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缩强度达到多少临产
宫缩强度达到多少临产
孕妇宫缩开始时不规则,强度较弱,到逐渐变得有规律,强度逐渐变强,持续的时间延长,间隔时间缩短,间隔时间只有2-3分钟,但要持续50-60秒,此时可能是要生了,要做好生产的准备。
临产肚子疼的症状是什么?
规律性的宫缩
规律性的宫缩是临产最重要的标志。假宫缩时有时无,持续时间也较短,是在为真正的分娩做准备。而规律性的宫缩发生后,致使宫颈口持续不断的开大,预示着即将分娩。
宫缩的特征
· 子宫的收缩有规律,逐渐加强。宫缩初期大概间隔10分钟一次,且较轻微。
· 宫缩强度逐渐加深,宫缩频率加快,约每隔3~5分钟一次、每次宫缩持续时间变长,可持续50~60秒。
· 大部分出现在腹部下方,但是会扩散到背部下方。
· 宫缩会引起腹痛,腹痛一阵紧似一阵,就预示着快临产了。宫缩从不舒服的压力到绷紧、拉扯的痛。
· 有少数孕妇会出现腰酸症状。
· 宫缩发生时通常情况下会见红。
出现宫缩怎么办
· 走动可能会使腹痛更严重,你可以卧床躺着休息,深呼吸。
· 用垫子或椅子做支撑,找到一种最适合的姿势减轻疼痛。
· 不要做剧烈运动及要使用腹肌的运动,可以做散步这样轻微的活动。
· 最好有家人的陪伴,防止突然情况。
· 如果宫缩不规律或是形成规律但间隔很长,说明离分娩还有一段时间,可以在家休息,等阵痛达到至少10分钟一次的时候再入院待产。
35周宫缩频繁的原因是什么
在孕妇接近临产的最后2-3周内,经常有不规则的宫缩,其特点是强度软弱,每次不超过30秒,也无一定规律,时密时疏。这样的宫缩不是临产时刻的宫缩,不伴见红或流水,宫口也不会开大。临床称之为“假临产”,说明临产时刻未来到,不必去医院。
假宫缩 通常假分娩宫缩无规律,时间间隔不会越来越小,而且宫缩程度不如真分娩剧烈,通常比较弱,不会越来越强。有时会增强,但有时又会转弱。宫缩疼痛部位通常只在前方疼痛,孕妈咪行走或休息片刻后,有时甚至换一下体位后都会停止宫缩。
真宫缩 真分娩宫缩有固定的时间间隔,随着时间的推移,间隔会越来越小,每次宫缩约持续30—70秒。宫缩强度稳定增加。宫缩时先从后背部开始疼痛,而后转移至前方,并且不管孕妈咪如何变换姿势,宫缩会照常进行。当宫缩好像已经规律时就要记录下时间,当宫缩发生得极为频繁(每5分钟T次),或者十分疼痛时,就可以坐车去产前检查的医院待产了。
更多的了解这些常识问题,那么孕妈妈在怀孕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任何异常状况的时候,都可以更理智的对待,减少一些不利因素,给胎儿的健康成长造成的危害,所以这样才更利于宝宝的健康出生。
怀孕36周肚子痛是怎么回事
1、孕妇腹部轻松感初孕妇在临产前1—2周,由于胎儿先露部下降进入骨盆,子宫底部降低,常感上腹部较前舒适,呼吸较轻快,食量增多。但由于先露部下降压迫盆腔膀胱、直肠等组织,常感下腹坠胀,小便频、腰酸等。
2、假阵缩孕妇在分娩前1—2周,常有不规律的子宫收缩,与临产后的宫缩相比有如下特点: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宫缩只引起轻微胀痛且局限于下腹部,宫颈口不随其扩张,小量镇静剂即能抑制这种“假阵缩”。
3、见红在分娩前24—48小时,阴道会流出一些混有血的粘液,即见红。是由于子宫下段与子宫颈发生扩张,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发生分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与子宫颈里的粘液混合而形成带血的粘液性分泌物,为临产前的一个比较可靠的征象。
经产妇临产前征兆有哪些
1、子宫底降低:在正式分娩前两周左右,准妈妈会出现子宫底下降、腹部向前下部凸出现象,此时胎动较前减少,准妈妈感觉上腹部较为舒适,呼吸较前畅快,胃口增加,但有尿频及下腹坠感或腰酸腿痛,行动不便,阴道分泌物增加。这对初产妇来讲,预示胎头已入盆固定;也预示着经产妇胎头人盆,或接近入盆。
2、阴道出现血性分沁物:这是由于子宫颈口扩张,使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分离,致毛细管破裂,俗称“见红”。一般见红的血量少于平时月经量,若超过月经量为异常。见红常在分娩开始前24小时内出现。
3、腹痛(子宫收缩):从孕8个月末开始,准妈妈无论在站立还是坐或行走时都会感到腹部一阵一阵地发紧变硬,此为子宫开始收缩。每次宫缩的间隔时间长短不一,短者数十分钟,长至两小时,宫缩持续时间较短,每次最长不超过半分钟。若宫缩持续时间短且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称之为假临产。假性宫缩多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且不能使子宫口开大。在孕38~40周即进入分娩活动期,在这段时间里若每隔2—3分钟宫缩1次,持续50~60秒,伴宫口进行性开大,这才是临产前的宫缩。
4、破水:由于子宫收缩加强,子宫腔内压力增高,促使羊膜囊破裂,囊内清凉淡黄的羊水流出。一般破水后很快就要分娩了。应立即让产妇取平卧姿势送往医院分娩,千万不可直立或坐起,以免脐带脱出,造成严重后果。
以上任何一征兆,都预示准妈妈即将分娩,就应该做好准备。如果出现假宫缩,不用急于去医院,因为一般初产妇大多数从最初感觉到临产征兆至真正分娩往往还有1—2周时间。高龄初产妇或过去做过人工流产及婚后3—4年才初次怀孕,出现分娩先兆至真正分娩的时间有时较一般人长,且表现明显。而经产妇则可毫无可分娩征兆,突然出现要生的现象。
怀孕肚子抽筋怎么回事
子宫孕育着胎儿,随着胎儿的发育长大和胎盘产生激素的参与,子宫明显增大变软,其子宫腔容量增加1000倍,子宫重量增加20倍。组织学变化主要是子宫肌细胞肥大,胞浆内充满具有收缩活性的肌动蛋白和肌浆球蛋白,为临产后子宫收缩提供物质条件。子宫峡部位于子宫颈管内,非孕时长约0.8~1.0厘米,妊娠后随着子宫增大,峡部逐渐伸展拉长变薄,扩展成为子宫腔的一部分,形成子宫下段,临产时可伸展至7~10厘米。孕期的子宫经常会出现收缩,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1.生理性
生理性子宫收缩自孕12~14周起即可出现,表现为不规则的无痛性收缩,孕妇可以感觉到腹部发紧,也可从腹部扪到子宫发硬,每日出现的次数稀少,以后随着妊娠进展,宫缩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但没有规律性,强度不会使宫腔内压力超过2KPa,所以没有分娩宫缩的疼痛。在生理性宫缩的作用下,子宫下段逐渐形成,宫颈趋于软化成熟,并且逐渐过渡到临产后的子宫收缩。
2.病理性
病理性子宫收缩见于流产或早产,孕期的病理性子宫收缩强度较大,可使宫腔内压力超过2KPa,故均为有痛性收缩。流产常伴有子宫出血,早产则表现为子宫收缩的规律性和有效性,如不及时处理,随即宫颈缩短,宫口扩大,并伴阴道血性分泌物,由先兆早产发展为不可避免早产。
孕期腹痛分为哪几类
孕期腹痛分为哪几类?孕妇腹痛可以分为生理性的腹痛主要包括宫缩疼痛和胎动带来的不适,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还有胎盘剥离和先兆流产所引起腹痛,这就需要及时就医,以免造成意外的发生。
生理性腹痛:
1、子宫增大压迫肋骨,随着宝宝长大,准妈妈的子宫也在逐渐增大。增大的子宫不断刺激肋骨下缘,可引起准妈妈肋骨钝痛。一般来讲这属于生理性的,不需要特殊治疗,左侧卧位有利于疼痛缓解。
2、假临产宫缩,到了妊娠晚期,可因假宫缩而引起下腹轻微胀痛,它常常会在夜神人静时作祟而于天明的时候消失,宫缩频率不一致,持续时间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会逐渐增强,不伴下坠感,白天症状缓解。假宫缩预示孕妇不久将临产,应做好准备,如保持充分的休息,多吃些能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养精蓄锐。临产前的宫缩有节律性,每次宫缩都是由弱至强,维持一段时间,一般30—40秒,消失后进入间歇期,为5—6分钟。
产妇分娩的三大阶段
第一个阶段:
分娩进入第一个阶段的标志是,子宫颈的逐渐扩张,扩张到10厘米。第一阶段又可以分成两个过程,即潜伏期和活跃期。不过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两个过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点,因为在宫缩间歇期,机体蓄积能量时,两个过程基本上融为了一个过程。
潜伏期(宫颈扩张达到3厘米):
潜伏期,又称预先分娩,子宫颈扩张幅度在3厘米以内。该阶段的宫缩强度通常来说比较温和,其后强度和频率才逐渐增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产妇都是这样的,有的产妇其子宫颈在分娩前就开始扩张了,这种情况多见于经产妇。
活跃期(子宫颈扩张5~10厘米):宫缩频率越来越高,通常是分娩全程中宫缩强度最大的一个阶段。
过渡期:
过渡期位于子宫颈全面扩张之后,宝宝产出之前。在过渡期末,宝宝的胎头下降到达骨盆腔底,宫缩强度仍然很大。
第二个阶段:
到了第二个阶段,产妇屏气用力,胎儿最终娩出。
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就可以怀抱宝宝了,以胎盘和羊膜的产下结束。
宫缩强度达到多少临产 孕妇临产还有哪些征兆
1、子宫颈开始成熟,子宫收缩会使宫颈逐渐的变软、变薄,甚至还会使准妈妈子宫颈管略微张开。
2、子宫颈的张开,孕妈妈可能会排出宫颈粘液栓,粘液可能带血,即见红。
3、出现破水,即羊水囊破裂,羊水会通过阴道流出来,这是孕妇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且不可站立,立即平躺。
4、出现有规律的痉挛或后背痛,这是由于子宫颈的胀大和胎儿自生殖道中产出导致的疼痛,这种现象只发生在分娩开始时。
胎心监护宫缩规律是不是显示这几天要生了
据你所述,怀孕后期也会有假宫缩的,你密切观察一下,数着时间,要是有规律的宫缩是快要生了,就赶紧去医院。这种情况考虑接近临产的可能,距离生产不远了,需要在医院密切观察身体的变化的,如果出现规律的宫缩的话就是生产的先兆的,腰酸也是生产的先兆的。 建议注意休息,及时住院待产即可,必要时可以剖宫产较好。
35周+5的时候胎心监护是基线率125-135bpm宫缩间隔5-7分宫缩持续0-40秒宫缩强度40-100宫缩无减速CST(-)
36周+5没检查出宫缩
37+5胎心监护基线率130-140bpm宫缩间隔3分宫缩持续40秒宫缩强度40-80宫缩无减速C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