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样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

怎样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

游戏方法:

带着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坐在宝宝的头部上方。

在宝宝的视觉不疲劳的状态下,沿着水平方向摇晃玩具。

熟悉水平方向的摇晃后,就可以开始沿着垂直方向摇晃玩具。

怎样促进宝宝大脑神经细胞发育

每天盯着宝宝的眼睛1 分钟以上,就能促进宝宝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如果宝宝注视妈妈的眼睛,妈妈的脸就应该慢慢地左右移动。

游戏方法:

稍微抬起宝宝的头。

隔20 ~ 30 厘米注视宝宝的眼睛,同时轻轻地微笑或对话。

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和宝宝说:“你尿尿啦!”、“我们吃饭好吗?”等。

将色彩鲜艳带响声的玩具,放在距离新生儿眼睛的25厘米处,边摇边缓慢移动,吸引新生儿的视线随着玩具和响声移动。

坐在新生儿对面,一边喊他的小名一边移动大人的脸,让新生儿注视大人的脸并随之移动。

一岁宝宝有必要上早教班吗

早教,宝宝早期教育

客观地讲,不一定非得上早教班,但早教非常有必要。早教的含义是早期教育,而不是早教班的意思。

宝宝为了能够通过母体狭窄的产道,在大脑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额情况下就来到了这个世界,出生后,宝宝的大脑神经还在继续发育,神经网络一直不停地生长、断裂、重组,把用得上的留下,用不上的去除。有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用进废退”。可见后天通过对宝宝大脑神经进行良性刺激,有利于宝宝大脑的完全发育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的健全。

宝宝早期教育分年龄

宝宝在一岁半左右的时候,整个感知系统还非常的原始,在这个阶段,只要家长们采取良性教育,比如通过给宝宝看色彩丰富的图画、陪伴宝宝玩耍、跟宝宝说话等,都能很有效地刺激宝宝的大脑发育,而不是固定的把宝宝放在某个固定的空间里。一岁以前,主要是刺激宝宝各个感官以及体能的发展,如通过看图画,促进宝宝视觉发育和阅读的能力;通过跟宝宝说话、讲故事等互动方式,促进宝宝的听觉及意识的集中,有助于宝宝集中注意力;通过让宝宝抚摸实物、爬行等,促进宝宝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能力等。

宝宝视觉发育的历程

人类的视觉发育在生长的过程中不停地发展、变化。视力是在出生后几个月逐渐增进的,要到七岁才基本发育完全。要有正常的视力,两眼相等的视力是绝对必须的。唯有如此,才能有“两眼视觉”,进一步才可建立“立体视觉”。人类视力的发育可分几阶段:

1、怀孕期

早在母亲怀孕第四周,胎儿的视觉就形成。此时,眼很小(比针头还小),而且被一层皮层包覆着。以后四、五个月,眼神经、血管、水晶体和视网膜开始发育。到第六个月末,胎儿眼睛已有很大的发展。

2、新生儿

正常新生儿两个眼球虽然成形,其视力并未完全发育。一般估计,出生到一星期之间的视力为0.01至0.02,一个月大的婴儿视力为0.05至0.1。出生到三个月之间,眼球并不会固视,而会被脸孔、明亮或运动的物体所吸引。所以有时候会表现出“斜视”的外观。

3、3个月大时

到这个时候,大多数幼儿的视觉可以很平稳地“跟随”运动的物体,也能将视线固定在某物体上。色彩、运动的物体都能吸引幼儿,而这些都可以促进视觉的发展。四个月时,开始建立立体视觉。

4、3至6个月大

在这时期,视网膜己有很好的发育。幼儿能由近看远,再由远看近,物体的细微部位也能看清楚。对于距离的判断也开始发展。四个月时,开始建立立体感视觉。

5、6个月大

在此时期,眼睛己有成年人的三分之二大。看物体是双眼同时看,从而获得正常的“两眼视觉”。而距离及深度的判断力也继续发展。

6、一岁时

到这个时候,幼儿的视力进一步全面发展。眼、手、及身体的协调更自然。此时视力为0.1至0.3。一岁之前的视力为“可塑期”,若视线被遮住,则视力将无法继续发育,甚至退化。

7、2至4岁

此时的儿童喜欢看图片、画画,带有图片的故事常能吸引儿童的专注,三岁的正常视力为0.6至0.8,四岁时的正常视力为0.8至1.0。三岁时,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

8、5至7岁

此期之正常视力应为1.0。若无法达到正常视力,则须查出原困。若发现有弱视,则尚有“补救”的机会。

9、8至9岁

此时期之视力发育已完成,不会再有变动。若此时才发现有弱视或没有立体感视觉,则矫正的机会就不乐观了。

0-6岁宝宝视觉发育指标

1个月内:出生一周,宝宝的视力趋向于近视,可以把视力集中于 8 至 15 厘米远的物体上,还能够用眼追随移动的物体。在宝宝头部上方的位置出示一个环,作垂直方向的移动,观察宝宝能否立即用眼睛追随红环。一周后,可以看见3米处的物体,他也将学会跟踪运动的物体,并且喜欢看人的面孔或者高对比度的图案,两只眼睛运动还不够协调。1个多月时婴儿能看清眼前15—30厘米内的物体,能注视物体了。

2个月:到了2个月时婴儿视觉集中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喜欢看活动的物体和熟悉的大人的脸。能协调的注视物体,能区分颜色,但不能分辨深浅,在90度范围内眼球能随着物体运动,当有物体很快地靠近眼前时,会出现眨眼等保护性反射,注视小手5秒以上。

3-4个月:3个月时能固定视物,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视力约为0.1。注视的时间明显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例如,婴儿睡在小床上,母亲从身边走过时,他的眼睛可以跟着母亲的身体转动,喜欢看自己的手。对颜色很敏感,婴儿对色彩有偏爱,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不喜欢看暗淡的颜色。他们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所以我们经常要用红色的玩具来逗引孩子也正是这个道理。仰卧时,两眼会跟踪走动的人。经常有意识地在宝宝面前走动,吸引宝宝的关注,观察宝宝眼睛是否会追随。

5-6个月:眨眼次数增多,可以准确看到面前的物品,还会将其抓起,在眼前玩弄。将手摇铃挂在摇篮或婴儿床旁边,当孩子不小心碰到手摇铃时,观察宝宝是否会因声音注意到某处有个东西。当孩子坐起来玩时,双手可以在眼睛的控制下摆弄物体,会盯住他拿到的东西,手眼开始协调。在宝宝眼前出示玩具,并上下左右缓慢移动,观察宝宝是否能有意识地主动追随。6个多月时,目光可向上向下跟随移动物体转动90度。这时候孩子的视力可达0.1,能注视较远距离的物体,如街上行人、车辆等。

7-8个月:能辨别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喜欢寻找那些突然不见的玩具;跟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观察宝宝的兴奋程度和反应及时与否。

9-10个月: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寻找掉下的玩具,并能辩别物体大小、形状及移动的速度。能看到小物体,能开始区别简单的几何图形,观察物体的不同形状。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实际上这是一种立体知觉。

11-12个月: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1岁时视力可达0.2。

1-2岁:1岁后,喜欢看图书,能区别物体,会模仿动作。在外界环境光线的不断刺激下,孩子的视力逐渐在发展,到1.5岁时,他的视力可达0.4,能看见细小的东西如爬行的小虫、蚊子,能注视3米远的小玩具。还能区别简单的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方形。

2-5岁:这阶段的孩子能判断出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

2--3岁:双眼视觉发育最为旺盛。2-3时,视力大约达到0.5-0.6,已经快接近成人视力,但此时极易使视力丧失。 四五岁时,视力大约为1.0,各种眼部生理反射已形成并趋于稳固,此时已不易丧失视力。

6岁:六七岁时进入成人的视觉。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

用筷子有利于宝宝大脑发育吗

用筷子进食是我国人民的一大特点,用筷子进餐,会使宝宝得到锻炼,必然促进宝宝“心灵手巧”,起到“健脑益智”的作用。常言道,心灵手巧。此外,用筷子还能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对于预防斜视和弱视都是大有帮助的。在使用筷子夹食物之前,离不开眼睛的视觉定位,即两眼注视同一目标,再将它们分别所得的物像融合成具有三维空间完整的像。这一过程看似简单,但需要两眼外肌的平衡协调。

宝宝出生30天能看多远 做这些可促进满月宝宝视力发育

家长们可为宝宝准备一些爸妈的黑白照片、黑白的卡片来辨认,促进宝宝的视力发育。

为了促进宝贝的视觉发育,可以在宝贝的小床周围挂一些色彩鲜艳的床挂。

刚出生的宝贝对黑、白、红三色比较敏感。一些规则的、对比强烈的图案比较能吸引宝贝的注意力,比如黑白格子、黑白条纹、同心圆都可以促进宝贝视觉的分辨能力。

宝宝30天了,家长们可以每天训练宝贝做追视训练,方法是:把球放在离宝贝20厘米左右远的地方让宝贝看,然后慢慢移动,让宝贝的目光随着球移动。这个训练还能训练宝贝的注意力。

视力的发育离不开充足的睡眠,宝宝睡眠好,对宝宝的视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哦,平时家长要注意喂奶,不要让宝宝饿着,宝宝尿湿了、有大便了都要及时更换,另外让宝宝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也很重要哦。

九个月宝宝视觉发育

9个月宝宝看到的东西,能记忆了,并能充分反映出来。不但能认识父母的长相,还能认识父母的身体和父母穿的衣服,所以也很可能会发生缠着妈妈抱或爸爸抱,一旦接触陌生人就会哭泣的情况。

9个月宝宝会有选择地看他喜欢看的东西,如在路上奔跑的汽车,玩耍中的儿童,小动物,能看到比较小的物体了。婴儿非常喜欢看会动的物体或运动着的物体,比如时钟的秒针、钟摆,滚动的扶梯,旋转的小摆设,飞翔的蝴蝶,移动的昆虫等等,也喜欢看迅速变幻的电视广告画面,您是否也发现您家宝宝很喜欢看电视广告呢?不用担心,这就是宝宝的视觉系统在发育的表现。

9个月宝宝开始能认识颜色了,妈妈不断教宝宝:“这是红气球,这是黄气球,这是绿气球。”尽管婴儿对颜色的变化还不理解,也不能分辨,但能够记住颜色了,把不同颜色的气球放在不同的地方,妈妈问:“红气球呢?”宝宝会把头转向红气球。“黄气球呢?”宝宝又会把头转向黄气球。平时宝妈们也可以多和宝宝玩这类认知游戏,锻炼和促进宝宝的视觉系统发育。

对性别有了初步认识。如果总是爸爸抱着宝宝玩,宝宝就喜欢让和爸爸年龄差不多的男人抱。妈妈抱得多的宝宝,喜欢让和妈妈年龄差不多的女人抱。

孕妇吃驴肉的好处

1、对胎儿的好处:驴肉富含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准妈妈适量补充有助于宝宝视力和大脑发育,预防视力障碍,提升智力发展。

2、驴肉中的蛋白质促进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升级免疫系统,保障孕妇生命活动的正常运作,促进胎儿健康发育。

3、驴肉中的脂肪帮助儿童大脑、视觉发育,维护皮肤健康,保持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维持女性正常排卵、月经、受孕以及哺乳功能,增强免疫力。

4、驴肉中的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觉功能,预防夜盲症,改善人体免疫力,促进宝宝正常生长发育。同时防止孕妇皮肤粗糙,帮助产妇产后恢复身材。

孕妈要小心维生素AD影响宝宝的一生

一,维生素A对视觉发育、免疫功能建立、骨骼发育、提升造血功能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1)维生素A又叫“视黄醇”,是促进宝宝视觉发育的重要物质,缺乏可导致夜盲症或干眼症;

2)维生素A可直接促进抗体生成、提高免疫细胞功能,因此,维生素A又被称为“抗感染维生素”,缺乏可导致机体免疫能力降低,易患感冒、腹泻等疾病;

3)维生素A还和转铁蛋白的功能密切相关,充足的维生素A可以保证元素铁合成血红蛋白,降低宝宝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4)维生素A是维持呼吸道、消化道上皮细胞完整性的重要物质,确保上皮细胞的屏障作用,可帮助宝宝反抗病菌侵略;

同时可以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骨细胞分化,对促进婴幼儿骨骼生长有着重大意义。

二,维生素D对促进骨骼生长、提升免疫力、预防佝偻病、抗敏等方面都有作用重大。

1)数据显示,体内维生素D水平较低的幼儿患过敏性疾病几率是正常孩子的2.4倍;

2)同时激发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发现并杀死侵入人体的致病源,提高抗感染能力和抵抗力;维生素D与体内钙、磷代谢有密切关系。可促进小肠粘膜合成钙结合蛋白,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

三,宝宝缺乏维生素A,即使是微量缺乏,身体也会有所反应。

1)会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等问题;其次,抵抗力下降,易发生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2)造血能力下降,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风险大大增加;

3)如果维生素A持续摄入不足,那么宝宝严重时会引发夜盲症,甚至还会引起生殖功能衰退、骨骼生长不良及生长发育迟缓等

新生婴儿游泳有什么作用

1、刺激新生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促进宝宝视觉、听觉、触觉和平衡觉的综合信息传递,使其尽快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2、促进宝宝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增强其食欲和消化功能,促进宝宝生长发育。

3、增强宝宝的循环和呼吸功能,调节血循环速度,增强心肌收缩力;通过水对胸廓的压力,促进新生儿胸部的良好发育,增加肺活量。

4、婴儿在水中自主的全身运动,可增强其骨骼、肌肉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5、水的轻柔爱抚,还能使宝宝感到身心舒适,有利于提高其睡眠质量。

各阶段宝宝视觉发育标准

视觉,除了关系宝宝能不能看见这个美丽世界,也影响到宝宝日后所有动作发展。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能感受到光,出生一个月左右也能看见20厘米还有的物体,大约1岁左右就可以发展到接近成人的视觉功能,所以1岁前正是宝宝视觉发展的黄金时期。

宝宝视觉发展时间表

胎儿期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大约5个月左右就可以感受到光,9个月左右也能分辨黑暗及光明。

7~8周

胎儿的眼睛构造已大致完成,但功能有无则不清楚。

8~12周

连接眼睛和大脑的神经纤维也会开始发育,并形成眼皮。

12~17周

视觉器官完全发展。

17~20周

虽然眼皮还是闭着,但视网膜已能感受到光线,若用手电筒照胎儿,他会因刺眼而皱眉头。

25~28周

胎儿可以睁开眼睛看前方,具有些微调整焦距的功能,但瞳孔颜色要等出生后几个月后才能转成正常颜色。

32~36周

胎儿感受到光的反应会有更进一步,大动作有转动头部、伸手去触摸等,小动作有转动眼珠、对焦等。通过胎儿眼睛的闭合,也能分辨黑暗及光明。

出生后

以前很多人认为,大类大约要到4~5岁之后,其视觉发育才会完全成熟。但现在医学界普遍相信,宝宝1岁左右,所有成像发育已经完成。

0~4个月

宝宝一出生就有对比(黑白)的视觉。

2~3个月大时会定点看东西,甚至会转动头部去追移动体。

到了4个月大左右,会改以转动眼睛去追移动作体。此阶段给宝宝的玩具,在颜色上应选择对比强烈(如黑白)为宜。

4~6个月

此时宝宝已具备立体感,双眼视觉也已发育成熟,所以眼睛和双手可以相互协调做简单动作。

可以试着给宝宝握奶瓶(家长需一旁扶住奶瓶,因为他还无法承担奶瓶重量)或教他拍手,甚至把干净、可以咬的玩具给他,看他是否会伸手去取玩具,并送入口中。

6~8个月

当宝宝从躺着发展到会坐立,同时也代表着宝宝的视力范围从左右发展到了上下,对宝宝而言,他的视野完全不同了。

此时给予刺激的玩具除了色彩,还可加入声音,因为这个阶段宝宝的眼睛、手脚、身体等协调能力较佳,所以是视觉、听觉和表情反应最佳的统合时期。

8~12个月

宝宝此时通常会喜欢坐着丢东西,然后爬行追物品,或者想要站立拿东西等。那是因为宝宝看到物品,以丢东西的方式来测距离,也有了空间感,同时也证明了宝宝的视觉发展程度。

许多行为学家认为,10~12个月大时,应该多让宝宝爬行,不要急着去诱导他站起来走路,因为在爬行阶段建立好空间感,日后走路才会更稳健。

1岁以后

可以给一些较精细的玩具或物品刺激,因为此时宝宝的成像发育已经成熟。

3岁左右

可以带到眼科进行视力测验。

怎样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

所有的发育都要经过一定的阶段。在视力还未完全发育的宝宝出生1 个月前后,沿着水平方向摇晃小铃铛,就能稳定地刺激宝宝的视觉发育。在这个时期,宝宝的色觉还不发达,因为最好使用黑白或者单纯而鲜明的颜色的铃铛。

游戏方法:

带着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坐在宝宝的头部上方。

在宝宝的视觉不疲劳的状态下,沿着水平方向摇晃玩具。

熟悉水平方向的摇晃后,就可以开始沿着垂直方向摇晃玩具。

怎样促进宝宝大脑神经细胞发育

每天盯着宝宝的眼睛1 分钟以上,就能促进宝宝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如果宝宝注视妈妈的眼睛,妈妈的脸就应该慢慢地左右移动。

游戏方法:

稍微抬起宝宝的头。

隔20 ~ 30 厘米注视宝宝的眼睛,同时轻轻地微笑或对话。

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和宝宝说:“你尿尿啦!”、“我们吃饭好吗?”等。

将色彩鲜艳带响声的玩具,放在距离新生儿眼睛的25厘米处,边摇边缓慢移动,吸引新生儿的视线随着玩具和响声移动。

坐在新生儿对面,一边喊他的小名一边移动大人的脸,让新生儿注视大人的脸并随之移动。

怎么挑选太阳镜 孩子什么时候需要戴太阳镜呢

只有在太阳光很强烈,或者是到了高原地带,或者是到了雪地里反射太阳紫外线特别丰富的时候,才需要给孩子配戴太阳镜。如果是在室内或者阴暗的地方,就不需要配戴太阳镜了。另外,家长也要尽量避免孩子长时间的佩戴太阳镜。因为8岁以内儿童各项指标眼部未发育成熟,明亮的光线、彩色的图案可以刺激宝宝视觉的发育,过度的给宝宝配戴太阳镜,是会损伤宝宝视觉发育的。而且最新表明,紫外线可以刺激眼睛多巴胺的分泌,可以有效的延缓宝宝近视的发展。所以适当的紫外线对宝宝是有好处的,并不是绝对的一点紫外线都不可以接触。

宝宝眼保健不可少

宝宝生下来的视力仅有光感,在日后的光线刺激下,视力逐渐发育起来,到5~6岁应该发育到标准的1.0。在这段时间的发育过程中,任何不良因素都会影响宝宝视力发育,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宝宝视力残缺。

3岁前是宝宝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所谓关键期也就是说视觉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治疗,对宝宝视力的影响最为严重。因此,父母要特别关注宝宝这一时期视力发育的情况。

定期的眼保健是发现宝宝视力问题的重要环节。许多影响到宝宝视力的因素往往不痛不痒,不像身体其他疾病有明显表现,容易被家长发现,加上宝宝不会表达,很容易被忽视。定期的眼保健能监测宝宝视力发育情况,也是早期发现宝宝视力问题的重要途径。

眼保健应从零岁开始。具体时间是在宝宝满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岁,以后每半年一次,直至视力发育正常。父母要在宝宝这些年龄段时带他去做眼保健。家长带宝宝去体检时,也要有意识带宝宝去做眼睛的常规检查。

相关推荐

儿童视觉发育视觉训练

良好的视觉能力对于宝宝的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得他(她)在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能够观察细微、判断精确、分析明晰、记忆牢固、反应迅速,从而在语言文字、书画艺术、科学研究、经营管理等各个领域取得突出的成绩。 不过,宝宝视觉并不是生来就很优秀,而是需要进行科学的训练培养,也就是根据上述视觉发育七个阶段的特点,通过视觉游戏加以开发训练,才能让宝宝看得更清、看得更远、观察敏锐、记忆牢固,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个多月大的宝宝眼睛发育还不完全,对光线会有反应,但视觉结构、视神经尚未成熟,他能追着眼前的物

秋冬季节宝宝补充维生素AD好处多

进入秋季,临近冬季,宝宝户外活动和晒太阳的次数锐减,受寒冷天气的影响,人体氧化功能加强,致使各种维生素消耗量增加,维生素缺乏症也跟着出来捣乱了。口角炎、佝偻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皮肤干燥、皲裂……宝宝身体出现的各种“小状况”让家长们头痛不已。这时候,你需要为宝宝补充维生素AD。 据了解,很多新妈妈只是单纯的为宝宝补钙,却忽视了维生素AD的重要性。一项有关宝宝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妈妈给宝宝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中,补钙的比例最高,为82.4%。然而,单纯的补充钙质并不能有效促进孩子的成长发育,同时也要补充维生素AD

爬行垫的作用

爬行垫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让宝宝更安全。当宝宝3个月会翻身之后,床对于宝宝来说也是一个危险的物品,如果大人稍加不注意,宝宝就会从床上翻下来,所以说对于宝宝来说,地上是最安全的。如果妈妈需要临时处理一些事情,不能及时看管宝宝,那我们就可以把宝宝放在地上,但是如果没有爬行垫直接将宝宝放在地上,自然会使宝宝受凉,而且很不安全。 2、促进宝宝的身体协调发展 爬行是一种综合性的身体活动,可以协调宝宝四肢、胸背腹等各个部分的健康发展,而有声的爬行垫更是有助于促进宝宝视觉、听觉的发育,培养空间位置感和平衡感

促进宝宝视觉能力的方法 1-3岁孩子视觉训练

宝宝能直立行走了,开始对远近、前后、左右等立体空间有了更多认识。 训练方法:这时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3D玩具,引导宝宝视觉从二维向三维转化,激发想象力,如各种积木几插接式、镶嵌式的玩具都是对宝宝视力和智力发育有所帮助。

宝宝必做的6个基本训练

1、抬头 宝宝刚出生后的几天里就能够俯卧,但是俯卧后抬头一般要在宝宝2个月后才可以。其实,俯卧抬头练习不仅能够锻炼宝宝的颈部、背部的肌肉力量,增加其肺活量,而且对宝宝较早地正面面对世界,接受较多的外部刺激也是非常有利的。 抬头训练 俯卧抬头:妈妈可以从宝宝半个月以后在两次喂奶间隔的时候进行练习。每天让宝宝俯卧一会儿,并且用玩具来逗引他努力抬头,注意床面要硬一些,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宝宝太累而不愿意练习。 竖抱抬头:宝宝在两个月左右就可以把它竖着抱起来让他练习抬头了。爸爸妈妈用两只手分别托住宝宝的背部和臀部,

幼儿能吃南瓜吗

第一、常吃南瓜可增强宝宝机体免疫力:南瓜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食用后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对保护宝宝呼吸系统黏膜阻碍细菌病毒的侵袭很有帮助,而且维生素a还可以预防宝宝皮肤干燥、促进宝宝视力的发育。此外,南瓜中还含有维生素c、b族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它们对增强宝宝的免疫力都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常吃南瓜可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南瓜含有淀粉、果胶等多糖物质,口感细腻,而且果胶还可起到保护胃粘膜免受刺激、利于咀嚼消化的作用。同时,南瓜中还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锌,可帮助宝宝增加食欲、预防皮肤干燥、口腔溃

宝宝养育知识 新生儿阶段视觉发展的敏感期

新生儿阶段是宝宝视觉发展的敏感期。就颜色而言,眼睛最先敏感的是黑白相间、反差明显的地方。对初生婴儿来说,黑白图片或玩具比人们想当然认为的彩球更具有吸引力,因此,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对宝宝进行这种视觉刺激。

牛磺酸促进宝宝视网膜的发育

目前世界主要一些国家人均年消费牛磺酸量大致为:日本60g、美国50g、英国34g、德国32g、加拿大29g、法国26g、韩国19g、印尼17g、新加坡17g,而我国不足0.2g。 在人类的视网膜中存在大量牛磺酸,它能提高视觉机能,促进视网膜的发育。牛磺酸还可以保护视网膜,利于视觉感受器发育,改善视功能。研究表明,眼睛的角膜有自我修复能力,而牛磺酸正可以强化强化角膜的自我修复能力,对抗眼疾。由此可见,牛磺酸对于预防眼科疾病和保护眼睛健康也非常重要。 牛磺酸是一种氨基酸,以游离形式普遍存在于动物的各种组织内。

宝宝视觉发育四大时期锻炼方法

0-6个月———“黑白期” 新生宝宝只能看到光和影,吃奶的时候刚好可以看到妈妈的脸,再远则不见。3个月大时已具有三色视觉,但这个时候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对比强烈的黑白两色,尤其是黑白相间的图案,所以此时最好在宝宝眼前20-38厘米处放一些具有黑白对比色的玩具。 6-12个月———“色彩期” 这是宝宝辨别物体物象细微差别能力(简称“视敏度”)的发展关键期,此时他们需要的是颜色对比鲜明的图像和玩具。 1-3岁———“立体期” 孩子能直立行走了,开始对远近、前后、左右等立体空间有了更多认识,这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

宝宝皮肤过敏可以吃什么食物 胡萝卜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它能有效调节宝宝体内细胞的平衡,不仅可以促进宝宝视力发育,还可以预防宝宝产生一系列的过敏反应,对皮肤过敏的宝宝还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建议把胡萝卜炖汤或蒸熟碾成泥给宝宝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