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拔罐的位置图 其他穴位
肩部拔罐的位置图 其他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神堂穴、心俞穴、膏肓穴、风门穴、肺腧穴、厥阴俞等。
风湿性关节炎如何拔罐
(1)火罐法:腰下部位及上肢部关节炎取大椎、身柱、风门、心俞、膈俞,腰下部及下肢部关节炎取脾俞、三焦俞、大肠俞。先取大小适宜之火罐于主穴处拔4—6 罐,然后依据患病部位的不同而选用穴位,每部位拔4—8罐不等。留罐时间为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两周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6天。(穴位位置见图88)
(2)刺络拔罐法:取病变关节附近穴位,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叩刺,然后进行拔罐,使拔后皮肉发生红晕或出少量血液。留罐10—15分钟。2—4天施术1次,5次为1疗程。适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3)针罐法:主穴取大椎,游走性疼痛在上肢者配肩贞、肩髎、肩髃;在躯干者配命门、肾俞(双);在下肢者配委中、承山。大椎穴只拔罐,不针刺。配穴针刺得气后用闪火法,将针扣留在火罐内,留针、罐15—20分钟。每周3次,10次为1疗程。
(4)药罐法:取疼痛所处的经络穴位、阿是穴。用直径4—10厘米的竹管,经药汁(透骨草、防风、川乌、草乌、荆芥、独活、羌活、寄生、艾叶、红花、牛膝、桂枝、川椒各100克,煮沸10—15分钟后取汁)煮沸3分钟后,在所选择的治疗部位拔罐。病情较重者,可用密排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肩周炎拔罐的位置图
大椎
位置: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痛,风疹。
天宗
位置: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垂臂,由肩胛冈下缘中点至肩胛下角做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处为取穴部位,用力按压有明显酸痛感。
主治:肩胛酸痛,肩周炎,肩背软组织损伤,肘臂外后侧痛,上肢不举,颈项颊颔肿痛,乳痈,乳腺炎,胸胁支满,咳嗽气喘,咳逆抢心,乳腺炎。
肩贞
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主治:肘臂疼痛,上肢不遂、瘰疬。
肩髃
位置: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上臂外展至水平位,在肩部高骨(锁骨肩峰端)外,肩关节上出现两个凹陷,前面的凹陷为取穴部位。
主治: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挛痛,不能上举,手背红肿,四肢热,瘿气,乳痈等。
肩部拔罐的位置图 大椎穴
功效:常拔此穴,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肩部拔罐穴位图 肩井穴
功效:放松肩部肌肉,尤其适用于有颈部酸胀、头重脚轻、落枕等情况。
风湿性关节炎的拔罐方法
风湿性关节炎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面对这样的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我们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来治疗呢?如果选择拔罐的方法能否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下拔罐的具体治疗方法吧。
药罐法
取疼痛所处的经络穴位、阿是穴。用直径4—10厘米的竹管,经药汁(透骨草、防风、川乌、草乌、荆芥、独活、羌活、寄生、艾叶、红花、牛膝、桂枝、川椒各100克,煮沸10—15分钟后取汁)煮沸3分钟后,在所选择的治疗部位拔罐。病情较重者,可用密排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针罐法
主穴取大椎,游走性疼痛在上肢者配肩贞、肩髎、肩髃;在躯干者配命门、肾俞(双);在下肢者配委中、承山。大椎穴只拔罐,不针刺。配穴针刺得气后用闪火法,将针扣留在火罐内,留针、罐15—20分钟。每周3次,10次为1疗程。
火罐法
腰下部位及上肢部关节炎取大椎、身柱、风门、心俞、膈俞,腰下部及下肢部关节炎取脾俞、三焦俞、大肠俞。先取大小适宜之火罐于主穴处拔4—6 罐,然后依据患病部位的不同而选用穴位,每部位拔4—8罐不等。留罐时间为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两周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6天。(穴位位置见图88)
刺络拔罐法
取病变关节附近穴位,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叩刺,然后进行拔罐,使拔后皮肉发生红晕或出少量血液。留罐10—15分钟。2—4天施术1次,5次为1疗程。适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肩部拔罐位置与功效图 肩部拔罐有什么好处
肩膀和腰背一样,是容易遭受风寒湿等病邪侵袭的部位,肩部肌肉纤维受损受寒,会使得血管急剧收缩,血流不畅,从而引起酸痛,利用拔罐的方法,能迅速起到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的作用,从而有效缓解肩部炎症问题,并且对肩部周边一些疾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风湿性关节炎的拔罐方法
药罐法
取疼痛所处的经络穴位、阿是穴。用直径4—10厘米的竹管,经药汁(透骨草、防风、川乌、草乌、荆芥、独活、羌活、寄生、艾叶、红花、牛膝、桂枝、川椒各100克,煮沸10—15分钟后取汁)煮沸3分钟后,在所选择的治疗部位拔罐。病情较重者,可用密排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针罐法
主穴取大椎,游走性疼痛在上肢者配肩贞、肩髎、肩髃;在躯干者配命门、肾俞(双);在下肢者配委中、承山。大椎穴只拔罐,不针刺。配穴针刺得气后用闪火法,将针扣留在火罐内,留针、罐15—20分钟。每周3次,10次为1疗程。
火罐法
腰下部位及上肢部关节炎取大椎、身柱、风门、心俞、膈俞,腰下部及下肢部关节炎取脾俞、三焦俞、大肠俞。先取大小适宜之火罐于主穴处拔4—6罐,然后依据患病部位的不同而选用穴位,每部位拔4—8罐不等。留罐时间为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两周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6天。(穴位位置见图88)
刺络拔罐法
取病变关节附近穴位,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叩刺,然后进行拔罐,使拔后皮肉发生红晕或出少量血液。留罐10—15分钟。2—4天施术1次,5次为1疗程。适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肩部拔罐的位置图 肩中俞穴
功效:肩中俞穴拔罐具有止咳、治疗气喘、缓解肩部疼痛的作用。
肩部拔罐位置与功效图 巨骨穴通经活络
位置:在肩上不,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拔罐功效: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及肩部软组织损伤,颈淋巴结核等。
肩周炎什么穴位可以拔罐子
1、肩周炎什么穴位可以拔罐子
1.1、穴位一:大椎
位置: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肩背痛,腰脊强痛,风疹。
1.2、穴位二:天宗
位置: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垂臂,由肩胛冈下缘中点至肩胛下角做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处为取穴部位,用力按压有明显酸痛感。
1.3、穴位三:肩贞
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主治:肘臂疼痛,上肢不遂、瘰疬。
2、肩周炎拔罐的注意事项
2.1、肩周炎的症状如果使用拔罐治疗的话,一般都是在肩井,肩贞,天宗,外关,大椎等穴位来进行拔罐。一般每次要拔罐十五分钟左右,每天一次,十二天为一个疗程。
2.2、肩周炎拔罐治疗的时候拔肩顒穴、合谷穴和阿是穴对于治疗肩周炎也会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2.3、除了药物和拔罐的方法进行治疗外,肩周炎的患者还可以配合物理治疗、按摩治疗等方法来进行治疗。
3、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作用
拔罐疗法作为保守治疗肩周炎的方法之一,对肩周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通过拔罐疗法可以有效地活血止痛,舒筋活络,从而达到疼痛性痉挛、松解粘连、恢复关节活动功能的目的。
4、拔罐治疗肩周炎的局限
在用拔罐治疗肩周炎期间,除应避免风寒侵袭、劳作过度,还应适量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减少肩部肌腱的粘连,逐渐恢复活动功能。但是对于症情复杂、诊断不清的肩周炎,拔罐治疗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