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查出早期肝癌
怎样才能查出早期肝癌
怎样才能早期发现肝癌呢?首先要确定肝癌发生的高危人群。凡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丙肝抗体阳性,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
1.年龄35周岁以上;
2.慢性肝炎病史5年以上;
3.家族中已有确诊肝癌患者;
4.长期酗酒者;
5.母亲垂直传播的肝炎;
6.长期食用腌腊、烟熏、霉变等食品者;
7.长期工作压力过大、工作负荷过重或长期精神压抑者;
8.器官移植患者。
确定了上述高危人群,然后对这些人进行定期的、连续的追踪检查和观察,是早期发现肝癌的有效方法。具体做法是:
1. 定期进行甲胎蛋白(AFP)测定:开始每3个月在检查肝功能的同时检查AFP,如果慢性肝病活动时有AFP升高,一般开始于ALT升高2~4周之后;ALT下降后2~4周,AFP也开始下降。如果ALT降低或正常,AFP不断升高,就要高度怀疑肝癌。AFP如无异常,开始每3-4个月检查一次,然后坚持每半年检查一次。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不到20微克/升;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导致甲胎蛋白进行性升高。我国肝癌病人中,约有60%~70%AFP高于正常值,如AFP≥400ng/ml持续1个月,或≥200ng持续2个月,无活动性肝炎证据,并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即可做出肝癌的诊断,假阳性率约为2%。但甲胎蛋白并不是肝癌特有的,一般情况下甲胎蛋白升高时还要配合进行影像学检查。
2.肝胆B超:坚持每半年作一次B超。B超是一种经济、没有放射性的影像学检查,是人群中肝癌筛查的重要手段。B超声显像可确定肝内有无占位性病变,好的超声仪以及有经验的医师仔细检查能检出1cm直径的肝癌。当B超提示肝内有实质性占位时,结合AFP升高要高度怀疑肝癌的可能性。甲胎蛋白升高同时B超显示肝脏肿块,诊断肝癌的准确性高到90%以上。还要进一步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以确诊或排除。
3.CT和磁共振成像扫描:是进一步诊断肝癌的重要手段。
CT是目前检出肝癌最敏感的方法之一,采用适当的增强方法,病灶检出率可在90%以上。有时CT对小肝癌、等密度肝癌和不典型肝癌的诊断仍有一定难度,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判断。
磁共振成像(MRI)是肝癌定位诊断很有用的方法。MRI与CT检查相比有如下优点:①能多平面成像(即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三种图像),对软组织的分辨力优于CT;②无放射性损伤,也不需常规造影剂,避免了不良反应;③检测的灵敏度很高,对良恶性肝脏肿瘤的鉴别,尤其是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④平扫即可显示门、肝静脉分支,其检出极限目前为1.5cm肝癌。MRI检查的缺点是检查费用高,成像时间较长,呼吸运动可干扰肝脏成像,造成影像模糊。因此,目前尚不作为肝癌的常规检查。
另外,有下列情况时应引起注意:
1、低血糖症:有研究报告显示肝癌病人低血糖的发生率为19%—36%。肝癌细胞异位分泌胰岛素或胰岛β细胞刺激因子促进血中葡萄糖的利用,从而诱发低血糖;肝癌细胞因代谢旺盛,需要大量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但却不能制造葡萄糖,故进一步加剧低血糖。
2、红细胞增多症:肝癌病人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率为20%—38%。但肝癌病人在红细胞增多的同时,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均未见明显增高,临床上出现红细胞增多的症状和体征(如面红、多血质征等)。
3、高脂血症:最近有研究报告显示,肝癌病人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为11%—17%,且血脂可随肝癌病情的进展而不断升高,临床上出现高脂血症的症状和体征如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等。故长期肝硬化病人、慢性肝炎病人或其它肝病病人如无明显其它原因出现高脂血症,也应视为罹患肝癌的一个危险信号。
4、高钙血症:有15%—20%的肝癌病人可伴发高钙血症,也可同时伴有低磷血症。
在一部分患者需要用细针穿刺法或腹腔镜检查取得少许活体标本,作病理学诊断。还要注意与肝血管瘤、肝血管肉瘤、肝囊肿、肝结核、转移性肝癌、肝寄生虫病等疾病作鉴别诊断。
肝癌的早期诊断,对现代医学来说早已不是难题,关键是对高危人群随访监测。也就是:高度重视,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
肝癌预防预后
肝癌晚期能活几年
晚期如果不治疗,只是做好日常的护理,平均寿命只有3-6个月。国内有资料显示:自出现低浓度AFP至亚临床肝癌(早期)确诊;自亚临床期至出现临床症状(中期);自有临床症状至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或恶液质(晚期);自晚期至死亡,其中间隔时间分别为10个月、7个月、4个月、2个月。因此其自然病程大约为24个月。影响肝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就是高复发率,研究表明,肝癌术后5年的复发率可以高达75%以上。肝癌的复发大多数在术后一年内。
肝癌治愈率
肝癌如果小于2公分,可以切除做根治手术,文献报道其5年生存率多在50%左右,癌症结节越小,生存率越高,部分极早期患者甚至可以达到根治。根据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统计,自1999—2003年共进行了6446例肝癌手术切除,病人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 9%、64. 6%和53. 2%。如果已经发展到晚期或是患者不能耐受手术,只能采用化疗或放疗,平均寿命多不到2年。经过统计,肝癌从诊断开始,80%患者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
肝癌传染吗
肝癌不会传染。约1/3原发性肝癌患者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史。50%~90%原发性肝癌患者常合并肝硬化,长期食用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或是兰绿藻等藻类毒素污染水源也是原因之一。由上述导致肝癌的原因可知,肝癌不是传染导致的。不过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肝和丙肝,具有传染性。
肝癌的筛查
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肝炎、肝硬化病史者,或肝炎病毒携带者最好每3个月至半年作一次B超和AFP(甲胎蛋白)检查,可以在症状出现前半年到一年作出肝癌的诊断。因此,对于没有什么症状的早期肝癌来说,通过肝脏B超和验血查甲胎蛋白,能够筛查出大部分“小肝癌”。
哪些是遗传性癌症
癌症的家族性说明癌症具有的一定的遗传性,但并不代表所有后代都会遗传,多数癌症是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什么癌症遗传?以下五种癌症具有明显的遗传性:
1、肝癌:如果父母被查出肝癌,子女可以是一级预防对象,因为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易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有肝癌患者,其子女无论身体好坏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肝脏检查,如肝功能全项、B超等。
2、乳腺癌:乳腺癌有明显遗传倾向,特别是直系亲属间遗传的可能性很大。一般来说,如果母亲得乳腺癌,女儿得乳腺癌几率要比其他女性高出2-3倍。有家族史的女性,乳腺健康检查需提前到30岁左右,一般35岁以前以B超检查为主,35岁以后进行钼靶摄片。
3、鼻咽癌:鼻咽癌发病有明显的种族易感性、地区聚集性和家族倾向性。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检查EB病毒。
4、胃癌:胃癌的出现与遗传有很大关系,有着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如果家族中的一代或两代人至少有两人患病,而且一人患病年龄小于50岁,所有患者均为弥漫型,就可能是遗传性胃癌。由于遗传性弥漫型胃癌早期病灶较为隐匿,因此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5、肠癌:20%-30%的大肠癌患者有各类癌症的家族史。如果家里有一位直系亲属患家族性肠息肉病,那么家人就必须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肝癌症状 怎么及早发现肝癌
早期肝癌,症状很不明显
大家都知道,对于癌症,早发现很重要。
网上流传着各种小方法,说只靠一两种症状就能确诊肝癌,基本上没一个靠谱。
因为,肝癌的早期症状非常不明显。
这要从内脏的特点说起。
人的很多内脏都有一个神奇功能:只要一部分就够用。
肝脏就是这样,健康的肝脏大约只需要1 / 4就可以让人体正常工作。肝癌早期,肝脏功能往往是够用的,所以人体很可能不会有明显异常。
很多患者,直到肿瘤大得把肚子都撑起来了,才发现是晚期肝癌。但即便在这时,患者的肝功能都可能正常。
总之,要确定有没有肝癌,还得靠平时的体检和进一步的检查。
虽然症状不明显,但肝癌也有自己的规律……
肝癌偏爱的人身上往往有5个特点,分别是:
1.得过乙肝
在我国,约有90%的肝癌患者感染过乙肝病毒。
外国跟我们有点不一样,在西方国家,感染丙肝病毒的肝癌患者更常见。
所以,严谨地说应该是:感染过肝炎病毒的人,都要多留个心眼。
2.有肝硬化
肝硬化的下一步往往就是肝癌,尤其是已经查出肝硬化的患者。
3.家族中有肝癌患者
这里要先澄清一下,肝癌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遗传病」。
遗传病指的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简单地说就是父母遗传给孩子,大多是先天的。
而肝癌的遗传性被称为「家族聚集现象」,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患有乙肝的妈妈,生孩子时把乙肝病毒也「传递」给了孩子。
不过也别太担心,就算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给孩子及时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就可以很好地控制。
4. 40岁以上
肝癌的高发年龄在40岁以后,分别是40岁以上男性和50岁以上的女性,其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5.嗜酒如命
很多人都知道,长期喝酒的人容易得「酒精肝」,在此基础上完全有机会发展成肝硬化,进而发展成肝癌。
首先当然是采取措施,比如有肝炎的就控制好肝炎,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就积极改善。
而同样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体检,早发现、早处理。就算发生了肝癌,要是能在早期就把它揪出来,治疗效果都是不错的。
具体来说应该这样做:
如果是前面三类人,建议每6个月做一次腹部B超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
如果是后面两类人,建议每年体检一次,发现异常再考虑上面的检查。
这5种癌最易遗传
肝癌:如果父母被查出肝癌,子女可以是一级预防对象,因为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易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有肝癌患者,其子女无论身体好坏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肝脏检查,如肝功能全项、B超等。
乳腺癌:乳腺癌有明显遗传倾向,特别是直系亲属间遗传的可能性很大。一般来说,如果母亲得乳腺癌,女儿得乳腺癌几率要比其他女性高出2~3倍。有家族史的女性,乳腺健康检查需提前到30岁左右,一股是35岁以前以B超检查为主:35岁以后进行钼靶摄片。
鼻咽癌:鼻咽癌发病有明显的种族易感性、地区聚集性和家族倾向性。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检查EB病毒。
胃癌:胃癌的出现与遗传有很大关系,有着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如果家族中的一代或两代人至少有两人患病,而且一人患病年龄小于50岁,所有患者均为弥漫型,就可能是遗传性胃癌。由于遗传性弥漫型胃癌早期病灶较为隐匿,因此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肠癌:20%~30%的大肠癌患者有各类癌症的家族史。如果家里有一位直系亲属患家族性肠息肉病,那么家人就必须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高血脂害处有哪些 引起脂肪肝
高血脂可能引起脂肪肝。当血脂过高,超出肝脏代偿能力时,就会使大量脂肪在肝脏内沉积,极易形成脂肪肝。进一步可能还会损害干细胞,造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哪些是遗传性癌症
1、肝癌:如果父母被查出肝癌,子女可以是一级预防对象,因为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易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有肝癌患者,其子女无论身体好坏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肝脏检查,如肝功能全项、B超等。
2、乳腺癌:乳腺癌有明显遗传倾向,特别是直系亲属间遗传的可能性很大。一般来说,如果母亲得乳腺癌,女儿得乳腺癌几率要比其他女性高出2-3倍。有家族史的女性,乳腺健康检查需提前到30岁左右,一般35岁以前以B超检查为主,35岁以后进行钼靶摄片。
3、鼻咽癌:鼻咽癌发病有明显的种族易感性、地区聚集性和家族倾向性。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检查EB病毒。
4、胃癌:胃癌的出现与遗传有很大关系,有着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如果家族中的一代或两代人至少有两人患病,而且一人患病年龄小于50岁,所有患者均为弥漫型,就可能是遗传性胃癌。由于遗传性弥漫型胃癌早期病灶较为隐匿,因此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5、肠癌:20%-30%的大肠癌患者有各类癌症的家族史。如果家里有一位直系亲属患家族性肠息肉病,那么家人就必须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肝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有哪些
肝癌早期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即乙型或丙型肝炎以及肝硬化。在伴有肝癌高危因素的前提下,对于肝内直径≤2cm结节,动态增强MRI、动态增强CT、超声造影及普美显动态增强MRI四项检查如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显示肝癌典型特征,即可做出肝癌的临床诊断 ;对于发现肝内直径>2cm的结节,上述四种影像学检查中只要有一项有典型的肝癌特征,即可临床诊断为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