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写给癌症患者的心理处方

写给癌症患者的心理处方

66岁的王先生,慈祥、开朗、健谈。2006年12月他被确诊患了“小细胞肺癌”,从那以后王先生就化疗—放疗—再化疗—再放疗,一直与癌症打着持久战,几年间频繁住院十余次,但他始终坚强、乐观。

2008年5月出现了第二处骨转移,在与医生交谈时,他说:“我别无他求,我只想治疗后,我能看到8月8日奥运会在北京开幕!”。08年12月王老又出现了第三处骨转移,王老对医生说:“作为武汉人,我想亲眼见到长江隧道通车!”。2009年3月,王先生又出现了肝转移,他笑着对医生说:“医生,您一定要帮我,我还有目标没有实现呢,我要看到我们祖国的60大庆!”。2009年12月,王老病情又出现了反复,王老说,我的儿女很孝顺,我要陪伴他们过春节。对生命的渴望,面对疾病永不放弃的精神让他们一次又一次书写着生命的奇迹!

周晓艺:大多数人面对困难时,会出现畏缩、退却的正常反应,试着将大困难化解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在不断实现小目标的基础上,可不断为自己积累信心,实现最终的目标。

王松(化名),22岁,南方某大学就读,篮球打得好,还担任学生会干部,阳光自信,不料大学二年级时发现患上鼻咽癌,休学回老家来湖北省肿瘤医院治疗。疾病让这个阳光小伙变得沉默,整夜整夜地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甚至感觉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周晓艺亲自倾听他的心声:“家人平时节衣缩食供我读书、上大学,如今还未能报答就又让年迈的双亲背上外债。放弃我喜爱的运动也让我难受……”。

周晓艺首先给他讲了个故事:一位酷爱运动的年轻大学教师突患骨肉瘤,不得已截除患者下肢,这让他体会到比失去生命更大的痛苦,后来他向疾病作出妥协放弃了运动,但是把精力转向了写书和演讲,鼓励更多的人战胜癌魔,他说:“生病前的我只是为自己活着,现在的我是为大家活着,我一定要为癌症病人树立一个榜样!”。

小王又重新回到了乐观的轨道,经过积极的治疗,治愈出院回到学校。还成为当地癌症康复会志愿者,帮助了很多癌症病友及贫困学生。

周晓艺:人的一生需要不断变换角色,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内涵,每个角色都可以消极面对,也能积极担当。现在你生病了,首先要接受病人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确会给我们带来惶恐,以及对家人的歉疚,感觉到失去对未来的控制力,但这个角色也要求我们重新安排自己的所有生活,这样才能从思想上战胜病魔、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张宁(化名),今年48岁,一名乳腺癌晚期患者。6年前,曾经是自己生活全部的家庭因第三者介入变得支离破碎。张女士白天在外强装坚强,每晚以泪洗面,始终陷入有毒的心理垃圾中无法自拔,1年前被诊断为晚期乳腺癌,一直在做治疗,但无法控制疾病的进展,全身广泛扩散,疼痛以让她卧床不起,而且情绪非常焦虑,有时甚至失控,在病房里大哭大闹。

张女士的儿子专门请假来陪伴母亲,但张女士跟儿子说得最多的就是“我的病就是你父亲给害的”,渐渐儿子也开始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怨恨。看着被怨恨包围的张女士,周晓艺主任问她:“如果将来你不在了,你儿子在这世上就他父亲一个亲人,你希望他们成为仇人吗?”,张女士沉默了。周主任抓住机会接着说:“你何不珍惜和儿子相处的宝贵时间,回忆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在欢笑中分散自己对病痛的注意力?同时,您坚强勇敢面对疾病,不怕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会为儿子做出榜样,这才是母亲留下的最大的财富。”

通过多次交谈,张女士的情绪平和了很多,不仅没有再大哭大闹,还能够理性地去安排身后事,临床上癌痛的表现也轻了很多。

周晓艺:有时候负性情绪就像一座有毒的心理垃圾,不仅会诱发疾病,也能加重疾病的症状,加快疾病的进程。面对癌痛,我们进行心理格式化,清除有毒的心理垃圾,是战胜疾病的第一步。可以通过回忆美好的事物,回忆成功时刻,挖掘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各种娱乐转移不良情绪或转换引起不良情绪的环境;也可以通过直接宣泄,把不愉快的心情和事件,从心里释放出去;更可以好好的吃一顿,好好的穿一回,好好地玩一把,用享受的方法获得放松和平衡。

肿瘤专科医生 癌症是“身病”,也是“心病”。癌症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不良的负面情绪会增加发生癌症的机率,也会对已患癌症者的治疗和康复产生负面影响。关于心理调适,以下给出我个人的一些建议,供参考。

1、学会宣泄情感。心里有气,不妨学着发一发,能过某种途径渲泄出来,有了委屈不妨试着说出来,甚至哭一哭也无妨。

2、学会面对现实。人生遇到再大的坎也得过,不妨面对现实,有的东西可以改变,有的东西无法改变,只能去适应,别跟改变不了的东西过不去。改变别人改变环境难,因为是不可控的,那就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3、学会依靠别人。人生在世,不可能全部靠自己,有时候要学会示弱,学会依靠身边的人,不要怕麻烦身边的人,互帮互己才能活得轻松。

4、走出去,多参加集体文体活动,去接触人,去亲近大自然,文艺和体育活动可以让压抑的心变得开阔,因为文体活动可以使机体释放一些兴奋因子而心情开朗和快乐起来。

5、多交朋友,遇事学会倾诉,向家人或亲朋好友化倾诉内心的压力和不快,学会释放心理压力,学会心理减压。

6、学会关爱自己,爱别人先要爱自己,不要总是牺牲自己压抑自己。自出自己,人生在世,不要总为别人而活,那样太累。

7、不苛求自己,严于律己,也要宽于待己。

8、学会分享,有分享才会有快乐,再有趣的事、再大的成功,如果不分享,也难有真正的快乐可言。

9、培养兴趣爱好,让心有所托,有兴趣爱好的人不会无聊,多半也不会活得不快乐。

10、读好书,比如心理励志方面的书、休心养性方面的书;有时也不妨寻求宗教的帮助。

11、必要时在特殊情况下要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各种糟心事、不快事、出丑事、杂难事,怎么办?先要“面对”,然后“处理”,最后是“放下”。记住:面对——处理——放下。

清扫情绪垃圾,提升机体免疫力,将癌症最大可能地挡在门外。

怎样做好对癌症患者心里调护

首先分析和了解病人的心时反应。

1、悲观心理的“社会偶联”病人的亲戚朋友、邻里同事等,一旦得知他患了癌症,都不由自主地产生同情心并且抱着“永别”的心情去探视他,甚至过去关系者也纷纷携物相送,以示关爱,然而这样做反而会伤害病人。病人正在这种反常环境里,会认为疾病严重,使悲观情绪更甚,形成了使病人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甚至会促成病人绝望。

2、化疗药物的依赖心理病人经过一阶段适应过程后,承认了自己的“病人角色”心情较平静,把希望寄托在各种治疗上。病人对化疗产生盲目的依赖上。单纯追求用量,较少考虑综合疗法(营养与精神疗法)和身体的整体免疫状况,有的病人在口补营养困难、身体虚弱、血象很低的情况下,还一味要求加大化疗药物的剂量,结果产生严重的合并症。

3、抗药心理 病人害怕化疗药物对身体影响大,自己难以适应化疗药物引起的痛苦,以及对化疗药物引起的痛苦,以及对化疗药物的疗效缺乏信心等等。由于上述心理反应,导致病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丧失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这种心理状态对药物的疗效是极为不利的。因为越来越多资料表明,讲究心理卫生不仅能有效地预防癌症,还有利于肿瘤的消退。所以,我们在实施治疗时和治疗过程中,应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

4、恐癌心理 一般病人对恶性肿瘤的认识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都有恐惧心理,认为癌症是“绝症”,甚至认为癌症是“判死刑而缓期执行的人”,真可谓“谈癌色变”。 病人得知自己被确诊为癌症时,会惊恐万状烦躁不安。外向性格者,会悲伤痛苦,茶饭不思,内向性格者,可能逢人征询,以求证实。

5、怀疑心理 癌症病人确诊前可有疑癌心理,怀疑自己的病可能是癌症,病人心情紧张,坐卧不安,到处求医,要求做种种特殊检查等等。

6、悲观失望的情绪反应病人一旦得知自己患癌症无疑时,便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表现失望多于期待,死亡安排多于生还打算,很少考虑现实疾病的治疗和处置,心情不安,迟疑寡断。

其次,制订一套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

1、要动员病人周围的人关心体贴病人,亲人情感的微妙变化,会影响病人的情绪,如果亲人对他关心体贴,病人的悲观情绪就会减轻甚至消失,反之,病人悲观心理会加重,因此,做好病人亲属的动员工作是扭转病人悲观心理的关键步骤。

2、在医院,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重视语言交流。护士的态度要和蔼,举止文雅;对病人要在治疗和精神上给予关心,要耐心、细心,要有爱心,护士要经常接近病人,明确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切不可说出消极的语言而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要帮助病人解决实际困难,用自己娴熟的技术取得病人的依赖,争取病人的配合。

3、要为病人创造温馨舒适、安静优雅、温度适宜的生活环境。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窗台上放一些花草,陶冶病人情操。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病人身心休息,促进病友羊的人际关系,增强病人心理治疗效果,使病人在轻松、愉快的气围中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治疗目的。

4、对癌症病人的真实病情要适度保守秘密,以免病人过于紧张与恐惧。对已经知道自己患癌症的人,应给予科学的解释、安慰与鼓励,使病人能正确对待疾病。

5、对消极失望的病人要分析原因,做好心理上的安慰,做好调养精神与生活的指导,综合治疗癌症的重要意义,以及意志与情绪对治愈疾病的能动作用,排队不利于治疗的有关心理、社会因素。

6、要及时把握病人的心理活动,抓住时机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尽量消除病人的悲观情绪。向病人介绍疾病的特点、化疗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同时还以治愈的病例为典型,激发病人以乐观自信的心理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让病人从悲观失望中解脱出来,在精神上得到鼓励,在治疗上看到希望。

癌症晚期怎么办

对于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状态是治疗效果好坏与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临床上,有些癌症患者由于过度的恐惧,不配合或拒绝治疗,从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加重了病情的发展;有的甚至被肿瘤“吓死”。因此保持愉悦、充实、轻松的心情有助于治疗。 癌症患者在晚期阶段,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病人极为痛苦。对于晚期肿瘤病人护理应包括姑息性治疗,症状处理,和细致的临床护理及亲切的关怀,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而相对于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癌症晚期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1、心理护理 晚期肿瘤患者有较重的心理负担,其抑郁及焦虑的发生率较常人高,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肿瘤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尤其是高龄癌症晚期,心理支持往往比生理上的治疗更重。本例患者是一位从事医疗工作的老专家,较清楚自身疾病所处阶段、治疗难度与及晚期肺癌的不良愈后,这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护理带来了一定难度。患者明显表现出烦燥,焦虑、睡眠差、胃纳差等不良心理状态。积极给予患者心理安抚,主动接近患者,以同情、关爱的真实情感,支持、鼓励和安慰患者。及时准确地执行各项治疗与护理工作,选择合适的时机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情感表达,想方设法减轻病魔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当患者腹胀时,帮助其进行腹部按摩,采用抱胸减压法防止咳嗽胸痛。当进行静脉穿刺等侵入性治疗时,紧紧握住患者的手,用轻柔的动作进行四肢肌肉按摩;帮助其剃须、剪指甲及更衣等。

2、舒适护理 由于患者为肺癌晚期,病情发展较快,体质虚弱,伴有营养不良及长期卧床,患者的疲惫感和不舒适感日趋加重,采取了以下措施:①给患者创造舒适的病房环境,以增加其心理上的舒适度。在病房的布局上,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嗜好,室内放置了患者平时喜欢欣赏的红玫瑰和绿色植物;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光线,定时通风;保持环境安静,控制探视,减少任何对患者的外界刺激。②睡眠舒适护理。由于患者夜间不适感明显,显著影响了睡眠的质量。为此,首先评估患者的睡眠模式,掌握其生理节奏,尽量将当天的治疗护理工作相对集中在白天或非睡眠时间内完成;加强晚间护理,临睡前30min,给予温水泡脚、擦浴,按摩双下肢,更换上干净柔软的睡衣;夜间观察病情及检查液体输注等情况时,动作轻柔,避免患者在安静状态下被打扰;指导其卧舒适的体位,尽可能使肌肉充分松弛,降低紧张度。

癌症病人最常见的心理变化过程

癌症患者心理变化过程是呈曲线变化,往往从起初的紧张、焦虑,不肯相信残酷的现实到心情稍稍平复,但随着时间的积累,疾病的折磨,癌症病人会变得委屈和怨恨,然后失望、挣扎,到最后就会表现出放弃治疗,接受死亡的消极心态。

紧张和焦虑是癌症患者最初的情绪反应。当人被诊断为癌症,容易惊恐、紧张和焦虑不安,严重的会坐卧不宁,寝食俱废。从心理学的防御机制来看,这一心理过程有利也有弊。当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或肉体感到痛苦时,焦虑原本是一种很不错的警告信号,使人对面临的威胁或痛苦作出相应的反应。但若长期严重的焦虑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进而破坏其身体自然防御系统。

不相信自己患癌的事实,常用否认这一心理过程来应付突然降临的恶耗。否认如同缓冲剂,能把坏消息带来的冲击力缓和下来,使人承受的打击力稍小点,同时也让人心神安宁下来,以便作好心理上和躯体上的应变准备。如果癌症患者不采用否认这一心理过程,一旦经受不住打击,有时会铤而走险,做出不应有的消极行为。否认可使患者得益,但也经常延误病情。

委屈和怨恨是癌症患者经过一番否认的斗争后,表现出的激烈情绪反应。这时患者知道自己患癌症的大局已定,不幸的厄运确已降临。加之癌症对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容易气馁和迷茫。绝望和挣扎是癌症患者严重的心理反应,华夏肿瘤康复会康复指导师温馨提醒,解除这种心态是刻不容缓的。

最终,患者经历了以上各种心理反应后,对待死亡这个话题,已经逐渐不再抗拒。或许,还是会因为将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而懊恼,会因为见不到自己的亲人而伤心,会因为自己一个人孤独地走向死亡,心里充满无限的惆怅、恐慌和悲伤。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人患病后,心理活动也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病人的心理活动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 依赖性增加,被动性加重,行为变得幼稚;(2) 自尊心增强,患病后总认为应受到别人的关怀和照顾,亲人们应为其做出奉献(3) 疑心加重,甚至认为别人低声说话就是在谈论他的病情等等;(4) 还表现为:主观感觉异常,情绪易激动,焦虑和恐惧,害怕孤独等等;癌症患者家属是癌症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他们关心照顾病人的细微程度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癌症病人家属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当医生为病人确认并把病情告知家属后,家属应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向医生了解病人的全面情况,挑起照顾病人的重任,并协助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2、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会产生悲观、恐惧及紧张的情绪,有的甚至抱着消极态度,拒绝治疗,等待死亡。这里家属要耐心疏导,帮助病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树立起战胜癌症的信心,接受并配合治疗。

3、要十分注意病人饮食调养,为病人提供可口美味、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病人在手术后放、化疗过程中,体力、食欲下降,饮食调配尤为重要,它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癌能力,有利于康复。

4、在接受治疗中,病人十分痛苦,有的病人可能会脾气很大,家属要忍耐和理解,分担病人的痛苦,尤其在病人病情恶化甚至无望时,家属更应给病人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

5、癌症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治疗期外,还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家属要配合病人完成每次随访。

桂圆皮的功效与作用 抑癌抗癌

桂圆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给癌症患者口服桂圆粗制浸膏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冬天进补吃什么好 百合

最后就是百合了。百合的味甘微苦、性平,百合的营养成分丰富,有蛋白质、维生素、还有胡萝卜素等等营养成分,还有一些特殊的有效成分,比如淀粉、多糖、果胶、多种生物碱等。百合对抑制癌细胞增生有一定的疗效,所以,给癌症患者喝百合粥是有很大好处的。

做好躁郁症患者心理调节

躁郁症并不少见,但很多人“掉以轻心”,觉得自己只是碰到不顺心的事情,心情受了影响,是生活环境或工作造成的,自己调整一下,缓一缓就能好。同时还有不少躁郁症患者被错误的诊断为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可能让病情更严重。那么哪些症状有助于我们识别躁郁症呢?

患上躁郁症,同一患者在躁狂与抑郁之间的变化之大甚至会令家人都难以适应。在躁狂发作期间,有的患者会出现情感高涨、自负,一时冲动辞去工作,或者大手大脚消费、兴奋、精力过剩、睡眠需求减少,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有时爱发脾气,听不得一点意见,爱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对自己评价过高,夸大自我,做事盲目;注意力随境转移。而在抑郁发作期间,又会感到情绪低落、悲伤,对自己没有信心、无助,对过去感兴趣的事都不愿意做了,经常独处不愿见人;甚至出现强烈的自我厌恶、绝望,甚至有自杀的想法。

躁郁症如不治疗,易反复发作,长期的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疾病慢性化、人格改变和社会功能受损。因为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在该病发病和复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防治躁郁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试方法,培养乐观、积极、健康的性格,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2、纠正不良的认知模式,比如:对人、对事、对社会过度从否定、悲观、消极、负面的角度看问题,自卑或自尊心过强,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做出客观评价。

3、努力改正不良行为模式,如冲动盲目、不顾后果,孤僻离群、缺乏沟通和社会交往,应积极融入社会,多参加集体活动。

4、避免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避免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的生活状态,适当给自己减压。

气功可以治疗癌症吗

现在医学上有很多的难题无法解决,癌症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很是实践证明运动养生可以使癌症复发以及发生的几率变小,那什么样的运动有利于预防癌症呢?我们请到的运动养生专家将为我们解释。

关于癌症的病因,人们普遍重视理化刺激、病毒、慢性感染、药物、遗传等因素,却忽略了社会、职业、生活习惯、个性、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事实上,现代心理生理学的研究已发现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紧张刺激所引起的不良情绪常常是引起癌症的重要因素。对癌症患者作心理调查发现,压抑愤怒,有不安全感及不满情绪的人易患癌症;情绪忧伤、失望和难于解脱的悲哀会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同时,对治疗怀疑、丧失信心、焦虑者常致复发;压抑及克制情绪者,预后不良。中医学早就注意到,情志所伤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并认为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原因。如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一书中指出,乳岩(乳腺癌)的产生是由于“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者,致经络痞备,聚积成核,初如豆大,渐如棋子……渐渐而大,始生痛疼,痛则无解,日后堆如粟……名曰乳岩”。

随着癌症研究的进展,对癌症的治疗的方法也不断增多。但基本都离不开两个方面,即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清除病灶;用中药、免疫疗法来改变机体内环境,增强抵抗力。这些治疗方法都是靠医生从外部给患者以物质的治疗方式实现的,大多忽视对患者心理因素的调整。而气功不仅重视对患者心理因素的调整,同时强调通过自我精神调节,调动人体生理潜力,起到强身治病为人类造福的作用。因此,癌症患者如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能较好地掌握气功的要领进行锻炼,并与其它疗法相结合,对减轻症状,缓解精神紧张,消除焦虑情绪,促进食欲,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是非常有益的。心身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利于机体对癌症的控制和转化。从这一角度出发,气功疗法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运动养生专家讲到从目前关于气功治癌的报导来看,一些早、中、晚期的癌症患者,在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的同时,辅以气功治疗,可以使症状改善,病灶减小或消失。不少人远远超过了预想的结果。更有个别晚期患者,在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情况下,采用气功疗法,有时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进一步加强气功治疗癌症的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冬天吃什么滋补 百合

最后就是百合了。百合的味甘微苦、性平,百合的营养成分丰富,有蛋白质、维生素、还有胡萝卜素等等营养成分,还有一些特殊的有效成分,比如淀粉、多糖、果胶、多种生物碱等。

百合对抑制癌细胞增生有一定的疗效,所以,给癌症患者喝百合粥是有很大好处的。

抑郁症患者心理症状

一,自杀观念和行为:抑郁症患者半数左右会出现自杀观念。轻者常常会想到与死亡有关的内容,或感到活着没意思,没劲;再重会有生不如死,希望毫无痛苦的死去;之后则会主动寻找自杀的方法,并反复寻求自杀。抑郁症病人最终会有10%-15%死于自杀。偶尔病人会出现所谓“扩大性自杀”,病人可在杀死数人后再自杀,导致极严重的后果。因此它绝非一种可治可不治的“良性”疾病,积极的治疗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二,焦虑:焦虑与抑郁常常伴发,而且经常成为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主观的焦虑症状可以伴发一些躯体症状,如胸闷、心跳加快、尿频、出汗等,躯体症状可以掩盖主观的焦虑体验而成为临床主诉。

三,自责自罪:病人对自己既往的一些轻微过失或错误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一些作为让别人感到失望。认为自己患病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严重时病人会对自己的过失无限制的“上纲上线”,达到妄想程度。

四,认知症状:抑郁症伴发的认知症状主要是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下降。这类症状属于可逆性,随治疗的有效而缓解。认知扭曲也是重要特征之一,如对各种事物均作出悲观的解释,将周围一切都看成灰色的。

五,自知力:相当一部分抑郁症病人自知力完整,主动求治。存在明显自杀倾向者自知力可能有所扭曲甚至缺乏对自己当前状态的清醒认识,甚至完全失去求治愿望。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自知力不完整甚至完全丧失自知力的比例增高。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知力保持完整的程度不如单相抑郁症患者。

龙眼肉有什么功效 抗菌抑制癌细胞

实验表明,龙眼肉对某一类肿瘤的抑制率达90%以上,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给癌症患者口服桂圆粗制浸膏,症状改善90%,延长寿命效果约80%。

冬天吃什么食物好 百合

百合的味甘微苦、性平,百合的营养成分丰富,有蛋白质、维生素、还有胡萝卜素等等营养成分,还有一些特殊的有效成分,比如淀粉、多糖、果胶、多种生物碱等。

百合对抑制癌细胞增生有一定的疗效,所以,给癌症患者喝百合粥是有很大好处的。

不孕症患者心理承受压力大

几乎所有不孕症患者或多或少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每个患者均因不同的经历对不孕的结果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情感压抑之后,都逐渐趋向一种模式。

大多数夫妻对不孕的现状难以接受,对自己的生育问题持否定态度,对医师的诊断感到意外和震惊,进而将因挫折感、自责感产生的愤怒直接向对方发泄,并逐渐自感抑郁,导致性功能紊乱。

由于对怀孕的切盼,夫妻双方在每次月经中期都抱有侥幸的心态,月经后期都充满对妊娠的期望和等待,而每次月经来潮都倍感失望和懊丧,这种周而复始的月经周期造成激烈的情绪波动、心理挫折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20%的妇女排卵障碍,而男方则表现为性功能降低甚至阳痿。临床调查也表明,心理压抑与不孕呈明显正相关,心理因素对不孕症的影响已是公认的不孕因素之一。

因此,不孕夫妇应积极在就医时向医师倾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医师也应鼓励患者之间交流处积压的感受和治疗过程,调整心态,减轻压力,打破恶性心理循环,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以期达到尽早怀孕的效果。

龙眼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抗菌抑癌

实验表明,龙眼肉对某一类肿瘤的抑制率达90%以上,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给癌症患者口服桂圆粗制浸膏,症状改善90%,延长寿命效果约80%

相关推荐

怎样照顾癌症病人

首先,过于无微不至,甚至连挤牙膏、拧毛巾这些小事都包办,生怕累着患者。这样极易使患者认为自己是一个废人,自己的存在只能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和麻烦,从而丧失生活的信心。另一方面,有些患者经过放化疗等治疗后体力较差,往往会对别人的帮助产生依赖心理,放弃活动和锻炼的机会。 第二,在探视患者时在其面前表现出明显的怜悯与同情,甚至和患者一起掉眼泪,与其交谈时则小心翼翼,目光不敢对视,顾左右而言他。这些都会使患者感到悲伤、孤独和压抑,由此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 第三,过于频繁的探视。有时可以看到一位癌症患者住院后,家

哪些人群在平时易得抑郁症

抑郁症对患者心理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患者会对一些事物非常消极,有时候会觉得生活没有乐趣,甚至会自杀。意识减退,精神不振,缺乏主动性,动作缓慢,重者终日呆立,泪流满面,有的卧床不起等。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病,俗称“心里感冒”现代人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很大,主要是由于社会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加剧了抑郁症的发生,那么容易是抑郁症的患病人群有哪些呢? 一、中年人由于已经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责任比较大,因此患抑郁症的比例最高,主要集中在35岁至50岁之间。 二、癌症患者长时间患病,尤其是癌症患者最容易得抑郁症。患上癌症

癌症患者的心灵要如何护理

怀疑心理 这样的病人有很多。病人一旦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坐立不安,多方求证,心情紧张,猜疑不定。因此,医务人员应言行谨慎,要探明病人的询问的目的,科学而委婉地回答病人的所提问题,不可直言,减轻病人的受打击的程度,以免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这样的患者心理养生要跟上。 恐惧心理 这种情况也很正常。患者确切知道自己患有癌症,常表现为害怕、绝望,失去生的希望,牵挂亲人。护士应同情病人,给予安慰,鼓励病人积极接受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并强调心理对病情的作用,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只有做好这样的心理养生,治疗才会

不良情绪有碍乳腺癌治疗

癌症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研究表明,癌症患者的情绪异常对预后影响很大,抑郁状态可加重治疗的副作用,也能促进癌症的复发、转移、恶化等。河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尤伟教授介绍,特别是乳腺癌患者,经过手术后,女性的部分特征没有了,心理上一时难以调适过来。这时,如果加上配偶不体贴,夫妻关系和性生活不和谐,80%的乳腺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治疗乳腺癌目前改良根治术是主要手段,综合化疗、放疗使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有所提高,但乳腺癌患者的总体复发率仍达40%,而一旦出现复发或转移,患者的治

脑瘤术后的心里康复

脑瘤患者通过系统的治疗,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高。良好的疗效离不开科学严谨的治疗,也离不开患者心理和生活方式的配合。生存较长患者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心态平和,性格乐观。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人200万,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已经死亡的癌症患者中,80%以上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在结束常规治疗以后的康复期。特别是手术、化疗后的患者存在诸多心理问题,悲观的心理阴影,导致患者最终难过“心理康复关 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表明,恶性脑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效果以及复发、转移、康复等,均与情绪、性格变化密切相关。健康

肝癌患者能活多久

肝癌患者到了晚期以后都会出现消极治疗的情况,唯一的疑问就变成了,我还能活多久? 其实对于癌症患者,不管是肝癌还是其他癌症都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因为到底能活多久这个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具体病情和医疗条件等各种因素综合而定。 患者心理素质好,身体素质佳的,一般免疫力会越来越强,在治疗的时候也能使癌细胞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果患者身心受损,长期抑郁就会降低身体的免疫能力,使得癌细胞扩散的更快。 如今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只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平时多注意饮食,培养

瑜伽也能防癌

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愉悦心情的方式,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人们一般会在累的时候去练一下。放松心情。 瑜伽对癌症的好处: 首先,瑜伽动作是有氧运动。 肿瘤患者的肿瘤细胞都是厌氧细胞,通过适当的瑜伽锻炼,可以增加血氧含量,扼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可控制肿瘤的继续生长或者转移。这也是我所倡导的有氧抗癌操

心理方面怎么治疗自闭症

1.支持性心理治疗 自闭症患者心理治疗,以支持性心理疗法为主。尤其是在疾病的早期,缓者的情绪极其低落,则以支持性的心理治疗为主。针对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以及所处的不良环境,个与言语和行为上的支持。所有的自闭症患者,都需要支持和鼓励,并对其疾病状况给与充分解释,如果自闭症不太严重,应在早期与患者就生活状态,进行讨论与咨询。 如果自闭症状严重,则不应早期与患者进行讨论,因为这只会增加患者心理压力,加重患者的失望感,医生应着重对患者,从责任感上进行激励,使患者恢复对生活的信心。 2.疏导心理治疗 抑郁患者情绪低

热疗的作用

人们也从大量临床实践中观察到高温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作用。古代中医师曾用隔蒜灸治疗颈部肿物;西方古代文献也曾记载有人用烧红了的小烙铁治疗体表肿瘤。第一篇关于发热有助于治疗肿瘤的医学论文发表于1866年,论文作者是德国医生Bush。他报道了一名经病理学证实的面部肿瘤患者,因感染丹毒而发高烧,高烧后肿瘤消失了。1887年Bruns首先提出将热疗应用于肿瘤治疗的设想。 用人为方法升高体温治疗肿瘤,最著名的是十九世纪末美国医生Coley,他给癌症患者接种细菌毒素(Coley毒素,Coley’s Toxin),诱发病人

癌症患者常有的5种心理

很多人在得知患癌时都极力否认,继之悲观绝望、焦虑、害怕以及抑郁等,这些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着病情演变。在不良情绪状态下,可促使癌细胞转移,导致患者提前死亡。癌症的精神神经免疫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可通过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而使癌症发生、发展或抑制。 癌症病人一般可能有以下心理: 1、怀疑心理:病人一旦得知自己患上癌症,而坐立不安,多方求证,心情紧张,猜疑不定,怀疑自己的病情已经无药可救。 2、恐惧心理患者确切知道自己患有癌症,常表现为害怕、绝望,失去生的希望,牵挂亲人,害怕别人戴有色眼镜看自己。 3、悲观心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