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酒是什么
碘酒是什么
说起碘酒大家也许会觉得没什么印象,的确,因为我们平时生活中一般常见的清理伤口的属于红药水,用碘酒的情况要相对少一点。所谓碘酒其实就是碘和碘化钾混合的酒精溶液,那么,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下碘酒。
碘酊也叫碘酒,能渗入皮肤杀死细菌(2%——3%碘酊用作皮肤消毒。1%碘酊用作口腔黏膜消毒)。但不能与红药水同用,同用会产生有毒的碘化汞。碘酊外用。用棉签蘸取少量碘酊,由中心向外涂搽局部,消毒后再用70%酒精脱碘。
碘酒一般用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皮肤科以及伤口消毒,一般使用碘酒可能引起的反应有过敏反应和皮炎。
使用碘酒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1. 不宜用于破损皮肤、眼及口腔黏膜的消毒。
2. 本品仅供外用,切忌口服。如误服中毒,应立即用淀粉糊或米汤灌胃,并送医院救治。
3. 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4. 如果连续使用3日无效,应咨询医师。
5.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在医学上严格地来说,碘酒其实属于消毒作用的防腐剂,一般情况下能够杀死细菌和病毒。大家现在应该对碘酒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在了解的同时,大家别忘了给自己或者家人备点碘酒,因为生活难免会有不小心弄到伤口的时候,而碘酒的杀菌消毒作用要比红药水好得多。
碘酒的用途
用途
碘酒许多人认为碘酒只是打针或手术前消毒皮肤用的,其实这只是碘酒的用途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碘酒可以用来治疗许多小毛病。[2]
碘酒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溶液而制成。碘是一种固体,碘化钾有助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市售碘酒的浓度为2%。
碘酒有强大的杀灭病原体作用,它可以使病原体的蛋白质发生变性。碘酒可以杀灭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虫等,可用来治疗许多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等皮肤病。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侵入毛囊,在毛囊口形成小脓疱,中央有毛发穿过,俗称毛囊炎。好发于头皮、面部、臀部、四肢。可用2%碘酒点涂患处,每日4~5次。每次点涂时,让蘸有碘酒的棉签在患处停留1~2分钟,以利药物的渗透和吸收。碘酒治疗毛囊炎,往往2~3天就能奏效。如果在毛囊炎还未形成脓疱前使用,效果更佳。需要提醒人们的是,碘酒有一定刺激性,可刺激皮肤色素细胞分泌色素,用后皮肤上会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斑。面部痤疮患者(俗称青春痘)常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毛囊和皮 脂腺炎,出现毛囊炎或疖肿。此时,可用1%碘酒点涂(1%碘酒配制法:在2%碘酒中加入90%或75%酒精,以11的浓度稀释就成。如10毫升2%碘酒中,加入10毫升酒精搅拌均匀就成)。由于面部表皮角质层比较薄,药物容易渗透和吸收,所以1%碘酒不影响抗菌效果,而且不容易引起色素沉着。
细菌性甲沟炎甲沟炎是指甲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多因撕去指甲根部皮肤的倒刺(逆剥),或刺伤指甲周围软组织而引起。初起时,指甲周围红、肿、热、痛,以后可形成脓肿。在未形成脓肿以前,可用2%碘酒治愈。均匀涂于患处,每日4次,同时每天临睡前用2%碘酒湿敷一小时。湿敷方法为:取纱布浸碘酒液体,以不滴水为度,紧贴患处皮肤,湿敷一小时。
口腔黏膜感染在2%碘酒中加入甘油,以1:1的浓度稀释,就制成了1%碘甘油,可用来治疗牙龈炎、牙周炎、感染性唇炎等。还可以用来治疗皮肤柔嫩部位的细菌感染,如腋下、脐周、腹股沟、外阴部的毛囊炎、汗腺炎、早期疖肿等。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甲癣(俗称灰指甲)的表现是:手指、足趾甲板上有黄斑、黑斑,甲板增厚,表面粗糙,质地松脆。可用2%碘酒点涂甲板(5%碘酒更好),点涂范围以稍超出病变范围为好,每日两次,手指甲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足趾甲以6个月为一个疗程。甲癣患者,如果甲周围软组织发生暗红色肿大,但不化脓,要考虑真菌性甲沟炎,此时甲周也可涂2%碘酒。皮肤癣病中有一种称为水疱型手足癣,即在手指足趾腹侧、手掌和足底部出现米粒大正常皮色小水疱,成群分布。另有一种称浸渍型手足癣,即手指缝或足趾缝间皮肤发白、脱皮屑,都可用2%碘酒治疗。至于糜烂型、角化型手足癣就不适合使用碘酒治疗了。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头皮皮肤,表现为头皮出现成片红斑,边界清楚,有油脂状鳞屑。在头皮损害内可查见大量腐生菌和真菌。也可用1%碘酒涂擦头皮皮损处,每日一次,可消除病原菌,减少头皮屑。
碘酒去痘痘吗
碘酒作为一种消毒剂,可以直接用于皮肤上面进行消毒,如果出现了青春痘流脓的情况,我们建议使用碘酒消除痘痘的细菌感染,但是建议不要经常使用,因为碘酒只是起到消毒的作用而已。
一.碘酒去痘痘的效果不佳
一般长痘主要主要是由于体内的因素造成的要注意平常的面部清洁和补水;平常多注意自身保养:
1、对于皮脂分泌比较旺盛的油性皮肤要避免过度清洁,清洁后注意适量补水、保持水油平衡
2、尽量不要用手触碰脸上的青春痘,因为这样容易刺激面部;
3、饮食尽量清淡,勿食辛辣口味的食品,不要酗酒、抽烟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平常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5、睡眠一定要充足,放松心情,避免肝火上升造成荷尔蒙的失调
6、平常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护肤品
二、长痘痘的原因
1.皮脂腺分泌过多
2.毛孔内,外角化异常
3.毛孔内痤疮杆菌增生
4.荷尔蒙失衡(成人痘的主因)
5.对化妆品,食品,药物(如类固醇)的刺激或敏感反应.
三、治疗痤疮的方法很多,
可用抗生素,激素类药,抑脂药,角质剥脱剂等,现在用面膜治疗,效果颇为显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痤疮的预防则尤为重要,平常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精神,心理因素很重要:不要患了痤疮就悲观,要乐观自信,坚持积极,合理的治疗.
2.讲究个人卫生:洗脸既不能太勤也不能太少,每天2~3次即可.油性皮肤用偏碱性香皂;干性皮肤用碱性低的香皂如硼酸皂等.切记不要挤粉刺,脓疮,防止便秘.
3.饮食方面:要注意“四少一多”,即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蒜等),少吃油腻食物(如动物油,植物油等),少吃甜食(如糖类,咖啡类),少吃“发物”(如狗羊肉等),适当吃凉性蔬菜,水果,也防过量后引起胃病.
4.生活方面:最好不吸烟,不喝酒及浓茶等,活动性,炎症性痤疮(如丘疹,脓疮)患者要少晒太阳,避免风沙,太冷,太热,太潮湿的场所也对痤疮不利.
5.用药方面:不宜长期服氯,溴,碘类化合物以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外用药的剂型以酊剂,洗剂,霜剂为妥,尽量不用软膏,糊膏类,由于稠厚性油脂类及使皮肤湿润的化妆品可加重痤疮,故不宜使用油脂类化妆品.
碘酒和碘甘油的区别
碘甘油为口腔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用于口腔黏膜溃疡、牙龈炎及冠周炎。
碘酒也叫碘酊,碘和碘化钾的酒精溶液。能渗入皮肤杀死细菌(2%——3%碘酒用作皮肤消毒。1%碘酒用作口腔黏膜消毒)。但不能与红药水同用,同用会产生有毒的碘化汞。
拔罐起水泡怎么处理 用碘酒处理
做法:小水泡可以留着自行康复,不必刺破,用消毒针挑破大的水泡,挤出里面的大部分体液,此时用消毒棉签蘸上碘酒涂抹水泡,包上纱布即可,每天进行,会康复的比较快。
功效:碘酒是常用消毒药物,也是家庭常备药物,用碘酒处理,可以防止病菌感染化脓,有利于去掉大小水泡。
碘酒的作用
碘酒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溶液而制成。碘是一种固体,碘化钾有助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市售碘酒的浓度为2%。
碘酒有强大的杀灭病原体作用,它可以使病原体的蛋白质发生变性。碘酒可以杀灭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虫等,可用来治疗许多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等皮肤病。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侵入毛囊,在毛囊口形成小脓疱,中央有毛发穿过,俗称毛囊炎。好发于头皮、面部、臀部、四肢。可用2%碘酒点涂患处,每日4~5次。每次点涂时,让蘸有碘酒的棉签在患处停留1~2分钟,以利药物的渗透和吸收。碘酒治疗毛囊炎,往往2~3天就能奏效。如果在毛囊炎还未形成脓疱前使用,效果更佳。需要提醒人们的是,碘酒有一定刺激性,可刺激皮肤色素细胞分泌色素,用后皮肤上会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斑。面部痤疮患者(俗称青春痘)常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毛囊和皮脂腺炎,出现毛囊炎或疖肿。此时,可用1%碘酒点涂(1%碘酒配制法:在2%碘酒中加入90%或75%酒精,以1:1的浓度稀释就成。如10毫升2%碘酒中,加入10毫升酒精搅拌均匀就成)。由于面部表皮角质层比较薄,药物容易渗透和吸收,所以1%碘酒不影响抗菌效果,而且不容易引起色素沉着。
碘酒和碘伏哪个好呢
碘伏以落合载体为溶剂,碘酒以酒精为溶剂,碘伏杀菌泛为速度都比碘酒好,对皮服粘么刺激小,及不蛰人,碘酒蛰人,对皮服粘么刺激大。
碘伏为碘与聚醇醚复合而成的广谱消毒剂、能杀死病毒、细菌、芽孢、真菌、原虫。用于皮肤消毒、粘膜冲洗、手术前皮肤消毒,也可用于皮肤、粘膜细菌感染。
碘酊又称碘酒为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的消毒防腐剂。主要成分碘化钾和乙醇。其作用机制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死亡,对细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
总的来说,碘伏比碘酊的消毒作用更强大,且碘酊消毒后再用70%酒精脱碘,碘伏无需脱碘。
碘酒是游离状态的碘和酒精的混合物,其消毒作用的原理仍是游离状态的碘原子的超强氧化作用,可以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质分子。如使用得当,其结果非常可靠。但是,因为其强大的氧化能力,也可能造成皮肤组织的烧伤。所以要用酒精脱碘。
碘伏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碘原素本身,它可卤化菌体蛋白质,体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死亡。故勿需乙醇脱碘。
碘伏系碘与表面活性剂的络合物。其特点是气味小,对粘膜无刺激,对皮肤不产生黄染,使用方便,储存稳定,无腐蚀性。本品为高效广谱消毒药剂,对人体无害,不易产生过敏反应,无抗药性,药效稳定可靠,可替代碘酊、红汞、雷佛诺尔、过氧乙酸、新洁尔灭、洗必泰及氯化物等消毒剂,本产品以碘为主要有效成份的消毒液,有效碘含量为5.0g/l--6.0g/l(0.5%--0.6%),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和医院感染。药理毒理:本品为碘与聚醇醚复合而成的广谱消毒剂、能杀死病毒、细菌、芽孢、真菌、原虫。适应症:皮肤消毒、粘膜冲洗、手术前皮肤消毒,也可用于皮肤、粘膜细菌感染以及器械、环境消霉。
碘酒怎么洗
1.衣物染上碘酒,可以选用酒精或碘化钾来去除。在100毫升的水中要加5~7克碘化钾,用碘化钾溶液去渍后的衣物一定要用清水漂洗干净。
2.把染上碘的衣物放入热水或15%~20%浓度的大苏打(硫代硫酸钠)热溶液中浸泡2小时,使污渍彻底溶解而脱离衣物。
3.对碘酒渍可先用淀粉浸湿揉擦(淀粉遇碘立即呈黑色),再用肥皂水轻轻洗去。
4.淡的碘渍可用热水或酒精,也可用碘化钾溶液搓拭。浓渍可浸入15-20%的大苏打温热的溶液中,约2小时左右,再用清水漂洗。
5.将干面粉涂于污处稍加揉搓,使面粉充分吸附污迹,1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可除衣物上的碘酒污迹
酒精消毒好还是碘伏消毒好
是差不多的。
酒精和碘伏对人体的消毒效果是差不多的,但一般来说酒精的刺激性比较大,用在伤口上面的话疼痛感比较大,一般主要是用于完整皮肤的消毒,因此如果患者创面比较小的话,那么不论用碘伏还是酒精都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患者的伤口创面比较大,或者是患者对疼痛比较敏感的话,那么建议可以用碘伏,这样疼痛感会更小一些。
碘伏与碘酒有何区别
碘酊俗称碘酒,实际二者为一种物质,医学上一般称碘酊。碘伏一碘酊都是一种消毒剂,月效成份均为碘。所不同的是,碘酊是以乙醇(酒精)为溶媒、碘伏是以水为溶媒(当然碘是不溶于水的,是要经过特殊工艺制成),二者作用相同,并且碘伏在某种意义上比碘酊的用途还要广。
由于碘伏是以水为溶媒制成,因此对皮肤、粘膜、伤口没有刺激性,这是它比碘酊优秀的地方。现普遍用于肌肉、静脉注射、外用、手术皮肤的消毒剂。 碘伏完全可用于皮肤破损处的消毒,包括烧伤、烫伤都可用碘伏,它还能在创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有利于创面的愈合。碘酊一般不用于伤口(皮肤破损处的消毒)
碘酒和碘伏的区别
碘酒和碘伏的区别主要还体现在功能上。
碘伏是以水为溶体,对身体的刺激性小,用于皮肤、粘膜、伤口处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碘伏比碘酒应用的范围更广。我们可以在家中常备一些碘伏,用于紧急情况。
碘酊俗称碘酒,医学上一般称碘酊,是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的消毒防腐剂,其作用机制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死亡,对细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碘酊的功能主要用作皮肤及注射前、手术部位的消毒。是家庭常备消毒药品。 此外其他家庭常用的外用消毒药品还有以下几种: 酒精。能使蛋白变性,故有杀菌作用,常用浓度为70%,浓度较低或较高均减少其效力,一般用作皮肤及器械消毒。50%酒精可用于涂擦长期卧床病人皮肤,以防止褥疮;也可涂布全身皮肤,主要涂在腋窝、腹股沟、颈部等大动脉部位用作高烧时物理降温。
端午节喝什么酒
端午节喝雄黄酒是从古时候就传承下来了的习俗。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是不会纯饮的。雄黄酒具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等消毒剂的古代,雄黄酒还能用来祛病解痒。而不能喝酒的小孩,大人们则把雄黄酒涂抹在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地方,据说可以消毒、防病、防虫。
当然,雄黄酒不能引用过多,现代医学证明雄黄酒含有毒性。而端午节饮用的最多的另一种酒就是菖蒲酒了,菖蒲酒是用菖蒲、艾叶泡制而成,在宋代,菖蒲被视为“辟邪之物”,因此后来端午节饮菖蒲酒辟邪的风气大为盛行。
而端午节也有引用纯黄酒的,黄酒就是米酒。现代医学证明,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强身健体等功效,因此,端午节引用黄酒是值得推荐的。
当然了,端午节喝什么酒都没问题,只要你喜欢,现代医学上说,经常少量喝点酒,有益身体健康,但不能饮酒过量,更不能喝醉,适量最好了。
如何挑选婴幼儿奶粉更科学
1、首先要是奶粉的气味,一般好的奶粉都带有略微甜的奶味,奶粉入口细腻,脱脂奶粉则味道较淡。而劣质奶粉通常有霉味、酸腥味、苦味、褐变等气味;其次是奶粉的组织形状。
2、好的奶粉用手捏时,感觉柔软松散,奶粉干燥、颗粒均匀、无凝块或者结团的现象。如果是灌装奶粉,摇晃后会有沙沙响,打开后罐子底部不会粘连奶粉。
3、如果发现奶粉发粘发硬,表明奶粉已经受潮吸湿并结块,用手捏时不会散开,变色变味,颗粒也不易溶解,这说明奶粉质量差或者奶粉已变质,不宜食用;最后是奶粉的颜色。好的奶粉颜色呈现乳白色或乳黄色,色泽均匀,有光泽。而劣质的奶粉呈焦黄色、灰白色或其他深色。
4、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一些小方法。大家都知道奶粉是纯牛奶制作而成。纯奶加入碘酒是不会变色的,首先将奶粉用水溶解,然后滴入碘酒,如果掺了淀粉或者麦芽糊精的假奶粉,加入碘酒就会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