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芦笋有什么好处 调节酸碱平衡
吃芦笋有什么好处 调节酸碱平衡
芦笋是一种碱性食品.所含碱性可中和人体内的酸性物质,起到改变体内酸性环境,达到酸碱平衡的作用,有利于人体对营养的均衡吸收,避免和减轻酸性物质的对人体的伤害。
急性肾炎吃什么食物 多吃些含碱性的食物
急性肾炎时,因为患者尿液PH值偏酸性,所以应该多吃些呈碱性的水果、蔬菜等,以调节酸碱平衡,有利于机体恢复。
磷是补充什么的
1、构成骨骼和牙齿的原料。人体骨磷为600~900克,是钙量的一半,是人体总磷量的80%~85%。
2、细胞构成成分。细胞内磷大部分是有机磷,是核酸、蛋白质、磷脂等细胞组成成分。
3、储存能量。体内产生能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储存于三磷腺苷及磷酸肌酸分子中。
4、活化代谢物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中间代谢都需先经过磷酸化,然后继续反应。
5、组成辅酶的成分。它是很多辅基、辅酶的成分。
6、调节酸碱平衡。经尿排出不同量和不同形式的磷酸盐,是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一种机制。
慢性病其实和酸性体质无关
近年来酸性体质易致病的说法,让很多人开始关注哪些是酸性食物、碱性食物。专家指出,食物选择不会影响人体酸碱平衡,慢性病也和酸性体质无关。
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指出,人体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生化反应都要在恒定pH(7.35-7.45)的体液中进行,体液pH的稳定现象即为“酸碱平衡”。 不过,酸性食物有害论不科学,慢性病也不是酸性体质造成的。也就是说,我们究竟吃了什么是不会影响到人体的酸碱平衡的。
首先人不会只吃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正常人的膳食偏好根本不会影响机体的酸碱平衡。
第二,人体有多重强大的缓冲系统,人体通过血液缓冲体系、肺呼吸功能调节、肾脏排泄与再吸收功能调节,是可以自我调节酸碱平衡的,所以也不会有酸性或碱性体质。
治疗尿酸高痛风秘方 山药—调节酸碱平衡
山药每100g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A、钾、磷、镁、钠、钙等多种营养物质。
山药可益肾气、强筋骨、健脾胃、止泻痢等功效,也可防止血脂沉淀,抑制血糖骤然上升。
1.山药鲜奶:鲜奶500ml,山药180g,去皮切块,蜂蜜3勺,将上述原料放入果汁机中搅拌均匀即可。此法具有减肥、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对尿酸代谢障碍的患者均有一定疗效。
2.银耳大枣山药羹:银耳30g泡发后撕成小朵,山药150g,去皮切小块,大枣10枚去核。所有原料一同放入锅内,大火煮开后小火续煮1小时,关火30分钟前放入冰糖。此法适合伴有代谢综合征的痛风患者。
芦笋的营养价值 安胎
叶酸即维生素B9,是备孕期和怀孕期孕妇所必需补充的维生素。芦笋中富含叶酸,而且野生芦笋免施农药,孕妇多吃芦笋有益胎儿大脑发育,预防胎儿畸形。
碱性水杯的缺点
首先在医学上面没有什么酸性的体质,这个说法,一个正常人的血液的酸碱度都是在7.35~7.45之间,人体主要是通过肺的呼吸和肾的排泄来调节酸碱平衡的。正常人,不管你吃的什么酸性的东西还是碱性的东西,人体都是会经过一系列的代谢来调节酸碱度,就好像我们家里面的变频空调那样,可以保证在一个范围之内的平衡!除非是这个系统出现问题了!才会导致酸中毒或者碱中毒!在这里我特别强调的是:人体是先出现某些病变的才会导致酸碱平衡的失调!!!不是先有酸碱平衡失调才有病的!!!比如有些病会使体内的酸性物质产生过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接下来谈谈我们的食物是不是能够改变人体的酸碱度呢?大家都知道我们人体的胃里面都是些什么东西阿?都是些很强的胃酸!!!如果有食道返流病的人都会知道,从胃里面返流出来的那些东西是什么样的了。就算我们人吃了多少碱性的东西都是会被中和的!并且可能会引起胃酸的过多分泌!所以现在在医学上面不再用碱性的东西来治疗胃炎或者胃溃疡了。
喝玉米须水能降尿酸吗
有一定的降尿酸效果。
玉米须味甘,性平,是一种碱性的中药材,具有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还有利尿的功效,而经常排尿可以稀释尿酸,可以辅助降低尿酸,对于有尿酸高症状的人群,日常不妨煮些玉米须水帮助身体降尿酸。
备注
尿酸高的痛风患者光靠喝玉米须水是不能降尿酸的,还需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治疗。
氨糖片的功效与作用 调节酸碱平衡
氨糖中的“氨基”是碱性基团,呈弱碱性,能中和体内酸性物质,调节体内PH值,并吸附结合体内酸性物质并排除体外。
酸碱平衡重要性
相信很多人都想了解酸碱平衡重要性,医学教育网编辑为您搜集整理了酸碱平衡重要性的信息,供您参考。
正常人血液的酸碱度即pH值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其变动范围很小。血液酸碱度的相对恒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机体每天在代谢过程
中,均会产生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并不断地进入血液,都可能影响到血液的酸碱度,尽管如此,血液酸碱度仍恒定在pH7.35-7.45之间。健康机体是如此,在疾病过程中,人体仍是极力要使血液pH恒定在这狭小的范围内。之所以能使血液酸碱度如此稳定,是因为人体有一整套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首先依赖于血液内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并以一定的比例的缓冲体系来完成,而这种比例的恒定,却又有赖于肺和肾等脏器的调节作用,把过剩的酸或碱给予消除,使体内酸碱度保持相对平衡状态。机体这种调节酸碱物质含量及其比例,维持血液pH值在正常范围内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
体内酸性或碱性物质过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超出机体的调节能力,或者肺和肾功能障碍使调节酸碱平衡的功能障碍,均可使血浆中HCO3-与H2CO3浓度及其比值的变化超出正常范围而导致酸碱平衡紊乱如酸中毒或碱中毒。酸碱平衡紊乱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各种疾患均有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