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缺铁性贫血(又叫营养性贫血)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它是由于缺乏造血所必需的铁而引发的。据调查,6岁以下婴幼儿贫血的发病率在20%~40%。

6岁以下婴幼儿(不包括新生儿)的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时,就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有:①婴幼儿生长发育快,铁的需要量增加,尤其是早产儿。②饮食中缺铁。婴儿3~4个月以后,来自母体的铁已用尽,而以乳类为主的饮食中含铁量极少,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③铁的过多丢失,如肛裂、肠息肉、钩虫病等引起的少量、慢性失血。④其他如腹泻、急慢性感染等。

贫血患儿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以口唇、指甲床及口腔粘膜最明显;平易感疲乏、少动;有厌食,甚至出现异嗜癖(喜欢吃泥土、墙壁灰等)。严重的贫血会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心脏扩大等。而且患儿在出现贫血之前,已有烦躁不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差、智商低等表现,但这些表现往往未能引起家长的注意及重视。

当血红蛋白在100~110克/升之间可以通过饮食治疗,即平时多吃些含铁丰富而且铁吸收率高的食物,如动物肝、瘦猪肉、大豆及大豆制品等。动物肝每100克中含铁25毫克,吸收率可达到22%左右;红色的肉类,如瘦猪肉、瘦牛肉中每100克中含铁量分别为2.4毫克和3.2毫克,吸收率也可达到22%;动物的血,每100克中含铁3~4毫克,吸收率为12%。此外,大豆及大豆制品中含铁量也不低,每100克大豆中含铁11毫克,吸收率达到7%,平时也应经常吃。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蛋黄中的含铁量较高,但吸收率仅3%,所以平时多吃蛋黄,不是预防及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最佳食品。

当血红蛋白在100~110克/升以下时则需要用铁剂治疗,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和富马酸铁。铁剂会刺激胃肠道粘膜而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可导致患者不能耐受而中途停止治疗,贫血不能纠正。近年来动物实验研究认为,每隔3天或一个星期服2天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具有与每天服铁剂同样的疗效。经临床应用后的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的效果,并且副反应少,能坚持治疗,使血红蛋白升至100克/升以上。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铁元素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需要的量很少,但不可缺少也无法替代。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来讲,由于他们的成长发育速度非常快,体内的铁元素更要保持足量才能够保证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很多,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1、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主要取决于血容量和血红蛋白的浓度。而新生儿的血容量和含铁量与体重成正比,所以出生体重如果比正常标准低的话,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几率也会比正常体重的新生儿高。

2、饮食缺铁也是造成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母乳的含铁量比较高,铁的吸收率也比较高,母乳喂养的产后妈妈在哺乳期间要注重食用含铁量比较丰富的食物。而使用奶粉喂养的孩子,家长要使用含铁量合乎标准的配方奶粉,及时添加辅食,保证宝宝能够摄入足够的铁元素。

3、如果小儿的生长速度比较迅速,血容量增加很快,此时铁的需求量也会增多。如果体内贮存的铁元素不足以满足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

4、长期少量失血也可能造成小儿缺铁性贫血。婴幼儿体内储存的铁元素一般用于补充生长发育所致的血容量扩充,小量的慢性失血可以导致婴幼儿贫血。小儿每日饮超过1L用未经煮旨的鲜牛乳,可出现慢性肠道失血,因此每日饮用的鲜牛乳最好不超过750ml,或应用蒸发奶。

缺铁性贫血儿饮食要注意啥

在我国普查数万名7岁以下的儿童,其中血红蛋白<11g/l者占37.9%,其中多数与缺铁有关。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机体缺铁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出现低色素性贫血。

其中6个月至3岁幼儿发病率最高,男女无差异。由于起病缓慢,绝大多数贫血较轻,除轻度面容及黏膜血色差外,常无其他不舒服感觉,一般不被家长所重视。

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特征

当用心观察时,不难发现,缺铁性贫血小儿有行为异常,如食欲差、对外界反应差、易怒不安,智能指数、智能商等均较正常对照组低。经铁剂治疗后能改善。

身体对铁需求量高,加之生长发育迅速,铁的摄入不足,成为引起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缺铁性贫血幼儿的喂食要点

对于幼儿缺铁性贫血,一般以食疗为主,药疗为辅。

1.使用铁锅和母乳喂养可以有效防止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2.把握膳食含铁情况,从含铁丰富且易吸收的食品中补充铁。如在瘦肉、肝、禽蛋中含量高又能吸收多,而植物如面、玉米、豆类虽有,但含量低吸收少,一般认为菠菜“补铁”,其中含铁虽比其他蔬菜稍高,但机体吸收率低,故食疗补铁不能依靠植物。

3.每日铁的总摄入量以元素铁1mg/kg为宜。补铁时间可持续1~3年。

4.注意补充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或维生素c剂,可帮助铁的吸收。

5.符合缺铁性贫血诊断者应尽力查明和除去病因,在医生指导下接受铁剂治疗。

6.用铁剂治疗时,每日口服元素铁1~6 mg/kg。首选硫酸亚铁,每日10~20 mg/kg至血红蛋白正常后,根据膳食含铁情况,维持治疗1~3个月,同时口服维生素c剂。

7.另外,茶、咖啡、蛋类、牛奶及植物纤维不利于铁的吸收,故铁剂不要与这些食物同时服用。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我们经常是会要首先考虑它有什么原因,像小孩就生长发育的问题,那一个另外就女性她有一个月经比较多,常常是在月经,是50岁以下绝经之前她月经多,有痔疮出血,也有一个病因要考虑的,经常问病史都说就是要问这些东西都不能够让它缺乏,一定要考虑清楚,那么它的是血常规改变,一个贫血就是血液学的改变,那么缺铁性贫血主要的血液学改变是有贫血,而且是表现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所谓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就是红细胞的素跟血红蛋白的降低它是不平行的,血红蛋白降低的更厉害。

此外它通过这些检查,现在机器检查像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浓度这些都是低的。那么另外是铁代谢的检查,血清铁它是低的,血清铁蛋白也是很低的。当然此外可以总铁结合力、不饱和铁结合力、铁饱和度这些都是降低的。如果做骨髓,那骨髓的内铁外铁,那么是减少的。

通过这些就可以诊断缺铁性贫血,但还要强调一点就是缺铁性贫血诊断了,一定要查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这点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特别是男性的缺铁性贫血,一般男性不会出现缺铁性贫血,男性出现缺铁性贫血一定要找出病因,比如痔疮、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特别注意,胃肠的肿瘤问题,这点是缺铁性贫血可治,但是如果是胃肠道肿瘤不早期治疗到晚期,就会延误病情,所以这点是临床上也是一定要注意的问题。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的危害

1.导致缺铁性贫血

对于育龄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影响非常严重,重度缺铁性贫血可增加儿童和母亲的死亡率。

2.损害智力发育

婴幼儿处在脑发育的关键阶段,此时若出现铁缺乏,会造成不可逆的脑发育损伤。

3.损害听觉传导通路

影响婴幼儿的注意力、学习力和记忆力,同时耐力下降,对刺激的应答反应也会减弱。

4.影响机体免疫和抗感染能力

以上就是小儿缺铁性贫血会对孩子造成的严重伤害,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和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工作,不能让孩子受到这样委屈。

缺铁性贫血症状有哪些 缺铁性贫血如何确诊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确立是否存在缺铁引起的贫血,和明确引起缺铁的病因两个方面。首先我们需要仔细询问和分析病史,加上患者的体格检查,可以得到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一系列线索,确定诊断还需要有实验室的证据支持。临床上我们可以将缺铁及缺铁性贫血分为缺铁、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及缺铁性贫血三个阶段。以下就具体的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做描述,缺铁性贫血是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减少明显,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它的诊断依据包括三个方面,一,符合缺铁及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的诊断;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三,铁剂治疗有效,三个方面的因素可以共同确诊此疾病。

补铁没效果是怎么回事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贫血多因缺铁,但其实并不完全是这么回事。针对你女儿出现的情况,我建议你先弄清楚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在她身上缺铁性贫血诊断是否成立?

从临床来看,小儿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等,首先要明确病因,这一点通过抽血检查铁代谢即可明确。

第二、要弄清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证实孩子确实为缺铁性贫血,在治疗之前还需进一步弄清楚是什么导致她缺铁,比如:是因为外源性获得太少、吸收不良,还是因为丢失太多?如果是外源性获得太少,可以使用铁剂等增加铁的补充;而铁丢失太多则需要查明导致丢失过多的原因,如消化道出血、寄生虫、血管内溶血等,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第三、孩子接受的补铁治疗是否规范?

如果确需补铁治疗,一般首选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每天补充150~200mg元素铁,可同时服用维生素C或者琥珀酸以促进铁吸收,忌与茶同服,因其可抑制铁吸收。一般铁剂要连续服用两个月左右,血红蛋白才能恢复正常,而此后需继续治疗3个月以补足贮存铁。

如何有效诊断缺铁性贫血

根据这些贫血以下的共同点而有别于缺铁性贫血:1,体内贮备铁含量增加,包括骨髓含铁血黄素(细胞外铁)增多、骨髓铁粒幼细胞和含铁红细胞(细胞内铁)增多,2,总铁结合力减低.

缺铁性贫血依据是:有缺铁病史,特别是慢性失血史;可有外胚叶组织病变;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象及骨髓铁染色检查有缺铁特点;血清铁减低,血清总铁结合力明显增高;铁剂治疗有显著疗效.

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电泳测定血红蛋白F和血红蛋白Az含量增多;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时,通过骨髓铁染色可见大量环状铁粒幼细胞(粗而多的铁质颗粒排列成衣领状,围绕着有核红细胞的胞核人维生素B6及肝制剂可能使贫血改善;慢性铅中毒的特点为点彩红细胞增多,尿中粪叶琳半定量阳性和尿中分氨基酮戊酸增多;载铁蛋白缺乏性贫血的总铁结合力减低.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甚多,对以下致患者铁缺乏病因的认真追询和认定,有利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慢性失血;铁需要量增加;铁吸收障碍;食物中铁缺乏.以上致病因素既可以单项也可以两项以上联合致病.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

一,红细胞平均体积<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8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0%,红细胞大小不一,小的红细胞比较常见,形态不规则,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甚至变成狭窄环状。

二,幼红细胞增多,胞浆发育不平衡,血清铁明显降低。

三,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及临床表现。

四,血清铁小于60μg/dl,总铁结合力大于360g/dl。

五,运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骨髓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小于15%,血清铁蛋白小于14μg/L。

六,患者朋友们可能偏食或母乳、牛奶喂养时间过长。

七,患者朋友们生过重病史或者有过寄生虫病史。

八,患者朋友们的症状多为:发育迟缓、面色苍白、厌食、恶心、便秘、疲乏、心悸、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患者朋友们会伴有口角炎、舌炎。

九,患者朋友们在体检皮肤时,皮肤表现为干燥,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薄、脆,严重的患者朋友们指甲呈匙状甲。

十,血红蛋白男性小于120g/L,女性小于110g/L,红细胞平均体积小于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小于26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小于0.31。

相关推荐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调补

1. 如出现面色苍黄,唇口粘膜爪甲苍白,长期纳食不振,体倦乏力,或大便溏泄,形体消瘦,或生长发育过快(超过正常标准值),或面浮足肿时,可选用下列调补品。 (1)淮山药20g,燕麦片50g。上两物加适量水煮沸20分钟后,即可服食,可常服。本品具有健脾养胃之功用。 (2)龙眼肉10g,生花生米20g,糯米50g。上三物加适量冷水煮粥,粥成调味服食。本品具有补血生血之功用。 (3)黄芪10g,薏苡仁30g,红枣10枚。上三物加适量冷水煮汤,代茶饮。本品具有补益气血之功用。 (4)党参10g,黄豆30g,猪肝50

小儿缺铁性贫血什么

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影响婴幼儿健康的营养缺乏症,主要因为婴幼儿体内铁元素不足而导致的贫血症状,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铁婴幼儿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如果婴幼儿体内的铁元素不足,除了会引起婴幼儿贫血之外,还可因缺铁而降低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功能,使机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表现。 因此,家长们应该对此疾病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让宝宝摄入足量的铁元素,在日常照顾和护理婴幼儿时应该密切留意孩子的

小儿缺铁性贫血如何鉴别诊断

1、地中海贫血 有家族史,地区性比较明显,特殊面容,肝脾明显肿大,血涂片可见靶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血红蛋白电泳A2及F增高,或出现血红蛋白H或Bart's等,血清铁增高,骨髓中铁粒幼细胞增多。 2、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表现为发作性苍白,无力,咳嗽,痰中可见血,痰和胃液中可找到含铁血黄素细胞,网织红细胞增高,X线胸片肺野中可见网点状阴阴影。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骨髓涂片中细胞外铁明显增加,中、晚幼红细胞的核周围可见铁颗粒呈环状排列,血清铁增高,用铁治疗无效,有些病人用维生素B6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小儿缺铁性贫血护理

护理要点 ◆ 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流通。由于贫血患儿抵抗力低,容易感染疾病,如消化不良、腹泻、肺炎等,因此患儿尽量少到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去,并注意勿与其他病人接触,以避免交叉感染,因感染后能使贫血加重。 ◆ 合理喂养纠正贫血的重要途径。应多给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的心、肝、肾、血以及牛肉、鸡蛋黄、菠菜、豆制品、黑木耳、红枣等,并纠正偏食习惯。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含铁量比牛奶高,且易吸收。并注意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如3~4个月的婴儿,可给蛋黄1/4个,以后逐渐增加到1个,5~6个月加菜泥,7个月后可加肉末

严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顾名思义就由于缺铁引起的贫血症状。下面给大家讲一讲缺铁性贫血的对宝宝的身体影响与心理影响。 缺铁性贫血对宝宝的身体影响 1、贫血使宝宝机体处于缺氧状态,肌肉软弱无力。 2、缺铁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宝宝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3、缺铁使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不好,使宝宝消化能力减弱。 4、贫血可降低血液的摄氧能力,使机体各器官、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宝宝稍一运动就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不适。 缺铁性贫血对宝宝的心理影响 1、影响宝宝情绪。由于缺氧,脑细胞代谢异常,宝宝经常表现为爱发脾气,

小儿缺铁性贫血怎么办呢

如果家长在日常照顾护理婴幼儿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变得烦躁不安或者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没有胃口吃饭、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比较慢,或者出现皮肤和粘膜苍白,最为明显的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应该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确诊否患上小儿缺铁性贫血,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那么,如果孩子患上了小儿缺铁性贫血怎么办呢? 1、使用铁剂治疗常用的治疗办法。口服铁剂后12~24小时后,细胞内含铁的酶恢复,症状好转,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进。36~48小时后,骨髓出现红细胞系

如何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我们人体所需的铁主要靠食物供给,食品中含铁最高的黑木耳、海带,但植物中的铁不易吸收;而动物的血、肝脏和肉类、豆类及蛋类中的铁较容易吸收。用铁锅作饭炒菜也能得到一定量的无机铁盐。 小儿时期平均铁需要量为每日10~15毫克,母乳的含铁量和铁吸收率均比牛乳和羊乳高,因此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若有足够的母乳喂养,一般不会发生缺铁性贫血。新生儿及婴儿如果没有母乳喂养,应喂强化铁的配方奶,这种奶粉在制造过程中特意加入了一定量的铁剂,它们每100克奶粉中含铁量8~15毫克。此外,没有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在3个月左右开始添加含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缺铁性贫血对宝宝的身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铁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宝宝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2、缺铁使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不好,使宝宝消化能力减弱。 3、贫血可降低血液的摄氧能力,使身体各器官、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宝宝稍一运动就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不适。 4、贫血使宝宝身体处于缺氧状态,肌肉软弱无力。 贫血对宝宝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 1、影响宝宝智力。研究表明,宝宝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大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一半,而成人大脑的耗氧量只占全身耗氧量的五分之一。宝宝贫血使摄氧能力下降

如何判断宝宝否贫血

缺铁性贫血小儿常见病,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通常血色素低于12克/分升(dl)可考虑为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儿缺铁性贫血低于9克为轻度,低于6克为中度,低于3克为重度。 一般城市儿童即使缺铁也在10克至12克血色素,基本上由于饮食不均衡所造成的,数值不会有太大偏差。当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合理地调节孩子的饮食就可以让宝宝的指标正常。专家建议1岁以上的孩子,多吃绿色蔬菜、瘦肉(牛、羊、猪),如果孩子出现中度、重度的时候就应该到医院看医生了。 儿科专家崔玉涛认为,判断孩子否贫血,首先应通过静脉血检测

药膳调理小儿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可出现烦躁不安、精神差、不爱活动、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及口唇、眼结膜、指甲、手掌苍白等。血象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偏低,做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生化检查即可确诊。 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偏高,有喂养方式、生活习惯、卫生保健乃至疾病、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仍膳食因素。治疗除使用包括铁剂在内的药物外,食疗不失为安全易行的好方法。一般动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较高,可达10%~20%左右。常用的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动物血、猪心、猪肚、瘦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