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悸
什么是心悸
心悸的症状
心悸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一般认为与心脏活动过度有关。健康人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受到惊吓、体育锻炼、重体力劳动、大量吸烟、过量饮酒、喝浓茶等常可发生心悸。引起病理性心悸的原因有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严重贫血、急性出血等。另外,神经衰竭和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也经常出现心悸。
心悸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自觉心慌。临床上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都可引起心悸。窦性心动过速,心跳快而规则,成人超过100次/分钟,儿童超过120次/分钟,婴儿超过150次/分钟。多见于发热时、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等,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亦可发生。
阵发性心动过速为突然发作、心跳很快且心律规则,每分钟达160~220次,可发生于正常人的心脏或有器质性心脏病者。窦性心律不齐为心跳之快慢随呼吸而改变,吸气时加快,呼气时减慢,如暂停呼吸憋一口气,即自然会消失。多见于儿童及青年,是生理现象,不需治疗。
心悸是怎么回事 心悸的原因
前面也提到了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心肌收缩力的增强或者是心律失常、心脏排血量增加都能够引起心悸。
心肌收缩力增强能够发生在剧烈运动之后、精神过度紧张或者是长时间喜欢抽烟喝酒、喝咖啡浓茶的人身上。另外在服食某些药物像麻黄素、咖啡因等等的时候也可能引起心悸。能够造成心肌收缩力增强的疾病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心病、心肌病等等。
心排血量是人体有效衡量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是患有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等病症的患者会导致心率加快,心搏加强而导致心排血量增加引起心悸。
所谓的心率就是心脏搏动的频率,不管是心动过速还是心动过缓还是心脏出现各种早搏、房颤等心率不齐的表现都可能引起心悸。特别是突然出现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者是心律不齐的患者,更容易引起心悸。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因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疾病,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常见的症状就是心悸并且还可能伴有心前区出现呼吸不畅、心前区疼痛等等身体不适感。
什么是心悸
心悸患者的临床表现:
应注意患者的精神及神志状态,有无被迫体位,体温、血压的变化,有无贫血、发绀,有无甲状腺肿大;有无心脏扩大、病理性杂音、心率快慢、心律是否规整,这些有助于心律失常引起心悸的诊断。
一、心悸发作情况:
1、心悸突然发生、突然终止:可见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纤颤等。
2、心悸渐渐发生、渐渐终止:可见于窦性心动过速、焦虑状态等。
3、心悸突然发生并反复发作:叫见于多发性异位心律。
4、心悸可通过弯腰、屏气、呕吐等动作引起迷走神经反射而立即终止:可见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二、心悸伴发症状:
1、心悸伴漏搏:可见于期前收缩(早搏)。
2、心悸伴颈部搏动:可见于主动脉瓣反流。
3、心悸伴昏厥:可见于心室纤颤、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4、心悸伴焦虑、哽咽感、头晕、手及面部麻木:可见于窦性心动过缓伴焦虑、过度换气综合征。
5、心悸伴心前区疼痛:可见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
心悸是什么意思
心悸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心悸主要是指自觉心跳或者是心慌的,并且还伴有心前区不舒服的感觉到,一般是在安静的情况下,或者是稍微活动之后,就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跳动。
2心悸的产生,一般是与心脏的活动过度有关系,比如说是心脏的收缩力的增强,心脏的排血量增加,心里的真快都会导致出现心悸的,平时患者的精神因素也会导致出现心悸的身体患有神经衰弱,隔离的心脏病或者是低血糖,贫血也会导致心悸。
3在生活中一定要好好的进行预防的,平时应该适当的进行休息,平时应该少吃一些含有动物脂肪多的食物,少吃一些辣的食物,尽量一定要戒掉烟酒,适当的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比如散步,太极拳,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注意事项:
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戒掉烟酒的,一定要防止大喜大悲,适当的进行休息,尽量的减少及的方式,平时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定要多喝水。
心悸是否可以艾灸 心气不足型心悸艾灸
治则:补益心气。
艾灸处方:膻中,心俞,气海,关元,间使。
艾灸方义:气会膻中与心俞同用可调补心气,气海,关元培补元气而固本,间使宁心安神,主治心悸,心痛。五穴相配,标本同治,心慌,心悸可止,失眠加神门,善惊加大陵,多梦加太冲。
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
2.艾炷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5-7壮,7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
心悸是什么意思
心悸是什么意思1
心悸就是患者自觉心跳或心伴心前区不适感,是由心跳过快、过慢、心律不齐引起的。 心悸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一般认为与心脏活动过度有关。健康人在情绪波动、精神紧 张、受到惊吓、体育锻炼、重体力劳动、大量吸烟、过量饮酒、喝浓茶等常可发生心悸。
心悸是什么意思2
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
心悸是什么意思3
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IHD)。
经常心悸是心脏病吗
心悸是心血管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但是不能跟它划等号,有一部分不伴有心律失常的心悸,正常人也可以出现,特别是左侧卧位时,可能感觉得到,多见于紧张和敏感的正常人,还有些焦虑的人,他也有可能出现。
正常人剧烈运动时候出现的心悸,它可能是窦性心动过速或者是高动力的循环状态所致的,其他的大部分可能要去排除心脏病引起的。
心悸是否可以艾灸 心脾两虚型心悸艾灸
治则:养心健脾,补血定悸。
艾灸处方:膈俞,脾俞,内关,足三里。
艾灸方义:膈俞为血会,内关宁心宽胸,二穴相配,养血定悸。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取脾俞,足三里以助生血之源,共奏健脾益血,养血定悸之效,烦热,虚火面赤加三阴交,太溪。
灸法:
1.艾条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10日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
2.艾炷灸:每穴3-5壮,每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心悸是房颤吗
心悸是属于中医的病名,房颤是属于西医的病名,一般如果中西病名对应,可以对应上心悸跟房颤,但不是所有的心悸都是房颤,心悸我们是说是一种自觉的心口有点心慌,跳动不安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们叫做心悸的症状,比如有一些人血压很高的时候,心跳虽然跳的不快,他有些人也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这也是一种心悸,另外有一些运动以后或者发烧的人,还会觉得心脏“蹦蹦”跳很快的那种感觉,这也是一种心悸的一个表现,还有一些正常的人,是比较敏感的一个年青人,或者是他在睡觉的时候,或躺下安静的时候,他也能感觉到自己心跳的搏动,这种也算是一种心悸。但是有一些像我们的心律失常,房颤出现时候的心跳,能感觉到自己心跳、心慌,这种的心悸才是房颤,其他的都不算是。
什么是心悸
心悸就是患者自觉心跳或心伴心前区不适感,是由心跳过快、过慢、心律不齐引起的。心悸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一般认为与心脏活动过度有关。健康人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受到惊吓、体育锻炼、重体力劳动、大量吸烟、过量饮酒、喝浓茶等常可发生心悸。引起病理性心悸的原因有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严重贫血、急性出血等。另外,神经衰竭和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也经常出现心悸。
心悸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自觉心慌。临床上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都可引起心悸。窦性心动过速,心跳快而规则,成人超过100次/分钟,儿童超过120次/分钟,婴儿超过150次/分钟。多见于发热时、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等,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亦可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为突然发作、心跳很快且心律规则,每分钟达160~220次,可发生于正常人的心脏或有器质性心脏病者。窦性心律不齐为心跳之快慢随呼吸而改变,吸气时加快,呼气时减慢,如暂停呼吸憋一口气,即自然会消失。多见于儿童及青年,是生理现象,不需治疗。故治疗前应明确诊断属何种病因。治疗对于器质性或功能性的心悸均有减轻或制止的作用。中医辨证以心血不足和心阳不振为主因。
总是心慌心悸怎么办
1、指推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2、按揉厥阴俞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厥阴俞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佳。
心慌心悸是什么病
心悸其实它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名,是因为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脏常见病症。西医没有心悸这个病,它跟西医相对应的一般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比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房颤,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这些。
心慌心悸是怎么回事
发病原因
引起心悸的病因很多。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但最常见的是过早搏动、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症患者也比较多见。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过度紧张、精神兴奋、啦烟、饮酒、浓茶、咖啡等。
2.病理性因素
(1)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
(2)心心室肥大 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脚气病性心脏病。
(3)高动力循环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重度贫血、高热、缺氧、维生素B1缺乏性心脏病、低血糖、β受体功能亢进症。
(4)精神性:焦虑症、神经循环无力症、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5)药物:利尿剂、氨茶碱、阿托品、麻黄素、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硝苯地平。
发病机制
心悸发生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通常认为心脏过度括动是心悸发生的基础,常与心率及心搏出量改变有关。心律失常的频率过速、过缓或不齐可导致心悸。在高血流动力状态下,可能由于心脏对交感神经β一肾上腺素能受体反应性增强而导致频率加快、心搏量与心排血量增加,从而引起心悸。有的患者可无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却感到心悸。与个体差异及其神经敏感性有关。焦虑可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使心搏出量增强,甚至节律改变而山现心悸。
心悸是什么意思 心悸如何发生
心悸的产生一般认为与心脏的活动过度有关。比如心肌收缩力的增强、心脏排血量的增加、心率的增快等等都是心悸发生的基础。当然除此之外心悸的产生还与患者的精神因素有关。如果是身体患有神经衰弱、各类心脏病或者是患有贫血、低血糖以及有其他身体病症也可能会导致心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