水肿,这是很常见的合并症,临床上有两种情况: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力衰竭肺水肿。

4、胸腔积液和肺不张,普马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多见,患者均有较明显的低蛋白血症,因而认为毛细血管漏出及炎症可能是肺部异常的原因。

5、继发感染,多见于少尿期和多尿早期,以肺部和泌尿系感染以及败血症多见,为免疫功能下降和导尿等操作所致,易引起继发性休克而使病情加重。

6、自发性肾破裂,多发生于少尿期,由于严重肾髓质出血所致。

7、心脏损害和心力衰竭,汉坦病毒能侵犯心肌,而引起心肌损害,临床上常见为心动过缓和心律失常。由于高血容量综合征、肺水肿等使心肌负担过重,因而可出现心力衰竭。

8、肝损害,4%~60%患者ALT升高,少数患者出现黄疸或明显肝功能损害,肝损害以SEOV感染多见。是病毒损害肝脏所致。

9、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极少数HFRS患者在少尿期或多尿期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

以上就是关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有哪些的相关介绍。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是非常多的,而且还比较严重,所以患有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朋友一定要及时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这样才能降低死亡的风险。

相关推荐

肾病综合征会出现水肿吗

其实对于肾病综合征这种疾病来说,患者也是会出现水肿的临床表现,但是随着我们对肾病综合征疾病认识的增加,想要更好地护理好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也需要我们多角度的考虑到我们疾病治疗的情况,我们需要怎么配合处理肾病综合征的患者。 水肿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常最早为家长所发现,始自眼睑,颜面,渐及四肢全身,水肿为可凹性,尚可出现浆膜腔积液如胸水,腹水,男孩常有显著阴囊水肿,体重可增30%~50%,严重水肿患儿于大腿和上臂内侧及腹壁皮肤可见皮肤白纹或紫纹,水肿严重程度通常与预后无关,水肿的同时常有尿量减少。 除水肿外,患儿

肝硬化的并发症有哪些 肝硬化腹水

由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综合因素所致。患者可表现为腹胀、腹部膨隆。腹水量可自数百至数千毫升不等。对于久治不消的腹水患者可合并出血脐疝,并且极易诱发自发性腹膜炎。同时也是诱发患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和肝肾综合征的重要因素。

儿子打疫苗肾衰竭接种出血热疫苗导致

儿子注射出血热疫苗之后导致肾衰竭!2002年,禄护仓的儿子只有11岁8个月大。当时,村里广播通知说县防疫站(现为县疾控中心)到该村接种出血热疫苗,禄护仓专门找到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咨询,不到12岁的孩子还能不能打。当时对方说“10岁以上就能打,而且还能预防感冒。”于是,禄护仓带孩子分三次打了该疫苗。第一针由防疫站的工作人员打,后两针是村医给打的。 就在最后一针注射后的第二天,孩子出现异常,孩子回忆,当时感觉眼睛胀得厉害,“第三天放学时,觉得脚后跟疼。”很快,他的全身开始浮肿。禄护仓和妻子赶紧将孩子送到医院,经

综合出血热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1、观察发热的程度及热型、伴随症状并记录。 2、绝对卧床休息,禁止随意搬动病人。 3、严密观察病情,每4小时测体温1次,发热末期注意血压、脉搏、尿量的变化。 4、遵医嘱及时送检标本,逢尿必查(比重、常规)。 5、38.5℃时,可在体表大血管处进行冷敷,不宜用醇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禁忌使用发汗退热药,以防大汗引起休克。 6、遵医嘱补充液体。液体补充量为:发热早期以每天排出的尿量再加1000ml液体为宜,如高热、出汗多,可加至1500ml,以晶体为主,发热后期,适当补充低分子右旋糖酐,以对抗血浆外渗。 7

为什么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出现全身浮肿

肾病综合征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特征,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受到损伤而发生的。它可能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也可能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大部分成人和儿童的肾病综合征为原发性,在我国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以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糖尿病最为常见。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突出特点是“三高一低”即高度浮肿、高度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往往是肾病综合症病人前期发现病情的一个重要方面。肾病综合征的症状比起其它肾病症状要明显,容易被患者发现。除

肾病综合征容易引发的四种常见并发症

1、感染:因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病程迁延、抵抗力低下,极易得感冒和肺炎,也容易得腹膜炎、丹毒等病、而这疾病又常是使小儿肾病综合征病情反复发作的诱因。每当患儿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时,浮肿、尿少则加剧,尿中蛋白含量也增加。 2、低血钠症: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可因长期忌盐或应用过多的利尿剂而得这样的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加之感染、呕吐、腹泻等原因,使血内钠盐减少,出现食欲减退、神萎嗜睡、口渴但不思饮、浮肿加重、血压降低,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惊厥。 3、低血钾症:当浮肿消退时或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常有大量钾盐自尿中排出

肾病综合症为什么会有浮肿

肾病综合症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症的特症,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受到损伤而发生的。它可能是原发性肾病综合症,也可能继发性肾病综合症。大部分成人和儿童的肾病综合症为原发性,在我国继发性肾病综合症的原因以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糖尿病最为常见。 小儿肾病综合症的突出特点是“三高一低”即高度浮肿、高度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症的症状往往是肾病综合症病人前期发现病情的一个重要方面。肾病综合症的症状比起其它肾病症状要明显,容易被患者发现。除

肾炎的症状都有哪些表现

1、发生消化道的症状。在中期的肾病的患者身体是能够出现炎症的,是能够导致胃肠道的水肿出现的,这样是能够引起疾病的,从而就让人出现了没有食欲、恶心和呕吐、腹胀等等的消化道的功能发生紊乱的肾病的早期症状。 2、能够出现高血压的发生。肾病的患者的自身是存在有水、盐和潴留的现象出现的,并且是能够伴有肾脏的缺血和缺氧的,这样是能够很容易的就引发了肾性的高血压的发生的。 3、能够出现全身的浮肿。在早期的肾病发生浮肿的且轻微的时候,到了中期的阶段,大部分的肾病的患者是能够出现不同程度的浮肿的出现的,此浮肿是能够持续的存

综合出血热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一、病因 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 1.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野鼠及家鼠。 2.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3.人群易感性 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二、临床表现 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3周。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1.发热期 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 起病急,有发

尿血尿痛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所见血尿,按其表现大致可分为症状性和无症状性两类。症状性血尿指除血尿外尚伴有另一些泌尿系症状或全身症状,如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尿频、尿急、尿痛、排尿障碍、腰或腹痛、紫癜、发热和其他器官出血等。无症状性指血尿不伴其他明显症状。 1.血尿伴全身症状 (1)伴出血症状:如皮下和内脏器官出血、肌肉或关节腔内出血,应考虑出血性疾病,如各型血友病和血小板减少紫癜等。 (2)伴发热:多为泌尿系统感染,全身感染及肾结核等。如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心内膜炎、播散性血管内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