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2个穴位滋阴补肾防疾病

2个穴位滋阴补肾防疾病

复溜穴

说到滋阴补肾让人们想起一味药,而这种药是非常常见的,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欢迎,它就是六味地黄丸,除了以服用这种药物进行滋阴补肾之外,不妨尝试按揉身体的某一个穴位——复溜穴。

该穴位被诸多中医专家称为是滋阴补肾效果极好的穴位,和服用六味地黄丸的效果差不多,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小编极力向大家推荐的!该穴位的位置在人体的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很容易找到。

想以按揉该穴位进行滋阴补肾的人群,每天建议按揉3-5次。每次3分钟左右即可,按揉的力度是产生酸痛感,简单点说就是力度稍微加重,不要轻轻按揉,否则无效果。

涌泉穴

该穴位的位置也是相当好找,位于脚底前三分之一的正中凹陷处,常按揉该穴位则有补肾的功效,对于肾不好的人群不妨尝试按揉此处。

对于男性而言,肾部出现异常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它们往往会服用大量的补肾药物,但效果不是很好,后却因为补药吃太多导致身体也出现异常。所以,小编建议大家好以按揉穴位的方式进行补肾。

立冬节气养生以肾为先

立冬当养肾

中医认为肾含真阴和真阳,五脏之阴非肾阴不能滋,五脏之阳非肾阳不能养。冬在五脏应肾,而体之阴阳根之于肾,因此冬季摄生的重点是调摄肾之阴阳。“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因而冬季养肾必须慎防房事,保护住精血。

“肾”最伤不起

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两个伤害,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所以说冬天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

如何养肾?

揉耳增肾阳

长期的诊断观察表明,当人体有病时会在耳廓上出现反应点。因为耳朵上穴位密布,且通四肢百骸,因此中医的耳针疗法就是在耳廓的一定部位,特别是反应区进行针刺或理针,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灸助冬日

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中医认为,温补者,莫过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艾灸有6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泡脚活络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人五脏六腑的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不仅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还是足三阳经的终止处,这条经脉之根分别在脚上的6个穴位中,仅脚踝以下就有33个穴位,双脚穴位达66个,经常泡脚就可刺激脚部的太冲、隐白、太溪、涌泉以及踝关节以下各穴位,从而起到滋补元气、壮腰强筋、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以及延缓衰老的功效,可以防治各脏腑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便秘、脱发落发、耳鸣耳聋、头昏眼花、牙齿松动、失眠、关节麻木等症。

按摩太溪的作用有哪些

太溪为肾经原穴,足少阴肾经的腧穴,是肾经经气最充足的地方,能激发肾动力,维持肾脏正常活动,提高肾功能,是肾脏的大补之穴。被古人称为“回阳九穴之一”。

太溪配伍飞扬穴,用拇指指腹分别按揉两个穴位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可滋阴补肾,有效治疗头痛目眩症状。

用手固定住脚,食指按压,揉,由上向下运动3分钟,有益肾固精,清虚热的功效,可以帮助缓解疲劳,快速恢复体力。

太溪是肾的原穴,即为肾经的原穴,这里贮藏着最丰富的肾经经气,按揉这个穴位,可以激活肾气,疏通整条肾经,保持肾经内的气血通畅,对肾虚引起的生殖系统疾病,腰背疼痛和下肢功能障碍有广发的治疗作用。

按揉什么部位能补肾强精

1.太溪穴

太溪穴有很强的补肾、滋阴的作用,太溪穴是一个位于脚部的穴位,中医理论上认为,太溪穴具有补肾气、壮肾阳、补精力的作用。

太溪穴是我国古代的医学书籍当中“回阳九穴”之一,具有提高肾功能的作用,而且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输穴和原穴的,可以说是肾经经气最旺的一个地方了。

因此,我们想要滋阴补肾的话,滋养先天之本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对太溪穴的按摩刺激来激活人体肾经的经气,不但能疏通整条肾经,而且对全身都有调理的作用。

把足底放平,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在内踝后下方与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这个穴位可以有效的治疗头晕、目眩、肾虚、哮喘、肾绞痛等病症,并且还能缓解由于肾阴不足所导致的咽喉肿痛等。

2.关元穴

关元穴是我们身体的元气所在,对我们的身体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我们身体的元气储存在关元穴当中,经常刺激关元穴,可以让肾气活跃,并且还能补充肾气。

拔罐也能补肾强精

肾虚是很多男性的苦恼,也是男性朋友最害怕的一种疾病,肾乃先天之本,如何拥有旺盛的肾气是很多男性朋友想要知道的,其实拔罐就可以让我们的肾气充足了。

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的第一个穴位,体内湿邪之毒容易聚集于此,不容易排除,日积月累就容易阻塞经气了,造成许多疾病。

在这个穴位拔罐,不仅可以排除我们身体内的浊气,而且还能梳通足少阴肾经的经气,让我们的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而且还能固齿黑发,耳聪目明,从而延缓衰老。

皮肤干燥也可以常按这三个穴位

补水穴一: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0分钟。天气干燥时,按揉的时间应该长一些。因为燥易伤阴,多揉一些时间,可补阴,又可防燥。按摩此补水穴位有滋补肾阴的作用,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

补水穴二: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经交会穴,按摩可补肝经、脾经及肾经三经之阴。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每天按摩2次,每次5~6分钟。孕妇忌按。按摩此补水穴位主要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肺阴虚和肾阴虚的。

补水穴三:照海穴

按摩照海穴可补一身之阴。照海穴位于人体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孙思邈《千金要方》照海穴“漏阴”,就是说如果这个穴位出了问题,人的肾水减少,会造成肾阴亏虚,引起虚火上升。所以,每天2次,每次10分钟按摩此补水穴位,有滋补肾阴的作用。

肝经拔罐位置示意图 拔罐拔哪些部位养肝

太冲穴:疏肝解郁,调气理血,化湿通经。主治:头痛目眩,小便不利,月经不调,胁腹满痛。

行间穴:养肝明目,调营活血,泻热通经。主治月经过多,闭经,失眠,遗尿,膝肿,下肢内侧痛等。

三阴交穴:疏肝理气,滋阴补肾,健脾利湿,调和气血,通经活络。主治腹痛,腹胀,腹泻,便溏,肠鸣。

太冲穴:太冲穴是气血调度纵贯,在这个穴位拔罐可以帮助舒畅气机,改善肝气郁结。

阳陵泉:阳陵泉是胆经上的穴位,在这个穴位拔罐能舒筋活络,有助胆气生发,而肝和胆互为表里,因为同时也能增强肝脏生理功能。

男人常按这个穴位可补肾

现在穴位养生非常流行,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身体部位的疼痛,常按摩可以起到养生保健,强身健体的目的。现代生活男人压力越来越大,一直伴随着亚健康的生活状态,男人长按一个穴位可补肾,和吃六味地黄丸的功效相当。

男人常按这个穴位可补肾

男人长按复溜穴,具有滋阴补肾的效果,可缓解腰膝酸软、耳鸣耳聋、潮热盗汗、足跟痛等症状。

复溜穴:别名昌阳、伏白、外命。

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按摩方法:每次揉按2~3分钟,每天揉按3~5次,以产生酸胀感为宜,即可相当于服用一天六味地黄丸的效果。

搓脚心的好处

一、辅助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是现代人的通病,而日常如果常搓脚心的话,就可起到一个辅助治疗的作用。因为脚心是很多穴位的反射期,通过搓这些穴位,就可促进血液循环,更有利于降血压。因此对于有高血压问题的中老年人朋友日常在正常服用降压药的前提下,可适当的搓脚心。

二、促进新陈代谢

众所周知搓脚心时会刺激到人体的血液循环,而人体的血液循环加快之后,就可以为身体提供更多的氧气和养料,从而起到一个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三、缓解疲劳

搓脚心能刺激人体的中枢神经,更有助于缓解疲劳,因此对于那些疲劳过度,或者经常感到难以入睡的朋友,可以经常搓脚心,这样更有助于睡眠。

四、滋阴补肾

从中医的角度上说,脚心上有一个叫涌泉穴的穴位,经常刺激这个穴位就能促进足少阴肾经的保健,起到一个滋阴补肾的作用。

搓脚心对促进身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日常可以适当的多搓脚心,这样更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搓脚心也是有很多讲究的。

相关推荐

立冬老人养生:以肾为先 老而不怠

 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两个伤害,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所以说冬天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 养“水”就是养肾 肾在五行中属“水”,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以冬寒之气养肾”。也就是说冬天气候由凉转寒,于是人体要让肾气变得旺盛来适应这一变化,不论是新陈代谢速度降低,还是精神萎靡都是因为消耗肾气,使肾水偏虚,因此冬季对肾的养护都要围绕一个“水”字,以滋养肾水为保健原则。

以阿胶为配料的菜肴都有哪些

1、阿胶炖肉 做法:阿胶10克,砸碎,瘦猪肉100克,陈皮5克,肉桂3克,加水适量,先炖猪肉,熟后加入阿胶等炖化,低盐调味,服用即可。功效:适于年老体衰,煲汤长期服用,效果显着。 2、阿胶排骨 做法:阿胶30-50克,砸碎,可供2-3人食用排骨量,常法炖熟即可。 功效:滋阴补血,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适于年老体弱,产后血虚。 3、阿胶鱼 做法:生鱼一条,阿胶30-50克,砸碎,用微波炉先熬化阿胶,根据个人口味,可加入别的佐料。炖鱼时加入阿胶溶液做熟即可。功效:健体益智,适于身体虚弱,浑身酸软无力者。 4、

艾灸养生保健灸法有哪些

第一、艾灸养生保健灸法 艾灸足三里穴。犊鼻穴下的三寸位置就是足三里穴,它和胫骨前缘有着一横指的距离。简单准确找到穴位的方法推荐,正坐屈膝,用手去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一寸的位置便是。经常用艾针灸足三里穴可以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预疾病的功效,只需要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熏热即可。 第二、艾灸命门穴 命门穴的位置在背后第二腰椎下方与肚脐相对的位置,是人生命力的中心,是元气所聚集的地方,如果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可以起到补肾壮阳的功效,是保健强壮的重要穴位。只需要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熏热即可。 第三

按摩太溪照海等穴位滋阴降火

经常性地给孩子吃一些补品,以及高热量的食品,往往会造成孩子体内肾阳过于旺盛,而肾阴相对匮乏,久而久之体内阴阳失衡。人身体里“肾”就是一座水火兼容的神秘宅院,它内藏元阴和元阳两味“真火”,让人体的阴阳保持总体平衡,它在人的脏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称为“生命之源”,是人的“先天之本”。肾是人体之“根”,它受之于先天,并有来自于后天的不断滋养。人的生殖、生长、强壮、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肾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医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滋阴降火、固冲止血。按摩穴位可有效地调节。太溪、照海、涌泉穴具有很强的滋

按摩什么穴位对肾好 太溪穴提供肾动力

定位取穴:正坐或仰卧位,于内踝后缘与跟腱前缘的中间,与内踝尖平齐处取穴。 按摩功效:太溪是肾经原穴,即为肾经的源头,储藏着最丰富的肾经经气,刺激太溪也就等于激活了整个肾的动力,虚可补阳,实可滋阴,按揉这个穴位,可激活肾气,疏通整条肾经,保持肾经内气血通畅,对肾虚引起的生殖系统疾病,腰背 疼痛和下肢功能障碍有广泛作用。

女性吃什么滋阴补肾 滋阴补肾

材料:鲜百合50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 做法:先泡发 银耳,鲜百合洗净,与大米一起煮粥,可以根据口味放一些蜂蜜调味。 功效:润肺养阴,健脾生津。 材料:红花10克,丹参15克,糯米100克,当归一两片即可。 做法:先将糯米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粥,煮至八成熟时,加入红花,当归,丹参,再煮10分钟即可。 功效:养血活血调经,补虚养阴,改善气色。 材料:紫米90克。 做法:紫米洗净,浸泡2小时,放入豆浆机中,加水打成糊状食用。 功效:紫米糊有滋阴补肾,活血补血的功效,特别适宜孕产妇和病后康复期患者

按摩太溪照海等穴位滋阴降火

经常性地给孩子吃一些补品,以及高热量的食品,往往会造成孩子体内肾阳过于旺盛,而肾阴相对匮乏,久而久之体内阴阳失衡。人身体里“肾”就是一座水火兼容的神秘宅院,它内藏元阴和元阳两味“真火”,让人体的阴阳保持总体平衡,它在人的脏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称为“生命之源”,是人的“先天之本”。肾是人体之“根”,它受之于先天,并有来自于后天的不断滋养。人的生殖、生长、强壮、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肾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小编推荐: 揭秘脚底按摩的八大神奇功效经络养生:刮痧止膝关节痛 中医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滋阴降火

中医按摩太溪穴补肾养精

太溪穴:滋补肾精不需愁 太溪是我国古代的医学典籍中“回阳九穴”之一,具有提高肾功能的作用。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输穴和原穴的,可以说是肾经经气最旺的地方,因此,想要滋阴补肾、滋养先天之本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对太溪穴的按摩刺激来激活人体肾经的经气,不但能疏通整条肾经,还对全身都有调理作用。 巧取太溪 足底放平,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在内踝后下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之处。 小穴位,大功效 头晕、目眩、失眠、月经失调、阳瘘、遗精、泄泻、咳血、下肢瘫痪、厌食症、胸闷、哮喘、支气管炎、抽搐、肾绞痛等病症都可通过对太溪穴

艾灸方法有哪些

第一、艾灸足三里 犊鼻穴下的三寸位置就是足三里穴,它和胫骨前缘有着一横指的距离。简单准确找到穴位的方法推荐,正坐屈膝,用手去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一寸的位置便是。经常用艾针灸足三里穴可以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预疾病的功效,只需要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熏热即可。 第二、艾灸命门穴 命门穴的位置在背后第二腰椎下方与肚脐相对的位置,是人生命力的中心,是元气所聚集的地方,如果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可以起到补肾壮阳的功效,是保健强壮的重要穴位。只需要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熏热即可。 第三、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

滋阴补肾

滋阴补肾汤 乌鸡甲鱼汤 材料:甲鱼500克、乌骨鸡1000克。盐20克、味精2克、胡椒粉2克、料酒25克、姜25克、枸杞60克、大葱25克。 做法 1、将甲鱼宰杀放血后,先用70℃的水烫一下; 2、再放在90℃的水中烫一下捞起; 3、刮去颈、爪、裙边上的粗皮,用刀顺着裙边将其划穿,除去内脏,漂洗干净; 4、用刀将甲鱼爪尖斩去,然后用沸水焯,出水后洗净,乌鸡洗净切块,用沸水除尽血水; 5、锅中掺入鲜汤,放入乌鸡、甲鱼、盐、胡椒粉、枸杞、姜、葱、料酒,用小火慢炖至鸡块与甲鱼质地软透; 6、拣去姜、葱,调好味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