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样掏耳才正确

怎样掏耳才正确

掏耳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进行的“活动”,不光是为了干净,还因为掏起来特别舒服、过瘾。

有的人耳朵痒了,常常挖耳勺、用发卡、火柴棍儿等掏耳朵,其实这样做有很多害处。

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经常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

长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我国自从废除理发师用剃头刀挖耳朵的做法后,外耳道乳头状瘤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在人的外耳道外侧软骨表面的皮肤中有耵聍腺,能分泌一种淡黄色黏稠的物质,称为耵聍,俗称“耳屎”或“耳蝉”,它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这种物质有的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如黏稠的油脂。平时“藏”在外耳道内,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

忠告: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随运动时的震动和下颌运动自行排出,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掏。如果真的痒得难受,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或用棉签轻轻擦,但不要太往里伸。

用酒精棉签掏耳朵可以吗 如何正确的掏耳朵

耳屎是耳朵正常的分泌物,耳屎会随着说话、咀嚼等嘴巴张合的运动自行排出部分,通常来说并不需要频繁清理,而需要清理的话则建议如下:

1.选取专业的挖耳朵的工具,然后将其进行消毒处理。

2.然后使用工具进行挖耳,掏耳朵时要由浅入深,沿着耳内的轮廓进行转动,慢慢挖。

3.在挖耳时不要挖耳过深,不得超过3厘米。

若是自身没有挖耳的经验的话,建议是在专业人士的操作下进行。其次就是若是耳朵耳屎过多,无法自行排出或者挖出的话,则建议是寻求医生的帮助。

耳屎不掏会堵塞耳朵吗

不会。

耳屎,也就是临床所称的外耳道耵聍,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的分泌物,平时不掏的话,耳道里面的耵聍碎片也会随着下颌运动,不断地自然排出耳道,因此不用去刻意的掏耳朵,以免导致耳朵加速分泌,以尽快产生新的耳屎作自我保护,而且不正确的掏耳朵方式还可能刺激耳朵发炎,甚至损伤耳朵功能。

正确掏耳朵的方法 中耳炎

这病有一个症状就是耳屎多,并且外耳道发痒。这时,如果再流一些黄色的液体,那很可能就是它了。幸好,它的症状也比较明显。

医生称掏耳朵不破皮出血就无碍

不掏耳朵,会堵塞耳道;经常掏耳朵,会致癌。近日,一则网络流传的新闻令网友犯难:到底要不要掏耳朵?记者昨咨询专科医生,答案是:只要不频繁掏耳朵、每次都掏到破皮出血,就不要紧,一般情况下可每周掏耳1次。

近日,网上新闻称经常掏耳朵,会反复刺激耳道皮肤,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虽是可以切除的良性肿瘤,但多次复发后,可能转变成恶性肿瘤。还有网帖说,长期不掏耳朵,会形成耳屎栓塞,影响听力。

“经常觉得耳朵痒,如果不想法掏一掏,会痒得无法忍受,甚至无心工作。”白领陈小姐说,为缓解这种感受,她特意在钥匙上串了个挖耳勺,耳朵痒时,就掏个够。可看了网上的新闻后,她担心自己每天掏耳朵,将来会长肿瘤。

医生杜晓辉说,网帖的说法有些危言耸听。反复刺激耳道皮肤,的确会引起鳞状细胞或基底细胞增殖,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形成此病的病因很多,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经常掏耳朵等,都可能引发。只要不频繁掏耳朵、每次都掏到破皮出血,就不用太担心长乳头状瘤。

杜晓辉解释,正常的外耳道会有黄色油性分泌物,同皮屑和灰尘粘在一起,干后就形成了耳屎,医学名为“耵聍”。普通的小块耳屎随着人体的活动,被震动掉出耳道。大块的耳屎停留在耳道深处时,游泳或洗头发时耳朵进水,耳屎就可能遇水膨胀,堵塞耳道。

杜晓辉建议,最好不要深入耳道掏耳屎,以免不慎用力过猛,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或伤及鼓膜。一般情况下可每周掏耳1次,用挖耳勺轻轻掏外耳道。如果感觉耳朵痒、堵塞,最好到医院请医生用专业工具掏,或进行专业冲洗,将耳屎冲出来

正确掏耳朵的方法 咽喉问题

咽喉有问题,耳朵也会遭殃。还好,这些情况会并发耳朵痒,或者耳朵疼。

正确掏耳朵的方法 耵聍栓塞

这是耳屎多且硬的结果,而不是耳屎多的原因。因为这些耳屎的特性,它们会成块,甚至堵塞耳朵,产生炎症。这种的病的症状很明显,耳闷,眩晕,听力下降,耳鸣。这些症状足以让你去找医生了。

经常掏耳朵的坏处

挖耳朵是我们每个人在闲来无事的习惯之举,吃完饭、看书、看电视时,都会随手拿起顺手的东西开始掏耳朵。你这日常的习惯随意之举,其实隐藏着很多危险的麻烦事,经常会听说有人挖耳朵挖出问题了。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掏才是正确的掏耳朵的姿势?

经常掏耳朵的坏处

1、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掏耳朵时如果耳屎坚硬或比较多,容易把皮肤划伤,细菌便会趁机进入伤口引发感染。或因来回搔刮,把细菌挤入毛囊、皮脂腺管,引发炎症、流水,严重者发生外耳道疖肿。

2、由于经常刺激外耳道皮肤,使皮肤淤血,造成耳屎分泌增多,堆积严重。也就是说,耳屎越掏越多。

3、经常掏耳朵刺激鼓膜发生慢性炎症,鼓膜发红、变厚,外耳道也会流出少量脓液。

4、如果掏耳朵不小心,还有刺伤鼓膜的危险。在给小儿掏耳朵时,如果小儿突然挣扎或刺激外耳道出现咳嗽反射,这种意外就更难免。

正确的掏耳朵方法

在掏耳朵的时候也需要非常小心,笔者发现有部分朋友掏耳朵的时候喜欢探入耳朵内很深的地方,认为只有这让清洁才算彻底。如果你也有这样的习惯,那么赶快停止吧,因为这样做是有可能伤害鼓膜的,影响你的正常听力。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将棉签探入外耳道之后,沿着耳道轻轻的向外清扫,就像扫地一样,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垃圾”最后堆积在耳郭外。如果是从外往里清扫,那么最终“垃圾”就会堆积在耳道内,更难以清理出来。我们这里说的垃圾就是俗称的耳屎,学名叫做耵聍。当耵聍过多,而你又不停的往里推它,很有可能造成耵聍撞破耳膜,导致听力出现严重问题。

不要以为耵聍真的就是废物,其实它的作用还不小。它能够起到润滑的作用,还可以保护你内耳的各种组织结构。因此医学博士雷切尔·普利兹克就提醒我们,莫要想着将耵聍清理得一干二净,这样对你的耳朵健康没有好处。如果真的想清洁一下耳朵,那么可以将醋和温开水混合制成滴剂,然后用吸管沿着外耳廓滴四至五滴进入耳朵里,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清洁你的耳朵。

不正确掏耳朵的危害

不正确掏耳朵的危害1.耳屎越来越多

你掏耳朵的次数越多,释放出来的组织胺也就越多,从而刺激耳朵并导致发炎。另外,由于耳屎具有润滑作用,因此耳朵要是掏地太过干净,就会让整个耳朵变得干燥,皮肤太干的后果就是痒痒痒,然后你又忍不住要拿起工具去使劲掏掏掏了。恶性循环有没有?

不正确掏耳朵的危害2.形成肿瘤

挖耳朵的次数太多,可能刺激耳道皮肤而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但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极有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

不正确掏耳朵的危害3.严重的可能耳聋

外耳道皮肤非常脆弱敏感,和软骨膜连接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用力不当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从而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有的人掏耳朵用力过猛甚至可能把鼓膜掏穿。

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0.1毫米,如果掏耳朵下力太猛,很容易将鼓膜刺伤甚至穿孔,严重的会造成耳聋。

所以,怎么掏耳朵才正确?

说了这么多,但我还是很想掏耳朵怎么办。好吧,如果一定想掏,请记住:

1.千万不要用棉签

很多“聪明”人觉得用发夹、耳勺等东西掏耳朵太危险了,还是棉签比较保险,掏起来又安全又舒服。别看棉签虽小,但它会把耳屎推向耳朵深处,人为根本清理不了的地方,由此就会造成真菌、细菌、病毒等在外耳道累积起来,从而导致疼痛和感染。此外,耳屎被推太里面也会阻断耳孔,造成听力问题。更有甚者,还有可能导致耳膜断裂。

2.发夹、火柴棍什么的也要不得

用这些东西掏耳朵,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一不小心说不定就会把耳朵掏伤,把细菌带进耳道里。

这几种选择仅供参考:

1.滴几滴加热到了人体体温的白醋,外用酒精和白水的混合液体,自己用注射器进行冲洗。

2.淋浴前10分钟,滴一两滴氧化氢到耳朵中,你淋浴时就能将液化后的耳垢冲洗掉了。一个月做一次。

3.有时候,你的耳道皮肤干燥的话会导致额外的耳屎积聚在耳道中,这时候可以给耳朵滴一滴矿物油,帮助滋润耳朵。这就跟给身体皮肤擦润肤液一样。

4.如果你耳膜有损伤或者以往做过任何耳朵方面的手术,以上选择请全部略过。因为氧化氢和矿物油会导致感染或者头痛。你只需简单使用毛巾清洗下你的外耳道就可以了。

5.如果你是属于天生耳屎比较多的人,或者出现了耳屎堵住耳道的情况,可以上医院处理。耳鼻喉科医生会在额镜直视的情况下,用专业的工具将耳屎取出。

相关推荐

朵痒要管住你的手和嘴

热辣辣的夏天,热辣辣的美食,加上游泳的清爽,真的很尽兴,但是经常在尽兴之余,两内难以忍受的奇痒很是令人扫兴。用手、用挖子使劲,有时出血了仍觉得是隔靴搔痒,痛痒难止,这时候就应该去正规医院鼻喉科就诊了。 夏日炎热,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对迅速,朵内的皮肤也不例外,朵分泌物的生成,头上的汗水流入内,形成一种痒的刺激,加上冲凉、洗澡时内不慎进水,夏日里进食辛辣炙博都可以加重痛苦。那么,朵痒要注意什么呢?医院鼻喉科提醒大家:朵痒要管住两个方面,就是两要、两不要! 一是要管住手,不要使劲

坚持清洁这7个私密地方,健康又美丽!

别以为朵后面没人看见就忽略,万一哪天天气太热,扎起马尾时,可就糗啰,而洞的正确清洁法则是因人而异。 1、洗澡时别忘了清洗后,另外,洗头发时,用沾满泡泡的手搓洗,也可以达到清洁效果。 2、朵的外廓,则要在每次洗脸时用湿毛巾轻轻抹几圈。 3、垢有干、湿2种,干的垢较易堆积,可以每天洗完脸后用棉花棒或;湿垢,3-5天用棉花棒或棒清洁即可。

朵痛是什么原因

1、急性中炎 如果我们的中腔内出现细菌感染,朵里的脓液会不断的增多,这些脓液会直接压迫我们的鼓膜,鼓膜对疼痛是很敏感的,随着我们的脉搏跳动,会感觉朵有阵痛。这种中炎引起的朵疼痛,往往会发生在半夜,半夜睡觉时我们的中腔脓液会更多,甚至会流出道。 2、外道炎 有些人没事时喜欢朵,拿个火柴杆或者直接用指甲来朵,这种不正确的方法很容易导致我们内皮肤受损,道的皮肤受到伤害后容易感染发炎,从而引起朵疼痛,这种朵疼痛往往道会有血。 3、垢也是会引起我们朵痛的。因为垢是

朵痒要管住你的手和嘴

一是要管住手,不要使劲朵 一痒就,越越痒,越痒越,周而复始,因果不息,直到内出现渗液、朵肿胀疼痛、甚至出血才引起重视,这种止痒的方法最不可取。如果朵内隐隐发痒,可以通过轻轻按揉朵外面止痒,奇痒得话,可以偶然一次用酒精棉签轻轻擦拭一下救急,如果奇痒最好是在正规医院鼻喉科就诊,可以得到正确的治疗。 二是要管住嘴,不要过度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像酒、烧烤、火锅等中医说的辛辣炙博制品都是要少吃的,尤其是在朵已经发痒的时候一定要忌口。《内经》有云:诸痛疮疡,皆属于火。所以一定要在饮食上注意才能慢

20年不朵竟然

水泥厂工人容易长耵聍 董教授指出,长期生活在水泥厂、面粉厂或弹花厂等这样灰尘大的地方,很容易形成耵聍。而耵聍如果长期不出来,就会堵住外道,形成嗡嗡的响声,并有胀痛感,但不会流水。耵聍吸水后会膨胀,有的甚至把外道撑烂或顶穿膜。并且会影响听力,形成外道炎及中炎。 耵聍是如何形成的?董玉礼教授指出,耵聍腺的分泌物的和外道脱落的上皮聚集在一起,就成了耵聍。因此有耵聍是正常的,不需要经常去。如果外道发育正常,通过每天嘴咀嚼食物,小的耵聍可以自动排出外道。 理发店“”易感染 记者了解得知,不少

经常朵有哪些危害

健康的外道本身有自洁功能,没有必要经常屎的学名是“耵聍”,是外道软骨部上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耵聍可以阻挡从外界进入外道的污物,黏附灰尘和小虫,以保护膜;同时,它覆盖于道皮肤表面,能使皮肤保持一定湿度。 挖朵却很容易对道造成伤害。如果方法不当,会将屎推向深部,堵塞道,影响听力;如果挖时用力过度,损伤了外道皮肤甚至膜,细菌趁机侵入,就会形成外道炎;如果到鼓膜造成鼓膜穿孔而出血,会感到非常疼痛,此外,还有人挖时将异物如棉花、火柴头等遗留在道内。 多数情况下,屎会

朵每月最多一次

朵每月最多一次 朵痒了,很多人会用棉棒、挖勺等,日本大学医学部鼻喉科的专家们称,朵是个危险活儿,频繁、工具使用不对或力度掌握不好,极易损伤鼓膜。朵千万不可太频繁,每个月1次即可,最多不要超过两周1次,工具最好选用棉棒。朵虽舒服,但不要“贪多”哦~ 正确清理朵的方法 可以用盐水清理朵。将盐水滴入道中,摇晃几下,然后冲洗乾淨。婴儿油、矿物油和专门的道清洁油,都可以用来清洗朵。 如果不确定自己会不会过敏,最后先涂抹在手腕上,一个小时后没有过敏反应再使用。使用过氧化氢清洁

经常朵易导致朵发炎

上理发店洗头、朵已成为一些人的必选项目,眯着眼睛,任凭洗头小姐拿着棉签往朵里转,发出“嗦嗦”的声音,是件很享受的事。可时间一长,有些人的朵就不对劲了,外道开始发炎,有时甚至还有黄色的液体流出。鼻喉科医生说,现在,理发店里出问题的患者太多了,差不多每天都有。朵的保健,你知道吗? 屎是保护朵的防线 人们把朵的分泌物叫做“屎”,潜意识上,是把它当成了人体的废弃物。其实,屎还有个学名叫耵聍,“它对朵有保护作用。”有关专家说。 人体外道的长度大约有2.5cm至3cm,屎只占外

经常朵小心出癌

朵“”出了癌症 案例:某医院鼻喉科门诊来了位30多岁的男子,他说近几个月来觉得左朵听声音越来越不清楚,感觉里面像堵了一团棉花。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左内长满了乳头状瘤,从里到外把道堵得死死的,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他听力下降。 道乳头状瘤是病毒感染引起,开始时是良性的,但如果外界刺激比较多,就会使其恶变,越长越多最终堵塞道。在各种致其恶变的因素中,朵是最多最直接的,询问病史可以发现,此类病人往往有朵的经历,那位30多岁的男子就经常让理发师给他朵,并视之为一种享受。殊不知没经过消毒的公用

朵痛是什么原因

1、急性中炎 如果我们的中腔内出现细菌感染,朵里的脓液会不断的增多,这些脓液会直接压迫我们的鼓膜,鼓膜对疼痛是很敏感的,随着我们的脉搏跳动,会感觉朵有阵痛。这种中炎引起的朵疼痛,往往会发生在半夜,半夜睡觉时我们的中腔脓液会更多,甚至会流出道。 2、外道炎 有些人没事时喜欢朵,拿个火柴杆或者直接用指甲来朵,这种不正确的方法很容易导致我们内皮肤受损,道的皮肤受到伤害后容易感染发炎,从而引起朵疼痛,这种朵疼痛往往道会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