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针刺肺俞的准确位置图 针刺肺俞注意事项

针刺肺俞的准确位置图 针刺肺俞注意事项

1,.肺俞内侧的肌肉较丰厚,而穴区深面及外侧肌肉较薄,若直刺和向外斜刺易经肋间隙刺穿胸壁,造成气胸。

2.对肺气肿,肺结核等肺病或风心病患者,忌重刺,因患者有长期肺病或心脏病,抵抗力弱,局部组织脆弱,重刺易损伤正气,且会使组织损伤,不易修复。

3.对体虚内收或肺,心肌病,久病重病者,针刺本穴应格外小心,忌进针过快,过猛。

4.对于皮肤粗糙坚实患者,进针时阻力较大,应防止因进针用力过大,针尖穿过皮肤,内无阻力而伤及内脏,使用粗针时尤其要注意。

针刺肺俞的准确位置图 针刺肺俞的功能主治

肺俞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又是肺脏精气输布于背部的特定穴位,本穴具有调肺气,止咳喘,清虚热,补劳损,和营血,实腠理功效,用于治疗骨蒸劳瘵,肺痿肺胀,痰涎壅塞,咳嗽气短,气喘,胸胁支满,疼痛,腰背强痛,小儿疳积,呕吐呃逆,胃脘疼痛,消渴,皮肤瘙痒,荨麻疹。

郄门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郄门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前臂,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快速取穴法:伸肘,微屈腕握拳,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中点处再向下量1横指(拇指),即1寸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

郄门穴属手厥阴心包经,起凉血止血,活血止痛,宁心安神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咳血,呕血,衄血诸症;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痛;热扰心神之心烦,癫痫,惊痫诸症。

常用配伍

1.本穴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配尺泽,鱼际,孔最,肺俞,针刺泻法,治疗肺热咳血;配上脘,内庭,针刺泻法,治疗胃热吐血;配兑端,行间,曲泉,委中,针刺泻法,治疗肝火鼻衄;配大椎,灵台,曲池,合谷,委中,治疗热毒疔疮。

2.配膻中,内关,巨阙,膈俞,心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通经止痛,治疗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痛等。

3.配灵道,肺俞,尺泽,丰隆,针刺泻法,清心化痰,治疗痰火心悸。

4.配大陵,神门,太溪,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降火,治疗阴虚火旺之虚烦失眠。

5.配神门,大陵,膻中,丰隆,三阴交,针刺泻法,治疗痰热蒙心之癫痫。

针刺阳溪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针刺阳溪准确位置图

拇指向上翘起,腕横纹前露出两条筋,即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两筋与腕骨,桡骨茎突所形成的凹陷处取穴。

针刺肺俞的准确位置图

俯卧,平第3,4胸椎棘突间水平背正中线外侧1.5寸(骶棘肌横幅中点)。

简易取法: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2横指(食指,中指)处是穴。

肺俞的准确位置图 肺俞有什么功效

肺俞为肺的背俞穴,是肺脏经气腧注于背部之处,近肺脏,可调节肺气,具有宣肺平喘,化痰止咳,补益肺气之功效,是治疗肺病及肺脏保养的要穴。

痤疮的刮痧疗法

一、肺经蕴热

(一)症状

表现为痤疮丘疹多分布于鼻周。

(二)治法

(1)选穴合谷、曲池、尺泽、大椎、肺俞。(见图6-1-1、图6-1-2、图6-1-3、图6-1-4)

放痧:委中。

(2)定位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大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委中: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然后刮背部肺俞,再刮尺泽、曲池、合谷,最后放痧委中。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肺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再分别刮上肢内侧尺泽穴、外侧曲池穴和手部合谷穴,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委中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或直接按揉胭中有络脉瘀血之处,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二、饮食不节,脾胃受损

(一)症状

除丘疹外,常以结节囊肿为主,皮肤出油较多,治愈后常留瘢痕。

(二)治法

(1)选穴脾俞、丰隆、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见图6-1-1、6-1-3、61-5、6-1-6)

针刺孔最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针刺孔最的准确位置图

准确位置: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定位取穴:把手臂前伸,手掌向上,从肘横纹(尺泽)直对腕横纹脉搏跳动处(太渊)下行5寸处。(注意:从太渊至尺泽为12寸)。

小儿肺俞准确位置图片

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督脉身柱穴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系肺之背俞穴。

肺俞的准确位置图 肺俞治疗疾病方法

1.取坐位,先用左手掌根搭于右侧肩井穴,中指之间按定右侧肺俞穴,按揉2分钟,然后换右手按揉左侧肺俞穴,揉至局部发热为度。

2.出现咳痰现象时,后背找准穴位,患者一边吐气,一边在穴位上强压6秒,重复3次,就会明显感觉喉部异物感消失。

3.用手掌反复摩擦,敲槌本穴,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可增强肺活量,调节呼吸功能,远离肺部疾病。

痤疮的刮痧疗法

(一)症状

表现为痤疮丘疹多分布于鼻周。

(二)治法

(1)选穴合谷、曲池、尺泽、大椎、肺俞。(见图6-1-图6-1-图6-1-图6-1-4)

放痧:委中。

(2)定位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大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委中: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然后刮背部肺俞,再刮尺泽、曲池、合谷,最后放痧委中。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肺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再分别刮上肢内侧尺泽穴、外侧曲池穴和手部合谷穴,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委中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或直接按揉胭中有络脉瘀血之处,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咳嗽的刮痧疗法

一、外感咳嗽

(一)症状

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

(二)治法

(1)选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 放痧穴:肺俞、太冲。

(2)定位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中府: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问隙。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问隙的后方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胸部中府、膻中,最后刮足背部太冲。

(4)刮拭方法泻法。太冲、肺俞可放痧。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从风门穴经肺俞穴向下刮至身柱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至膻中穴。肺俞、太冲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二、内伤咳嗽

(一)症状

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见他脏见证。

(二)治法

(1)选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肾俞(见图2-2-1、图2-2-2)

(2)定位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肾俞,最后刮胸部中府、膻中。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从风门穴经肺俞穴向下刮至身柱穴,再至肾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至膻中穴。

相关推荐

肺俞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肺俞位于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位置靠近肺。肺俞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为肺经之气输注于背部之处,主一身之表,近肺脏,可调节肺气,具有宣肺平喘,化痰止咳,补益肺气之功效,刺激该穴位可以增强呼吸功能,减小气道阻力,增加肺的通气量和肺活量,促进支气管内炎性物质的吸收。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系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笔者近年来采用针灸治疗本病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20余年。 1.2 治疗方法 1.2.1 取穴 肺俞、大椎、大杼、肾俞、脾俞、印堂。 1.2.2 手法 患者取侧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肺俞、大椎、大杼、肾俞、脾俞,用28号毫针,进针1~1.5寸,施以较轻刺激,有酸胀或麻胀感为止,印堂用28号毫针,左手拇食二指将患者印堂穴皮肤捏

心俞的准确位置作用 心俞穴位位置

心俞穴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俞穴在第五大椎各两边一寸半的位置

臑俞的准确位置作用 臑俞的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骨下缘凹陷中。 简易取穴:手臂内收,位于肩关节下方腋后纹末端直上与肩胛冈下缘交点即为该穴。

肾俞针刺多深 针刺肾俞注意事项

针刺肾俞穴时,腰部可有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该穴禁深刺,直刺,因穴下内部是肾脏,进针时应防止深刺伤及肾脏。

气海俞的准确位置片 气海俞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腰部,第3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髂前上棘最高点的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4腰椎向上数1椎体(第3腰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俞府的准确位置视频 俞府的准确位置

俞府穴属足少阴肾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上胸部位,人体正面中线左右三寸宽处,锁骨正下方。

气管炎白痰变黄痰怎么治疗

针灸疗法 气管炎(1)针灸:以宣肺利气化痰为法。取手太阴经、背俞穴为主,一般用泻法,慢性体弱者用补法。 处方:肺俞、风门、列缺、天突。 随证配穴:外感咳嗽伴发热配合谷、大椎。内伤咳嗽痰多配丰隆、足三里;气急、喘、咯血配尺泽、孔最。 天突穴针从气管前、胸骨柄后刺入,反复捻转以加强针感,有降气、平喘作用,肺俞、风门、列缺均能宣肺降气,可随证选穴。针刺肺俞及其邻近穴,可使气道阻力减低,通气功能得到改善。外感咳嗽伴发热,取合谷、大椎以解表清热;兼有怕冷,背部FEEC痛者,可在上背部穴加拔火罐。丰隆为治痰之效穴

肺俞定位的准确位置

肺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位于背部的背俞穴之一,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取穴时,先俯卧位或俯伏坐位,找到颈部前屈时项部最高骨性突起——第七颈椎,再向下数至第三胸椎棘突下方,根据骨度分寸法,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之间是3寸,两线的中点即脊柱左右旁开1.5寸处约二指宽即为肺俞穴所在。

脾俞针刺方向 针刺脾俞的作用

脾俞穴为脾之背俞穴,乃脾气输注背部之处,具有益气养血,温阳健脾,和胃降逆,祛湿利水,消食化滞之功,是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要穴。本穴还能祛湿通络,现代常用脾俞穴来治疗胃溃疡,胃下垂,神经性呕吐,肠炎,痢疾,肝炎,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小儿夜盲,荨麻疹,背痛诸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