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怎么办 阴虚便秘
小儿便秘怎么办 阴虚便秘
如果宝宝大便干结,手足心热,舌质红,苔少,则属于中医上的阴虚便秘,可以用中药进行治疗:生地、玄参、当归、麦冬等各9克,火麻仁6克,用之煎汤,每天服用1剂。
小儿便秘的食谱
小儿便秘有可能是由实热、气虚、血虚、阳虚等原因造成的,不同的原因造成的便秘,对应的食疗也是不一致。
1.实热便秘
症状: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腹部胀满,按之疼痛、小儿口干口臭甚至长口疮等。
食疗:
素炒决明茄块:取决明子煎汁10克,煎出汁水约50毫升备用;茄子洗净,切成滚刀块放入油锅中煸炒,至熟时加入药汁及酱油,再略炒即可。
2.气虚便秘
症状:小儿虽然有便意,但是排出困难,气短、出汗、面色白,舌淡苔白。
食疗:取黄芪10克煎汁,备用;火麻仁、芝麻分别为5克,磨碎,与栗子粉、糖同入玉米面中,加入黄芪煎汁及水和面,蒸成糕即可。
3.血虚便秘
症状:表现有大便燥结如栗、头晕目眩、口干烦热、面色萎黄无华、心悸健忘、舌红少苔。
食疗:
桑地蜜膏:取桑椹500克,生地200克,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后,取出煎;然后加水再煎,共取煎液两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浓缩至稠黏时加蜂蜜煮至沸,晾凉后装瓶。
4.阳虚便秘
症状:表现为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四肢冰冷,腰膝酸冷,舌淡苔白、
食疗:
苁蓉核桃粥:将肉苁蓉煎汁,待用。将核桃仁打碎,与粳米、苁蓉汁一起入锅煮成粥即可。
简介导致小儿便秘的罪魁祸首
第1、饮食不足
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小儿便秘。
第2、食物成分不当
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合物不足,肠道菌群对肠内容物发酵作用减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强,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则大便润利;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量多,且易小儿便秘;碳水化合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小儿便秘;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小儿便秘。
第3、肠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规律和不按时大便,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小儿便秘很常见,另外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而上课时间不能随时排便,憋住大便也是导致小儿便秘的常见原因,常用泻剂或灌肠,缺少体力活动,或患慢性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等,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小儿便秘,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小儿便秘结,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少而小儿便秘,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药,某些抗惊厥药,利尿剂以及铁剂等。
第4、体格与生理的异常
如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等都能引起小儿便秘,应进行肛门,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有的患儿生后即小儿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第5、精神因素
小儿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小儿便秘。
儿童保健 小儿便秘中医如何治疗
便秘是小儿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让父母担心不已。中医常将小儿便秘分为实热、阴虚、食积三种类型。现将各类型的症状特点及饮食原则介绍如下。
中药治疗便秘4妙方
1、小儿化食丹
消食导滞作用比较强,适合用于食积便秘。本药为小蜜丸,1岁以内每次服半丸,2~3岁每次服1丸,每日2次。
2、麻仁润肠丸
主要作用是润肠通便,适合用于阴虚便秘。本药为蜜丸,2~3岁每次服半丸,每日2次。
3、一捻金
具有泻热通便作用,适合用于实热便秘和食积便秘,排便作用发挥比较快。本药为散剂和胶囊两种剂型,服用起来比较方便。1岁以内每次服0.5~1.0克,2~3岁每次服1.5克,最好用蜂蜜水调服,每日2次。
4、保和丸
具有消食导滞作用,作用比较缓和,可以连续服用,适合于食积便秘,便秘程度不重的小儿。本药为小水丸,2~3岁每次服半袋,每日2次。
足疗法
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药外治疗法疗效明显,且药源方便,作用平稳,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现介绍几则足疗效方,供选用。
1、清热导滞:芒硝5克,研为细末,置伤湿止痛膏中央,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处,每日1换,连续3~5天。
2、清热导滞,消积化食:生大黄、焦山楂各等量。将二药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儿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
3、清热消积,导滞通便:大黄5~10克,研为细末,醋调为稀糊状,置伤湿止痛膏中心,贴双足心涌泉穴,10~15小时后取下,-般用药一次即效。
小儿推拿治便秘 小儿便秘的表现
宝宝如果排便时间间隔超过两天,要考虑便秘。便秘不只看几天拉一次,更重要是看大便的颜色和质地,如果大便颜色较深,质地比较干硬,甚至严重时呈一粒粒的“羊屎蛋状”,即使每天有大便,我们也要准备给宝宝推拿按摩了。
有效治疗小儿便秘的方法都有什么
1.中医辨证治疗小儿便秘:
燥热便秘用大承气汤或小承气汤;食滞便秘用枳实导滞丸加减;气虚津亏便秘用麻仁丸与黄芪汤加减。也可用杭菊花、金银花、蒲公英各大约准备10g,小儿便秘患者每日一剂,开水冲泡。
2.微生态疗法治疗小儿便秘:
小儿便秘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微生态制剂可以分解食物中的乳糖为低分子酸,使大便酸化,大便的渗透压提高,软化大便,还可以加快肠道的蠕动,促进排便。
3.药物治疗小儿便秘:
(1)对结肠无力的小儿便秘患者,选用选择性作用于结肠平滑肌的促动力药,如5-HT4受体激动剂。
(2)严重便秘和有大便失禁的小儿便秘患者,首先需清除嵌塞的大便。可选用生理盐水或高渗性电解质溶液灌肠。
(3)常用泻剂:容量性泻剂(硫酸镁、硫酸钠等),刺激性泻剂(番泻叶等),粪便软化剂(液体石蜡、乳果糖等),直肠内给药(开塞露等)。应避免长期滥用泻剂导致泻剂性肠病。
4.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小儿便秘:
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纠正不协调排便行为的训练法,具有无药物副作用、成本低、非创伤性等优点。
5.一般治疗小儿便秘:
(1)小儿便秘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精神及心理状态,解除父母急躁、过分关注等情绪,对儿童的教育包括消除排便训练挫败心理,排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精神影响。
(2)小儿便秘患者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足量饮水,母乳喂养的婴儿便秘时,可加菜汤、枣汁、橘子汁,清晨可喂适量的蜂蜜水;人工喂养儿可在牛奶中加8%的糖;应及时添加辅食,由细到粗、由少到多;年长儿应鼓励进食纤维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和杂粮,避免偏食挑食。
(3)加强科学的生活管理,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小儿便秘患者应从8-12个月开始训练排便习惯,一是定时排便,每天晨起或饭后15分钟为宜;二是限时排便,一般10-15分钟,长期蹲坐可引起脱肛反而加重便秘;三是教育年长儿学会正确的排便用力方法,在排便过程中松弛盆底肌及屏住呼吸,以增加腹压。
便秘怎么办 血虚便秘
血虚便秘常见有体质虚弱、久病体虚得到人群,由于血虚则润泽养荣不足而易导致肠燥便秘。常见表现有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口唇色淡、皮肤干燥、头晕目眩以及心悸气短、健忘少寐等症状。调理当以养血滋阴、润肠通便为主。
将黑芝麻炒熟后研磨成细末,每次使用时可取25克研磨好的芝麻细末加入适量蜂蜜及温水调匀成糊状,于每日晨起后空腹口服。蜂蜜芝麻糊可补益肝肾、养血润燥,适宜于血虚便秘或者阴虚便秘者服用,长期坚持效果明显。
阿胶能滋阴补血而,适宜于血虚人群服食。用于调理血虚便秘的时候,可先取3根带须的葱白洗净,加入适量的水煎汁;然后过滤,将所得的汁液中加入3克阿胶和适量蜂蜜,微煮待其融化后温服。
小儿便秘怎么办 招解决小儿便秘问题
对于妈妈来说,小儿便秘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那么小儿出现便秘如何解决呢?小编这就为大家介绍缓解小儿便秘的方法。
小儿便秘的原因
1、食物成分不当,或进食过少
大便干结后,食欲减退,进食量少,每天形成的粪质也少。粪质在大肠中停留的时间越久,水分被吸收的时间越长,大使也越干,越不容易排出。大年龄儿童如果只喜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而不吃或少吃蔬菜等含有纤维素较多的食物,也容易引起便秘。
2、缺乏定时排便的习惯
肠蠕动受神经机制支配,如每日定时排便形成习惯,到时候就想排便,这样粪质在结肠内停留不会太久,大便也不会太干,就容易排出。
有时因为大便干,排便时引起肛裂,排便时引起疼痛,越怕痛越不肯排,隔得时间越久便秘也就越顽固。也有经常用开塞露等通便,形成习惯,不刺激便不肯排便。知道了原因,便可想办法解决了。
3、肠功能失常
有的儿童由于营养不良,或患佝偻病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致使肠壁及腹壁肌肉松弛,大便不易排出,个别儿童因先天性巨结肠症等先天缺陷,致使经常便秘。
小儿便秘的解决方法
1、按摩
只要手掌向下,平放在宝宝脐部,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这样能加快肠道蠕动进而促进排便,并有助于消化。
2、开塞露
让宝宝侧卧,将开塞露的尖端封口剪开,管口一定要光滑,以免刺伤宝宝皮肤。将开塞露管口插入宝宝肛门,轻轻挤压塑料囊使药液射入肛门内,然后拔出开塞露空壳,在宝宝肛门处夹一张干净的纸巾,以免液体溢出弄脏衣服或床单。尽量让药液多在宝宝体内停留,以充分刺激肠道、软化大便,达到最佳通便效果。
3、甘油栓
将甘油栓的包装纸打开,缓缓塞入宝宝肛门,而后轻轻按压肛门,尽量多待片刻,让甘油栓充分融化后再鼓励宝宝排便。
4、肥皂条
将肥皂削成长约3厘米、铅笔粗细的圆锥形细条,先用少许水将肥皂条润湿,再缓缓插入宝宝肛门,尽量让肥皂条在肛门内多停留一段时间,以达到充分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如果以上方法均不奏效,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检查是否是由于其他疾病而引起便秘。
经常便秘怎么调理 阴虚便秘
阴虚便秘多见大便干结、头晕目眩、心烦少眠、潮热盗汗或者伴有腰膝酸软等症,此类人群多形体消瘦、两颧红赤。调理当以滋阴增液、润肠通便。
炒核桃仁对治疗阴虚引发的便秘效果明显,主要是将核桃仁,炒香嚼食,每日约10左右。长期坚持食用有补肾温肺、润肠通便的作用。
将生地黄约10克煎煮,去渣,留其汁液同100克粳米、5克麦冬一起熬制成稀粥,温热后加入少量蜂蜜服用。可以滋养增液、润肠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