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气虚和阴虚的区别

气虚和阴虚的区别

气虚体质内脏功能不强,常因外邪或内在饮食积滞产生内热等虚实夹杂之症。“人活一口气”,气虚质是肺、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的化生不足,所以容易累,有点点懒,经常气短、心慌、出虚汗。

气虚容易诱发以下问题:

肌肉松软,皮肉(肚皮、眼皮、屁股、脸)下垂。脾主肌肉和四肢,脾气虚,四肢肌肉就松软无力;

气短懒言,疲乏神倦。头晕,健忘;

节气变化容易感冒。多汗自汗出虚汗,运动更甚;

没食欲,消化不良,经常腹胀,大便困难;

面色萎黄或淡白,不开心。头发没有光泽;

或者胃强脾弱:食欲很好,食速很快为胃强;同时饭后腹胀明显,容易疲乏无力,这是脾虚难化。

阴虚,为中医名词术语,同阳虚相对,是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阴虚严重者可导致亡阴证,症状为:汗热而黏、呼吸短促、身畏热、手足温、躁妄不安、渴喜冷饮,或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此属体液大量消耗而表现出的阴津枯涸的病变,为危重证候,应及时予以滋阴补津。

春季出汗多 小心气虚阴虚

医院保健科主任陈瑞芳表示,健康人在运动或遇高温时,人体为适应外界环境会以多排汗来调节体温,这时的汗多是正常的生理作用。但在正常人不流汗的气候环境下出现大量排汗,则为病理性出汗。

汗病多和气虚阴虚有关

中医认为,以全身或局部非正常出汗为主症的汗病是一种病态,多因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而致。其中,白天没有运动或静坐出汗,出汗后感觉不舒服的称为自汗,多是因为肺卫不固或营卫不和或大病初愈后体质虚弱导致。而晚上一睡觉就出汗,到醒来又停止的为盗汗,以虚症多见,是由于阴虚火旺、阴血亏损所致。

自汗、盗汗的病程持续时间过久,常易发生精气耗伤的症状,病人会有容易疲劳、脸色晃白、乏力、不思饮食、睡眠多梦等阴阳失调等症状。现代医学也证实,常出虚汗者易致脱水、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微量元素丧失,身体抵抗力也下降,从而容易感冒;严重的出现肌肉抽搐,时常感觉心慌气短,大脑记忆力下降。

儿童多汗不可大意

小儿汗症的发生,多由体虚或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所致。其主要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理不当,或外感发热大量服用抗生素后导致。陈瑞芳教授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元气未充,肌肤毛孔开合调节功能未全,所以病后容易出汗,汗出后又容易受凉。对于小儿多汗,家长应抓紧时间带孩子就医,以免反复感冒,体质更虚

身体虚弱的表现有哪些

身体虚弱是很多人都存在的现象,体虚分为气虚、血虚等,想要调理就要了解身体虚弱的表现。那么身体虚弱的表现有哪些呢?

气虚、阳虚有哪些表现?

专家解答:体质虚寒有气虚、阳虚、血虚、阴虚。

(气虚):气不足、表现气短、乏力、动则气短、气急无力。气虚的特点是气虚人不感觉冷(怕冷不明显)。

(阳虚):阳气不足,主要表现:身寒、肢冷、小便清长、消化不良、便稀、便清谷。阳虚的特点是,怕冷,有冷的感觉。阳虚生寒,所以有冷感的感觉。

(气虚阳虚)都是气不足,相同症状是: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自汗、懒言、声低、食少、消化不良。

血虚、阴虚有什么表现?

(血虚)面色苍白、面黄、手足麻木、口唇指甲淡白。

(阴虚)面红、低烧、手心、足心、心口、五心烦热、潮热、口干咽干、盗汗。热感是阴虚生内热,是虚热。

(血虚阴虚)都是阴液不足,表现身体消瘦、体虚、体弱、头晕、心悸、失眠。

虚弱人治疗的基本方法有什么?

根据虚弱人的特点,原则上缺什么补什么,气虚—益气;阳虚—补阳;血虚—养血;阴虚—滋阴。

虚弱人表现无力、怕冷、咳嗽、消化异常、该怎么办?

虚弱人有什么异常该怎么办,原则上就是有什么异常,就纠正什么异常,使异常恢复正常。例如:无力、补气壮阳;怕凉、温经祛寒;咳嗽滋阴养肺;消化系统有问题腱脾、养胃、调剂好饮食。

虚弱人在各年龄段都有各年龄令段虚弱的特点,在治疗方面对它们有什么良策?

这个问题很现实,虚弱人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中。在治疗方面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的特点,根据特点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虚弱人非常有利。

身体虚弱的表现有哪些

身体虚弱的范例有:气虚、阳虚、血虚、阴虚。他们的表现是:

气虚:气不敷、气短、乏力、动则气短、气急无力。气虚的特点是气虚人不感受冷怕冷不明明。

阳虚:阳气不敷,表现身寒、肢冷、小便清长、消化不良、便稀、便清谷。阳虚的特点是怕冷,有冷的感受。阳虚生寒,所以有冷感的感觉。

气虚阳虚都是气不敷。配合症状是:面色惨白、神疲乏力、自汗、懒言、声低、食少、消化不良。

血虚:面色惨白、面黄、手足麻痹、口唇指甲淡白。

阴虚:面红、低烧、手心、足心、心口、五心烦热、潮热、口干咽干、冷汗。热感是阴虚生内热,是虚热。

血虚阴虚:都是阴液不足,表示身体消瘦、体虚、体弱、头晕、心悸、失眠。

气虚和阴虚的区别 肾气虚

当肾脏精气亏空时,人会出现精神疲惫、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舌苔淡白、小便增多等症状。

肺结核中药配方 肺结核辩证要点

1.应辨别气虚,阴虚,阴虚火旺的不同,掌握肺肾与肺的关系。

2.根绝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四大主证的情况,结合其他兼症,辨别证候所属。

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您知道多少 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

症状:手足潮热汗出、心烦、口舌生疮

1、脾阴虚:不思饮食,食后不易消化,干恶心,口干、口渴,大便干结,消瘦。

2、肾阴虚:腰困腿软、足跟痛,手足心热或兼有心烦热失眠盗汗,遗精,脱发、齿摇。肝阴虚:头晕、头痛,眼干,怕光,两眼昏花或夜盲,失眠多梦,指甲光泽度差。

值得一提的是,肝肾阴虚常常同时并见,肝阴虚可到肾阴虚,肾阴虚常可致肝肾虚。

症状:畏寒怕冷、腹泻、乏力、精神不振

阳虚症常常怕冷,四肢尤其是手足发冷、发凉,口中无味、不渴,小便色淡、量多,尤其是夜尿较多,浑身无力,易疲乏等。阳虚症在夏季症状较轻,冬季症状则加重,且常由气虚症进一步发展为阳虚症。

1、脾阳虚症:食欲减退,胃部喜欢温热,按压后胃部舒适,口淡无味,喜欢热饮,大便稀或含有不消化的食物,伴有水肿,面色虚白,女性白带清稀而量多,甚至胃痛,得温痛减,遇冷加重。

2、肾阳虚症:腰部、膝部酸困、发冷,肢体怕冷,小便清长或遗尿,浮肿(以腰下多见),阳痿遗精,女性表现为不孕或黎明前脐周围作痛,肠鸣腹泻,泻后痛减轻.

3、心阳虚症:心慌,胸闷,胸憋气短,心中空虚,易受惊吓,惊吓后心中惶惶不安,甚至心前区疼痛。

症状:四肢乏力、容易困倦、食欲不振

气虚症泛指全身无力,极易疲乏,呼吸气短,说话声音低,甚至懒言少语,平日出汗多。本症在临床上,可随疾病出现的脏腑部位不同而可以兼见:

1、肺气虚者:症状为咳嗽声音低、咳痰无力,易得感冒

2、心气虚者:症状为面色苍白、健忘、心烧等。

3、肾气虚者:遗精、夜尿多。

4、脾气虚者:饭后胃部胀满不舒,大便稀、不成形,消化功能差,饭量少。阴虚症往往表现为体形消瘦,口干、鼻干、咽干,午后发热或手心、足心发热。具体又分为:肺阴虚:干咳、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睡眠状态下出汗,醒后出汗自止(俗称盗汗)。

气虚症泛指全身无力,极易疲乏,呼吸气短,说话声音低,甚至懒言少语,平日出汗多。本症在临床上,可随疾病出现的脏腑部位不同而可以兼见:

症状:面色无华、心慌、月经不调

血虚症面色发黄或面白无色泽,口唇颜色淡,头晕,失眠,女性月经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皮肤无光泽,头晕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重,指甲苍白,头痛程度较轻,遇劳累后加重,常兼有气虚的症状,如懒言少语,疲乏无力,汗多。

1、心血虚:心慌,心烦,失眠,多梦,健忘,面色淡,唇舌色淡,多发生在体质虚弱者。

2、肝血虚:看东西时两眼昏花、干涩,指甲无光泽、色淡、脆而薄,甚至变形,夜盲,看东西模糊,耳鸣,手脚肢体麻木,体形消瘦,女性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失眠多梦,易惊醒。

以上仅仅是一些常见虚症的表现症状。祖国医学认为气、血、阴、阳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或者同时出现,也就是说,许多症状不仅见于一个症形,还可见于许多症形当中,需要和其它症状结合起来一起考虑,因此,患者当难以辨别时,一定要找有经验的中医诊断。

气虚和阴虚的区别 心气虚

心气亏虚时,身体不能有效地鼓动血脉,这时会出现心悸气短、神疲体倦、脉虚无力等不适症状。

阴虚是指身体内阴液不足,不能制阳,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身体的各个脏器也会因阴虚导致各种不同的症状反应,下面就为大家罗列出来。

相关推荐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就用它! 阳虚吃什么

1、特征表现:阳气不足,肌肉松软、特别是胃、胳膊和膝盖处容易感到凉飕飕的,经常手脚冰凉。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苔淡、胖、嫩,舌苔边有齿痕,脉象沉迟(脉象沉而且迟,只有深按才能摸到,而且脉搏小于每分钟60次)。 2、其他表现:面色苍白,眼睛无华,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稀薄,小便清长。 人参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古代有“神草”的称谓,也有“千草之灵,百药之长”的说法。平时肺气虚弱,感觉劳累不太想说话,常失眠、记性不太好的人可适当服用。 人参的补气功效根据不同种类,又有所

天麻女人吃会发胖吗 哪些人不宜吃天麻

1.中医药籍记载,凡病人见津液衰少,血虚、阴虚等,均慎用天麻。 2.对天麻片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天麻过敏常见红肿、瘙痒等症状。 3.气虚体弱、发热高烧者不宜食用。

亚健康状态的具体表现 总觉得疲惫

疲劳是亚健康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很多疾病也是以莫名疲倦为主要症状,要引起注意。从中医角度来说,气虚阴虚、血虚的人容易感到疲劳。

气虚是阳虚还是阴虚气虚该怎么办

取穴部位:关元穴,该穴位于前正中线肚脐下3横指处。 操作手法:以拇指指端螺纹面,按压关元,用力时吸气,呼气时松开,重复5-7次。 方法:身体仰卧宽衣松带,肢体展开,舒适为宜,待入静后精神集中在丹田。 2、呼吸要求自然,当肢体放松后,慢慢加深变细变慢,直到小腹温热得气最好。 3、一旦丹田存气,此时加强一年,调动全身气机增强丹田的气感。 注意:每次30分钟,早晚各一次,练功后逆时针按摩小腹36周,长期练习可见功效。

气虚热和阴虚热的区别

气虚热主要表现是全身的发热,其中手心热比手背热得更厉害,如果遇到劳累或者病情加重的时候,发热也会更加明显,同时还会伴有自汗、口渴、神疲乏力、倦怠、舌淡等症状。 而阴虚发热是因为身体阴液不足而导致阳气偏多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常见的表现是五心发热、潮热盗汗、耳鸣健忘、失眠、舌红少苔等症状,多数会在晚上加重。 并且气虚发热的人会容易口渴,并且喜欢喝热饮,而阴虚热喜欢喝冷饮;气虚热的人舌头是颜色淡的,而阴虚热的人是舌红少苔的。

气虚阴虚会同时存在吗

可能会同时存在。 气虚阴虚是中医症状,可以同时存在,中医里面的病症一般是多症一起出现的,在气虚阴虚的同时,还有可能会出现其他的症状,在治疗的时候对症进行调理即可。 如果气虚阴虚同时存在的话,在调理的时候,要注意看是哪一种情况比较严重,优先或者着重调理情况比较严重的症状,这样会更合适一些。

阳虚为什么会发热

有这种情况,具体原因如下: 1、阳虚是中医九种体质之一,阴虚发热属于内伤发热的范畴,内伤发热多以内伤为病因,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虚、阴阳虚或气血痰湿瘀阻引起,阳虚发热一般起病缓慢,病程长,临床多低热,或者仅仅自我感觉发热但体温不高。 2、阳虚发热也可能是因为素体阳虚,过量运用寒凉药物,或者寒证日久、久病导致气虚气虚则阳虚、阳虚气虚、阴不敛阳、火不归元,虚阳外越而导致阳虚发热。 临床多以发热而欲加衣被、畏寒肢凉、少气懒言、头晕嗜睡、腰酸腿软、食少便溏、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女人如何养生 可食用滋补肾阴药物

补益药主要有四种,各有各“补” 第一种是补气药,即具有补气功能、用来治气虚证的药物,以补脾益肺为主,主治脾气虚、肺气虚证。人们喜欢用来煲汤的补气药有党参、黄芪、白术、大枣。 第二种是补阳药,即能温补人体阳气、治疗阳虚证的药物,以温补肾阳为主,主治肾阳虚证。大家常用来煲汤的补阳药有巴戟天、杜仲、补骨脂。 第三种是补血药,即治疗血虚证维护组的药物,以滋生血液为主,主治血虚证。大家常用来煲汤的补血药有当归、熟地、白芍、阿胶。 第四种是补阴药,即能滋养阴液、生津润燥、治疗阴虚证为主的药物,以滋养阴液,生津润燥为主

血小板降低该怎么办

1、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往将本病分为血热、气虚阴虚三种。 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主要病机为热、虚、瘀三种。有作用认为本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2、脾主统血,脾气亏损则血不循经而外溢。肾藏精,主骨生髓,精能化血,肾虚则精血无以化生,故血小板减少。 肝藏血,主疏泄,肝郁化火,则迫血妄行;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而成紫斑;肝虚而致藏血失职也可致出血;另外肝病可及脾。心主血,属火,心火亢盛,迫血妄行也可导致出血。 3、故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病机以虚为本,火伤血络,络伤血瘀是目标。 从病

西洋参和麦冬泡水的功效 补气养阴

麦冬性微寒、味微苦,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西洋参性凉、味微苦,既能补气又能滋阴。两者皆为润肺滋阴药材,一起服用药效更佳,适用于气虚阴亏、阴虚痨嗽、肺虚久嗽、心烦失眠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