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分期 注意
肩周炎分期 注意
恢复过程也并非呈直线型发展,肩关节功能运动的改善有时会出现起伏,甚至停滞。而且,大约有1/10的病人在恢复期后仍存在不愿参加娱乐活动,运动量相对较小等轻微的自我运动限制,被动运动检查也可发现轻微的被动运动受限的表现。这说明某些肩周炎病人的肩关节运动功能可能在恢复期后也会遗留一些症状。
如何诊断自己患有肩周炎
在临床上肩周炎患者是越来越多,而且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该病在症状表现上是有分期的,在病情的不同阶段,症状也有差别。而且该病一旦患上,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那么在平时应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肩周炎了呢?
肩周炎的临床表现虽有分期,但临床中有时亦会交替出现各期症状。但几乎所有患者都能自发性终止。若身体营养状态不良,单侧起病后可出现双侧性病变,或病浦治愈后又复发。
如何诊断自己患有肩周炎
1.肩周炎多发于老年人,以50岁左右为多见。
2.可有肩部劳损或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病史。
3.肩关节疼痛.开始阵发性钝痛,可因劳累或天气变化而诱发,以后逐渐呈持续性疼莆,昼轻夜重,夜间常被痈醒,不能向患侧卧。
4.肩部压痛,一般压痛点是多处的,常见于晾突处,肩峰下、结节间沟处、肩后部肩甲骨内侧缘等。
5.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外旋、外展与高举活动受限最明显。晚期三角肌或冈上肌萎缩,关节囊粘连,严重时出现肩肿骨代偿性活动。
通过以上内容的了解,大家对如何判断是否患上肩周炎这个问题应该了解的差不多了。肩周炎不算是什么大病,但是患上后其危害还是很严重的,因此,大家要做好预防,避免疾病的出现给生活带来不便。
肩周炎的4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肩痛就是肩周炎
很多人一有肩痛症状就以为得了肩周炎。事实上,真正的肩周炎发病率仅占肩痛病人的2%~5%,而肩袖损伤和肩峰撞击症的发病率高达85%。很多上肢运动,如打羽毛球、乒乓球易导致肩袖损伤,常被误认为肩周炎,患者常希望通过按摩、理疗来减轻症状,却久久无法康复,甚至病情加重。
由于肩袖损伤和肩周炎都有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症状,鉴别存在一定困难。建议如果出现患肢上举无力,高举过头顶时疼痛明显,被动活动范围大于主动活动范围等情况,就需要高度怀疑肩袖损伤,需到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
误区二:早期症状较轻,不用太在意
肩周炎早期症状为经常性肩关节疼痛、活动不利、有僵硬感、局部畏寒、夜间疼痛明显,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臂放射。随后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日渐加重,早期为疼痛引起,中期为肩关节出现粘连所致,后期常有局部肌肉僵硬、萎缩、肩峰突起等。
早期症状一般很少引起重视,很多人由于惧怕疼痛而不敢多活动关节,久而久之导致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均受限,以外展上举最为严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且伴有持续性疼痛不适。这时肩关节周围已经广泛粘连形成“冻结肩”,后期疼痛逐渐减轻,但顽固的活动障碍会一直伴随患者。
误区三:治疗不分期
肩周炎分期不同,治疗方法完全不同。肩周炎分为疼痛期、冻结期、恢复期。在疼痛期,病人的疼痛症状较重,治疗主要是以解除疼痛,预防关节功能障碍为目的。缓解疼痛可采用吊带制动方法、休用封闭疗法或间动电疗法。必要时可内服消炎镇痛类药物,外涂解痉镇痛酊剂等。
此时,一般不宜过早采用推拿、按摩,以防疼痛症状加重。冻结期的主要问题是关节功能障碍,治疗重点以恢复关节运动功能为目的。可采用理疗、推拿、按摩、医疗体育等多种措施。
除了被动运动,病人应主动开展运动功能训练。在肩周炎恢复期,以消除残余症状为主,主要以继续加强功能锻炼为原则,恢复肌肉的正常弹性和收缩功能,以达到全面康复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误区四:怕痛不运动
治疗肩周炎与骨折“制动”观念完全不同,其治疗原则就是:活动,活动,再活动。因为只有活动锻炼才能把肩关节粘连的韧带、软组织一点一点撕裂开。在进行锻炼时,想“解冻”处于“冻结”状态的肩关节,势必要经受“皮肉之苦”,至少要坚持两周有效锻炼,疼痛才能有所缓解,必要时还要配合热疗、热敷,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针灸治疗肩周炎
我们说肩关节的活动减少,尤其是上肢长期靠在身旁,垂于体侧,被认为是肩周炎最主要的诱发因素。肩部或上臂骨折,外伤后过久地不适当制动可造成肩周炎。而针灸治疗肩周炎分很多种类型并不是统一而论。每个肩周炎都不是一个处方一套穴位,而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变化包括同一个人治疗的过程中所取穴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我们要"辨证实治"“因人因地因时治宜”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特点,我们说只要辩证准确取穴恰当,常常一针下去疼痛立刻缓解。
其实,我们说肩周炎的病变部位在肩部的经络和经筋。长期不运动会导致肌肉僵硬,使气血不畅,软组织缺血缺氧,坐姿不正确,如长时间弓背、低头,或盯着电脑,这些姿势都对肩部、背部、颈部造成巨大压力。我们说若局部感受风寒或劳累闪挫,或习惯偏侧而睡,筋脉收到长期压迫,遂致气血阻滞而成肩痹。肩痛日久,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以致患处肿胀粘连,最终关节僵直,患处不能举动。
好了,我们通过阅读文章内容了解了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相关医疗知识了,最后,我们建议肩周炎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少熬夜,避免劳累. 因为这些疾病都可产生盂肱关节的疼痛与活动限制,最易误诊。其次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因为肩周炎是可以自愈,如果治疗得当,完全可以在开始期。最后,我们建议您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肩周炎分类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生活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这就导致我们很容易忽视自身的健康问题,非常容易患有肩周炎等这些慢性疾病。专家告诉我们,这种疾病主要多出现在四十岁到六十岁之间,并且女性相比男性更加容易患有这种疾病。中医方面则是认为,出现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有益于体内气血不足导致肝肾出现亏损的情况,然后风寒湿邪入侵身体,导致身体出现疾病。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那么首先我们就应该弄清楚肩周炎的症状以及分类,这样容易对症下药恢复健康。
急性期:也就说发病比较急,肌肉出现激烈的痉挛以及疼痛,同时关节活动也受到了影响。到了晚上的时候,疼痛也会加重,所以严重的影响了睡眠质量。另外,这种症状的疼痛方位比较的广泛,在很多地方都有可能出现疼痛的情况,并且持续时间大约在三到十周左右。
慢性期:相比急性期来说,在这个状态中疼痛相对来说获得了减轻,但是出现疼痛的范围还是比较大的。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关节僵硬的情况,特别实在梳头发、穿衣服或者是托举物品的时候感觉到非常的疼痛以及困难,部分人肌肉也出现了挛缩的情况。
压痛:一般来说,肩周炎周围大部分都是具有明显的压痛点,并且位置大多都是在肱二头肌等位置比较的明显。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 肩周炎分期治疗
肩周炎早期属于疼痛严重时期,对功能没有多大影响,疼痛最严重时引起肌肉痉挛,因此,这段时期的治疗主要以解除疼痛和预防关节功能障碍为主。
吊带制动法:采用挂吊带的方法,把胳膊挂用纱布条挂在脖子上,使肩关节得到充分的休息,缓解疼痛。
物理疗法:采用间接电疗法、热敷、冷敷等物理疗法缓解疼痛。
必要时药物治疗:在疼痛难忍时可采用封闭式的局部注射强的松龙,或食用消炎药进行止痛治疗。
肩周炎中期又称为冻结期,这段时期肩周炎的病情比较严重,主要是功能障碍的问题,疼痛往往是功能障碍引起,这段时间的治疗以恢复关节运动为主。
按摩治疗:由于关节形成粘连比较严重,这段时间以按摩、推拿、医疗运动等为主,以达到粘连解除,扩大肩周关节的活动范围,慢慢恢复关节运动。
自主运动:这一段时间内需要患者自主运动,除了按摩等被动运动之外,病人应该积极配合进行主动的运动治疗。
必要时“大推拿”:在粘连过于严重时可在麻醉状态进行大推拿,撕开粘连,消除肩周活动障碍。
恢复期肩周炎的粘连和疼痛都比较少,这段时间除了慢慢的消除症状之外,还要求患者进行功能性的运动锻炼,增强肌肉的力量,以患者主动运动为主。
肩周炎分为几类
肩周炎是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疾病,根据不同的病理变化可分为四大类。在治疗肩周炎时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对症治疗,才能获得更好的肩周炎的治疗效果。下面小编就一一为大家介绍常见的肩周炎的分类。
肩周炎的类型之一:肩周滑液囊病变。是常见的肩周炎的分类,包括滑囊的渗出性炎症、粘连、闭塞及钙质沉积等病理变化。可累及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下滑囊、喙突表面的滑囊等。
肩周炎的类型之二:盂肱关节腔病变。“冻结肩或继发性粘连性关节挛缩症”早期均可有腔内的纤维素样渗出,晚期出现关节腔粘连、容量缩小,也是常见的肩周炎的分类。
肩周炎的类型之三:肌腱、腱鞘的退化性病变。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及腱鞘炎、冈上肌腱炎(疼痛弧综合征)、钙化性肌腱炎、肩袖断裂及部分断裂、撞击综合征等是常见的肩周炎的分类。
肩周炎的类型之四:其他肩周围病变。同样是常见的肩周炎的分类,如喙突炎、肩纤维组织炎、肩胛上神经卡压征、肩锁关节病变等。
综上所述,就是常见的肩周炎的四大类型的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肩周炎的相关知识有所帮助。放心医苑网专家提醒大家,一旦患了肩周炎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肩膀痛的类型
由于多种因素可以引起肩周炎,而且发生肩周炎后可以侵及肩部各种组织及结构。因此明确肩周炎的病因分型和病位分型对于诊疗肩周炎具有重要作用。
1.病因分型
由于肩周炎病因繁多,且广义者包含了众多疾病,故其病因分型较为困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5型:
(1)外伤型肩周炎
主要由于外伤或手术后的肩部疼痛及肩部制动引起。外伤或手术后肩关节的疼痛造成肩关节的活动减少,尤其是上肢长期靠在身旁,垂于体侧。其它如心脏手术、胸外科手术、女性乳腺癌切除手术、肝胆外科手术术后疼痛。而制动主要包括肩部、上臂、前臂、腕部骨折等外伤或手术后石膏固定,甚至胸部石膏固定所引起。
(2)退变型肩周炎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经常承受来自各方向的创伤性外力而发生退变。50岁左右多发,常突然发生,没有明显诱因。
(3)风寒型肩周炎
有肩部受寒病史,如风扇或空调直接吹肩部、休息时窗户未关严,冷风吹及肩部等。
(4)中风型肩周炎
偏瘫后引起,上肢固定于身旁过久,功能丧失(主被动活动均丧失),肩关节疼痛明显。与肌力减退、运动减少有关。
(5)糖尿病型肩周炎
伴发糖尿病,发病年龄小,病程长,多为双侧发病,控制血糖对功能恢复作用明显。治疗棘手,恢复较慢,是最难治的一种肩周炎。
2 病位分型
在肩周炎的辅助检查中,由于MRI影像对软组织反应良好,密度层次丰富,因此对肩关节盂唇、关节囊、肩袖方面的病变,显示较满意,是肩周炎最理想的辅助检查方法。根据MRI反应的肩部病变部位及诊断意义上的相似性,可将肩周炎分为以下病位分型:
(1) 肩关节腔病变型:主要包括冻结肩、疼痛性肩挛缩症、粘连性关节囊炎、疼痛肩以及肩关节周围粘连症等。
(2) 滑液囊病变型:主要包括粘连性肩峰下滑囊炎、粘连性滑液囊炎、钙化性滑囊炎、闭塞性滑囊炎以及三角肌下滑囊炎等。
(3) 肌腱炎及腱鞘炎型:主要包括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粘连性腱鞘炎、冈上肌肌腱炎、疼痛弧综合症、钙化性肌腱炎、退行性肌腱炎、肩袖炎等。
(4) 其他肩周病变型:肩纤维组织炎、喙突炎、退行性肩关节炎等。
肩周炎分期 急性期
肩周炎的急性期也属于肩周炎的早期,其疼痛特点表现为:持续性、自发性、慢性疼痛,有些患者仅仅感觉肩部不适或束缚感。疼痛多局限于肩关节前外侧,也可延伸到三角肌的抵止点,常涉及肩肉胛区、上臂或前臂。
以后肩疼迅速加重,尤其夜间为重,病人不敢患侧卧位。由于肌肉痉挛和疼痛,逐渐出现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少,特别是外展和外旋受限最为显著。肩部外观正常。局部压痛点多位于结节间沟、喙突。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附着处、冈上肌附着处、肩胛内上角等处。
患了肩周炎吃什么药好
1、西药
肩周炎的主要症状就是肩膀疼痛,医生可以给开点西药来止痛,不过这些药物可不能多吃,缓解了疼痛以后要立即停用。阿司匹林、水杨酸钠、消炎痛、炎痛喜康等,都是治疗肩周炎的常用西药,服用剂量请尊医嘱,服用方式最好在饭后服用,如有胃溃疡、怀孕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2、中药
中药治疗肩周炎,分的还是比较细的。需要根据肩周炎的不同病因,服用相应的药物予以治疗。
3、中成药
肩周炎的常用中成药有昆明山海棠片、风湿寒痛片、风痛安胶囊、痹苦乃停片、痹隆清安片、川羌活汤、加味四物汤、化痰行气方、玉竹汤等,需视不同情况灵活应用。
4、擦洗药物
治疗肩周炎,还可以使用一些洗剂、擦洗药,用温热的药液直接擦洗患处,有辅助治疗的功效。
肩周炎分为几类
肩周炎的类型之一:肩周滑液囊病变。是常见的肩周炎的分类,包括滑囊的渗出性炎症、粘连、闭塞及钙质沉积等病理变化。可累及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下滑囊、喙突表面的滑囊等。
肩周炎的类型之二:盂肱关节腔病变。“冻结肩或继发性粘连性关节挛缩症”早期均可有腔内的纤维素样渗出,晚期出现关节腔粘连、容量缩小,也是常见的肩周炎的分类。
肩周炎的类型之三:肌腱、腱鞘的退化性病变。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及腱鞘炎、冈上肌腱炎(疼痛弧综合征)、钙化性肌腱炎、肩袖断裂及部分断裂、撞击综合征等是常见的肩周炎的分类。
肩周炎的类型之四:其他肩周围病变。同样是常见的肩周炎的分类,如喙突炎、肩纤维组织炎、肩胛上神经卡压征、肩锁关节病变等。
综上所述,就是常见的肩周炎的四大类型的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肩周炎的相关知识有所帮助。放心医苑网专家提醒大家,一旦患了肩周炎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肩周炎治疗必知的4个误区
肩周炎是人们最熟知的肩关节疾病,俗称“五十肩”。目前,肩周炎的发病人群正朝年轻化方向发展。遗憾的是,很多人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肩周炎,在预防和治疗上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一:肩痛就是肩周炎。在门诊中我发现很多人一有肩痛症状就以为得了肩周炎。事实上,真正的肩周炎发病率仅占肩痛病人的2%~5%,而肩袖损伤和肩峰撞击症的发病率高达85%。很多上肢运动,如打羽毛球、乒乓球易导致肩袖损伤,常被误认为肩周炎,患者常希望通过按摩、理疗来减轻症状,却久久无法康复,甚至病情加重。由于肩袖损伤和肩周炎都有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症状,鉴别存在一定困难。建议如果出现患肢上举无力,高举过头顶时疼痛明显,被动活动范围大于主动活动范围等情况,就需要高度怀疑肩袖损伤,需到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
误区二:早期症状较轻,不用太在意。肩周炎早期症状为经常性肩关节疼痛、活动不利、有僵硬感、局部畏寒、夜间疼痛明显,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臂放射。随后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日渐加重,早期为疼痛引起,中期为肩关节出现粘连所致,后期常有局部肌肉僵硬、萎缩、肩峰突起等。早期症状一般很少引起重视,很多人由于惧怕疼痛而不敢多活动关节,久而久之导致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均受限,以外展上举最为严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且伴有持续性疼痛不适。这时肩关节周围已经广泛粘连形成“冻结肩”,后期疼痛逐渐减轻,但顽固的活动障碍会一直伴随患者。
误区三:治疗不分期。肩周炎分期不同,治疗方法完全不同。肩周炎分为疼痛期、冻结期、恢复期。在疼痛期,病人的疼痛症状较重,治疗主要是以解除疼痛,预防关节功能障碍为目的。缓解疼痛可采用吊带制动方法、休用封闭疗法或间动电疗法。必要时可内服消炎镇痛类药物,外涂解痉镇痛酊剂等。此时,一般不宜过早采用推拿、按摩,以防疼痛症状加重。冻结期的主要问题是关节功能障碍,治疗重点以恢复关节运动功能为目的。可采用理疗、推拿、按摩、医疗体育等多种措施。除了被动运动,病人应主动开展运动功能训练。在肩周炎恢复期,以消除残余症状为主,主要以继续加强功能锻炼为原则,恢复肌肉的正常弹性和收缩功能,以达到全面康复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误区四:怕痛不运动。治疗肩周炎与骨折“制动”观念完全不同,其治疗原则就是:活动,活动,再活动。因为只有活动锻炼才能把肩关节粘连的韧带、软组织一点一点撕裂开。在进行锻炼时,想“解冻”处于“冻结”状态的肩关节,势必要经受“皮肉之苦”,至少要坚持两周有效锻炼,疼痛才能有所缓解,必要时还要配合热疗、热敷,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为大家推荐几个运动小方法:1.两手抱头法。双脚站立与肩同宽,双手紧抱绕后脑;两肘拉开,与身体平行;两肘收拢,周而复始。2.爬墙运动。取站姿,患肩向墙,手指逐渐向上爬,直至感到疼痛而不能向上。3.旋摩肩周法。取坐位,左手手掌贴于右肩,旋转右肩50~100次,使之产生温热感,换手。
肩周炎康复运动贵在坚持,切忌过度运动,如果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方式,可能人为造成肌肉拉伤,形成新的粘连。
肩周炎分为几类
一:肩周滑液囊病变。是常见的肩周炎的分类,包括滑囊的渗出性炎症、粘连、闭塞及钙质沉积等病理变化。可累及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下滑囊、喙突表面的滑囊等。
二:盂肱关节腔病变。冻结肩或继发性粘连性关节挛缩症早期均可有腔内的纤维素样渗出,晚期出现关节腔粘连、容量缩小,也是常见的肩周炎的分类。
三:肌腱、腱鞘的退化性病变。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及腱鞘炎、冈上肌腱炎(疼痛弧综合征)、钙化性肌腱炎、肩袖断裂及部分断裂、撞击综合征等是常见的肩周炎的分类。
四:其他肩周围病变。同样是常见的肩周炎的分类,如喙突炎、肩纤维组织炎、肩胛上神经卡压征、肩锁关节病变等。
肩周炎治疗的4大误区
误区一:肩痛就是肩周炎
真正的肩周炎发病率仅占肩痛病人的2%~5%,而肩袖损伤和肩峰撞击症的发病率高达85%。由于肩袖损伤和肩周炎都有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症状,鉴别存在一定困难。譬如打羽毛球、乒乓球易导致肩袖损伤,常被误认为肩周炎,患者常希望通过按摩、理疗来减轻症状,却久久无法康复,甚至病情加重。
医生建议如果出现患肢上举无力,高举过头顶时疼痛明显,被动活动范围大于主动活动范围等情况,就需要高度怀疑肩袖损伤,需到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
误区二:早期症状不在意
肩周炎早期症状为经常性肩关节疼痛、活动不利、有僵硬感、局部畏寒、夜间疼痛明显,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臂放射。随后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日渐加重,早期为疼痛引起,中期为肩关节出现粘连所致,后期常有局部肌肉僵硬、萎缩、肩峰突起等。早期症状一般很少引起重视,很多人由于惧怕疼痛而不敢多活动关节,久而久之导致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均受限,以外展上举最为严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且伴有持续性疼痛不适。
误区三:治疗盲目
肩周炎分期不同,治疗方法完全不同。肩周炎分为疼痛期、冻结期、恢复期。在疼痛期,病人的疼痛症状较重,治疗主要是以解除疼痛,预防关节功能障碍为目的。缓解疼痛可采用吊带制动方法、休用封闭疗法或间动电疗法。必要时可内服消炎镇痛类药物,外涂解痉镇痛酊剂等。冻结期的主要问题是关节功能障碍,治疗重点以恢复关节运动功能为目的。可采用理疗、推拿、按摩、医疗体育等多种措施。
在肩周炎恢复期,以消除残余症状为主,主要以继续加强功能锻炼为原则,恢复肌肉的正常弹性和收缩功能,以达到全面康复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误区四:因疼痛放弃运动
治疗肩周炎与骨折“制动”观念完全不同,其治疗原则就是:活动,活动,再活动。因为只有活动锻炼才能把肩关节粘连的韧带、软组织一点一点撕裂开。肩周炎康复运动贵在坚持,切忌过度运动,如果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方式,可能人为造成肌肉拉伤,形成新的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