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脓胸如何治疗
急性脓胸如何治疗
急性脓胸大多数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而且还会有化脓的情况,会导致人们的胸痛等症状,这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人们要及时治疗急性脓胸,那么,人们怎么治疗急性脓胸呢?下面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为大家介绍下治疗急性脓胸的治疗原则。
急性脓胸的治疗原则之一、控制感染
根据病原菌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足量的抗菌素,以静脉给药为好,观察疗效并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
急性脓胸的治疗原则之二、排除脓液
是脓胸治疗的关键。一岁以下的婴幼儿可用穿刺及胸腔内注入抗菌素治疗,多可获得满意效果。年龄再大的患者,应尽早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排尽脓液,促使肺早日膨胀,必须注意选用质地、口径合适的引流管,以保证引流通畅有效。如脓液稠厚,需放置粗大的引流管,禁忌用导尿管引流脓液。
引流的正确部位为脓腔的较好低处,一般为腋后线第7肋间,如为包裹性,引流前应在x线或超声下定好位。局麻下切除3~5厘米长一段肋骨,穿刺抽得脓汁后切开骨膜及壁层胸膜,以手指伸入脓腔确定部位合适后,置入引流管深约3cm为宜,紧密缝合引流管周围软组织及皮肤防止漏气。
术后定期行x线检查,随时调整胸引管;保证引流通畅,鼓励病人多下地活动。每日记录引流量以资比较。如脓汁粘稠,可经引流管壁打洞向管腔内另置入一口径2~4毫米的细塑料管达脓腔内,每日经此管滴入2%灭滴灵液或无菌生理盐水500毫升进行冲洗,既可使脓汁稀释便于引流又可保持引流管通畅。
引流两周后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测量脓腔,以后每周一次,待脓腔缩小至50毫升以下时即可剪断引流管改为开放引流,至脓腔缩到10毫升左右即可更换细管,逐步剪短直至完全愈合。
急性脓胸的治疗原则之三、全身支持治疗
应包括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鼓励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并输血。
如果您还有想要了解的情况,可以点击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的在线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会给您较好专业,较好详细的解答,或是拨打我们的24小时康复热线,与专家一对一详解。
脓胸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保健
1、控制感染
根据病原菌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足量的抗菌素,以静脉给药为好,观察疗效并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
2、排除脓液
排出脓液是脓胸治疗的关键。一岁以下的婴幼儿可用穿刺及胸腔内注入抗菌素治疗,多可获得满意效果。年龄再大的患者,应尽早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排尽脓液,促使肺早日膨胀,必须注意选用质地、口径合适的引流管,以保证引流通畅有效。
胸膜腔受化脓性病原体感染,产生脓性渗出液积聚,称为脓胸。按病变范围分为全脓胸和局限性脓胸。脓胸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感染、排除脓液、全身支持治疗三个方面。脓胸患者有哪些饮食原则,下面专家介绍脓胸患者的饮食原则。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脓胸患者常可食银耳、豆腐、蜂蜜、梨、鱼腥草、大蒜等,会给病体带来一定的好处,以增强体质。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鼓励患者进食饮水注意补充电解质,宜多喝些汤类如冰糖蒸银耳、橘叶汁、马齿觅甜膏、双冬百部炖豆腐等。
4、病情危重体质虚弱的患者应给予静脉补液,必要时输入静脉营养、血浆、白蛋白或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以纠正贫血并增强抵抗力,促进早日恢复。
5、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6、急、慢性脓胸病人均伴营养消耗,呈负氮平衡状态,应静脉给予多次、少量输注血液或血蛋白,同时饮食中应富含高热量、高维生素及高蛋白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
7、脓胸患者平时要注意预防感染,禁烟酒,同时在饮食上要加强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睡眠要充足,合理休息,多去户外散心,以保持愉快的心情。
胸腔积液的治疗
1、胸腔穿刺抽液:对于中、大量胸腔积液,伴有明显症状者,应给予穿刺抽液,每日抽液量不超过1000ml为宜。如为急性脓胸,除反复抽脓外可采用胸腔闭式引流。
2、胸腔内注药:可根据积液细菌鉴定情况选药。
3、原发病治疗:如结核性积液应按常远见化疗方案服药,如为转移癌性积液应加强原发灶的处理。
4、支持疗法:如系漏出胸腔积液,可补血浆蛋白及加强利尿。
5、手术治疗:慢性脓胸,持续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急性脓胸辅助检查
CT检查:脓胸表现为与胸壁平行的弓形均匀致密影,变动体位可以确定积液能否移动。大量积液进入肺裂,可将下肺向内向后压迫移位。大量积液紧邻肝右叶后缘,CT扫描显示肝右叶后缘模糊,分不清界线。这是胸腔积液的特征性改变,称为“交界面征”。
B超:在早期还没有纤维素沉着形成胸膜肥厚时,液体内没有沉渣,液性暗区清亮,其内没有光点。当有大量积液时,肺组织受压,肺内气体被吸收,超声可见到在大片液性暗区内有一个三角形的致密影,且随呼吸浮动。当探头靠近横膈时,可见到圆弧形光带的膈影,后者与胸壁形成一楔形夹角,即肋膈角。
脓胸分为哪些类型
(1) 按病变范围分为全脓胸和局限性脓胸。全脓胸是指脓液占据整个胸膜腔,局限脓胸是指脓液积存于肺与胸壁或横隔或纵隔之间,或肺叶与肺叶之间,也称包裹性脓胸。
(2) 脓胸多数是继发性的,病原体来自胸腔内或胸腔附近脏器或组织间隙感染,如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感染、肺脓肿破溃或肝脓肿、膈下脓肿、纵隔脓肿、肾脓肿破溃穿入胸腔等。手术后和胸外伤引起的胸腔感染也是脓胸的发病原因。
(3) 按病原体不同可分为非特异性脓胸和特异性脓胸。一般性细菌感染为非特异性脓胸,结核菌或阿米巴原虫感染为特异性脓胸,亦可直接称之为结核性脓胸或阿米巴脓胸。包含厌氧菌在内的混合菌种感染引起的脓胸,其脓液呈暗灰色、较稠、有恶臭,称为腐败性脓胸。
(4) 病程在4-6周以内为急性脓胸,早期以大量渗液为主,称为渗出期。在此期排除渗液,控制感染,脓胸可获得治愈,肺可获良好复张。若渗出液未能清除,大量纤维蛋白沉积,形成纤维素膜进入到纤维化脓期,继而纤维素膜机化形成纤维板并钙化,则进入脓胸机化期,即为慢性脓胸。对于早期包裹性脓胸可行胸腔镜检查,打开分隔,清除肺表面纤维膜,准确放置引流管。营养支持疗法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若急性脓胸治疗不及时、不恰当或不彻底,则转为慢性脓胸。慢性脓胸的胸膜高度增厚形成纤维板、机化固定、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肺活动受限,严重影响肺功能。大量脓液形成及持续发热的消耗,使病人呈现消耗状况,重者表现恶液质。慢性脓胸采用纤维板切除术,胸膜肺切除术或胸廓成形术,带蒂大网膜填充术,胸大肌瓣或背阔肌瓣填充术等手术疗法,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除术是目前我科治疗慢性脓胸的主要方式,以消除致病原发因素,闭合脓腔,但术前必须应用全身支持疗法,改善全身状况,纠正负氮平衡和恢复水电平衡。
脓胸的症状
1.病史与症状脓胸继发于肺部感染时,通常都有急性肺炎的病史,当肺炎引起的发热等症状逐渐好转后,患者再次出现高热、胸痛、大汗、胃纳差和咳嗽加剧等症状;如果为肺脓肿破溃引起的急性脓胸病例常有突发性的剧烈胸痛、高热和呼吸困难,有时还有发绀和休克症状。如发生支气管-胸膜瘘时突然咳大量脓痰,有时有血性痰。
慢性脓胸为急性脓胸经历6~8周未能及时治愈转入慢性期,由于较厚的纤维板形成,脓液中的毒素吸收减少,临床上急性中毒症状较轻,主要为慢性中毒症状和长期慢性消耗造成的低热、乏力、消瘦、贫血、低蛋白等,并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和胸痛,活动时呼吸困难。
2.体征脓胸急性期患者呈急性面容,有时不能平卧,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浊实,听诊呼吸音明显降低或消失。脓胸慢性期患侧胸廓塌陷,呼吸运动减弱,脊柱向患侧侧弯,气管和纵隔移向患侧,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明显降低或消失。如果合并支气管胸膜瘘,当患者健侧卧位时可出现呛咳加重。病程长久患者可有杵状指(趾)。
脓胸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方法
胸膜腔受化脓性病原体感染,产生脓性渗出液积聚,称为脓胸。按病变范围分为全脓胸和局限性脓胸。全脓胸是指脓液占据整个胸膜腔,局限脓胸是指脓液积存于肺与胸壁或横隔或纵隔之间,或肺叶与肺叶之间,也称包裹性脓胸。脓胸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感染、排除脓液、全身支持治疗三个方面。
1、控制感染
根据病原菌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足量的抗菌素,以静脉给药为好,观察疗效并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
2、排除脓液
是脓胸治疗的关键。一岁以下的婴幼儿可用穿刺及胸腔内注入抗菌素治疗,多可获得满意效果。年龄再大的患者,应尽早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排尽脓液,促使肺早日膨胀,必须注意选用质地、口径合适的引流管,以保证引流通畅有效。如脓液稠厚,需放置粗大的引流管,禁忌用导尿管引流脓液。引流的正确部位为脓腔的最低处,一般为腋后线第7肋间,如为包裹性,引流前应在x线或超声下定好位。局麻下切除3~5厘米长一段肋骨,穿刺抽得脓汁后切开骨膜及壁层胸膜,以手指伸入脓腔确定部位合适后,置入引流管深约3cm为宜,紧密缝合引流管周围软组织及皮肤防止漏气。术后定期行X线检查,随时调整胸引管;保证引流通畅,鼓励病人多下地活动。每日记录引流量以资比较。如脓汁粘稠,可经引流管壁打洞向管腔内另置入一口径2~4毫米的细塑料管达脓腔内,每日经此管滴入2%灭滴灵液或无菌生理盐水500毫升进行冲洗,既可使脓汁稀释便于引流又可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两周后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测量脓腔,以后每周一次,待脓腔缩小至50毫升以下时即可剪断引流管改为开放引流,至脓腔缩到10毫升左右即可更换细管,逐步剪短直至完全愈合。
3、全身支持治疗
应包括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鼓励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并输血。
结核性脓胸的预防与护理
结核性脓胸是胸膜因受结核菌感染而发生胸膜腔积液,结核性脓胸同时再感染化脓菌则成为混合性脓胸,结核性脓胸发生经过和病程不同,可以分为急性脓胸和慢性脓胸,根据胸膜受累范围,又可分为全脓胸、局限性脓胸及多房性脓胸,结核性脓胸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病症之一。因此,对于此病的尽早预防极为重要。
结核性脓胸的预防:
本病主要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结核积脓不多,经积极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加强营养,适当休息,有可能吸收好转,如果有大量积液,可以行胸腔穿刺抽液促进吸收,但要注意防止继发感染,在发生药物无法控制的继发感染之前应避免行胸腔闭式引流,因为结核病的病理改变使肺组织纤维化,而不能膨胀,胸腔闭式引流后脓腔不能消灭,反而会增加混合感染的机会。
需要注意个人卫生的,尤其是口腔卫生,我们要每日准备生理盐水漱口,每天3次,在吃饭前漱,可以增加食欲。注意从旁协助病人排痰,尽量要使浓痰排出体外,病人翻身咳痰时我们可以轻轻拍打病人的背部,使其背部振动,帮助排痰。
结核性脓胸的护理:
1、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
2、给予病人语言上或非语言上的安慰,如握住病人的手、抚摸病人等。
3、对新人院的病人详细介绍环境及负责护士和主治医生,尽快消除病人的陌生感,减轻病人对环境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4、帮助病人结识新病友。
5、避免突然的体位更换及疼痛刺激。
6、指导病人正确卧位的姿势和有效的呼吸技巧。
7、为病人解释耐心、语调平静、速度缓慢、使病人满意。
8、在治疗时。陪伴病人、鼓励病人.增强其自信心。
9、帮助病人确认曾使用过的能有效控制恐惧的方法。
10、通过连续护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指导病人使用自我镇静法减少恐惧感,如深呼吸、听音乐、自我安慰放松技术。 必要时用药治疗。
11、脓胸患者一般均有发热和较重的毒血症状,故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消耗,并增加营养,高热者多饮水,并行物理降温,注意口腔卫生。
慢性脓胸治疗措施
(一)慢性脓胸多需手术治疗
清除异物,消灭脓腔,尽可能多的保存和恢复肺功能。术前应适当补充营养,纠正低蛋白和贫血,少量多次输血,增强肌体抵抗力,选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二)高速引流管,充分引流脓液
待全身中毒症状减轻,肺恢复膨胀,脓腔缩小或闭合,脓胸可痊愈。如脓腔不能闭合消失,充分引流也是手术根治的必要准备。慢性脓胸脓液极少时,可将闭式引流管剪短,改为开放引流。开放引流后,引流管要用安全别针固定,以免落入脓腔,在逐渐将引流管退出的同时更换较细的引流管,以利于脓腔闭合。
(三)慢性脓胸的脓腔引流要求
1.位置要合适 要选在脓腔的询问,但又不能过低,以免脓腔稍缩小就将引流管口堵塞,影响进一步引流。
2.引流管的口径要足够大 内径要达到1~1.5cm,深入脓腔约2~3cm,引流管须有侧孔,以利引流。慢性脓胸时肋间隙已缩窄,因此,用前述方法安入引流管有一定困难。需采用肋床切开法行胸腔闭式引流,即安放引流管时切开约5cm,切开筋膜及各层肌肉,并切除一段肋骨,再切开肋床,切下一小块胸壁组织,作病理检查,然后穿过胸膜纤维板将引流管插入脓腔,调整合适位置后,逐层缝合胸壁切口。这样才能保证引流管不被肋骨压瘪,保持引流通畅,也不致因引流管刺激,而引起过重的疼痛。
(四)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是剥脱壁层及脏层胸膜增厚的纤维板使肺组织从纤维板的束缚下游离出来,重新复张,胸壁恢复呼吸运动,消灭脓腔,保持胸廓的正常形态的手术。
1. 手术适应证 慢性脓胸脓液已经得到基本控制,每天脓液量在50ml以内,但脓腔依然在下,脓液持续不断;肺内无广泛病变,无广泛纤维化改变,无空洞,无支气管扩张及狭窄,无大的支气管胸膜瘘的慢性脓胸可以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2.手术方法 手术全麻气管内插管下进行,取后外侧切口,切开皮肤、皮下、肌肉后,切开骨膜,去除第5或第6肋骨,切开肋骨床,沿胸膜外间隙钝性剥离胸膜纤维板,剥开一定范围以后,用胸廓牵开器撑开切口及肋间隙,地一步剥离胸膜纤维板,直到将全部胸膜纤维板剥除,脏壁两层胸膜纤维板反折部位有时不易辨认,可以把脓腔切开,将脓液及纤维素等清除,再仔细将脏层纤维板剥除,脏层纤维板的剥除往往比较困难,原发病灶部位剥离最为困难,为避免损伤肺组织可将部分纤维板剩下后,仅用刀刃将其余部分纵横划开呈网格状,减少对肺组织的束缚,以利且肺的膨胀。手术中应仔细止血并缝合较大的肺漏气部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往往是血胸和肺漏气严重。术后放置两根粗大的引流管,一上一下,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术后引流管加负压吸引,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脓胸病因
一、病因
形成慢性脓胸的主要原因是:
(1)急性脓胸治疗不及时不恰当:如未能及时诊断、早期选用抗菌素不当和药物剂量调整不及时,或没有及时穿刺抽脓或做引流术,更多者因引流位置不当,引流管不在脓腔的最低位置,引流管太细,位置过深或扭曲、管腔被坏死组织堵塞等造成引流不畅,脓液潴留,形成慢性脓胸。
(2)手术后如有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瘘,经常有污染物和细菌进入脓腔;加之肺长期膨胀不全,胸内残腔久久不能闭合;形成慢性脓胸经久不愈。
(3)胸腔毗邻有慢性感染病灶,如膈下脓肿、肝脓肿、纵隔脓肿及肋骨骨髓炎等感染源未能彻底清除,形成慢性脓胸。
(4)胸腔内有异物存留:如外伤、金属异物、骨片、衣服碎屑等异物存留在胸腔引起继发感染。
(5)结核性脓胸:有的是潜在的肺结核灶溃破,有的是胸壁结核内穿,未经有效的抗痨治疗或因胸膜增厚、钙化,抗结核药不能到达病灶,形成慢性脓胸,此类病人往往合并有混合感染。
二、病理生理
慢性脓胸病人因长期感染,体质消耗,胸膜高度增厚,特别是壁层胸膜增厚尤为显著,有的达2厘米以上,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呈灰白色,表面为肉芽组织,脓腔内有大量坏死组织及积脓并有分隔。结核性脓胸则可有干酪样物,以至钙化。脏层胸膜及肺为机化的瘢痕纤维板所限,影响肺的膨胀,使脓腔不能闭合。膈肌也由于增厚的纤维板相对固定,纵隔受瘢痕收缩牵引向患侧移位。胸壁因壁层胸膜纤维板的固定及瘢痕收缩而内陷,肋骨聚拢,肋间隙变窄,脊柱弯向对侧,病人出现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部分病人有杵状指。
慢性脓胸穿通肋间隙,与胸壁形成哑铃形脓肿,称为外穿性脓胸,多为结核性脓胸治疗不及时的并发症。长期慢性脓胸病人可出现低蛋白血症和低血红蛋白症以及肝肾功能减低。
[返回]
急性脓胸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脓胸是指致病菌引起胸膜腔感染后产生的脓液在胸膜腔内的积聚。根据病程及病期分为急性(病期短于六周)和慢性(病期长于六周)脓胸。
急性脓胸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感染、排除脓液与全身支持治疗。
1、 根据脓液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用药时间应在体温正常后2周以上,以防止复发。
2、 排除脓液是治疗脓胸的重要步骤,方法如下:
(1) 胸腔穿刺抽脓,在病变早期及儿童脓胸时效果较好。
(2) 胸腔闭式引流术,以利更及时、更彻底引流脓液,有利于肺复张,预防慢性脓胸形成。
(3) 胸腔灌洗,脓胸时脓液量较多且较稠厚者,可采取经胸腔闭式引流进行胸腔内灌洗,灌洗液可用生理盐水、甲硝唑、链激酶等。
(4) 胸腔镜治疗,可在直视下清除脓液与纤维膜,打开脓腔间隔,充分冲洗并准确地置放引流管。对早期病变效果更好。
3、 全身支持治疗
包括改善营养状态,适当补充电解质,必要时给以少量新鲜血液。
急性脓胸的外科治疗
(1)胸腔穿刺:适用于急性化脓性脓胸渗出期。穿刺术在局麻下进行。
(2)胸腔闭式引流术适合于急性脓胸经反复抽脓无好转时,症状不能缓解,脓液粘稠不易抽出;腐败性脓胸;结核性脓胸并发混合感染;脓胸合并支气管胸膜痿或食道胸膜痿同时存在;阿米巴脓胸合并支气管胸膜痿;张力性脓气胸;包裹性脓胸。
手术一般在局麻下进行。
(3)早期胸膜脓苔剥脱术(扩清术):适用于①急性脓胸病人,经多次脓腔穿刺抽脓,临床症状仍不见好转,胸腔积脓渐多或有液气胸存在;②急性脓胸经引流后,临床症状不见好转反而加重。X线发现形成多发性包裹性积液等。手术在全麻下进行,目的是彻底排净胸膜内脓液脓苔、消灭脓腔。
(4)胸廓成形术: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脓胸。在全麻下进行此手术,目的在于消除全部脓液及坏死组织,消灭脓腔,修补支气管胸膜痿。
(5)脓胸纤维板剥脱术:适用于慢性脓胸病程较短胸膜纤维化尚不严重、肺内无严重病变且可复张者。手术目的在于剥脱纤维板,使肺复张,消灭残腔,恢复肺功能。
(6)带蒂大网膜胸腔内移植术:适用于①各类型的慢性脓胸,尤其适应于体质衰弱、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②其它治疗方法失败者。此手术优点是创伤小,操作简单,利用大网膜血运丰富再生力强、有吸收功能、并易与其它组织粘连形成广泛的侧支循环的特点,因而治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