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经期腰痛 双手搓热按腰背可缓解

经期腰痛 双手搓热按腰背可缓解

方法一、按摩

1、掌压腰骶部:俯卧,双掌重叠压在疼处腰椎上,以不引起疼痛为度。一呼一吸为1次,做10~15次。

2、揉摩腰背:双手搓热掌心后分别贴于后腰部,并上下按摩5次,摩至局部温热为止,但掌心仍需贴在腰部3分钟。做时动作柔和,呼吸自然,在意识的引导下逐步将动作和呼吸配合协调。

3、揉筋结:用拇指指腹仔细在腰、骶部触摸,如发现有压痛的硬结时,则以指腹压其上,揉1分钟。

提示:经期不要用力捶打腰背,腰背部受捶打后,会使盆腔进一步充血,血流加快,引起月经过多或经期过长,反而使腰背酸痛更加厉害。

腰疼怎么缓解

一.缓解腰疼之穴位按摩法

1.腰痛穴

取穴:腰痛穴位于手背上,第二掌骨与第三掌骨的交接点。

做法:左手或右手握拳按摩,一定要有酸胀感,如果有疼痛感更好。

功效:只要揉上1-2分钟,即可有效缓解腰疼。

2.肾俞穴

取穴: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

做法:双手握拳,将拳尖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压揉,再逆时针压揉。

功效:每天坚持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的作用。

3.阳关穴

取穴: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约与髂脊相平。

做法:左手或右手握拳,以拳尖置于腰阳关穴上,反复按揉。

功效:每天按揉,可起到疏通阳气、强腰膝、益下元的作用。

4.委中穴:委中穴是膀胱经上的一个大穴,位于膝关节后。俗话说腰背委中求,就是腰背上的事情,都可以通过按压这个穴位来缓解。

功效:舒筋通络,消除腰肌疲劳,缓解腰背疼痛。

二.缓解腰疼之按揉疗法

揉:取坐姿,两手五指并拢,分别放在左右后腰椎部,掌心向内,上下缓慢揉搓,至发热为止。

滚:两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滚动、按摩,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多次进行。头部可配合前倾后仰。

推:两手对搓发热之后,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30-50次,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压: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腰眼处,用力挤压,并旋转揉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6圈。

捏:两脚前伸而坐,或弯曲膝盖,或正坐姿势均可。两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15-20次。

叩:双手握拳,两拳手心向外,轻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为宜,左右同时进行,各叩30次。

抖:两手置腰部,以掌根按腰眼处,手心向内快速上下抖动15-20次。

抓:双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压于腰侧不动,其余四指从腰椎两侧处,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肤,从腰眼抓到尾部,两手同时进行,各抓36次。

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1-2分钟。

点:取坐位,以两手中指尖分别点按两腿上的委中穴(膝关节后),点按1-2分钟,直至被按部出现酸、麻、胀的感觉。

三.缓解腰疼之腰部健身操

1.腿操:做法:仰卧,双手抱住一侧腿膝部,尽量屈髋,使大腿前沿贴紧腹部,连续做5-10次,再做另一下肢;然后双手同时抱紧双膝,同时做5-10次。每晚1次,或晨起加做1次。

2.起坐操:做法:仰卧,收腹坐卢。注意不能用上肢帮助,下肢保持伸直,次数不定。本操还可起到减少腹部脂肪的作用。

3.滚腰操:做法:仰卧,保持屈曲双腿的姿势,把身体蜷曲成团状,前后滚动10-20次。或者仰卧位,以热湿毛巾,不流水为度,于腰间疼痛部和稍下面的骶部,上面再放一热水袋,湿热约10分钟,然后再分别在腰两侧各约10分钟。最后,仰卧同法腹部。此法非常适用于女性经期腰疼。

四.缓解腰疼之日常注意事项

1、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尽量选择高矮合适的椅子,并保持良好的脊柱正常生理曲度,避免长时间坐沙发、小矮凳等。

2、不要久坐,特别是办公室人员一般30-40分钟左右要走动一下,放松紧张的肌肉,做一些伸伸懒腰、屈伸侧弯腰部等动作,中间休息5分钟。

3、睡觉选择硬床,上面铺上合适高度的软垫,这样睡眠时脊柱也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曲度,让肌肉、韧带等结构在睡眠时得到放松,太软的床会使腰部塌陷进去,睡觉时无法保持良好的腰前凸,就会使腰背部的肌肉处于拉长、紧张的状态,得不到休息,睡醒后反而觉得腰酸背痛。

4、避免腰背部受风着凉、受潮,否则腰疼会加重。

5、避免搬运重物,在搬、抬、扛重物时要量力而行,不可强用暴力,更不可在负重情况下作扭腰动作。

6、坚持腰背肌的专门锻炼,有利于腰背部肌肉代谢产物的排出。

7、注意保护腰部,避免摔伤、撞伤、扭伤等伤害。

8、出现腰部急性扭伤之后,一定要卧床休息,不仅能够避免病情加重,同时也能起到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作用。

3个方法有效缓解上班族腰酸背痛

所周知,长期呆在办公室最久的人群就是上班族,他们一坐就是8个小时左右,而对于腰酸背痛的感受,他们是最有体会的。那么如何缓解久坐导致的腰酸背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缓解上班族腰酸背痛的3个小方法。

3个方法有效缓解上班族腰酸背痛

揉八髎穴

八髎穴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它位于骶椎附近,用手指头按压,会有酸胀感。

经常按摩此穴对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月经不调等都有缓解作用,当然也能缓解腰痛。这招对女性尤其好,按摩此穴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起到暖宫的效果,还能调节内分泌,对妇科病有预防作用。女性朋友坐着时,可常用双手揉搓一下穴位附近。

甩拨浪鼓

工作间隙可以多多甩手,有的人甩手时,脸也跟着转过去,这样作用不明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像“拨浪鼓”一样,以腰为轴心,甩两条胳膊,脸始终保持向前看,双脚也不动。这样能使腰部肌肉更强健。

坐太师椅

太师椅椅背和扶手处有个弧度,尤其是椅背,在与腰平行的高度,有个向前的弯曲,这正符合腰部的生理曲度,贴在上面,坐久了也不会太累。

没有太师椅怎么办?可用靠垫来代替。靠垫要硬度、厚度适中,有腰椎病的人不要选太软的。靠垫的位置很重要,要放在“腰眼”上,也就是第四腰椎与臀部之间,这样,靠垫才能起到一个支撑腰椎的作用。

以上三个小方法,能有效缓解办公族腰酸背痛,长久呆在办公室的你,不妨试试。

搓一搓强肾健体

1、搓腰眼

“腰为肾之府”,肾虚的人往往伴随腰背酸痛,所以补肾可以按摩腰眼。腰眼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的凹陷处。中医认为,腰眼居“带脉”,为肾脏所在部位。肾喜温恶寒,经常按摩腰眼能缓解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腰骶疼痛、下肢痿痹等症状。

按摩要领:用手掌大鱼际着力,按揉腰眼2~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可治疗坐骨神经痛、腰腿痛等。还可以按住腰部,上下摩擦,早晚各做一次,直到发热为止。

2、搓脚心

人的脚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它的反射区很多,夜间用热水泡脚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眠的作用。除此之外,平时搓脚心还有补脑益肾、活血通络的疗效。

按摩要领:用左手握住左脚背的前部,右手沿着脚心上下进行搓动100次,用力要适中,搓至脚心发热为止。再换另一侧脚。还可以泡脚后进行搓脚按摩,这样效果更好。不过搓完脚后一定要洗手哦!

身体疼痛怎么办

一、解除头痛的钥匙——揪揉两眉间

我们面对做不完的工作,时常会导致头疼、头晕的症状,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这样不仅影响你的后面工作,对于你的生活也是有不小的影响,因此,缓解头疼是很有必要的。

紧锁眉头时,不妨轻轻舒展,因为那把解除您头痛的钥匙就藏在两眉之间。

头疼时,不妨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揪揉这个部位皮肤,以局部感觉微麻、发胀为宜,如果真有疾患,这个地方会出现一个红或深紫的印子,像被刮出的痧一样。

在南无人中穴的时候,需要我们要按摩两分钟就行了。同时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缓慢,可以适当的加点力度。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你头疼症状。

专家介绍,这儿有个穴位叫“印堂穴”,位于督脉之上,按摩印堂穴所在的这个部位有助于推动督脉气血运行,缓解头痛、鼻部不适等症状。

二、解除背痛的钥匙——手助后腰暖

辛苦工作一天回到家中,旅行归来一身疲惫,不少人会腰酸背痛。解除背痛的那把“钥匙”藏在哪里呢?

很多人在公园散步时喜欢双手叉腰锻炼,其实,后腰位置便是这把“钥匙”所在。用钥匙自然离不开手,双手搓搓后腰,会惊喜发现,腰酸背痛的症状会有立竿见影改善。

首先是要求我们激昂两只手掌搓热,然后将手心对着量脊柱的腰部位置,稳住不动,然后稍微用力搓到尾闾部位。

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腰部是中医所指的“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

肾喜温恶寒,经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自然有助于缓解腰酸背痛啦。

不打针不吃药的补肾方法

腰部按摩操

1.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可补肾纳气。

2.两手握拳,手臂往后用两拇指的掌关节突出部位,自然按摩腰眼,向内做环形旋转按摩,逐渐用力,以至酸胀感为好,持续按摩10分钟左右,早、中、晚各一次。

腰为肾之府,常做腰眼按摩,可防治慢肌劳损、腰酸背痛等症。

脚心按摩法

涌泉穴直通肾经,脚心的脚泉穴法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康,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咯血、鼻塞、头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脚心按摩的方法是:每日临睡前用温水泡脚,再用手互相擦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心,右手心按摩左脚心,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热双脚为宜。此法有强肾滋阴降火之功效,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虚热症效果甚佳。

强肾健身操

1.端坐,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屈肘侧举,手指伸向上,与两耳平。然后,双手上举,以两肋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后复原。可连续做3至5次为一遍,每日可酌情做3至5遍。做动作前,全身宜放松。双手上举时吸气,复原时呼气,且力不宜过大、过猛。这种动作可活动筋骨、畅达经脉,同时使气归于丹田,对年老、体弱、气短者有缓解作用。

2.端坐,左臂屈肘放两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至5遍。做抛物动作时,手向上空抛,动作可略快,手上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此动作的作用与第一动作相同。

3.端坐,两腿自然下垂,先缓缓左右转动身体3至5次。然后,两脚向前摆动10余次,可根据个人体力,酌情增减。做动作时全身放松,动作要自然、缓和,转动身体时,躯干要保持正直,不宜俯仰。此动作可活动腰膝,益肾强腰,常练此动作,腰、膝得以锻炼,对肾有益。

4.端坐,松开腰带,宽衣,将双手搓热,置于腰间,上下搓磨,直至腰部感觉发热为止。此法可温肾健腰,腰部有督脉之命门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搓后感觉全身发热,具有温肾强腰、舒筋活血等作用。

5.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默念“吹”但不发出声音。如此,可连续做10余遍。

男人肾虚应该怎么办

搓腰眼

“腰为肾之府”,肾虚的人往往伴随腰背酸痛,所以补肾可以按摩腰眼。腰眼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的凹陷处。中医认为,腰眼居“带脉”,为肾脏所在部位。肾喜温恶寒,经常按摩腰眼能缓解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腰骶疼痛、下肢痿痹等症状。

按摩要领:用手掌大鱼际着力,按揉腰眼2~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可治疗坐骨神经痛、腰腿痛等。

还可以按住腰部,上下摩擦,早晚各做一次,直到发热为止。

搓脚心

人的脚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它的反射区很多,夜间用热水泡脚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眠的作用。除此之外,平时搓脚心还有补脑益肾、活血通络的疗效。

按摩要领:用左手握住左脚背的前部,右手沿着脚心上下进行搓动100次,用力要适中,搓至脚心发热为止。再换另一侧脚。

还可以泡脚后进行搓脚按摩,这样效果更好。不过搓完脚后一定要洗手哦!

腰肌劳损患者自我按摩7法

腰肌劳损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最常见的原因。按摩能够疏通经络,强腰健肾,掌握一定的按摩手法并持之以恒,对预防腰肌劳损大有裨益。

推被推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操作者双手对搓至发热,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向下缓慢推,直至局部产生热感。

捏坐位,两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重复15~20次。

揉坐位,两手五指并拢,分别放在腰椎左右两侧,用掌心上下缓慢揉搓至局部皮肤发热。

滚操作者手握拳,用手背突出部分在腰部滚动按摩。可自下而上滚动,也可自上而下滚动,受者可配合上身前倾、后仰动作。

叩双手半握拳,用手背叩腰骶部,力量以不痛为度,叩击20~30次。

压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两侧腰眼处按压,可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揉按。

抓双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压于腰侧不动,其余四指从腰椎两侧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肤。

注意,推、捏、揉、滚、扣等按摩手法需要相互进行或由患者家人帮助实施,压、抓两种手法可由家人进行,也可自行按摩。

痛经按摩哪个穴位

引起痛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精神因素、身体病变以及寒冷的刺激都会造成痛经的发生,我们在调理的时候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因,针对性的做调理,按摩穴位可以有效的缓解痛经,可以来尝试一下。

痛经按摩哪个穴位?步骤/方法1.预备式,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种。2.团摩下腹,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种,以皮肤发热为佳。3.团摩脐周,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种,至腹部发热为佳。4.揉按关元穴,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5.搓擦腰骶,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种,以腰部发热为佳。6.揉按肾俞穴,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7.按揉足叁里,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叁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8.掌揉血海穴,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

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于痛经按摩哪个穴位这个问题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做按摩一般是在月经来临之前一周进行,当月经来潮之后需要停止,以免对月经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月经来潮的时候女性要注意保暖,忌房事,保持愉悦的心情,可以有效的缓解痛经。

独特补肾壮阳法

强肾健身操

1、端坐,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屈肘侧举,手指伸向上,与两耳平。然后,双手上举,以两肋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后复原。可连续做3至5次为一遍,每日可酌情做3至5遍。做动作前,全身宜放松。双手上举时吸气,复原时呼气,且力不宜过大、过猛。这种动作可活动筋骨、畅达经脉,同时使气归于丹田,对年老、体弱、气短者有缓解作用。

2、端坐,左臂屈肘放两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至5遍。做抛物动作时,手向上空抛,动作可略快,手上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此动作的作用与第一动作相同。

3、端坐,两腿自然下垂,先缓缓左右转动身体3至5次。然后,两脚向前摆动10余次,可根据个人体力,酌情增减。做动作时全身放松,动作要自然、缓和,转动身体时,躯干要保持正直,不宜俯仰。此动作可活动腰膝,益肾强腰,常练此动作,腰、膝得以锻炼,对肾有益。

4、端坐,松开腰带,宽衣,将双手搓热,置于腰间,上下搓磨,直至腰部感觉发热为止。此法可温肾健腰,腰部有督脉之命门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搓后感觉全身发热,具有温肾强腰、舒筋活血等作用。

5、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默念“吹”但不发出声音。如此,可连续做10余遍。

脚心按摩法

中医认为,涌泉穴直通肾经,脚心的脚泉穴法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康,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咯血、鼻塞、头痛等有一定的疗效。脚心按摩的方法是:每日临睡前用温水泡脚,再用手互相擦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心,右手心按摩左脚心,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热双脚为宜。此法有强肾滋阴降火之功效,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虚热症效果甚佳。

腰部按摩操

一、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可补肾纳气。

二、两手握拳,手臂往后用两拇指的掌关节突出部位,自然按摩腰眼,向内做环形旋转按摩,逐渐用力,以至酸胀感为好,持续按摩10分钟左右,早、中、晚各一次。

腰为肾之府,常做腰眼按摩,可防治中老年人因肾亏所致的慢肌劳损、腰酸背痛等症。

经期腰痛怎么办 中医教你调理法

不少女性在经期都会出现腰酸、腰痛的现象,影响正常生活,那么经期腰痛怎么办?中医指出,经期腰痛主要是由于体弱、肝肾不足、寒气郁积所致,在这里教大家几种调理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女性朋友缓解经期腰痛现象。

方法一、按摩

1、掌压腰骶部:俯卧,双掌重叠压在疼处腰椎上,以不引起疼痛为度。一呼一吸为1次,做10~15次。

2、揉摩腰背:双手搓热掌心后分别贴于后腰部,并上下按摩5次,摩至局部温热为止,但掌心仍需贴在腰部3分钟。做时动作柔和,呼吸自然,在意识的引导下逐步将动作和呼吸配合协调。

3、揉筋结:用拇指指腹仔细在腰、骶部触摸,如发现有压痛的硬结时,则以指腹压其上,揉1分钟。

提示:经期不要用力捶打腰背,腰背部受捶打后,会使盆腔进一步充血,血流加快,引起月经过多或经期过长,反而使腰背酸痛更加厉害。

方法二、热敷

仰卧,以热湿毛巾(以不滴水为度)垫于腰间疼痛部和稍下面的骶部,上面再放一热水袋,热敷约10分钟,然后分别在腰两侧热敷10分钟。

日常护理

1、避寒湿,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冬春寒湿季节,尤其需要做好腰部的保暖。尽量避免淋雨受寒,或睡在通风处。

2、久坐、久站工作的女性,要适当活动一下腰部,使腰肌解除紧张,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3、避免过多食用生冷寒湿的食物,即使在夏天,也不宜多饮冰冻的饮料,对于性寒的水果,例如西瓜,不宜一次吃太多。

调理腰痛小偏方:益母草煮蛋。

益母草30克、鸡蛋2只,加水适量同煲。蛋熟后去壳,再煲20分钟,吃蛋饮汤。每天或隔天1次。此方用于经前后腰部疼痛。

按摩补肾方法

方法1.按摩双耳

做法:搓热手心后搓揉耳廓,使用食指与拇指揉搓耳廓3分钟即可,也可使用两手交替拉扯对侧耳廓上部。

功效:按摩耳廓有调节肾的功效。

方法2.按摩丹田

做法:搓热掌心,捂于气冲穴(右侧耻骨结节外上距正中线约2寸处),然后用手掌绕脐按摩做圆周运动。

功效:按摩丹田、气冲穴增强肾气,宜肾补肾。

方法3.按摩腰背

做法:搓热双手,捂于或直接揉搓腰部。

功效:肾位于人体腰部,所以直接刺激腰部是一种护肾按摩。

方法4.按摩涌泉穴

做法:中指、食指轮流擦足心的涌泉穴(足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直至脚掌发热。

功效:主治肾虚造成的神经衰弱、精力减退。

方法5.按摩太溪穴

做法:对侧拇指按揉太溪穴(足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每次每个穴位按揉5分钟左右。

功效:治疗肾脏病、手脚冰凉、手脚无力。

方法6.按摩肾俞穴

做法:手掌拍打背后的肾俞穴(腰椎处向上约四指处)。

功效:缓解腰肌劳损,保护腰部。

方法7.按摩关元穴

做法:手指按压刺激关元穴(脐下3寸处)

功效:对泌尿、生殖器统有治疗作用,对女性痛经、闭经,男性遗精、阳痿,精力减退也很有效。

男人该如何补肾

腰部按摩操

一、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可补肾纳气。

二、两手握拳,手臂往后用两拇指的掌关节突出部位,自然按摩腰眼,向内做环形旋转按摩,逐渐用力,以至酸胀感为好,持续按摩10分钟左右,早、中、晚各一次。

腰为肾之府,常做腰眼按摩,可防治中老年人因肾亏所致的慢肌劳损、腰酸背痛等症。

脚心按摩法

中医认为,涌泉穴直通肾经,脚心的脚泉穴法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康,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咯血、鼻塞、头痛等有一定的疗效。脚心按摩的方法是 每日临睡前用温水泡脚,再用手互相擦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心,右手心按摩左脚心,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热双脚为宜。此法有强肾滋阴降火之功效,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虚热症效果甚佳。

强肾健身操

1.端坐,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屈肘侧举,手指伸向上,与两耳平。然后,双手上举,以两肋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后复原。可连续做3至5次为一遍,每日可酌情做3至5遍。做动作前,全身宜放松。双手上举时吸气,复原时呼气,且力不宜过大、过猛。这种动作可活动筋骨、畅达经脉,同时使气归于丹田,对年老、体弱、气短者有缓解作用。

2.端坐,左臂屈肘放两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至5遍。做抛物动作时,手向上空抛,动作可略快,手上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此动作的作用与第一动作相同。

3.端坐,两腿自然下垂,先缓缓左右转动身体3至5次。然后,两脚向前摆动10余次,可根据个人体力,酌情增减。做动作时全身放松,动作要自然、缓和,转动身体时,躯干要保持正直,不宜俯仰。此动作可活动腰膝,益肾强腰,常练此动作,腰、膝得以锻炼,对肾有益。

4.端坐,松开腰带,宽衣,将双手搓热,置于腰间,上下搓磨,直至腰部感觉发热为止。此法可温肾健腰,腰部有督脉之命门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搓后感觉全身发热,具有温肾强腰、舒筋活血等作用。

5.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默念“吹”但不发出声音。如此,可连续做10余遍。

相关推荐

七种疼痛的摩止痛方法

心痛——点手腕。手腕横纹往上约三指宽处,即为心痛开关,此处也是中医所指的内关穴。若突发心绞痛,除了含服硝酸甘油外,还以点此处5分钟,能够活血通络,起到止痛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此法仅作辅助治疗以及急救使用,为了以防万一,发病时务必及时就诊。 头痛——揪揉眉间。无论你是感冒还是心烦,头疼总是如影随形。在你紧锁眉头时,不妨轻轻舒展开来,因为解除头痛的开关就藏在两眉之间。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戴奇斌说,两眉间有个“印堂穴”,摩这个位置有助于缓解头痛、鼻部不适等症状。头疼时以用拇指和食指

身体六大止痛部位牙痛压虎口

1、牙痛虎口 牙痛让人坐卧不安,这时不妨打开两把解除牙痛的“钥匙”,一把在百姓常说的“虎口”附近,以一手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就是这个地方,中医的合谷穴也在这个位置。揉压“虎口”时,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压,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此穴道疗效。但要注意,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刺激。第二把钥匙在面部,耳朵前方,颧骨下方的凹陷处。感觉牙痛,以用手指或指关节压这个部位,也是下关穴所在。中医认为手阳明经的脉络入下排牙齿,足阳明经的脉络入上排牙

推拿摩治疗腰背疼痛的方法

腰背摩前先敲敲背 腰背痛怎么办?中医认为,摩腰眼穴是防治腰背痛的一个不错的方法。另外,摩腰眼穴除了防治腰背痛外,还具有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中医摩能调整机体气血阴阳,疏通气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还解除局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淋巴循环,改善皮肤肌肉的血液供应。 腰眼穴位置:腰眼穴位于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开3~4寸的凹陷处。腰眼穴居“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 穴位摩方法 1.两手对发热后,紧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50-100遍

男性养肾最有效的方法

腰部摩操有两种做法 一、两手掌对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补肾纳气。 二、两手握拳,手臂往后用两拇指的掌关节突出部位,自然摩腰眼,向内做环形旋转摩,逐渐用力,以至酸胀感为好,持续摩10分钟左右,早、中、晚各一次。 腰为肾之府,常做腰眼摩,防治中老年人因肾亏所致的慢肌劳损、腰酸背痛等症。 脚心摩法 中医认为,涌泉穴直通肾经,脚心的脚泉穴法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摩涌泉穴,益精补肾,强身健康,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

日常动作缓解气血不足

转头 不管坐着或是站着,只要有空闲就闭上眼睛,先抬头尽量后仰,再低头使下颌尽量抵到胸前,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然后头部缓慢绕圈,做圆周运动,向左右两侧各倾斜10~15次。最后将腰背挺直靠在椅背上,两手在颈后抱拢片刻。颈部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颈部肌肉力量,缓解落枕、颈椎病、颈肩臂疼痛等病症。但老人做此动作时不过于激烈,以免造成伤害。上班族每隔1~2小时最好活动5~10分钟。 叩腰 双手握空心拳,反手背后,以双手拳背缓慢、有节奏地交替叩击腰骶部。注意手法要平稳,力量由轻到重,不突然使蛮力。从骶部向

几种运动强肾的方法

养肾强肾的方法很多,有食疗方面的也有通过运动来达到的强肾效果的,这里给大家推荐几种运动强肾的方法。 强肾健身操 1、端坐,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屈肘侧举,手指伸向上,与两耳平。然后,双手上举,以两肋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后复原。连续做3至5次为一遍,每日酌情做3至5遍。做动作前,全身宜放松。双手上举时吸气,复原时呼气,且力不宜过大、过猛。这种动作活动筋骨、畅达经脉,同时使气归于丹田,对年老、体弱、气短者有缓解作用。 2、端坐,左臂屈肘放两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至5遍。做抛物动作

男性养肾的简单摩运动方法

腰部摩操 有两种做法。 一、两手掌对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补肾纳气。 二、两手握拳,手臂往后用两拇指的掌关节突出部位,自然摩腰眼,向内做环形旋转摩,逐渐用力,以至酸胀感为好,持续摩10分钟左右,早、中、晚各一次。 腰为肾之府,常做腰眼摩,防治中老年人因肾亏所致的慢肌劳损、腰酸背痛等症。 脚心摩法 中医认为,涌泉穴直通肾经,脚心的脚泉穴法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摩涌泉穴,益精补肾,强身健康,防止早衰,并能舒肝

男性补肾固精的三个方法

一、腰部摩操 1.两手掌对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补肾纳气。 2.两手握拳,手臂往后用两拇指的掌关节突出部位,自然摩腰眼,向内做环形旋转摩,逐渐用力,以至酸胀感为好,持续摩10分钟左右,早、中、晚各一次。 腰为肾之府,常做腰眼摩,防治中老年人因肾亏所致的慢肌劳损、腰酸背痛等症。 二、脚心摩法 中医认为,涌泉穴直通肾经,脚心的脚泉穴法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摩涌泉穴,益精补肾,强身健康,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

月经不调试试自我

预备式 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钟。 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交通心肾。 解惑:自慰会导致月经不调吗 团摩脐周 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钟,至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揉关元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0。5~1分钟。 功效:

男人养肾的几种摩运动方法

在中国男人养肾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男性养生之道,各种养肾的食物、偏方数不胜数,其实除此之外,运动养肾更利于健康,也更值得普遍推广运用,下面我们介绍几种男人养肾的运动方法。 腰部摩操有两种做法 腰为肾之府,常做腰眼摩,防治中老年人因肾亏所致的慢肌劳损、腰酸背痛等症。 一、两手掌对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补肾纳气。 二、两手握拳,手臂往后用两拇指的掌关节突出部位,自然摩腰眼,向内做环形旋转摩,逐渐用力,以至酸胀感为好,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