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推拿手法图解 补脾经100次
小儿疝气推拿手法图解 补脾经100次
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在患儿拇指末节螺纹面上做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也可以将患儿拇指屈曲,推拿者以拇指螺纹面循患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反复操作100次。
小儿疝气推拿手法图解 揉足三里5分钟
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的侧方,以一手拇指于患儿足三里(小腿前外侧,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穴上,施以点揉法5分钟,施术时以拇指指端吸定于足三里穴上,以肢体的近端带动远端作带动深层组织的小幅度环旋揉动,压力要均匀,动作要协调有节律。
小儿遗尿推拿方法 气血不足尿床推拿手法
小儿气血不足尿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小儿经常遗尿,面色无华,神倦乏力,食少便溏,自汗盗汗等症状。
推拿手法:基本手法加补脾经50-100次,补肺经50-100次,推三关50-100次,按揉脾俞穴3-分钟,按揉肺俞穴3-5分钟。
宝宝拉肚子小儿推拿 小儿伤食型拉肚子推拿手法
治则:消食导滞,助运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运内八卦,摩腹各300次;清胃经,清大肠经,退六腑各200次,揉龟尾100次。
推拿方解:补脾经能健脾消食;运内八卦能消宿食,降胃逆;摩腹善消宿食;清胃,清大肠及 退六腑能清胃热,消食导致;揉龟尾能理肠止泻。全方共 奏消食导滞,助运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脘腹胀满甚者加揉脾俞,揉胃俞;腹痛甚者加拿肚角;呕吐较频者加推天柱骨;平素体虚者,改清脾胃经为补脾经。
男人睡觉流口水推拿改善
1.患儿仰卧,以掌心在腹部作顺时针方向团摩5分钟。
2.以两手大拇指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20-50次。
3.清、补脾经:拇指桡侧罗纹面100次。
4.揉板门:手掌面大鱼际顶面300次。
5.患儿俯卧,以中指指腹按揉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各1分钟。 ⑥按揉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各1分钟。随症加减。
脾胃虚寒型:症见流涎不止,涎液清稀,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大便稀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而滑。
1.基本手法中减去清脾经100次加补脾经至300次(离心为清,向心为补)
2.掐揉四横纹(位于食、中、无名、小指掌侧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100次。
3.揉外劳宫(此穴在手背侧,与手掌侧的劳宫穴相对)100次。
4.揉小天心(位于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200次。
脾胃气虚型:症见流涎清稀,面色萎黄,食欲不振,体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
1.基本手法去清脾经100次加补脾经至300次。
2.补肺经(无名指末节罗纹面)300次。
3.推三关(前臂桡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条直线) 300次。
4.运内八卦(以掌心为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100次。
脾胃积热型:症见小儿流涎,涎热而粘,口角糜烂,口臭而渴,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
1.基本手法去补脾经100次加清胃经(手掌大鱼际外侧赤白肉际交界处)200次。
2.退六腑(前臂尺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200次。
3.清天河水(前臂内侧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100次。
心脾郁热型:症见小儿口涎外流,涎液粘稠而热,心烦不安,口赤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
1.基本手法去补脾经100次加清小肠(小指尺侧从指端到指根成一直线) 300次。
2.退六腑200次。
3.清心经(中指末节罗纹面)200次。
当宝宝出现口水流不止的时候,小儿推拿就能很好的帮助家长解决问题。小儿推拿还可以解决宝宝的腹泻、感冒等问题,宝宝的脏腑娇嫩,各个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对各种疾病的抵抗、防御能力较弱。小儿推拿正是运用小儿独特的穴位特点,通过刺激穴位,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正气充足,从而起到增强免疫功能、使小儿气血充盈。[1]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补脾经
脾经位置位于拇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的时候用拇指侧面或指肚从指尖推到指根,推100-300次。
补脾经具有健脾养胃,调理肠道的作用,主治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疳积,腹泻,咳嗽,消瘦等病症。
小儿疝气推拿手法图解 拿肩井10-20遍
患儿正坐位,推拿者站于患儿后方,将双手分别置于双侧肩井部(在肩上,当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部,以拇指与其余四指指腹的对合夹力施用提拿法,以患儿能耐受为度,反复10-20遍,拿时注意前臂放松,手掌空虚,提拿的方向要与肌腹垂直。
小儿推拿治大便干可以吗
宝宝实秘推拿手法
主证:大便干结,面红身热,心烦不安,多汗,食少,腹胀腹痛,口干口臭,时欲饮冷,小便短赤,苔黄厚,指纹色紫,为肠胃积热;大便干涩,难以排出,腹中攻满,喜温恶寒,四肢不温,或呃逆呕吐,苔白,指纹色淡,为阴寒积滞。
治则:调理脾胃,消积导滞。
推拿处方:清大肠,摩腹各300次,清补脾经(清后加补),退六腑,运内八卦各200次,按揉膊阳池,推下七节骨各100次,按揉足三里,搓摩胁肋,捏脊各20次。
推拿方解:清补脾经,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有健脾助运之功;运内八卦,搓摩胁肋能疏肝理气,调理脾胃;清大肠,退六腑,按揉膊阳池及推下七节骨能消积导滞。
辩证加减:面赤身热者,加清脾胃经,清天河水;脘腹胀满者加推四横纹,揉中脘;呕吐者,加横纹推向板门。
宝宝虚秘推拿手法
治则:健脾益气,养血滋阴。
推拿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摩腹各300次,补肾经,清大肠各200次,按揉膊阳池,揉上马,按揉足三里,捏脊各20次。
推拿方解: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能健脾调中,益气养血;补肾经,清大肠,按揉膊阳池及揉上马,能滋阴润燥。
辩证加减:神疲,纳差,腹胀者,加揉板门,揉中脘,摩腹,揉脐,揉脾俞,揉胃俞;腹痛者,加揉外劳宫。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图解 补脾经300次
旋推脾经能健脾胃,促进胃肠功能改善,同时还可以充补气血。
用大拇指指面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螺纹面上,作顺时针的旋推。频率要高,300次最好在2分钟内完成。这个手法使用前可以使用润肤露、爽身粉等按摩介质,可以使按摩更加顺畅。
小儿拉肚子推拿手法 小儿脾虚型拉肚子推拿手法
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补大肠,摩腹各300次,揉外劳宫200次,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00次,捏脊20次。
推拿方解:补脾经与补大肠能健脾益气;揉外劳宫温中健脾;摩腹,捏脊能温阳消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能理肠止泻。
辩证加减:神疲乏力,食少腹胀者,加揉脾俞,揉胃俞,运内八卦,按揉足三里;久泻不止者,加按揉百会;伴粪质清稀,完谷不化,形寒肢冷等肾阳亏虚症状者,加补肾经,揉外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