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尿肌酐的简介

尿肌酐的简介

英文名称:Urine Creatinine

缩写:UCr

正常情况:

婴儿88~176μmmol·kg-1/d ;儿童44~353μmol·kg-1/d; 成人7~18mmol/d。

临床意义

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笥疾病,剧烈运动后等。

减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

尿肌酐主要来自血液,经由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除体外,肾小管基本不吸收且排出很少。

婴儿尿肌酐水平:88~176μmmol·kg-1/d

儿童尿肌酐水平:44~353μmol·kg-1/d

成人尿肌酐水平:

男性:7~18mmol/d(800-2000mg/d)

女性:5.3-16mmol/d(600-1800mg/d)

尿蛋白

尿蛋白有定性跟定量,试纸法仅能定性,不能定量。

(1) 化学、物理结合法:①Esbach法:用苦味酸使尿蛋白凝聚,自然沉降后测量沉淀体积,以计算尿蛋白含量。此法简单但准确性差,所得结果只有真正尿蛋白含量的一半或2倍之多。②称重法:虽比Esbach法准确但操作复杂,不适于临床应用。

(2) 化学法:

①凯氏定氮法:以钨酸沉淀尿蛋白,分离沉淀,再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含量,本法比较准确,但必须先除去非蛋白含氮物质,才能使结果准确。但本法标本用量大、复杂、费时,故临床少用。

②比色法:a.双缩脲法:优点是对白、球蛋白产生颜色反应相近,干扰物质少,且不受温度影响,未发现卟啉、抗生素、镇静剂、维生素、X线造影剂有干扰现象,故比较准确。但灵敏度低(0.01吸光度相当于166.7微克蛋白质),操作复杂。b.酚试剂法:测定白蛋白与球蛋白时所产生的颜色强度不一致准确性差于双缩脲法。c.丹宁酸法:操作麻烦,已改为氯化铁与丹宁酸蛋白沉淀反应显色,5分钟后比色,此法灵敏,干扰物质少。

③浊度法:a.磺其水杨酸法:3%磺基水杨酸做沉淀剂,可沉淀白蛋白、球蛋白2.4倍之多,尚能与多肽发生作用。大剂量青霉素、X线造影剂、血管扩张剂等可造成假阳性反应,去污剂可使结果偏低。本法简便、迅速但准确性差,但其灵敏度与精确度大于三氯醋酸法。b.三氯醋酸法:干扰物质少于磺基水杨酸法。两种蛋白沉淀剂与蛋白所产生的浊度都受温度影响,温度低时浊度小,磺基水杨酸法对白蛋白在30℃时产生的浊度比10℃时可高达近2倍,等量纯白蛋白与纯球蛋白吸光度亦可相差近2倍。

④染料结合法:丽春红蛋白结合法:灵敏,测得结果与凯氏定氮法相符,灵敏度为2毫克/100毫升。

上述这些方法中临床常用双缩脲法和三氯醋酸或磺基水杨酸法。

测定方法

-aGFR(ml/min·1.73m2)=186×血肌酐-1.154×年龄-0.203×[女性×0.742] ×[中国人×1.233]。

ps:-1.154、-0.203都是指数幂,百度显示不了。

简化MDRD方程中仅包含性别、年龄、血浆肌酐3个变量,即aGFR(ml/min·1.73m2)=186×血肌酐-1.154×年龄 -0.203×[女性×0.742](血肌酐:mg/dl,年龄:岁),并证实比Ccr或Cockcroft-Gault方程能更准确的评估GFR。我们(即王海燕带领的研究组)基于大样本的我国CKD患者基线资料,对MDRD方程进行了改良,在原MDRD方程中添加了种族系数。

肌酐偏低的原因 尿肌酐偏低

人体的肌酐是主要是通过肾脏排出,也就是通过尿液排出,血肌酐偏低说明肾脏功能是正常,或者非常好,但是尿肌酐偏低的话那就不一样了,尿肌酐低也就是说明血液中的肌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过滤,血液中存在大量的肌酐,这说明肾脏的功能不好,常见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因此,看检查结果时一定要确认是尿肌酐还是血肌酐。

血肌酐与尿肌酐的区别

肾内科门诊常用的检查抽血表现为血肌酐,尿检为尿肌酐。

血肌酐意义比较大。参考范围为小于110umol/l左右是正常的。而尿肌酐意义不大,一般没有正常范围。临床上测定尿肌酐一般是和尿蛋白一起检查,我们测尿蛋白/肌酐比是有临床意义的。

肌酐分为两类,血清肌酐和尿肌酐。正常人的血清肌酐在53—140μmoI/L。尿肌酐主要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出的肌酐。 【参考值】8.4—1 3.25mmol/24小时尿或40 mg/dl到130 mg/dl是正常的。

什么是血肌酐?

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那么血肌酐是怎么一回事呢?内生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j、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肾功能不全时,肌酐在体内蓄积成为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血浆肌酐的正常上限值为100微摩尔/升左右。

什么是尿肌酐?

尿肌酐检查可测定血液经肾滤过排出的肌酐含量。单独测定尿肌酐浓度对于评价肾功能很少有帮助,但与血肌酐一起测定,可作为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必需指标。其增高可见于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进食肉类、运动、摄入药物(如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尿肌酐减低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肌营养不良、白血病、素食者,以及服用雄激素、噻嗪类药等。

血肌酐能较准确的反应肾实质受损的情况,并非敏感指标。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人1/3时,血肌酐才明显上升。意思就是说,因为人体肾脏代谢能力强,当肾脏损伤较轻时一般人不适感觉不明显,所以很多人当真正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时,其实肾脏已经损伤严重,此时血肌酐也开始明显上升。

血肌酐超过707umol/L为尿毒症,此时血肌酐积蓄在人体内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夜间不能平躺的症状,此时最明智的选择及时适当的采取透析,将体内毒素排出体外,然后在及时的选择适当的肾脏治疗方法,修复受损的肾脏功能,最终拉长透析间隔。

血肌酐正常值是人为的界定值,血肌酐偏高、血肌酐上升有一种可能是肾功能损伤,肾脏出现了问题,但是单纯的血肌酐偏高还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等。所以当血肌酐上升时,一定要相关性的做其他关于肾脏方面的检查,以免误诊或者是延误病情。血肌酐降低一般常见于妊娠、肌肉萎缩性病变及肝功能障碍等。

尿肌酐偏低的原因

肌酐的监测分为血肌酐和尿肌酐,主要取决于您的类型,但是血肌酐一般不会降低,只有升高后才存在一定的临床意义,您这应该是尿肌酐,尿肌酐偏低常见于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肌营养不良、白血病、素食者,以及服用雄激素、噻嗪类药等。

由于尿肌酐的偏低可见于多种的原因,建议您进一步的检查,如血肌酐、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等等,同时结合您的整体情况,明确诊断,早期诊治。

什么是尿肌酐偏高

血肌酐过高,说明肾功能下降了。性肾功能衰竭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加重肾衰的进程,这些因素通过正确、及时的处理,可以得到纠正,使肾功能得到相应的改善,我们将这些因素称之为可逆因素。临床上常见的可逆因素有:

(1)感染: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为最常见。

(2)泌尿道梗阻:以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为最常见。

(3)血压增高:这是慢性肾衰最常见的症状,但持续过高的血压会影响肾功能。降压治疗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肾功能。

(4)不恰当的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式类抗生素、非类固醇性抗炎药等。

(5)细胞外液丢失:如恶心呕吐、 腹泻、过度利尿及水分摄入不足等。

你的情况强锻炼一定是会减轻.饮食也要注意,科学用餐,对恢复的一定的效果。尤其食疗方法和保健措施.护理锻炼有时候比用药更重要,但一定要注意方法和量的控制。多多进行按摩,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肌酐的介绍

肌酐(creatinine,Cre)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

请问尿肌酐的正常参考值为多少

肌酐(正常值40.00-105.00umol/L),增高,主要见于肾功能受损。 它的意义主要是当发现尿素氮或肌酐上升时,判断数值的异常是由肾性病变引起,或是由肾前性(肾外性)病变引起,假如比值小于20,则肾脏病变的机率较高,假如比值大于20,则肾前性的机率较高. 如果尿素氮或肌酐没有升高,均在正常范围,说明肾功能是正常的

肌酐分类,肌酐分为血清肌酐(SCr)和尿肌酐(UCr) 血肌酐:正常人的血清肌酐在53—140μmoI/L。

尿肌酐 :主要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出的肌酐。 [参考值]8.4—1 3.25mmol/24小时尿或40 mg/dl到130 mg/dl是正常的。

肌酐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尿肌酐的临床意义

通常尿肌酐作为间接反映一定要肌肉的发达程度和肌酸含量,尿肌酐测试广泛应用与运动员科学训练和科学选材上。

尿肌酐的比值意义

临床上常有人将尿浓缩和尿稀释混为一谈,有的将Mosenthal试验直接说成是尿浓缩试验,也有作者仅做了尿浓缩试验,但是其结论却包含了肾脏的浓缩功能和稀释功能。所以有必要区分肾脏的浓缩功能与稀释功能,尿肌酐与血肌酐比值在区分这两者在临床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尿崩症、低钾血症、高钙血症和Fanconi综合征主要是肾脏的浓缩功能障碍而出现多尿,而急性肾小管坏死和明显水钠潴留的患者主要是肾脏的稀释功能障碍而出现少尿。

本研究通过尿肌酐与血肌酐比值检测,只需要测定尿肌酐与血肌酐比值就可以了解肾脏浓缩稀释功能以及肾小球滤过功能,方便快捷,且检测项目少,受到的影响因素就相对减少,比较准确。与上面的方法相比,尿肌酐与血肌酐比值检测具有省时、方便、准确、经济的优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一种便快捷的途径。

尿肌酐偏低,可以采用中医进行调节。由于尿肌酐降低是因为患者肾脏内发生了纤维化,而纤维化导致肾脏固有细胞损坏,破坏了肾脏固有细胞的组织结构,损伤了肾功能。由于固有细胞受到损伤,固有细胞本来具有的排毒功能受到了破坏,体内大量的代谢毒素不能有效的排除出体外而在体内大量聚集,所以才会导致尿肌酐下降。所以要调节尿肌酐偏低这种状况,首先要阻断肾脏纤维化,修复受损的残存固有细胞组织结构,恢复其排毒功能。但是这个修复过程比较漫长,要想让反映肾脏排毒功能的血肌酐下降,就必须在修复好受损的残存固有细胞之后才能实现,所以使尿肌酐升至正常值是中医全息疗法治疗肾脏病的远期效果。

治疗后血肌酐及24小时尿肌酐排泄率变化

相关推荐

肌酐值高多少需要透析

专家介绍说,肌酐值比正常值高就叫肌酐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但血肌酐衡量肾功能更有意义。所以肌酐高一般就指血肌酐高。血肌酐正常值各个医院的衡量标准不一样,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标准为:44-133umol/L。肾病患者的肌酐值往往偏高,那么肌酐值高多少需要透析呢? 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通常肌酐远高于正常值,当肌酐数达到500时可以考虑透析,肌酐500是透析的临界点!但不是所有患者肌酐达到500都需要透析,肌酐500只是个适合于大多数人的参考值。是否需要透析要看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而定。 一般有的患者肌肝500

肌酐偏高的原因

首先对于肌酐,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和尿量的影响。肾功能不全时,肌酐在体内蓄积成为对人体有害的毒素。 血肌酐的正常上限值为100微摩尔/升左右。肾病患者在临床检查中会出现肌酐的波动,表现为血肌酐高于正常值,而尿肌酐低于正常值。 肌酐偏高是哪些原因导致的?血肌酐高是由于肾脏在受到各种病因的侵犯后,先是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发生表型转化,形成病理变化,刺激肾脏内成纤维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又同时侵犯并激发了

尿素氮偏高肌酐正常是怎么回事

1,首先排除你有没有肾病的表现和历史?如浮肿、高血压、蛋白尿等。因为肌酐等肾功能指标要到肾脏已受损50%以上,才会出现异常。最简单的办法就去查尿,再做一个肾B超,如果全正常,过去又没有肾病历史,说明肾没有病,如果肾没有病,肾就没有受损,肾功能肯定正常。 2, 肾没有病,肌酐和尿素氮为甚麽高于正常?这需要多少了解一些原理。肌酐是人体肌酸的代谢产物,肌酸量与肌肉量呈正比,因此成年男性肌酐值比女性高,老年期,肌肉少了,肌酐数值就低。通常,所说的正常值是指许多正常人检查的平均值,统计学上还有标准差的概念,即均值代

妊娠会引发人体哪些病发症

(1)受妊娠激素影响,加之子宫多数右旋,所以右侧肾盂、输尿管可轻度扩张。 (2)肾小球滤过率增加50%,肾血流量增加35%。一方面可以满足母胎代谢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夜间平卧后回心血量增加,导致夜尿次数增多。 (3)血肌酐和尿肌酐浓度降低。 (4)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糖可以阳性。 (5)由于女性外阴解剖结构的特点,尿道口、阴道口与肛门相邻,更容易造成泌尿系统感染。

浅析尿毒症的诊断标准

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肯定听说过尿毒症,或许我们身边的朋友或者是家人或者是本人自己不幸患有尿毒症,正在被这种疾病所困扰,那么我们真的了解尿毒症吗?尿毒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以下就是详细介绍: 肾病专家指出:血肌酐: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内生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

肾功能的检查项目都表示什么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在感觉到身体不适时时,或者在体检的过程中,很多人不清楚肾功能检查项目有哪些,当我们出现肾脏疾病时通常都会做肾功能检查来明确自己的病因及身体状况,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肾功能不全检查项目这个问题。 一般肾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肾小球功能检查和肾小管功能检查,而肾小球功能检查又包括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血清尿素氮测定、肌酐测定、血清尿酸测定和中分子物质测定。肾小管功能检查包括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尿钠与滤过钠排泄分数测定、血、尿渗量测定、自由水清除率测定以及肾小管性酸中毒试验。其中较为重要,是肾脏疾病的诊断

肌酐正常范围是多少呢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是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肌酐分为血肌酐和尿肌酐两类。肾脏病是一个长期进展的过程,从一开始单纯的缺血缺氧造成的 细胞损伤,到后来肾脏纤维化,大量的肾脏细胞发生了表型转化,形成了不可恢复的瘢痕组织。血肌酐正常值成人(男)~μmol/L (女)~μmol /L (儿童)~μmol/L。尿肌酐正常值为正常范围:男性~16mmol/d;女性7~18mmol/d。 肌酐主要来自血液,经由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除体外,肾小管基本不吸收且排出很少,成年人肌酐的正常值也就80-90,不会超过

肾功能检查什么

一般肾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肾小球功能检查和肾小管功能检查,而肾小球功能检查又包括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血清尿素氮测定、肌酐测定、血清尿酸测定和中分子物质测定。肾小管功能检查包括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尿钠与滤过钠排泄分数测定、血、尿渗量测定、自由水清除率测定以及肾小管性酸中毒试验。其中较为重要,是肾脏疾病的诊断依据的是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尿素氮、血清肌酐还有尿酸。下面我们就这几项着重的介绍一下。 一、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小球滤过率是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肾小球滤过率无法直接测定,必须借助某种物质

判断肾功能不全四大诊断标准要掌握

1、血肌酐: 这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酐是人体肌肉产生的一种废物,由于肌酐几乎全部由肾脏排出,并且极少受食物的影响,如果血中的肌酐浓度升高了,就说明肾脏清除废物的能力下降了。 2、尿肌酐: 通常尿液中的肌酐主要来自血液,人们的血肌酐经肾小球滤过后,会随尿液排出体外,肾小管基本上不吸收而且分泌很少,肾衰时由于肾单位受损,肾脏排出尿肌酐的能力降低。 3、尿: 尿液异常是病人的诊断标准之一,一般当病人肾衰出现以后,小便变得像白开水一样,里面没毒素了;如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尿量增加了,颜色加深了,尿味又变浓了,

肌酐正常值是多少

专家介绍说,肌酐值比正常值高就叫肌酐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但血肌酐衡量肾功能更有意义。所以肌酐高一般就指血肌酐高。血肌酐正常值各个医院的衡量标准不一样,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标准为:44-133umol/L,当血肌酐超过133umol/L时意味着肾脏出现损伤,已经肾功能不全、肾衰竭。 那么血肌酐正常值是多少呢?男性:44-133umol/L,女性:70-108umol/L,小儿:25~69umol/L。而肾病患者的肌酐值偏高,所以当出现肌酐偏高时,要查明是不是肾脏出问题了。 血清肌酐的浓度变化主要由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