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怎样治疗尿血

中医怎样治疗尿血

1、风邪犯肺

方药: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加减。方中麻黄宣散肺气,发汗解表;生石膏解肌清热;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化湿。加金银花、净连翘以清热利咽;白茅根、生地黄、小蓟草以清热凉血止血。咳嗽加桑白皮、淡黄芩。若发病于盛夏伏暑,可加益元散,黄连以清暑热。

2、热结膀胱

方药:八正散加味。方中扁蓄、瞿麦、通草(代替原方木通)、车前子、滑石,甘草梢能清泄膀胱热结;大黄泄热降火,化瘀止血;生山栀能清热止血,少加灯芯引火从小便而出。内热盛可加知母、黄柏、龙胆草清利下焦之热。

尿血量多可加地榆炭、蒲黄、藕节、琥珀凉血止血而不留瘀。少腹胀痛加玄胡索、金铃子,小茴香以理气止痛。腰部酸痛可加杜仲、川断补肾健腰。小便频数短少涩痛,可加紫花地丁、蒲公英、淡竹叶以清热利尿。若腰腹部剧痛,尿中有砂石排出,可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以清利排石。

3、火毒迫血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味。方中黄芩清泻上焦之火,黄连泻中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山栀通泻三焦之火从膀胱而出。为泻火解毒之剂。热毒炽盛,衄血量多可加水牛角、生地黄、粉丹皮、赤芍药、紫草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治疗尿血的食疗

1.取山荠菜花,煮熟饮服。

2.用莲子,藕汁。莲子煮熟后,用藕汁冲服。

3.取鲜芹菜适量,捣烂绞汁。

4.用炒熟的花生米外衣,研细末,温开水冲服或用豇豆焙焦,研末。

5.取生绿豆芽,加白糖拌服。

6.用苦瓜头,水煎服;净豆豉1撮,水煎服;葡萄根,白糖各,开水炖服;乌梅,水煎服。以上各方均有治尿血作用,可酌情选用。

中医治疗尿毒症方法

一、中药内服

尿毒症病程缠绵,病机错综复杂,并分不同阶段,治疗时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特点辨证论治,一般可选用生黄芪、附子、虫草、仙灵脾、巴戟天、姜半夏、丹参、车前子、苏梗、黄连、大黄、桃红、当归、红花等温肾泻浊、化瘀清利等药物;

这些药物能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邪而不伤正气,有推陈出新,改善肾血流量,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纠正酸中毒等作用,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代谢及免疫功能,加快毒性物质的排泄,阻止肾小球的进一步损害,抑制尿素氮、肌酐的升高,促进血色素的升高。

二、穴位敷贴

将生大黄、丹参、益母草、薏米仁、川芎、甘遂加工成粗末混匀,用香油浸泡放置沙锅里熬至膏状。

贴于肾俞及关元穴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入并刺激穴位,经经络直接作用于肾腧,从而达到温肾、活络、利尿、清浊之功效。本法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其优点是不经消化道吸收,不发生胃肠道反应。

尿毒症用中医可以治疗好吗

中医治疗尿毒症的基本方法

中医治疗尿毒症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中医是如何治疗尿毒症的?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效果究竟怎么样?

一、 中药内服。

尿毒症是不同肾病进展的终末阶段,其整个病程迁延缠绵,病理复杂。尿毒症不同时期,相应地进行中医治疗尿毒症病人就需要据其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通常情况下,生黄芪、附子、虫草、仙灵脾、巴戟天、姜半夏、丹参、车前子、苏梗、黄连、大黄、桃红、当归、红花等温肾泻浊、化瘀清利药物,能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邪而不伤正气,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代谢及免疫功能,加快毒性物质的排泄,阻止肾小球的进一步损害。

二、中药灌肠

灌肠是中药治疗尿毒症的常见手段之一,通过中药灌肠可以清除病人体内氮质,是口服药物的补充,尤其对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更为适宜。一般选用大黄、附子、生牡蛎、土茯苓、蒲公英以通腑泄浊,促进尿毒症的毒素从肠道排泄,同时增加肠的蠕动,防止肠道内毒素吸收,促进体内有毒物质排出,有利于减轻健存肾单位的负荷,从而控制血肌酐、尿素氮等毒性物质的升高。

中医怎样治疗尿血

1、风邪犯肺

主证:小便出血始于恶风发热、眼睑浮肿之后,伴咽喉疼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数。

治则:疏风宣肺,清热止血。

方药: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加减。方中麻黄宣散肺气,发汗解表;生石膏解肌清热;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化湿。加金银花、净连翘以清热利咽;白茅根、生地黄、小蓟草以清热凉血止血。咳嗽加桑白皮、淡黄芩。若发病于盛夏伏暑,可加益元散,黄连以清暑热。

2、热结膀胱

主证:小便带血,血色鲜红,恶寒发热,小便频数短涩,滴沥不爽,少腹作胀,腰部瘦痛,舌红苔黄,脉数。

治则: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方药:八正散加味。方中扁蓄、瞿麦、通草(代替原方木通)、车前子、滑石,甘草梢能清泄膀胱热结;大黄泄热降火,化瘀止血;生山栀能清热止血,少加灯芯引火从小便而出。内热盛可加知母、黄柏、龙胆草清利下焦之热。

尿血量多可加地榆炭、蒲黄、藕节、琥珀凉血止血而不留瘀。少腹胀痛加玄胡索、金铃子,小茴香以理气止痛。腰部酸痛可加杜仲、川断补肾健腰。小便频数短少涩痛,可加紫花地丁、蒲公英、淡竹叶以清热利尿。若腰腹部剧痛,尿中有砂石排出,可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以清利排石。

3、火毒迫血

主证:初起多见恶寒发热,继则高热头痛,骨节酸痛,烦燥口渴喜饮,神疲乏力,尿血,血色鲜红,可伴有衄血、便血,肌衄,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数。

治则: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味。方中黄芩清泻上焦之火,黄连泻中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山栀通泻三焦之火从膀胱而出。为泻火解毒之剂。热毒炽盛,衄血量多可加水牛角、生地黄、粉丹皮、赤芍药、紫草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口干喜饮可配玄参,麦冬、石斛养阴生津。气阴两亏神疲乏力者可加太子参、麦门冬、五味子以益气养阴。若病久瘀血内阻,尿血挟有血条,小便淋沥不爽者,可加猪苓、白茅根、白花蛇舌草、琥珀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加象贝母,山海螺,夏枯草、紫丹参、血竭以清热散结。

如何治疗尿血

其病机总由血不归经而致,对其治疗虽当以止血为要,使血止络宁,则血尿不难向愈。但亦应看到导致血尿之因相当复杂,特别是出血即久,难免又常有瘀血存在,加之瘀血内阻,血不归经,若一味收涩止血,则进一步加重瘀血,使血尿更加痼顽难消。对此,治疗之时应寓活于止,并特别喜欢选用茜草、蒲黄、三七、花蕊石、血余炭等兼有活血作用的止血药用于肾炎血尿的治疗。

在肾脏病临床实践中,血尿病人常常表现为虚实互见,寒热错杂,对此,专家医师强调一定要辩证入微,知常达变。在众多的虚实寒热错杂的血尿病人中,尤以肾阴亏虚、湿热下注、血热络损三者相互挟杂最为常见,对此医师常以滋肾阴、清湿热、凉血止血为法进行治疗,临床上常以女贞子15g、旱莲草30g、大蓟15g、小蓟15g、槐花15g、黄柏10g、茜草20g、白茅根30g、白芨30g、仙鹤草30g、地榆30g、金钱草30g、车前草30g、石苇30g为基本方,随症灵活加减化裁,常有明显的疗效。

尿血的中医治疗方法

正常的尿液含有极少量的红细胞,未经离心的尿液在显微镜下每个高倍视野可有红细胞0~2个,如果超过此数,即为血尿。

临床所见血尿,无不以虚实分类,凡因风邪犯肺、膀胱热结、火毒迫血、心肝火旺均为实证;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脾肾亏虚所致尿血乃属虚证;而瘀阻气滞一证,因于堕坠外伤者属实,病久瘀阻为虚实夹杂。常见的治疗方法如下:

1、风邪犯肺

主证:小便出血始于恶风发热、眼睑浮肿之后,伴咽喉疼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数。

治则:疏风宣肺,清热止血。

方药: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加减。方中麻黄宣散肺气,发汗解表;生石膏解肌清热;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化湿。加金银花、净连翘以清热利咽;白茅根、生地黄、小蓟草以清热凉血止血。咳嗽加桑白皮、淡黄芩。若发病于盛夏伏暑,可加益元散,黄连以清暑热。

2、热结膀胱

主证:小便带血,血色鲜红,恶寒发热,小便频数短涩,滴沥不爽,少腹作胀,腰部瘦痛,舌红苔黄,脉数。

治则: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方药:八正散加味。方中扁蓄、瞿麦、通草(代替原方木通)、车前子、滑石,甘草梢能清泄膀胱热结;大黄泄热降火,化瘀止血;生山栀能清热止血,少加灯芯引火从小便而出。内热盛可加知母、黄柏、龙胆草清利下焦之热。

尿血量多可加地榆炭、蒲黄、藕节、琥珀凉血止血而不留瘀。少腹胀痛加玄胡索、金铃子,小茴香以理气止痛。腰部酸痛可加杜仲、川断补肾健腰。小便频数短少涩痛,可加紫花地丁、蒲公英、淡竹叶以清热利尿。若腰腹部剧痛,尿中有砂石排出,可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以清利排石。

3、火毒迫血

主证:初起多见恶寒发热,继则高热头痛,骨节酸痛,烦燥口渴喜饮,神疲乏力,尿血,血色鲜红,可伴有衄血、便血,肌衄,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数。

治则: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味。方中黄芩清泻上焦之火,黄连泻中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山栀通泻三焦之火从膀胱而出。为泻火解毒之剂。热毒炽盛,衄血量多可加水牛角、生地黄、粉丹皮、赤芍药、紫草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口干喜饮可配玄参,麦冬、石斛养阴生津。气阴两亏神疲乏力者可加太子参、麦门冬、五味子以益气养阴。若病久瘀血内阻,尿血挟有血条,小便淋沥不爽者,可加猪苓、白茅根、白花蛇舌草、琥珀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加象贝母,山海螺,夏枯草、紫丹参、血竭以清热散结。

尿酸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首先,专业的方法是关键!

药物治疗:药物是治疗尿酸高的最常见方法,能起到迅速降低尿酸,缓解疼痛的作用,不但方便快捷,而且疗效突出,受到很多患者的青睐,但是要注意遵守医嘱。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痛风博大精深,治疗痛风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治疗痛风的原则的是降低尿酸,护养身体。不但能根治尿酸高,还能起到条养生身体,养肝护肾的作用。

其次,有规律的生活!

尿酸高也是种代谢疾病,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如今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经常的精神紧张,过多劳累都会引起身体的代谢平衡,从而很有可能引起尿酸高的出现。

最后,饮食的调理不可少!

饮食是降低尿酸最绿色的方法,能很好的辅助治疗尿酸高,主要是通过控制日常的饮食,避免饮食不当引起尿酸高的出现。

注意事项

尿酸高患者还要保持好的心态,适当的休息,经常去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以最佳的心态治疗尿酸高,治愈尿酸高指日可待!

中医治尿酸高的优点是什么

尿酸高的治疗很少有人想到中医的方式,普遍以西医或者饮食的方法来控制。其实,尿酸高的治疗应该以病情选择治疗的方法。

中医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它完全可以避免因药物的副作用或者过多的用药而造成反差的现象。方法分析 第一,中医一次性治疗尿酸达到平衡状态的概率很大,不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但是西药主要以控制病情为主,不能根治尿酸高。第二,中医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治疗的方法的,不会出现,盲目治疗的现象。 第三,其他的治疗方法没有针对性,特别是西医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巨大的损害作用,而中医在治疗尿酸的过程中不会给患者带来伤害。在进行中医治疗尿酸高的时候,要选择专业的医院进行诊治,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控制,以辅助尿酸高的治疗。

目前来说,很多尿酸高的患者都会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首先,中医对于我们的身体没有很多的副作用。可以减轻西药对于我们机体的一些影响。另外,中医还具有保健的功能。在治疗尿酸高的时候,还可以治疗自己的一些其他的疾病,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长时间的使用中医保健治疗还能够防止出现复发的作用,对于机体来说是无害的。因此,患者可以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中医治疗。

相关推荐

尿路感染的治疗法是什么

针对病因尿路感染: 针对一些有明显诱因的尿路感染,必须先消除病因来控制病情,比如解除尿路梗阻、去除膀胱内异物、结石等,对屡发性尿路感染应该先进行详细检查,以排除和治疗患者生殖道炎症,对于上尿路感染、生殖器官炎症,都应该积极处理,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尿路感染。 中医治疗尿路感染: 湿热蕴结,迫血妄行型尿路感染的治疗应清热利湿,活血通淋,常用的方药为八正散加减,由川木通6~10g,滑石15~20g,栀子l0~12g,车前草15~20g,大黄6~10g,甘草6~10g,黄柏10~12g,桃仁12~15g,赤芍12

中医治疗尿路感染的办法

一、急性期 包括急性尿路感染和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期,临床上以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混浊、腰痛,或发热恶寒,偶有血尿为特点,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1、膀胱湿热 症状是小便频数,短涩刺痛,点滴而下,急迫灼热,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发热恶寒,口苦呕恶,或腰痛拒按,或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泻火,利湿通淋。方药用八正散加减,木通6g,瞿麦10g,扁蓄10g,车前子15g,山栀子6g,滑石30g,大黄6g(后入),灯芯草10g,蒲公英30g,生甘草6g。 2、肝胆郁热型 症状是寒热往来,口苦呕吐

中医治疗尿酸是怎么回事

肝郁气滞。拟疏肝解郁。 药用:柴胡、白芍、 枳实、丹皮、山栀子、当归、白术、厚朴、茯苓、熟大黄、茵陈。 阴虚肝旺。拟养阴柔肝、行气泄浊。 药用:生地黄、玄参、白芍、赤芍、麦冬、枳壳、枳实、女贞子、牛膝、茵陈、夏枯草、地龙。 痰湿困脾。拟燥湿化痰、运脾利湿。 药用:陈皮、半夏、苍术、白术、茯苓、猪苓、枳壳、枳实、槟榔、生薏米、藿香、佩兰、生山药。 气阴两虚、湿热下注。拟益气养阴、清利湿热。 药用:黄芪、太子参、黄精、麦冬、知母、女贞子、墨旱莲、苍术、黄柏、生薏米、牛膝。 采用清酸净骨的中药配方,结合ECT经

通草怎么吃 通草治疗尿血的吃法

通草配伍石韦、白茅根、蒲黄,能够起到很好的利尿通淋效果,帮助辅助治疗尿血

中医治疗尿频有8个偏方

中医治疗尿频有8个偏方 1、益智仁24个,盐少许。水煎服。每日1剂。睡前服用。 2、韭菜子6克,研细末,水酒各半调服,小儿酌减。 3、蒲公英60克,水煎代茶饮。此方适用于小便频数而腰痛。 4、菟丝子12克,覆盆子6克,韭菜子、金樱子各6克。水煎服。本方适用于老年人尿频。 5、桑螵蛸60克,益智仁15克。研为细末,用面做为丸,如梧桐子大,睡前服20丸,开水送下。 6、五倍子(炒黄,研为细末),用开水调成膏,敷于神阙穴,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睡前1次,连用7日。 7、盐2份,大蒜1份。共同捣烂,用油纱布包

偏方治疗尿血的情况

处方1、大蒜适量,捣醉后,用双足心,3小时后取出,可治愈,如子宫出血、子宫功能性出血等。 处方2、蓖麻仁30克,蓖麻叶2张,共捣如泥敷肚脐、百会2穴。日换1次。主治月经过多形状的功能性子宫出血。 处方3、苦参6克,黄柏10克,茅根15克,水煎服。主治小便黄赤,尿血鲜红,心烦失眠等下焦热盛的尿血者。 处方4、知柏地黄丸、女贞子、蓟、花粉等养阴止血药,能和血,治尿频,头晕,耳鸣,心烦,腰痛等症属阴虚火旺型血尿。 处方5、归脾丸加熟地、阿胶、升麻、柴胡等,可治久病尿血,面苍白,体倦食少,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属于

中医治疗尿蛋白偏高的方法

1清热解毒法 适用于慢性肾炎热毒或湿毒壅滞,内攻于肾之证。症见乳蛾肿痛,或疮疖红肿,或皮肤湿疹,发热口苦,溲赤,舌红,苔黄或白,脉滑数,尿检蛋白增多或久治不愈,可选五味消毒饮加减。常用药如紫花地丁、蒲公英、玄参、大青叶、紫草、七叶一枝花、苦参、土茯苓、白鲜皮、地肤子、徐长卿、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 2利水祛湿法 适用于慢性肾炎湿热或湿浊内盛,迫精外泻之证。症见头面眼睑或全身浮肿,胸腹满闷,尿少短赤,舌苔黄腻或白腻,脉滑数或沉弦,尿检蛋白量多或迁延不愈,可选胃苓汤、防己黄芪汤或清利方加减。常用药如防己、玉米

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是什么

一、中药内服 尿毒症病程缠绵,病机错综复杂,并分不同阶段,治疗时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特点辨证论治,一般可选用生黄芪、附子、虫草、仙灵脾、巴戟天、姜半夏、丹参、车前子、苏梗、黄连、大黄、桃红、当归、红花等温肾泻浊、化瘀清利等药物,这些药物能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邪而不伤正气,有推陈出新,改善肾血流量,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纠正酸中毒等作用,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代谢及免疫功能,加快毒性物质的排泄,阻止肾小球的进一步损害,抑制尿素氮、肌酐的升高,促进血色素的升高。 二、穴位敷贴 将生大黄、丹参、益母草、薏米仁

分心木的营养价值 治疗尿血

分心木味苦涩、入脾、肾经,有止血止带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尿血、崩中、带下、痢疾、泄泻等病症。

分心木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止血止带止泻痢

分心木味苦涩,入脾,肾经,有止血止带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尿血,崩中,带下、痢疾,泄泻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