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尿痛可能引起的疾病
引尿痛可能引起的疾病
1、尿道炎尿道炎直接影响排尿,其炎症细菌可在尿道扩散,是引起尿痛的主要因素之一。
2、宫颈内膜炎女性宫颈内膜炎因宫颈有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黄色粘液脓性分泌物增多以及下腹部不适等,这些与尿道息息相关的部位,都是引起尿痛的因素。
3、非特异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主要症状是阴道上皮大量脱落,阴道粘膜充血,触痛明显,严重时出现全身乏力、小腹不适,白带量多、呈脓性或浆液性,白带外流刺激尿道口,严重引起尿痛。
4、霉菌性阴道炎该症的突出症状是白带增多及外阴、阴道奇痒,阴道膜高度水肿,有白色片块状薄膜粘附,易剥离,此外受损粘膜的糜烂基底或形成浅溃疡等,刺激尿道,引发尿痛。
5、子宫肌瘤这种常见于30~50岁的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其症状是下腹部有肿块。这些肿块上的细菌可能随生殖道入侵尿道,引发尿痛。
乳房疼痛引起疾病的食疗方法
乳腺炎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胃郁热、乳汁淤积所致。
食疗原则:清肝胃,解毒,通络,散结
常用食疗妙方:
1.丝瓜炖豆腐:丝瓜150克,豆腐100克,加水同煲20分钟,起锅前放入姜、葱、香油,每日一次
2.蜜汁无花果:无花果100克,山楂30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取汁加蜜糖服用,每日两次
3.桔梗赤小豆粥:桔梗、皂角刺各10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取汁加入赤小豆粥中拌服,每日两次。适于乳腺炎化脓期
4.花粉当归粥:黄芪、花粉各10克,当归5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取汁加入红糖服用。每日两次,适于乳腺炎破溃期。
乳腺增生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气郁结、痰凝血淤所致。
食疗原则:疏肝理气,清热散结,调冲任。
常用食疗妙方:
1.玉米丝瓜络羹:玉米100克,丝瓜络50克,桔核10克,鸡蛋1个,前三物加水熬l小时,起锅前加入蛋花、水淀粉、冰糖调匀服用,每周两次。
2.海带生菜煲:海带100克,生菜100克,姜、葱末少许,用清水先煲海带30分钟,起锅前放入生菜、调料、香油,每日一次。
3.凉拌芹菜海带:海带100克,芹菜100克,姜、葱末少许,海带、芹菜焯熟,捞盘中加入调料、香油,每日一次。
4.夏枯草当归粥:夏枯草、当归、香附各10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取汁加入白粥、红糖拌服,每周两次。
乳腺癌
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冲任失调,肝肾不足,肝郁痰淤,邪毒蕴结。
食疗原则:应结合在其综合治疗中,不影响正规治疗为原则。
常用食疗妙方:
1.蟹壳适量焙干,碾末备用。每次2克,每日三次,黄酒送服。
2.天冬30~90克,炖服。每周两次。
3.穿山甲10克,丹参15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加入白粥中服用,每日一次。
4.蜂房、浙贝、山慈菇、莪术各l0克,蛇舌草、苡米各30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取汁加入适量冰糖服用,每周两次。
哪些疾病会引起腰痛
1、肾脏病
多为上腰部脊柱旁一侧或两侧持续性钝痛,偶尔有阵发性剧痛或放射痛。疼痛一般与体位和活动无关,无腰肌紧张。
2、妇科疾病
有部分女性在经期时会腰痛。多为下腰部持续性钝痛,无腰肌紧张。
3、腰肌劳损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因外伤或过度疲劳引起,运动员最常见。多痛于下腰局部,腰肌紧张。
4、肥大性脊椎炎
多见于老年人,一般早晨起床时疼痛较重,活动后减轻,遇热时疼痛科缓解,腰肌紧张较明显。
5、骨质软化症
多见中年妇女,与多次妊娠有关。腰痛方位较广,常有肌肉酸痛,四肢乏力,骨骼弯曲变形等。
6、腰椎间盘突出症
痛于下腰部,因体位变动可引起剧痛,腰肌明显紧张,运动受阻。
7、腰肌筋膜炎
多因风湿引起,痛点广泛不固定。疼痛与气候有一定关系,无腰肌紧张。
8、脊柱类风湿
腰痛广泛,晚期致畸,不能直腰。好发于青少年。腰痛范围较广,与气候、季节关系密切。
9、腰椎结核
常见于青少年。起病慢,多为隐痛,有结核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 小儿常有夜间哭闹。
哪些疾病会引起牙痛
上颌窦炎及上颌窦肿瘤:因为这些部位与上颌后牙牙根部相邻,发生病变后可通过眶下神经和上牙槽神经的反射引起牙痛。可出现同侧面颊部和上颌牙的阵发性痛,急性上颌窦炎在上颌牙有剧烈的自发性痛,检查牙齿正常,鼻旁有压痛。上颌窦肿瘤有广泛、持续性疼痛,可呈放射性钝痛或撕裂样痛,侵及牙根可致牙齿松动。
三叉神经痛疼痛突然发作:如刀割或撕裂样阵发性剧痛,每次发作时间几秒或十几秒,疼痛可放射到一侧面部,疼痛过后一切恢复正常。说话、洗脸、刷牙等刺激均可能引起疼痛发作。
心源性牙痛:心肌梗死发作时一般以剧烈的心前区疼痛为典型症状,但不少老年人心肌梗死发作时症状不明显,而是远离心前区的其他部位,如牙痛、头痛。
急性颌骨骨髓炎、颞颌关节炎、眼病、急性中耳炎、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牙痛。
哪些疾病引起血尿
1.肾脏及尿路疾病
(1)炎症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统结核、泌尿系统霉菌感染等。
(2)结石
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任何部位结石,当结石移动时划破尿路上皮,既容易引起血尿亦容易继发感染。大块结石可引起尿路梗阻甚至引起肾功能损害。
(3)肿瘤
泌尿系统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或邻近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泌尿道时均可引起血尿。
(4)外伤
是指暴力伤及泌尿系统。
(5)先天畸形
多囊肾,先天性肾小球基底膜超薄,肾炎,胡桃夹现象(该病是血管先天畸形引起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左肾静脉受挤压,引起顽固性镜下血尿。右肾静脉径直注入下腔静脉,而左肾静脉须穿过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注入下腔静脉。正常时此角45°~60°,若先天性此角过小或被肠系膜脂肪、肿大淋巴结、腹膜充填均可引起胡桃夹现象。诊断主要靠CT、B超、肾静脉造影检查。治疗须手术矫正)。
2.全身性疾病
(1)出血性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硬皮病等。
(3)感染性疾患
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丝虫病、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等。
(4)心血管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肾栓塞、肾静脉血栓形成。
(5)内分泌代谢疾病
痛风肾、糖尿病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6)物理化学因素
如食物过敏、放射线照射、药物(如磺胺、酚、汞、铅、砷中毒,大量输注甘露醇、甘油等)、毒物、运动后等。
3.邻近器官疾病
子宫、阴道或直肠的肿瘤侵及尿路。
憋尿引发疾病
1)憋尿患膀胱癌风险高憋尿坏处不少。因为尿液在膀胱内储存过久导致细菌繁殖,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同时增加产生结石的几率。长时间憋尿还会引起尿液返流导致肾盂肾炎,严重者还会影响到肾脏功能。憋尿后还可能发生排尿性晕厥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长期憋尿还会导致括约肌松弛进而导致尿失禁的出现。据研究报告显示,有憋尿习惯者,患膀胱癌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高。
2)憋尿会影响排尿功能其实,人体储尿排尿是一个复杂的调节过程。长时间憋尿后,尿道括约肌痉挛,或逼尿肌无力(就如同水库的阀门失灵无法打开,或水泵动力不足),是导致长时间憋尿后无法排尿或排尿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尤其是存在前列腺增生的群体,更是容易出现此类情况,由于前列腺增生,每次排完尿后有一定残余尿,长期慢性尿潴留及进一步憋尿会使得膀胱神经压迫受损,导致神经源性膀胱,使得膀胱舒张感觉消失或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损伤,同样会发生排尿障碍。
3)憋尿成阳痿早泄患者别憋尿有人就想到了这样一个办法,因为憋尿会让人体性奋,提高勃起程度,因此有人就想采用憋尿性交方法来治疗早泄。但是实际上而言,这种方法对于早泄并无作用,反而还有可能加剧早泄的情况。
专家指出,早泄本身就是由于过度敏感所致,再加上尿液的刺激,会让男性更加容易出现早泄。此外,由于有尿意,为了避免尿液的溢出,男性也不得不分神去加以控制,也导致了性生活质量的降低,甚至可能由于过度隐忍出现阳痿。
早泄患者如何性生活?
对于早泄的男性来说,最大的建议还是希望男性朋友调整心态,佩戴安全套避免过度刺激,此外也可以在性生活中进行一定的调整,采取科学可行的办法来治疗。
1.放松提气法:患者在性交中,在及时消除不必要心里顾虑的同时,还应放松全身肌肉,特别是肛门及足趾部分的肌肉不要紧缩屈曲,抽插动作宜缓。同时,把气上提到喉部,进行闭气、憋气的动作,然后放慢呼气时间。
哪些疾病引起尿血
哪些疾病引起尿血?
1、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对身体的危害由“轻”到“重”,常伴发血尿。轻者仅引起一些肾区或腹部胀痛不适等症状,结石移动通常引起肾绞痛和血尿。重者因结石较大、多发或结石位于尿路内过久,尿液流出受阻,导致尿路感染和输尿管肾盂积水,肾功能损害。
2、前列腺增生
血尿是前列腺增生症的一个常见症状,大多表现为小便次数的增多、尿不尽以及尿线变短,有时也会出现 血尿的症状。这是由于前列腺体增大后,前列腺表面的黏膜内毛细血管出现充血、扩张、扭曲,当受到膀胱收缩或增大的前列腺牵拉时,这些毛细血管就会破裂,引 起血尿。前列腺增生患者出现血尿的根本原因是并发症的良性病变,严重的患者出现血尿也可能是由于泌尿系肿瘤。值得注意的是不正规的治疗常引起器械损伤,如 行膀胱镜检查,导尿,尿道扩张后引起出血。
3、泌尿感染
肾性血尿是指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临床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多见于泌尿感染患者。如 果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或失治误治,病情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最终导致尿毒症。北京307医院泌尿外科专家指出:必须要消除导致肾性血尿的病因,因为 肾小球基底膜长期病变也会导致肾小球硬化,从而引起肾脏的损害。因此,肾性血尿一定要早期治疗。
引起腰痛的9种疾病
1. 肾脏病
多为上腰部脊柱旁一侧或两侧持续性钝痛,偶尔有阵发性剧痛或放射痛。疼痛一般与体位和活动无关,无腰肌紧张。
2. 妇科疾病
有部分女性在经期时会腰痛。多为下腰部持续性钝痛,无腰肌紧张。
3. 腰肌劳损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因外伤或过度疲劳引起,运动员最常见。多痛于下腰局部,腰肌紧张。
4. 肥大性脊椎炎
多见于老年人,一般早晨起床时疼痛较重,活动后减轻,遇热时疼痛科缓解,腰肌紧张较明显。
5. 骨质软化症
多见中年妇女,与多次妊娠有关。腰痛方位较广,常有肌肉酸痛,四肢乏力,骨骼弯曲变形等。
6.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痛于下腰部,因体位变动可引起剧痛,腰肌明显紧张,运动受阻。
7. 腰肌筋膜炎
多因风湿引起,痛点广泛不固定。疼痛与气候有一定关系,无腰肌紧张。
8. 脊柱类风湿
腰痛广泛,晚期致畸,不能直腰。好发于青少年。腰痛范围较广,与气候、季节关系密切。
9. 腰椎结核
常见于青少年。起病慢,多为隐痛,有结核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 小儿常有夜间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