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和紫苏子的区别是什么
苏子和紫苏子的区别是什么
紫苏子和苏子的药用功效都比较好,但是紫苏子除了药用还有抑菌作用,0.1%紫苏子油对变形杆菌、酵母菌、黑面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中的多种霉菌均有抑制作用,那么苏子和紫苏子的区别是什么?
紫苏子和苏子都是中药材,但是苏子具体可以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而紫苏子的功效为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
苏子又名荏、紫苏、苏、白苏、桂荏、荏子、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青苏、野苏、苏麻、苏草、唐紫苏、皱叶苏、鸡苏、臭苏、大紫苏、假紫苏、水升麻、野藿麻、聋耳麻、孜珠、兴帕夏噶(藏语)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种。
紫苏子是现在常见的中药,其原身是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多系栽培。主产于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原植物生于湿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长。味辛,性温。归肺经。功效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临床用名有紫苏子、炒紫苏子、蜜炙紫苏子、紫苏子霜。
紫苏子泡水喝的功效 紫苏子可以每天泡水喝吗
不建议每天泡水喝。
虽然说紫苏子泡水喝,对身体的益处有很多,但有相关的研究表明,紫苏子中的紫苏酮类物质具有毒性、刺激性及致过敏的作用。
并且紫苏子还含有大量的草酸,而人体摄入过多这种物质,会影响钙、锌元素的吸收,严重的话还可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造血功能受到损害,因此不建议将紫苏子每天泡水喝。
紫苏有什么功效 种子
紫苏的种子可以压榨成油,通常称作苏子油、苏麻油或者紫苏子油,对于抗血栓、降血脂有很好的功效,也能很好地保护视力,护肝养颜。
1、直接食用:降血脂、养颜,由于苏子油功效好,量少,因此价格相对其他油类较高,一般家庭会选择将其直接食用。将苏子油倒在勺子上直接食用,每次只需一小勺,一日三餐空腹口服,更容易吸收,效果更好。
2、炒鸡蛋:护肝,如果你的肝脏不太好,则可以用苏子油炒蛋,每天吃,效果显著。
3、拌酸奶:清肠毒血毒,苏子油和酸奶搅拌到一起食用,清肠毒、又能清血毒,通便效果一级棒,是便秘者的不二选择。除了排毒外,苏子油还能降低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减肥护肤。
紫苏只可暂食,不可久服。对于气虚、阴虚以及温病患者一定要慎服紫苏叶。而且,紫苏叶千万不能和鲤鱼一同食用,否则会长毒疮。孕妇可以吃紫苏,解毒安胎、减轻贫血。但要注意不可过量。
紫苏子不宜服用人群 紫苏子吃了有哪些好处
从中医上来看,紫苏子是一种有下气、清痰、润肺、宽肠等功效的药材,人体食用后,可以对咳逆、痰喘、气滞、便秘等相应症状都起到预防和减轻作用。
同时紫苏子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赖氨酸、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B1、缁醇、磷脂等多种营养成分,人体食用后可以为机体补充一定所必须的营养素,帮助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并且这些物质还具有一定抗炎、抗氧化性、抗菌的作用,对于提升机体抗病能力也是很有效的。
紫苏子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紫苏子是一种辛温芳香的药材,不宜与比较腥膻的食物同吃,而鱼类作为一种水生物,不仅较为腥膻,其中含有的组织蛋白酶、多种游离氨基酸以及生物活性物质,还容易与紫苏子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学反应,引起对健康不利的状况发生。
紫苏具有泄下的作用,而螃蟹是一种大寒的食物,本身食用后就比较容易对肠胃产生刺激,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与具有泄下作用的紫苏同吃,更易引起胃肠不适的情况发生。
紫苏子与菟丝子的区别
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 erilla fru-tescens)的果实,性味辛温,功能降气消痰,丝冤子为旋花科植物(Cuseuta ehinensis)冤丝子的干种子,功能补肝肾,益精髓等。两者根本不同。但由于紫苏子与冤丝子在颜色、形状上相仿,有时引起混淆,介绍两种简易的区分办法。 1.冤丝子呈扁球形,两侧常凹陷,种皮微粗糙,一端有淡色圆点,苏子呈圆球形,种皮有隆起的网状花纹,一端有果柄根。 2。苏子皮薄硬·脆,容易咬碎,咬破时稍有点清香,味微辛,冤丝子质坚硬,不易咬破,咬破后味微苦涩。紫苏子与菟丝子的区别。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的果实,性味辛温,功能降气消痰;丝菟子为旋花科植物(Cuscuta chinensis)菟丝子的干种子,功能补肝肾,益精髓等。两者根本不同。
什么中药止咳最好最快 紫苏子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大肠经。
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咳喘气逆,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5-10g,打碎入煎,或入丸散,炒紫苏子药性较温和。
常用配伍:
紫苏子配苏梗,杏仁:痰壅气滞之咳喘,便秘。
紫苏子配半夏:气逆痰盛的喘咳。
紫苏子配莱菔子:胸腹胀闷,痰喘食积。
紫苏子配桑白皮:肺热痰嗽及水肿腹胀。
紫苏子配杏仁,桔梗:感冒风寒,咳嗽痰稀。
紫苏子配紫菀:支气管炎,咳痰不爽,胸膈满闷。
紫苏子配藿香:夏月感冒风寒,腹痛吐泻。
注意:本品耗气滑肠,故气虚久咳,阴虚喘逆及脾虚便溏慎服。
紫苏子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紫苏子吃多少合适
3-9克左右。
根据中医记载,紫苏子的用量是3-9克之间,所以紫苏子一般的用量都是以这个为准,但紫苏子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材料。
药用的话,具体用量都是需要根据病情程度、年龄等因素来看的,所以建议患有相应疾病的人群,根据专业医生指导的用量服用。
而食用的话,在经过相关烹饪后,其中的成分会流失部分,导致药效降低,所以适当多吃了一些也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紫苏子不宜服用人群
根据《本草逢原》一书记载,紫苏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因为紫苏子是一种性味辛、温,入肺、大肠经,有下气、清痰、润肺、宽肠功效的药材,泄气和泄下的作用都很强,而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本身的元气就不足,气的推动、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都减退,要是再使用疏泄作用很强的紫苏子,会导致病情更为严重,所以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是不宜服用紫苏子的。
紫苏和苋菜是一种菜吗
紫苏跟苋菜当然不是一种食材。
紫苏,紫苏叶也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新鲜苏子叶怎么吃好
苏子叶的功效:药名:苏子别名:苏叶、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
处方用名:紫苏、紫苏叶。
苏子叶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经、脾经。
功效:散寒解表,理气宽中。
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煎服,5——9克,不宜久煎。
药材基源:苏子叶是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枝嫩叶。
1、苏子叶用于感冒风寒:苏子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
2、苏子叶用于食鱼蟹后引起的吐泻腹痛:苏子叶辛温,能解鱼蟹毒,中鱼蟹毒后可用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
3、苏子叶有能行气安胎,常配砂仁、陈皮同用,治疗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4、苏子叶用于胸闷、呕恶等症:苏子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
苏子叶的作用:
1、苏子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苏子叶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苏子叶又可解鱼蟹中毒。
2、苏子叶治月经不调:到乡下取苏子叶二两,用热水泡后饮用轻者四杯即可,重者多饮几日,它能速效调经安神作用,对痛经寒大经期不正常有特效。
3、苏子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
4、苏子叶治伤风发热:《海上仙方》苏子叶、防风、川芎各7.5克,陈皮5克,甘草3克。加生姜二片煎服。(《不知医必要》苏叶汤)
5、苏子叶治子宫下垂: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
6、苏子叶治卒得寒冷上气:干苏子叶150克,陈橘皮200克,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补缺肘后方》)
7、苏子叶解食鱼、鳖中毒:苏子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
8、苏子叶治咳逆短气:苏子叶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紫苏汤)
9、苏子叶治寒泻:苏子叶15克,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
10、苏子叶治伤寒啘不止:苏子叶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补缺肘后方》)
11、苏子叶治食蟹中毒:苏子叶煮汁饮之。(《金匮要略》)
12、苏子叶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大腹皮、川芎、白芍药、陈皮(去白)、苏子叶、当归(去芦,酒浸)各一两,人参、甘草(炙)各半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葱白七寸,煎至七分,空心温服。(《济生方》紫苏饮)
13、苏子叶治蛇虺伤人:苏子叶捣汁饮之。(《千金方》)
14、苏子叶治乳痈肿痛:苏子叶煎汤频服,并捣封之。(《海上仙方》)
15、苏子叶治攧扑伤损:《金匮要略》苏子叶捣敷之,疮口自合。(《谈野翁试验方》)
16、苏子叶治金疮出血:嫩苏子叶、桑叶,同捣贴之。(《永类钤方》)
17、苏子叶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干苏子叶与少量干姜(10:1),制成25%苏子叶药液。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0毫升,10天为一疗程。两疗程间隔3天。
18、苏子叶治疗寻常疣:将疣周围皮肤消毒(疣体突出者可贴皮剪去),取洗净之鲜苏子叶摩擦疣部,每次10——15分钟,敷料包扎,每日1次。治疗20例,连续摩擦2——6次皆愈。
19、苏子叶治进食鱼蟹中毒(包括过敏)而出现腹痛、呕吐,或遍身风疹瘙痒者。古医书《金匮要略》载食鱼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经验上常用鲜苏叶60克、生姜20克,加清水二碗半,煮至二碗,一日分2——3次口服。此法对于解除腹痛,呕吐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若上方中再加入厚朴5克、生甘草5克,则效果更好。民间常用鲜苏叶煎炒田螺,一方面取其芳香辟腥,使之可口,另一方面亦是取其解毒的作用。
苏子叶用药禁忌:
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服苏子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