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国白酒的区别

中国白酒的区别

国白酒品种繁多,但都是用粮食酿造的蒸馏酒,是世界七大蒸馏酒之一,在中国以外被统称为“Maotai”,因为茅台酒是最早在世界被人认识的中国白酒。 根据曲种不同,白酒分为“大曲酒”和“小曲酒”。大曲曲块大,主要包含曲霉菌和酵母;小曲曲块小,主要包含毛霉菌、根霉菌和酵母。霉菌将粮食中的淀粉分解成糖,酵母再将糖转化为酒精。小曲发热量低,主要应用于南方湿热气候。中国大部分名酒产于北方或西南夏季气候凉爽的四川,都是大曲酒。大曲酒根据配方口味已经确立的大致有五大香型。 1.酱香型,又称为茅香型 以贵州茅台酒、四川郎酒为代表。这类香型的白酒香气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浓不猛,回味悠长,倒入杯中过夜香气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实杯还香,令人回味无穷。酱香型白酒是由酱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兑而成的。所谓酱香是指酒品具有类似酱食品的香气,酱香型酒香气的组成成分极为复杂,至今未有定论,但普遍认为酱香是由高沸点的酸性物质与低沸点的醇类组成的复合香气。 2.浓香型,又称泸香型 以四川泸州老窖特曲为代表。浓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浓郁,绵柔甘洌,香味协调,入口甜,落口绵,尾净余长等特点,这也是判断浓香型白酒酒质优劣的主要依据。构成浓香型酒典型风格的主体是乙酸乙酯,这种成分含香量较高且香气突出。浓香型白酒的品种和产量均属全国大曲酒之首,全国八大名酒中,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剑南春、洋河大曲、古井贡酒都是浓香型白酒中的优秀代表。 3.清香型,又称汾香型 以山西杏花村汾酒为主要代表。清香型白酒酒气清香醇正,口味甘爽协调,酒味纯正绵软。酒体组成的主体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两者结合成为该酒主体香气,其特点是清、爽、醇、净。清香型风格基本代表了我国老白干酒类的基本香型特征。 4.米香型 米香型酒指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的一类小曲米液,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酒种。米香型酒香气清柔,幽雅纯净,入口柔绵,回味怡畅,给人以朴实纯正的美感。米香型酒的香气组成是乳酸乙酯含量大于乙酸乙酯,高级醇含量也较多,共同形成它的主体香。这类酒的代表有桂林三花酒、全州湘山酒、广东长东烧等小曲米酒。 5.兼香型,通常又称为复香型,即兼有两种以上主体香气的白酒 这类酒在酿造工艺上吸取了清香型、浓香型和酱香型酒之精华,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独创而成。兼香型白酒之间风格相差较大,有的甚至截然不同,这种酒的闻香、口香和回味香各有不同香气,具有一酒多香的风格。兼香型酒以董酒为代表,董酒酒质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绵柔醇和、落口舒适甜爽的特点,风格独特。 以上几种香型只是中国白酒中比较明显的香型,但是,有时即使是同一香型白酒香气也不一定完全一样,就拿同属于浓香型的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古井贡酒等来说,它们的香气和风味也有显著的区别,其香韵也不相同,因为各种名酒的独特风味除取决于其主体香含量的多少外,还受各种香味成分的相互烘托、缓冲和平衡作用的影响。 中国白酒的酿造首先要制曲,即用熟粮食和菌种混合培养,制成曲后,再和粮食混合同时进行糖化和发酵制成粮食酒、再蒸馏。制曲时使用豆类、麦类等各种粮食,制酒发酵时主要用高粱等。

白酒的介绍

白酒(Baijiu)的标准定义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而严格意义上讲,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兑而成的配制酒则不能算做是白酒,而应该称之为含有酒精的饮料。白酒主集中在长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贵州仁怀、四川宜宾、绵竹三角地带有着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蒸馏酒产区,分别为中国三大名酒[1] 的茅五剑,其白酒产业集群扛起中国白酒产业的半壁河山。

白酒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是世界六大蒸馏酒(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金酒Gin、朗姆酒Rum、中国白酒Baijiu)之一,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后经蒸馏而得。

白酒又名烧酒、白干[2] ,是中国的传统饮料酒。据《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白酒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优质白酒必须有适当的贮存期。泸型酒至少贮存3~6个月,多在一年以上;汾型酒贮存期为一年左右,茅型酒要求贮存三年以上。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40度以下为低度酒。

中国白酒香型

酱香型

又称茅香型,以贵州省仁怀市的茅台酒、郎酒、湟金梦、贵海酒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高梁为原料。以小麦高温制成的高温大曲或纵曲和产酯酵母为糖化发酵制,采刚高温堆积,一年一周期,二次投料,八次发酵,以酒养糟,七次高温烤酒,多次取酒,长期陈贮的酿造工艺酿制而成。

清香型

又称汾香型,以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的汾酒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高梁等谷物为原料,以大麦和豌豆制成的中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有的用麸曲和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采用清蒸清糟酿造工艺、固态地缸发酵、清蒸流酒,强调“清蒸排杂、清洁卫生”,即都在一个“清”字上下功夫,“一清到底”。

浓香型

又称泸香型、窖香型。以四川泸州老窖特曲酒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是以高梁、大米等谷物为原料,以大麦和豌豆或小麦制成的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齐(有的用麸曲和产酯酵母为糖化发酵利),采用的酿造下:艺是混蒸续餷、酒糟配料、老窖发酵、缓火蒸馏、贮存、勾兑等酿造工艺酿造而成的、其主体香味成份址已酸乙酯。

米香型

以冰峪庄园大米原浆酒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大米为主要原料,以大米制成的小曲为糖比发酵剂,不加辅料,采用微生物发酵、液态蒸馏,超滤膜技术取酒贮存的工艺酿制而成。

凤香型

以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西凤酒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高粱为原料.足以大麦和豌豆制成的中温人曲或麸曲和酵母为糖比发酵剂,采用续馇配料,土窖发酵(窖龄不超过—年),酒海容器贮存等酿造工艺酿制而成。

兼香型

以安徽淮北市的口子窖为典型代表。兼香型白酒又称复香型、混合型,是指具有两种以上主体香的白酒,具有一酒多香的风格,一般均有自己独特的生产工艺。 口子酒酿造历史悠久。据传,战国时期,宋国迁都相山,就大量酿造。口子酒历时千年,素有“名驰冀北三千里,昧占江南第一家”之誉。

白酒的主产地

长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贵州仁怀、四川宜宾、泸州三角地带、以及山西汾阳有着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蒸馏酒产区,其白酒产业集群扛起中国白酒产业的半壁河山。

从中国白酒生产四大板块来看,川黔板块中的宜宾、泸州、遵义,面积5.6万平方公里,有一批世界知名白酒品牌和世界级酿酒大师,白酒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具备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和白酒核心区的条件。

酒曲的简介

白酒酿造中麸曲的使用是中国酿酒业的一次重大改革。自从1955 年确立了以麸曲,酒母为核心的<<烟台酿酒操作法>>以来,这一方法得到了大力的推广, 已成为中国白酒生产的主要操作方法之一。其主要优点是麸曲的糖化发酵力强,酿酒原料的利用率比传统酒曲提高10%-20%左右;麸曲的生产周期短, 而且便于实现机械化生产。液态法白酒也是在麸曲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麸曲法生产的白酒香气香味等方面较为欠缺。不少厂家则采用多种微生物发酵(如添加生香酵母,己酸菌等)加以弥补。

麸曲是采用纯种霉菌菌种, 以麸皮为原料经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培养而成的,它主要起糖化作用。酿酒时,需要与酵母菌(纯培养酒母)混合进行酒精发酵。

麸曲生产的主要方法有:盒子曲法;帘子曲法;通风制曲法。制曲工艺分为固体斜面培养,扩大培养,曲种培养和麸曲培养四个阶段。实际是逐步扩大培养的过程。

三成嗜酒者发现酒精肝

如果持续饮酒8年,每日平均消耗酒精227克,则33%嗜酒者发生酒精肝炎,14%发生酒精性肝硬化。这是有关专家上周在“中国现代白酒商家‘赢’销论坛”上披露的消息。

据业内统计,中国目前白酒消费群大约3亿人,年实际消费量在400万吨左右。但专家的观点是,中国人对白酒是“糊涂的爱,说也说不清楚”。不过,越来越多的“酒精肝”已经呻吟着证明:酒精摄入过度时,很难根治,后悔晚矣。

饮酒和健康,到底什么关系?研究报告显示:酒精在体内10%自肠胃排出,90%则在肝中代谢。如果每日饮酒量含80克以下酒精时,一般不会发生酒精性肝病;如果每日摄入80-100克酒精时,则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性增加5倍;如果每日摄入超过160克则增加25倍;如果持续饮酒8年,每日平均消耗酒精227克,则33%嗜酒者发生酒精肝炎,14%发生酒精性肝硬化。

国内学者认为,少量饮用白酒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国外学者发现,中国白酒有抗衰老、抗自由基作用。因此,少量饮酒,饮低度白酒,成为本次“赢”销论坛中专家的共识。

如何让饮酒促进健康?本次论坛的主办方天津金士力酒业负责人倡议,剔除酒壶滥情,营造健康的酒文化。他们呼吁,因为感情深,咱别一口闷。同时,该公司还提议,白酒厂家应该利用现代工艺,改善白酒原有的成分结构。目前,金士力等白酒开始加入纯天然植物提取液,大大降低了白酒中的醛类等有损健康的成分。

白酒度数最高多少度

白酒界的定义是不宜超过68°,否则将不适合饮用,这也是大部分白酒不会超过这个界限的原因。而我们日常用来消毒的酒精,纯度也只有75%。所以中国白酒最高度数也只能是一个传说,高度酒和好酒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减肥能喝白酒吗

白酒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是世界八大蒸馏酒(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金酒Gin、朗姆酒Rum、龙舌兰酒Tequila、日本清酒sake、中国白酒Spirit)之一,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后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解放后称为白酒。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

据汉夫《杜康造酒》所述,酒,特别是烧酒(蒸馏酒)最早起源于夏代,由夏代第五个君王少康(又名杜康)所发明。正所谓杜康造秫酒,开起人类应用曲蘖的新纪元。杜康也就当然地成为中华民族的酒祖、酒圣、酒仙等。

白酒不同于黄酒、啤酒和果酒,除了含有极少量的钠、铜、锌,几乎不含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所含有的仅是水和乙醇(酒精)。传统认为白酒有活血通脉、助药力、增进食欲、消除疲劳,陶冶情操,使人轻快并有御寒提神的功能。饮用少量低度白酒可以扩张小血管,可使血液中的含糖量降低,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胆固醇等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对循环系统及心脑血管有利。

女人喝白酒有什么好处 预防乳腺癌

美国伊利诺斯药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中国白酒中发现一种可预防乳腺癌的化学物质。这一物质之所以有这种功效,是因为它能抗雌激素,而雌激素与乳腺癌有关。

白酒起源于何时

在河南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的最新考古发现表明,生活在公元前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的中国人老祖先已经开始发酵酿酒了。而中国白酒的出现应不晚于东汉,即迄今有16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1998年8月,在成都市锦江畔以外发现的明朝初年的水井街坊遗址,这是我国迄今发现连续生产白酒长达800年的酒坊实证。

我国是制曲酿酒的发源地,有着世界上独创的酿酒技术。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坂口谨一郎曾说中国创造酒曲,利用霉菌酿酒,并推广到东亚,其重要性可与中国的四大发明媲美。白酒是用酒曲酿制而成的,为中华民族的特产饮料,又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蒸馏酒,通称烈性酒,成为全球酒类饮料产销大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白酒起源于何时?何人始创?迄今说法尚不一致。从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醴”字,淮南子说:“清醴之美,始于耒稆”。《尚书说命》记载:“若作酒醴,尔为曲糵”。最早的文献记录是“鞠糵”,发霉的粮食称鞠,发芽的粮食称糵,从字形看都有米字。米者,粟实也。由此得知,最早的鞠和糵,都是粟类发霉发芽而成的。《说文解字》说:“糵,芽米也”。“米,粟实也”。以后用麦芽替代了粟芽,糵与曲的生产方式分家以后,用糵生产甜酒(醴)。商、周一千多年到汉朝,糵酒还很盛行。北魏时用榖芽酿酒,所以在《齐民要术》内无糵曲的叙述。1636年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内说:“古来曲造酒,糵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逐至失传 ”。据周朝文献记载,曲糵可作酒母解释,也可解释为“酒”。例如杜甫《归来》诗里有“恁谁给曲糵,细酌老江乾”;陈騊声有“深深曲糵日方长”的诗句,这里 “曲糵”也是指“酒”。

杨梅酒的做法

泡制杨梅酒的白酒,最好选用清香型或者米香型白酒,不要选择浓香型或者酱香型的白酒,因为香味太浓郁的白酒会把杨梅的香味掩盖住。

除了中国白酒,选择日本、韩国的清酒,或者白兰地、金酒、朗姆酒、威士忌都可以。

杨梅浸泡半月左右可以饮用,更长时间的浸泡会让杨梅颜色发乌,杨梅吸收过多酒精后会使酒味变淡,如果是长时间的放置,可以将杨梅和酒分离以后保存。

泡好的杨梅酒可以直接饮用,在炎热的天气可以冰镇后饮用,也可以加入冰块或苏打水。

准备材料

杨梅500g, 糯米白酒500ml, 冰糖150g。

制作过程

将杨梅用盐水浸泡1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称取150克冰糖备用。

选用45°左右的清香型纯粮酿造的白酒。

将洗好的杨梅放置在晾架上自然晾干。

白酒多少度好喝

据一些专家研究,53度的白酒最适宜饮用,对身体最健康。因为白酒度数越高烈性就更强,增加身体负担,度数越低功效就会越小。在中国白酒的总产量上看,靠近53度的白酒产量也是最高、消费群体最大,达到50%以上。这是在中国,那么我们看一下国外白酒情况。美国在1978年对30-79岁的 13285名男女居民调查,认为饮用53度的白酒或接近这一度数的白酒,每次30-60毫升死亡率最低,并发现适当饮酒不易患心肌梗塞。

俄罗斯的门捷列夫,花了大约20年的时间,发现接近53度酒精浓度的酒最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日本医学家表明,白酒使人体产生溶解血栓的物质“尿激酶”,对预防心肌梗塞和脑血栓有利,所以日本还称白酒为“长寿水”,但酒精浓度也是53度。另外,根据白酒香型不同也是有细微区别的,如酱香型白酒最好是53度,浓香型则45-50度之间都可以。

相关推荐

老人饮白酒吸烟的危害

1、老人饮白酒吸烟的危害 老年人因年老多病,经常服药,在服药期间应少吸烟或不吸烟。因为吸烟会使某些药物的半衰期变短,从而使药物的作用减弱,对治疗疾病不利。 吸烟是对所有人都有害的,不光是中老年人,对吸烟人本身和周围的人都是有害的,吸烟的害处主要有,烟草的烟雾中主要含有以下三种危险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极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癌症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 吸烟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

孕妇可以喝白酒

白酒 白酒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是世界八大蒸馏酒(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金酒Gin、朗姆酒Rum、龙舌兰酒Tequila、日本清酒sake、中国白酒Spirit)之一,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后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解放后称为白酒。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

酒精和酒有什么区别

酒和酒精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醇。 酒精的乙醇含量很高,比如医用酒精的乙醇含量为97%(不确定,总之很高)。一般把酒精视作乙醇的俗称。 酒的乙醇含量在5%—58%(一般市面上的酒,本人曾经在乡下喝过号称70度的自酿酒)。一般把酒精也就是乙醇的视作酒的度数。 但是不一样的是,酒是通过粮食或者水果发酵(微生物作用)产生乙醇的,而一般称为酒精(比如医用酒精)的都很便宜,应该不是粮食制成品,猜想是化学制成品,原料不知道。 酒的主要成分虽然已经被人们所了解,但是其实酒依然是一种神秘的东西,以中国白酒为例: 中国白酒根据制

中国悠久的酒文化

中国是酒的王国,中华民族的酒文化渊源流长,千年酒文化的圣地,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今天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大众交往益发频繁,每逢喜庆、佳节、亲朋好友团聚、商谈、社交场合或待宾客等,酒几乎是餐桌上的必需饮品,在酒文化发展日趋鼎盛的今天,适量地饮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活跃气氛,促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少量饮酒可增加血HDL水平。研究发现,饮酒和血压呈“J”型关系,少量饮酒(即相当于14-28克酒精)者的血压值

白酒的种类

我国白酒在酒类当中是一大类,而且品种繁多。在这一大类中,还能分若干类别,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使用的主要原料可分为:①粮食酒。如:高粱酒、玉米酒、大米酒等。②瓜干酒(有的地区称红薯酒、白薯酒)。③代用原料酒。如:粉渣酒、豆腐渣酒、高粱糠酒、米糠酒等。 2、按生产工艺可分为:①固态法白酒。原料经固态发酵,又经固态蒸馏而成。为我国传统蒸馏工艺。②液态法白酒。原料经过液态发酵,又经过液态蒸馏而成。其产品为酒精,酒精再经过加工如串香、调配后为普通白酒,俗称大路货白酒。③调香白酒。用固态法生产的白酒或用液态法生产

白领族的名称由来

白领族是一个从西方传来的生活型态定义,经常拿来代表领较多薪水的专业人士。这个词可能最早是从1928年启用的,当时是代表非体力劳动的工作者,如公务员、教职人员等,是与蓝领族互作为对比的族群。白领族较少从事劳力工作,在公司里的职业阶层也往往是行政或是正式职员,并有专业的工作能力,如医生或律师等。在一些社会学的研究里,经理阶级的有时也被归为白领族之一。 “白领职工”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初,它的范围包括一切受雇于人而领取薪水的非体力劳动者,因而有“白领职工”之称。他们一般工作条件比较整洁,穿着整齐,

白酒可以灭菌消毒吗

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人用白酒来擦试碗筷或者用白酒来擦洗伤口,以此达到灭菌消毒的目的。实际上,医学上用于灭菌消毒的酒精其浓度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均在65%以下。因此,白酒对碗筷、皮肤的消毒作用有限。 酒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学名乙醇,分子式为c2h5oh。酒精的分子具有很大的渗透力,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进入细菌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将细菌杀死。经过反复试验,人们得知浓度为75%的酒精杀菌力最强,所以医用消毒酒精一般都是含75%的纯酒精和25%的水。用酒精浓度 70%的湿纸巾擦手,亦可

白酒的发展历史

唐代 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 元代 元代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

膀胱癌的发病率有多高

膀胱癌在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中居第四位,在女性中居第八位。总的来说,它大约占男性癌症10%,女性癌症4%。据统计,2002年美国有56,500例新诊断的膀胱癌,有12,600例患者死于膀胱癌。过去的十年中,膀胱癌的年发病例数增长了36%,好消息是同期的膀胱癌死亡率降低了8%。 男性膀胱癌的发病率是女性的2.5倍。据估计,1997年出生的白人男性在其一生中患膀胱癌的概率是3.5%。不管男性还是女性,膀胱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也就是说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患膀胱癌。美国白人男性的膀胱癌患病率是非裔美国男性

中国的酒文化

早在远古时代,酒就为祭祀所用。可见中国酒文化”的源远流长。 原始宗教起源于巫术,在中国古代,巫师利用所谓的“超自然力量”,进行各种活动,都要用酒。巫和医在远古时代是没有区别的,酒作为药,是巫医的常备药之一。在古代,统治者认为:“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出征的勇士,在出发之前,更要用酒来激励斗志。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反映周王朝及战国时代制度的《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如祭祀时,用“五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