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假近视开始
从治假近视开始
假性近视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形成的呢?长时间近距离过度用眼(如长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或电脑等)或不良的用眼习惯都会使得眼睛过度调节,而调节是通过眼内的睫状肌收缩实现的。睫状肌过度收缩甚至痉挛,晶状体的凸度就会增加,其屈光力增强,眼睛看远处物体就会模糊不清,但看近处物体仍然清楚。这时就形成了调节性近视,但患者眼轴并没有延长,这就是所谓的假性近视。
预防假性近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过度用眼。连续用眼40-6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应该在做完作业后,做一些体育运动,或者闭目养神,眺望远处。
不要看字迹太小或字迹不清楚的书。看书或做作业时眼睛要与书面保持1尺左右的距离。看书时光线太亮不好,太暗也不行。看电视时,眼睛与电视机的距离要达到电视机对角线的4-5倍。
第二,改变错误的用眼观念。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视,一旦孩子近视,就要求老师换个靠前的座位。殊不知,这样有害而无益,因为近视眼本身就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的。
第三,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晶体操(有节奏地快速交替看远看近),自我穴位按摩。
第四,密切关注视力变化。一般3-4岁小孩即可学会测视力,应定期到正规医院眼科测视力,不要凭大人的经验判断小孩视力的好坏。
第五,科学验光。很多人认为测视力就是验光,这是错误的。正规的医学验光应散瞳检影,针对不同的患者应使用不同的散瞳药。当发现小孩是近视时(看远处不清楚但看近处清楚),有三种可能:真性近视、假性近视、真假性近视两者兼有。如果不经过医学散瞳检影验光,很有可能将假性近视当做真性近视或将兼有假性近视的真性近视,误作完全真性近视而配戴不合适的眼镜。
真近视假近视的区别
近视也有真假之分。一般来讲,只要眼睛在看五米以远时,外来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在视网膜上则为焦点后的模糊影象,都会出现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的现像,我们称之为近视状态,但这种近视状态并不都是真正的近视眼。所谓近视眼也叫短视眼,中医称为能近却远,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造成眼球前后径过度发展、角膜和晶体表面曲度过强、屈光间质屈率过高而形成,这种近视现像既使用散瞳药松弛调节后远视力也不会增加,近视度数也不减少,所以临床上有时也称其为真性近视。
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使睫状肌持续收缩,形成调节痉挛截,也会使五米外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使眼球处于“近视”状态, 这种“近视”一般发病时间较短,用散瞳药松弛眼的睫状肌使调节痉挛解除后,远视力会有明显的提高,此时如用检影法验光,近视度数可消失,这种现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视,故称为假性近视。如果在真性近视的基础上又有睫状肌痉挛,则会形成中间性近视也称为半真半假性近视,这种近视如不用散瞳剂解除调节痉挛,验光度数会超过实际近视度数,在临床用散瞳剂松弛调节后,近视度数比不用调节松弛药前明显减少,既可说明有一部分为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可以用药物及很多方法治愈的,现社会上有些人有意混淆两者的区别,以便推销对真性近视并无疗效的药物或器械,故有的学者提出对近视、近视现像、近视眼、假性近视等的含意应作出明确规范化的规定,对治疗“近视”的药物及器具的功效也应科学、客观的标注。 假性近视是相对真性近视而言。真正的近视眼是正视眼的屈光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即解除了调节作用后,眼的远点位于有限距离之内。换句话说,近视眼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造成眼球前后径变长,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引起视物模糊。而假性近视眼,是在看远处物体时还有部分调节作用参加。
常见于青少年学生在看近物时,由于使用调节的程度过强和持续时间太长,造成睫状肌的持续性收缩,引起调节紧张或凋节痉挛,因而在长时间读写后转为看远时,不能很快放松调节,而造成头晕,眼胀,视力下降等视力疲劳症状。这种由于眼的屈光力增强,使眼球处于近视状态,称为假性近视。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从症状上看都有视力疲劳、远视力不好而近视力好的特征。但假性近视属于功能性改变,没有眼球前后径变长的问题,只是调节痉挛,经睫状肌麻痹药点眼后,多数可转为远视或正视眼。如果按真性近视治疗戴了近视镜片,眼睛会感到很不舒服,因它并没有解除调节痉挛,甚至还有导致近视发展的危险。因此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的治疗不同。
真假近视怎么治疗
⑴镜片矫正 在配镜之前,首先要通过检影难光弄清近视的真实度数。对于青少年配镜验光要在睫状肌麻痹下进行,以控制调节作用,排除假性近视。配镜的原则应采取同样可使近视眼的视力矫正到最佳视力的最低度镜片。一般低于6.00d的近视眼,要充分矫正并经常配戴;高度近视者,既要完全矫正以获得较好视力,但又往往不能耐受,因此,只好降低镜片度数(一般在1.00d~3.00d之间),争取能够保持舒适和双眼视觉功能。
⑵角膜接触眼镜 配戴接触镜可以增加视野,有较佳的美容效果,又可使两眼屈光参差明显减少,使之维持双眼视觉功能。青少年近视者,不但可用接触镜增加视力,还可以压迫角膜防止近视继续发展。但一定要注意清洁卫生,按要求消毒保养和经常更换。
⑶望远镜式眼镜 极高度近视患者或有黄斑部病变,借望远镜式眼镜,常能读书或做近工作。这种眼镜的放大程度为1.8倍,因此可以增强2%~3.5%的远视力,看近最多可增强5倍。由于视野过小,所以在行路时不能使用。
⑷放射形角膜切开术 本法首先由苏联学者kranov(1970年)试用。我国现已有多处报道。其法为在角膜中央3~5mm以外与角巩缘之间,作8~16条放射形切口,切口深度为0.36~0.50mm。角膜表面切开后,使角膜弧度变平,因而减少其近视度。一般认为,可矫正3.00d近视。由于本法远期效果尚难肯定,并且要严格选择确定适应证和禁忌证,且有手术并发症的可能。因此,尚难普遍推行。
⑸巩膜缩短术 本法为最常用的手术疗法,从高度近视眼效果可靠,并已普遍应用。
⑹角膜磨消术 本法为用特殊设计的仪器从角膜中央作板层切除术,取下的角膜片经低温处理后,在极精细的车床上磨削达到所需要的屈光度后再缝回原处,用以矫正高度近视眼,但手术极为复杂,且有一定危险,故难以推广。
7)新稀宝片治疗:近视患者普遍缺乏铬和锌,近视患者应多吃一些含锌较多的食物。食物中如黄豆、杏仁、紫菜、海带、羊肉、黄鱼、奶粉、茶叶、肉类、牛肉、肝类等含锌和铬较多,可适量增加。 补锌最好服用蛋白锌,如新稀宝片。
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
1、假性近视:捐远视力低于1.0,用负球镜片司以矫正至1.0者。但在使用睫状肌麻痹药(阿托品、后马托晶)或作雾视后,近视消失,呈正视或远视。这类近视主要是由调节紧张造成的,因此调节松弛后近视也就消失。通常见于年龄较小,发病时间较短,屈光度较低者。
2、真性近视:指其近视状态在使用睫状肌麻痹药戍雾视后,近视屈光度仍不变。这类近视主要是由于器质性因素,眼轴延长造成的,与调节已无明显关系。通常见于年龄较大,发病时间较长,屈光度较高者。
3、中间性近视(或称半真性近视):指其近视状态在使用睫状肌麻痹药或雾视后,近视屈光度降低,但还不能全部消失者。这类近视既有调节因素,也有器质因素,调节松弛后减少的屈光度是凋节紧张的结果,余下的屈光度则是器质性因素的结果。
在学校近视调查中显示,年级愈低,假性近视愈多,年级愈高,假性近视愈少。这就提示我们近视的发生,可能有由假性—>半真性—>真性的过程。但是是否还可能有不经假性阶段,直接形成真性近视者,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针刺治疗假性近视
采用此法治疗时,患者需取仰卧姿势并闭眼放松,针刺的部位为攒竹、承泣、太阳、合谷、足三里、光明等穴位。针刺时,采用75%乙醇常规消毒穴位局部皮肤,选用0.30mm×25mm一次性针灸针,斜刺或平刺0.3-0.5寸,后接电子脉冲治疗仪,留针25分钟。此法所刺穴位在中医经络理论中被称为“目系”,分布在头顶、颈项甚至手腕、腿部,虽离眼部有一定距离,但通过舒通所属经脉的气血,可迅速起效,具有痛苦小的特点。能调节视神经、舒缓睫状肌,减轻视疲劳,提高远视力。
真近视与假近视
的确,近视也有真假之分。一般来讲,只要眼睛在看5m以远时,外来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在视网膜上则为焦点后的模糊影像,都会出现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近视状态,但这种近视状态并不都是真正的近视眼。所谓近视眼也叫短视眼,中医称为能近怯远,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造成眼球前后径过度发展、角膜和晶体表面曲度过强、屈光间质屈率过高,这种近视现象即使用散瞳药松弛调节后远视力也不会增加,近视度数也不减少,所以临床上有时也称其为真性近视。
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睫状肌持续收缩,形成调节痉挛,也会使5m外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眼球处于“近视”状态, 这种“近视”一般发病时间较短,用散瞳药松弛眼的睫状肌使调节痉挛解除后,远视力会有明显的提高,此时如用检影法验光,近视度数可消失,这种现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视,故称为假性近视。
如果在真性近视的基础上又有睫状肌痉挛,则会形成中间性近视,也称为半真半假性近视,这种近视如不用散瞳剂解除调节痉挛,验光度数会超过实际近视度数,在临床用散瞳剂松弛调节后,近视度数比不用调节松弛药前明显减少,即可说明有一部分为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是可以用药物及很多方法治愈的,目前社会上有些人有意混淆两者的区别,以便推销对真性近视并无疗效的药物或器械,故有的学者提出对近视、近视现象、近视眼、假性近视等的含意应作出明确规范化的规定,对治疗“近视”的药物及器具的功效也应科学、客观地标注。
怎样治疗假性近视
通过散瞳验光,可以放松眼周肌肉,消除疲劳所导致的因素,测出真实的视力。如果不进行散瞳验光,验出来的结果肯定是不准确的,佩戴了眼镜之后只有将视力弄得越来越糟。
所以,一定要确定孩子是否是假性近视,才能着手治疗。而确定的方法,只有散瞳验光才是最准确的。
方法/步骤
孩子假性近视如何治疗?治疗孩子假性近视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莫过于注意用眼卫生,教导孩子经常放松眼部,常常看远。
1、注意用眼卫生:平时不用手揉眼,不用不洁手帕、毛巾擦眼、洗眼。用眼过度后应适当放松,贴敷瞳`仁`眼`贴帮助护理,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改善和提高视力。
2、远眺+眼保健操:每看书、写字30分钟,应该放松一下眼睛。学习1小时后,要最少跳望远处10-15分钟。每天3次做眼保健操、按摩眼周穴位如晴明、攒竹、太阳、风池、四白等。
3、针灸疗法:选用太阳、攒竹、承泣等穴位并配合风池,翳明等穴位进行针灸,每次选用1-2个主穴及配穴,每天一次,20-30天为一疗程。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眼部调节痉挛和集合紧张得以缓解。
4、扩瞳药物疗法:用1%阿托品或2%后马托品眼液点眼,一天1次,连续3天。这类药物可使睫状肌麻痹,可治疗假性近视。
5、雾视法:用不同度数的凸透镜,让孩子逐渐佩戴,以达到让眼睛自主调节、充分放松的目的。
治疗假性近视
发现远方视力下降,先到医院检查确定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排除其它眼病后,然后进行处理。但是,青少年学生及幼童要配近视眼镜时,须十分注意。
因为在青少年及幼小儿童中发生远视障碍者.不一定就是真性近视,往往由于过度的近视工作,学习引起一时性的调节异常紧张或痉挛状态,而出现近视现象,通常所说的假性近视。患假性近视的人,裸眼视力动摇不定,时好时坏.常在闭目休息,清晨起床以后,休假以后,视力好转。多在读书、写字或作其他视近工作后,视力减弱。
这时如果到眼科检查时,阿托品点眼麻痹睫状肌后,不但裸视力不会下降,反而会出现视力完全正常或大大好转。这样的人,绝对不要配近视镜。
在节制阅读、书写或其他视近工作条件下,连续用阿托品点眼,针灸或刺激疗法进行治疗。是能够恢复视力的。在青少年和幼小儿童的近视,就其程度来讲,由于眼睛调节的高度活动,往往容易陷入较实际近视程度更深的近视状态。近视眼的药物治疗,训练治疗或刺激治疗主要对“假性近视”而言。发现在短期内视力有了下降,应进一步检查有无“假性近视”成份,如有应该及时治疗。凡裸视力在 0.8以上,不应急于要求戴近视眼镜。
许多近视患者到医院问,有治疗近视眼的药吗?应该说近几年来国内外眼科专家和药学专家对近视眼的药物治疗进行了有益探索,已取得了一些成绩。口服药类以中药为主,对近视眼的治疗,中医除强调内治和外治以外,还主张配合食疗法,如多食用豆制品、肝脏、核桃或用黑芝麻等。中医称近视眼为“能近怯远”,病因多属阳不足而阴有余,中医称称本证为“目不能远视者,由目为肝之外候,脏腑之精华,劳伤脏腑,肝气不足,兼受风邪,使精华衰弱,故不能远视”,建议可用的方剂为如补中益气丸、菊杞茶、杞菊地黄丸等。中医眼病的诊断以望诊为主,主要通过对眼部的详细观察,结合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综合分析判断,以八纲或脏腑,五轮八廓学说辨证论治。
爱护眼睛预防近视 明目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不是只有学生可以做,经常用眼的人都可以在用眼之后进行眼保健操,对眼部紧张肌肉。眼保健操除了能够防治假性近视,提高视力还能帮助提神醒脑,预防感冒等等积极作用。除了进行眼保健操还可以采用远眺法、冷热敷也能有效放松眼部,预防近视。
怎样判断孩子是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通过散瞳验光判断孩子是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判断真、假近视眼需要先做散瞳验光,因为散瞳可以解除眼睛 疲劳,让紧张调节的肌肉放松,这样验出的屈光度才是准确的。
什么是假近视
什么是假近视呢?你知道什么是假近视吗?你想了解什么是假近视吗?
假性近视是相对真性近视而言。真正的近视眼是正视眼的屈光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即解除了调节作用后,眼的远点位于有限距离之内。换句话说,近视眼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造成眼球前后径变长,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引起视物模糊。而假性近视眼,是在看远处物体时还有部分调节作用。
从表面上看,假性近视也是看远模糊,看近清楚,但散瞳验光检查时又没有相应的屈光度改变。
那么,为什么看远处也不清楚呢?
这是由于经常不正确的用眼,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得不到应有的休息,晶状体也随之处于变厚的状态。这样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过变厚的晶状体屈折后,焦点落到了视网膜前面,看远处的东西自然就不清楚了。
成人以后也会得近视眼
近视眼一般是在中小学时开始,20多岁停止发展。但是上大学以前还没有近视,到大学里近视开始出现了的也大有人在。还有的在学校没有近视,工作后近物距工作多了眼又近视了。这是因为晶状体弹性又随年龄而降低,这时眼又经常处于调节状态。调节状态下晶状体变厚变凸,由于晶状体弹性降低就容易定形在调节状态下,使患者看远需戴近视眼镜。这种近视属真性近视眼,但眼球没有变长,从理论上讲也不会出现眼底的病变,度数也不会太大。
近视眼还是轻度白内障的并发症。白内障是晶状体变性所致,晶状体在不透明之前先有密度增高,密度高折射率就高,使远处来的平行光线未到达视网膜就聚焦成像,到达视网膜之后又不清楚了。只有近处来的较散开的光线才能成像于视网膜,故使远视力障碍近视力正常。
成年人的近视往往要取决于白内障进展的快慢。如果进展的慢,就不会被觉察。但是这个时候白内障造成的近视事实上已经存在了,很多人都是在无意中佩戴别人的近视眼镜才知道自己存在了近视的症状。
散瞳能治假性近视吗
关于散瞳能治假性近视吗跟你说下,视力差,及时验光配镜用于满足自身视物需要,切忌不能过分依赖。区分真假性近视需要散瞳,主要为配镜做准备。治疗上应该及时配合针对性治疗方法,改善自身裸眼视力、及时遏制近视发展。近视主要有近距离用眼疲劳引起,治疗上一定要方法得当,才能事半功倍。不能试图一劳永逸。首先的方法有效,更主要的是便于平时的维护。不妨到博客了解相关治疗方法,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以上是关于散瞳能治假性近视吗的回答。
近视要如何自我检查呢
一、自我检查:
用视力表自我检查视力。视力表中的E是眼睛要辨认的目标,叫作视标。视标一共有12行,从上到下逐渐一级一级的缩小。每行视标的左边都有数字标示,表示看清这一行全部E字后所具有的视力。还有对数视力表,又称5分制对数视力表这种表也以E字作为视标,共分14行。
能看清第11行的所有E字为标准视力,记作5.0,即1.0。最好的视力为5.3(2.0)。对儿童青少年来讲,低于5.2(1.5)即为不正常;视力5.1(1.2)者为潜伏性近视;5.0(1.0)为临界近视,功能性近视开始;4.9(0.8)为功能性近视和轴性近视开始;4.8(0.6)~4.6(0.4)为混合性近视(轴性和调节性近视同时存在);视力要是低于4.0(0.1)为高度近视。
按5分制继续分,3为指数,即只能看到眼前有几个手指;2为手动,只能看到手在晃动而不能看清有几个手指;1为光感,只能感到光的存在而看不到任何物体;0为无光感,即全盲。
在检查时,先用一纸板或同类物体压在鼻梁上,遮盖一眼而检查另一眼的视力。注意遮挡物不能接触所压眼球,以免影响该眼视力测试的准确性。注意测试视力时要在光线柔和,光源充足的地方,光线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到检测的准确性。 要找准距离,高度要合适。1.0(5.0)一行的视标(E)要与被测者的眼睛成水平线。
测试时身体要垂直,不要歪头眯眼,以准确测试到本人的真实视力。检测时,要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辨认。
首先指着0.1一行的视标让受测人辨认指出E字缺口的方向。
然后顺次向下一行一行的检测,直到辨认不清视标缺口的方向为止。那么这一行左边的数字就是被测眼睛的视力。如果被测眼睛的视力很差,连0.1一行的视标也看不清这时可以缩短距离进行检测。让受测人慢慢走近视力表,直到能看清0.1一行E字的缺口方向为止。然后按照实际测试距离计算其视力:在4米处的视力为0.08;在3米处的视力为0.06;在2米处的视力为0.04;在1米处的视力为0.02(以5米标准视力表为例)。
在检查远视力的同时,也要检查近视力。因为远近物体所发出的光线是不同的。远处物体所发出的光线是平行的,而近处物体所发出的光线是散开的。这两种行进方式不同的光线进入眼睛后所结成的位置不同,所以远视力好的眼睛近视力不一定好。而近视力好的眼睛,其远视力也不一定好,因此视力有远近之分。通常以5米作为区分远视力的标准距离。
检查近视力的时候要用近视力表。3米的远视力表距眼30厘米处也可测得近视力。在充足的照明条件下,检测的标准距离为30厘米。检查的方法和要点与检查近视力时的大致相同。如果不能在30厘米处看清5.0一行的视标,即为远视或弱视。
二、镜片自试法:
如果患者的裸眼视力达不到1.0(5.0)者,可以试戴镜片来判断其真假近视。方法是患者先试戴适合自己屈光度的眼镜。戴镜后视力达到1.0~1.2时,马上在原有的基础上把镜片再增加-150度。这时如果患者的视力不变或上升即为真性近视;如果患者的视力下降,则是假性近视。
判断真假近视还可以用云雾法测试。所谓云雾法就是近视者戴400度以上的老花镜,远视者戴400~600度的近视镜。戴上这些眼镜后观看视力表或5米以外的物体,会产生如在云雾中的感觉,所以这种方法又叫云雾法。然后再用镜片测定屈光不正的度数。该方法可作为假性近视的检查方法。
近视如何自我检查
一、自我检查:
用视力表自我检查视力。视力表中的E是眼睛要辨认的目标,叫作视标。视标一共有12行,从上到下逐渐一级一级的缩小。每行视标的左边都有数字标示,表示看清这一行全部E字后所具有的视力。还有对数视力表,又称5分制对数视力表这种表也以E字作为视标,共分14行。能看清第11行的所有E字为标准视力,记作5.0,即1.0。最好的视力为5.3(2.0)。对儿童青少年来讲,低于5.2(1.5)即为不正常;视力5.1(1.2)者为潜伏性近视;5.0(1.0)为临界近视,功能性近视开始;4.9(0.8)为功能性近视和轴性近视开始;4.8(0.6)~4.6(0.4)为混合性近视(轴性和调节性近视同时存在);视力要是低于4.0(0.1)为高度近视。按5分制继续分,3为指数,即只能看到眼前有几个手指;2为手动,只能看到手在晃动而不能看清有几个手指;1为光感,只能感到光的存在而看不到任何物体;0为无光感,即全盲。
在检查时,先用一纸板或同类物体压在鼻梁上,遮盖一眼而检查另一眼的视力。注意遮挡物不能接触所压眼球,以免影响该眼视力测试的准确性。注意测试视力时要在光线柔和,光源充足的地方,光线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到检测的准确性。 要找准距离,高度要合适。1.0(5.0)一行的视标(E)要与被测者的眼睛成水平线。
测试时身体要垂直,不要歪头眯眼,以准确测试到本人的真实视力。检测时,要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辨认。
首先指着0.1一行的视标让受测人辨认指出E字缺口的方向。
然后顺次向下一行一行的检测,直到辨认不清视标缺口的方向为止。那么这一行左边的数字就是被测眼睛的视力。如果被测眼睛的视力很差,连0.1一行的视标也看不清这时可以缩短距离进行检测。让受测人慢慢走近视力表,直到能看清0.1一行E字的缺口方向为止。然后按照实际测试距离计算其视力:在4米处的视力为0.08;在3米处的视力为0.06;在2米处的视力为0.04;在1米处的视力为0.02(以5米标准视力表为例)。
在检查远视力的同时,也要检查近视力。因为远近物体所发出的光线是不同的。远处物体所发出的光线是平行的,而近处物体所发出的光线是散开的。这两种行进方式不同的光线进入眼睛后所结成的位置不同,所以远视力好的眼睛近视力不一定好。而近视力好的眼睛,其远视力也不一定好,因此视力有远近之分。通常以5米作为区分远视力的标准距离。
检查近视力的时候要用近视力表。3米的远视力表距眼30厘米处也可测得近视力。在充足的照明条件下,检测的标准距离为30厘米。检查的方法和要点与检查近视力时的大致相同。如果不能在30厘米处看清5.0一行的视标,即为远视或弱视。
二、镜片自试法:
如果患者的裸眼视力达不到1.0(5.0)者,可以试戴镜片来判断其真假近视。方法是患者先试戴适合自己屈光度的眼镜。戴镜后视力达到1.0~1.2时,马上在原有的基础上把镜片再增加-150度。这时如果患者的视力不变或上升即为真性近视;如果患者的视力下降,则是假性近视。判断真假近视还可以用云雾法测试。所谓云雾法就是近视者戴400度以上的老花镜,远视者戴400~600度的近视镜。戴上这些眼镜后观看视力表或5米以外的物体,会产生如在云雾中的感觉,所以这种方法又叫云雾法。然后再用镜片测定屈光不正的度数。该方法可作为假性近视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