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
怎样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
游戏方法:
带着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坐在宝宝的头部上方。
在宝宝的视觉不疲劳的状态下,沿着水平方向摇晃玩具。
熟悉水平方向的摇晃后,就可以开始沿着垂直方向摇晃玩具。
怎样促进宝宝大脑神经细胞发育
每天盯着宝宝的眼睛1 分钟以上,就能促进宝宝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如果宝宝注视妈妈的眼睛,妈妈的脸就应该慢慢地左右移动。
游戏方法:
稍微抬起宝宝的头。
隔20 ~ 30 厘米注视宝宝的眼睛,同时轻轻地微笑或对话。
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和宝宝说:“你尿尿啦!”、“我们吃饭好吗?”等。
将色彩鲜艳带响声的玩具,放在距离新生儿眼睛的25厘米处,边摇边缓慢移动,吸引新生儿的视线随着玩具和响声移动。
坐在新生儿对面,一边喊他的小名一边移动大人的脸,让新生儿注视大人的脸并随之移动。
一岁宝宝有必要上早教班吗
早教,宝宝早期教育
客观地讲,不一定非得上早教班,但早教非常有必要。早教的含义是早期教育,而不是早教班的意思。
宝宝为了能够通过母体狭窄的产道,在大脑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额情况下就来到了这个世界,出生后,宝宝的大脑神经还在继续发育,神经网络一直不停地生长、断裂、重组,把用得上的留下,用不上的去除。有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用进废退”。可见后天通过对宝宝大脑神经进行良性刺激,有利于宝宝大脑的完全发育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的健全。
宝宝早期教育分年龄
宝宝在一岁半左右的时候,整个感知系统还非常的原始,在这个阶段,只要家长们采取良性教育,比如通过给宝宝看色彩丰富的图画、陪伴宝宝玩耍、跟宝宝说话等,都能很有效地刺激宝宝的大脑发育,而不是固定的把宝宝放在某个固定的空间里。一岁以前,主要是刺激宝宝各个感官以及体能的发展,如通过看图画,促进宝宝视觉发育和阅读的能力;通过跟宝宝说话、讲故事等互动方式,促进宝宝的听觉及意识的集中,有助于宝宝集中注意力;通过让宝宝抚摸实物、爬行等,促进宝宝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能力等。
宝宝视觉发育的历程
人类的视觉发育在生长的过程中不停地发展、变化。视力是在出生后几个月逐渐增进的,要到七岁才基本发育完全。要有正常的视力,两眼相等的视力是绝对必须的。唯有如此,才能有“两眼视觉”,进一步才可建立“立体视觉”。人类视力的发育可分几阶段:
1、怀孕期
早在母亲怀孕第四周,胎儿的视觉就形成。此时,眼很小(比针头还小),而且被一层皮层包覆着。以后四、五个月,眼神经、血管、水晶体和视网膜开始发育。到第六个月末,胎儿眼睛已有很大的发展。
2、新生儿
正常新生儿两个眼球虽然成形,其视力并未完全发育。一般估计,出生到一星期之间的视力为0.01至0.02,一个月大的婴儿视力为0.05至0.1。出生到三个月之间,眼球并不会固视,而会被脸孔、明亮或运动的物体所吸引。所以有时候会表现出“斜视”的外观。
3、3个月大时
到这个时候,大多数幼儿的视觉可以很平稳地“跟随”运动的物体,也能将视线固定在某物体上。色彩、运动的物体都能吸引幼儿,而这些都可以促进视觉的发展。四个月时,开始建立立体视觉。
4、3至6个月大
在这时期,视网膜己有很好的发育。幼儿能由近看远,再由远看近,物体的细微部位也能看清楚。对于距离的判断也开始发展。四个月时,开始建立立体感视觉。
5、6个月大
在此时期,眼睛己有成年人的三分之二大。看物体是双眼同时看,从而获得正常的“两眼视觉”。而距离及深度的判断力也继续发展。
6、一岁时
到这个时候,幼儿的视力进一步全面发展。眼、手、及身体的协调更自然。此时视力为0.1至0.3。一岁之前的视力为“可塑期”,若视线被遮住,则视力将无法继续发育,甚至退化。
7、2至4岁
此时的儿童喜欢看图片、画画,带有图片的故事常能吸引儿童的专注,三岁的正常视力为0.6至0.8,四岁时的正常视力为0.8至1.0。三岁时,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
8、5至7岁
此期之正常视力应为1.0。若无法达到正常视力,则须查出原困。若发现有弱视,则尚有“补救”的机会。
9、8至9岁
此时期之视力发育已完成,不会再有变动。若此时才发现有弱视或没有立体感视觉,则矫正的机会就不乐观了。
0-6岁宝宝视觉发育指标
1个月内:出生一周,宝宝的视力趋向于近视,可以把视力集中于 8 至 15 厘米远的物体上,还能够用眼追随移动的物体。在宝宝头部上方的位置出示一个环,作垂直方向的移动,观察宝宝能否立即用眼睛追随红环。一周后,可以看见3米处的物体,他也将学会跟踪运动的物体,并且喜欢看人的面孔或者高对比度的图案,两只眼睛运动还不够协调。1个多月时婴儿能看清眼前15—30厘米内的物体,能注视物体了。
2个月:到了2个月时婴儿视觉集中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喜欢看活动的物体和熟悉的大人的脸。能协调的注视物体,能区分颜色,但不能分辨深浅,在90度范围内眼球能随着物体运动,当有物体很快地靠近眼前时,会出现眨眼等保护性反射,注视小手5秒以上。
3-4个月:3个月时能固定视物,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视力约为0.1。注视的时间明显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例如,婴儿睡在小床上,母亲从身边走过时,他的眼睛可以跟着母亲的身体转动,喜欢看自己的手。对颜色很敏感,婴儿对色彩有偏爱,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不喜欢看暗淡的颜色。他们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所以我们经常要用红色的玩具来逗引孩子也正是这个道理。仰卧时,两眼会跟踪走动的人。经常有意识地在宝宝面前走动,吸引宝宝的关注,观察宝宝眼睛是否会追随。
5-6个月:眨眼次数增多,可以准确看到面前的物品,还会将其抓起,在眼前玩弄。将手摇铃挂在摇篮或婴儿床旁边,当孩子不小心碰到手摇铃时,观察宝宝是否会因声音注意到某处有个东西。当孩子坐起来玩时,双手可以在眼睛的控制下摆弄物体,会盯住他拿到的东西,手眼开始协调。在宝宝眼前出示玩具,并上下左右缓慢移动,观察宝宝是否能有意识地主动追随。6个多月时,目光可向上向下跟随移动物体转动90度。这时候孩子的视力可达0.1,能注视较远距离的物体,如街上行人、车辆等。
7-8个月:能辨别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喜欢寻找那些突然不见的玩具;跟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观察宝宝的兴奋程度和反应及时与否。
9-10个月: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寻找掉下的玩具,并能辩别物体大小、形状及移动的速度。能看到小物体,能开始区别简单的几何图形,观察物体的不同形状。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实际上这是一种立体知觉。
11-12个月: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1岁时视力可达0.2。
1-2岁:1岁后,喜欢看图书,能区别物体,会模仿动作。在外界环境光线的不断刺激下,孩子的视力逐渐在发展,到1.5岁时,他的视力可达0.4,能看见细小的东西如爬行的小虫、蚊子,能注视3米远的小玩具。还能区别简单的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方形。
2-5岁:这阶段的孩子能判断出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
2--3岁:双眼视觉发育最为旺盛。2-3时,视力大约达到0.5-0.6,已经快接近成人视力,但此时极易使视力丧失。 四五岁时,视力大约为1.0,各种眼部生理反射已形成并趋于稳固,此时已不易丧失视力。
6岁:六七岁时进入成人的视觉。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
用筷子有利于宝宝大脑发育吗
用筷子进食是我国人民的一大特点,用筷子进餐,会使宝宝得到锻炼,必然促进宝宝“心灵手巧”,起到“健脑益智”的作用。常言道,心灵手巧。此外,用筷子还能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对于预防斜视和弱视都是大有帮助的。在使用筷子夹食物之前,离不开眼睛的视觉定位,即两眼注视同一目标,再将它们分别所得的物像融合成具有三维空间完整的像。这一过程看似简单,但需要两眼外肌的平衡协调。
宝宝出生30天能看多远 做这些可促进满月宝宝视力发育
家长们可为宝宝准备一些爸妈的黑白照片、黑白的卡片来辨认,促进宝宝的视力发育。
为了促进宝贝的视觉发育,可以在宝贝的小床周围挂一些色彩鲜艳的床挂。
刚出生的宝贝对黑、白、红三色比较敏感。一些规则的、对比强烈的图案比较能吸引宝贝的注意力,比如黑白格子、黑白条纹、同心圆都可以促进宝贝视觉的分辨能力。
宝宝30天了,家长们可以每天训练宝贝做追视训练,方法是:把球放在离宝贝20厘米左右远的地方让宝贝看,然后慢慢移动,让宝贝的目光随着球移动。这个训练还能训练宝贝的注意力。
视力的发育离不开充足的睡眠,宝宝睡眠好,对宝宝的视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哦,平时家长要注意喂奶,不要让宝宝饿着,宝宝尿湿了、有大便了都要及时更换,另外让宝宝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也很重要哦。
九个月宝宝视觉发育
9个月宝宝看到的东西,能记忆了,并能充分反映出来。不但能认识父母的长相,还能认识父母的身体和父母穿的衣服,所以也很可能会发生缠着妈妈抱或爸爸抱,一旦接触陌生人就会哭泣的情况。
9个月宝宝会有选择地看他喜欢看的东西,如在路上奔跑的汽车,玩耍中的儿童,小动物,能看到比较小的物体了。婴儿非常喜欢看会动的物体或运动着的物体,比如时钟的秒针、钟摆,滚动的扶梯,旋转的小摆设,飞翔的蝴蝶,移动的昆虫等等,也喜欢看迅速变幻的电视广告画面,您是否也发现您家宝宝很喜欢看电视广告呢?不用担心,这就是宝宝的视觉系统在发育的表现。
9个月宝宝开始能认识颜色了,妈妈不断教宝宝:“这是红气球,这是黄气球,这是绿气球。”尽管婴儿对颜色的变化还不理解,也不能分辨,但能够记住颜色了,把不同颜色的气球放在不同的地方,妈妈问:“红气球呢?”宝宝会把头转向红气球。“黄气球呢?”宝宝又会把头转向黄气球。平时宝妈们也可以多和宝宝玩这类认知游戏,锻炼和促进宝宝的视觉系统发育。
对性别有了初步认识。如果总是爸爸抱着宝宝玩,宝宝就喜欢让和爸爸年龄差不多的男人抱。妈妈抱得多的宝宝,喜欢让和妈妈年龄差不多的女人抱。
孕妇吃驴肉的好处
1、对胎儿的好处:驴肉富含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准妈妈适量补充有助于宝宝视力和大脑发育,预防视力障碍,提升智力发展。
2、驴肉中的蛋白质促进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升级免疫系统,保障孕妇生命活动的正常运作,促进胎儿健康发育。
3、驴肉中的脂肪帮助儿童大脑、视觉发育,维护皮肤健康,保持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维持女性正常排卵、月经、受孕以及哺乳功能,增强免疫力。
4、驴肉中的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觉功能,预防夜盲症,改善人体免疫力,促进宝宝正常生长发育。同时防止孕妇皮肤粗糙,帮助产妇产后恢复身材。
孕妈要小心维生素AD影响宝宝的一生
一,维生素A对视觉发育、免疫功能建立、骨骼发育、提升造血功能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1)维生素A又叫“视黄醇”,是促进宝宝视觉发育的重要物质,缺乏可导致夜盲症或干眼症;
2)维生素A可直接促进抗体生成、提高免疫细胞功能,因此,维生素A又被称为“抗感染维生素”,缺乏可导致机体免疫能力降低,易患感冒、腹泻等疾病;
3)维生素A还和转铁蛋白的功能密切相关,充足的维生素A可以保证元素铁合成血红蛋白,降低宝宝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4)维生素A是维持呼吸道、消化道上皮细胞完整性的重要物质,确保上皮细胞的屏障作用,可帮助宝宝反抗病菌侵略;
同时可以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骨细胞分化,对促进婴幼儿骨骼生长有着重大意义。
二,维生素D对促进骨骼生长、提升免疫力、预防佝偻病、抗敏等方面都有作用重大。
1)数据显示,体内维生素D水平较低的幼儿患过敏性疾病几率是正常孩子的2.4倍;
2)同时激发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发现并杀死侵入人体的致病源,提高抗感染能力和抵抗力;维生素D与体内钙、磷代谢有密切关系。可促进小肠粘膜合成钙结合蛋白,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
三,宝宝缺乏维生素A,即使是微量缺乏,身体也会有所反应。
1)会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等问题;其次,抵抗力下降,易发生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2)造血能力下降,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风险大大增加;
3)如果维生素A持续摄入不足,那么宝宝严重时会引发夜盲症,甚至还会引起生殖功能衰退、骨骼生长不良及生长发育迟缓等
新生婴儿游泳有什么作用
1、刺激新生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促进宝宝视觉、听觉、触觉和平衡觉的综合信息传递,使其尽快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2、促进宝宝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增强其食欲和消化功能,促进宝宝生长发育。
3、增强宝宝的循环和呼吸功能,调节血循环速度,增强心肌收缩力;通过水对胸廓的压力,促进新生儿胸部的良好发育,增加肺活量。
4、婴儿在水中自主的全身运动,可增强其骨骼、肌肉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5、水的轻柔爱抚,还能使宝宝感到身心舒适,有利于提高其睡眠质量。
各阶段宝宝视觉发育标准
视觉,除了关系宝宝能不能看见这个美丽世界,也影响到宝宝日后所有动作发展。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能感受到光,出生一个月左右也能看见20厘米还有的物体,大约1岁左右就可以发展到接近成人的视觉功能,所以1岁前正是宝宝视觉发展的黄金时期。
宝宝视觉发展时间表
胎儿期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大约5个月左右就可以感受到光,9个月左右也能分辨黑暗及光明。
7~8周
胎儿的眼睛构造已大致完成,但功能有无则不清楚。
8~12周
连接眼睛和大脑的神经纤维也会开始发育,并形成眼皮。
12~17周
视觉器官完全发展。
17~20周
虽然眼皮还是闭着,但视网膜已能感受到光线,若用手电筒照胎儿,他会因刺眼而皱眉头。
25~28周
胎儿可以睁开眼睛看前方,具有些微调整焦距的功能,但瞳孔颜色要等出生后几个月后才能转成正常颜色。
32~36周
胎儿感受到光的反应会有更进一步,大动作有转动头部、伸手去触摸等,小动作有转动眼珠、对焦等。通过胎儿眼睛的闭合,也能分辨黑暗及光明。
出生后
以前很多人认为,大类大约要到4~5岁之后,其视觉发育才会完全成熟。但现在医学界普遍相信,宝宝1岁左右,所有成像发育已经完成。
0~4个月
宝宝一出生就有对比(黑白)的视觉。
2~3个月大时会定点看东西,甚至会转动头部去追移动体。
到了4个月大左右,会改以转动眼睛去追移动作体。此阶段给宝宝的玩具,在颜色上应选择对比强烈(如黑白)为宜。
4~6个月
此时宝宝已具备立体感,双眼视觉也已发育成熟,所以眼睛和双手可以相互协调做简单动作。
可以试着给宝宝握奶瓶(家长需一旁扶住奶瓶,因为他还无法承担奶瓶重量)或教他拍手,甚至把干净、可以咬的玩具给他,看他是否会伸手去取玩具,并送入口中。
6~8个月
当宝宝从躺着发展到会坐立,同时也代表着宝宝的视力范围从左右发展到了上下,对宝宝而言,他的视野完全不同了。
此时给予刺激的玩具除了色彩,还可加入声音,因为这个阶段宝宝的眼睛、手脚、身体等协调能力较佳,所以是视觉、听觉和表情反应最佳的统合时期。
8~12个月
宝宝此时通常会喜欢坐着丢东西,然后爬行追物品,或者想要站立拿东西等。那是因为宝宝看到物品,以丢东西的方式来测距离,也有了空间感,同时也证明了宝宝的视觉发展程度。
许多行为学家认为,10~12个月大时,应该多让宝宝爬行,不要急着去诱导他站起来走路,因为在爬行阶段建立好空间感,日后走路才会更稳健。
1岁以后
可以给一些较精细的玩具或物品刺激,因为此时宝宝的成像发育已经成熟。
3岁左右
可以带到眼科进行视力测验。
怎样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
所有的发育都要经过一定的阶段。在视力还未完全发育的宝宝出生1 个月前后,沿着水平方向摇晃小铃铛,就能稳定地刺激宝宝的视觉发育。在这个时期,宝宝的色觉还不发达,因为最好使用黑白或者单纯而鲜明的颜色的铃铛。
游戏方法:
带着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坐在宝宝的头部上方。
在宝宝的视觉不疲劳的状态下,沿着水平方向摇晃玩具。
熟悉水平方向的摇晃后,就可以开始沿着垂直方向摇晃玩具。
怎样促进宝宝大脑神经细胞发育
每天盯着宝宝的眼睛1 分钟以上,就能促进宝宝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如果宝宝注视妈妈的眼睛,妈妈的脸就应该慢慢地左右移动。
游戏方法:
稍微抬起宝宝的头。
隔20 ~ 30 厘米注视宝宝的眼睛,同时轻轻地微笑或对话。
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和宝宝说:“你尿尿啦!”、“我们吃饭好吗?”等。
将色彩鲜艳带响声的玩具,放在距离新生儿眼睛的25厘米处,边摇边缓慢移动,吸引新生儿的视线随着玩具和响声移动。
坐在新生儿对面,一边喊他的小名一边移动大人的脸,让新生儿注视大人的脸并随之移动。
怎么挑选太阳镜 孩子什么时候需要戴太阳镜呢
只有在太阳光很强烈,或者是到了高原地带,或者是到了雪地里反射太阳紫外线特别丰富的时候,才需要给孩子配戴太阳镜。如果是在室内或者阴暗的地方,就不需要配戴太阳镜了。另外,家长也要尽量避免孩子长时间的佩戴太阳镜。因为8岁以内儿童各项指标眼部未发育成熟,明亮的光线、彩色的图案可以刺激宝宝视觉的发育,过度的给宝宝配戴太阳镜,是会损伤宝宝视觉发育的。而且最新表明,紫外线可以刺激眼睛多巴胺的分泌,可以有效的延缓宝宝近视的发展。所以适当的紫外线对宝宝是有好处的,并不是绝对的一点紫外线都不可以接触。
宝宝眼保健不可少
宝宝生下来的视力仅有光感,在日后的光线刺激下,视力逐渐发育起来,到5~6岁应该发育到标准的1.0。在这段时间的发育过程中,任何不良因素都会影响宝宝视力发育,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宝宝视力残缺。
3岁前是宝宝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所谓关键期也就是说视觉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治疗,对宝宝视力的影响最为严重。因此,父母要特别关注宝宝这一时期视力发育的情况。
定期的眼保健是发现宝宝视力问题的重要环节。许多影响到宝宝视力的因素往往不痛不痒,不像身体其他疾病有明显表现,容易被家长发现,加上宝宝不会表达,很容易被忽视。定期的眼保健能监测宝宝视力发育情况,也是早期发现宝宝视力问题的重要途径。
眼保健应从零岁开始。具体时间是在宝宝满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岁,以后每半年一次,直至视力发育正常。父母要在宝宝这些年龄段时带他去做眼保健。家长带宝宝去体检时,也要有意识带宝宝去做眼睛的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