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颈性眩晕吃什么好
老年人颈性眩晕吃什么好
颈性眩晕其实属椎动脉型颈椎病,而且在老年的群体当中这种疾病是比较常见的,因此最重要的还是预防的工作,在平时生活中注重做好修身养性保健,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调理,多吃这些有利于预防颈性眩晕的食物。
1、黑豆30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治盗汗眩晕。
2、黑芝麻、制首乌、枸杞子各25克,杭菊花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活肾虚眩晕,头发早白。
3、麻雀2只去毛及内脏,天麻10克切片,水、食盐适量,蒸熟食用,可治阳虚眩晕。
4、治肾阳虚头痛、眩晕:狗肉250克,天麻10克,党参15克,附子10克,水煎去药渣,饮汁食狗肉,每日l料。
5、白果仁三个,龙眼肉7个,同炖服,每早空腹服一次,治头眩晕。
6、治体弱血虚、营养不良、眩晕:番茄100克,猪肝100克,粳米100克,生姜3片。先将猪肝洗净切片,用盐、酱油、生粉、米酒搅匀;番茄洗净,切开;生姜洗净,去皮,切丝;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煲20分钟,放入番茄,生姜,煮10分钟,再放入猪肝,煮沸几分钟至猪肝刚熟,调味佐膳。
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其实是最容易受到起入侵的,所以说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绝对不能够忽略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保健工作,而且在准备食物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因为食物的准备,是保证他们身体健康缓解疾病的最好方法。
耳石症诊断鉴别
颈性眩晕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反复发作与颈部运动有关,眩晕可伴有耳鸣、耳痛、头痛、视觉症状、颈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少数病人发作时出现意识障碍。前庭功能、颈椎X线,TCD检查可发现颈椎病变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性眩晕多发生于老年人,因前庭系统供血不足所致。眩晕可伴有耳鸣、耳聋、视觉症状、肢体麻痹、构音困难。CT、MRI、TCD检查可发现脑供血不足等异常。BPPV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法、复位手法及手术治疗。许多学者推荐复位手法。
脖子细长易患颈性眩晕
平时人们看到脖子修长纤细的人,都会感觉很漂亮,但在骨科医生眼里,这恰恰是颈性眩晕的高危人群,因为“大脑袋、小细脖”易造成颈椎不稳,诱发颈性眩晕。从临床看,50岁以上的眩晕患者中,约有50%是颈性眩晕,在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眩晕研究学组成立大会上,中日友好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主任李中实介绍说。
眩晕是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症状,“我晕得胆汁都吐出来了”,“我晕得走到卧室用了十分钟”,如您眩晕发作这样描述,就会让医生很“犯晕”。
耳鼻头颈外科刘博教授特别提醒,眩晕时尽量不要描述额外症状,只要记住四点:怎么晕,如头重脚轻、一下子没知觉了等;每次晕多长时间,如一分钟、十几秒等;犯病多长时间,如三个月前晕了一次等;哪种情况下晕,如颈性眩晕一定和体位有关系,低头、伸手够东西,同时还会伴有颈肩背痛、上肢麻木等,这些有助提高治疗针对性和准确率。
眩晕的大部队颈性眩晕,如能及早确诊,治疗起来相对就简单多了,因颈性眩晕已无法正常生活的人可采取手术。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脊柱上颈椎病中心)最早从2000年开展此类手术。
目前,大约有80多种疾病可以引起眩晕,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副教授蒋子栋说,据北京协和医院神内科的流调显示,来看神内的患者,头晕是排在第一位的。除了神经内科的疾病,还有耳鼻喉科的耳石症等;神外脑肿瘤;血液科的白血病、贫血;眼科的青光眼,甚至心理科的焦虑和抑郁。很多病人看了一大圈,奔走多个科室,拿了四五十种药,还是没治好,因此埋怨,更让病情雪上加霜。
此外,对中老年人来说,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晕后摔倒、骨折,躺在床上不活动,很容易出现肺炎、血栓等,这些继发病症真的能要命。
因为眩晕的“面具”太多了,李中实教授表示,所以成立了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眩晕研究学组,提高相关科室的合作研究,“如眩晕患者到我这里一看不属于颈性眩晕,我能大致判断出眩晕类型,就会推荐患者到相应科室。”
颈性眩晕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指一种以眩晕为主,以头颈部活动时发作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将其归于“痹症”、“眩晕”范畴。它的主要临 床症状除有颈肩臂疼痛、麻木外.还可引起头疼、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血压不稳等。由于病因复杂,且眩晕仅是一种主观感受,并无确切的客观检查能用 以明确诊断或鉴别诊断,故时常被误认为美尼尔综合征、短暂性脑缺血等。
颈性眩晕一般与颈椎关节异常增生有关,以中老年多发。但近年来,颈椎疾病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青年人引发颈性眩晕也屡见不鲜。颈椎失稳是青年颈 性眩晕的主要发病因素,颈性眩晕为什么会发生呢?当颈部肌肉劳损,肌肉痉挛,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当头颈部转到某一位置时,使椎动脉受压 或交感神经受刺激,而出现眩晕症状。
经络不通为本症的病理基础,故治疗以疏通经络为主。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的主要方法包括:推拿、针刀、针灸治疗等,通过治疗以达到松解痉挛,解除对血管神经的卡压,从而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经脉畅通,气血正常运行,邪痹自除。
当然我们认为颈椎病关键还是在于预防。办公室工作人员首先在坐姿上尽有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头部略向前倾,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调 节桌面与椅子的高度比例,以避免头颈部过度后倾或过度前屈。尽量不使用笔记本电脑办公,因为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与键盘距离太近,需要我们伸着脖子低头看屏 幕,这样很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的疲劳与损伤。
对于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在30分钟左右活动颈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以达到该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或做侧拉颈部,肩膀向一侧下拉,同时 头部向另一侧倾斜至极限后停留5秒,反复10次。或做双手托举,双手交叉翻掌上举至头顶,同时手臂尽量伸直,在达到极限后停留5秒,反复做10次。
当长时间近距离看物,尤其是处于低头状态者,既影响颈椎,又易引起视力疲劳,因此,每当伏案过久后,应抬头向远方眺望半分钟左右。这样既可以消除疲劳感,又有利于颈椎的保健。
颈性眩晕的预防保健
颈性眩晕 ,主要是在颈部活动时出现 ,特别是在猛然转头或过度后屈颈部时更容易发生。有的患者在出现眩晕的同时 ,还常伴有呕吐、大汗淋漓等症状 ,轻者数秒钟即可停止 ,重者可能会持续数日或更长时间 ,方可逐渐缓解。
颈性眩晕的预防
1.经常活动颈部 ,每天应从各个方向多次活动 ,有条件者常做一些颈部按摩更好 ,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应重视。某些需长久将头部维持在一个较固定的位置的职业 ,应定时做工间操 ,更应注意多活动颈部。
2.天气寒冷时应注意颈部保暖 ,因为受凉感冒也是诱发眩晕的常见因素。
3.中老年人颈椎病的发生 ,往往与骨质疏松有密切关系 ,应加强预防 ,如常喝牛奶、多晒太阳 ,必要时可服用钙片以补充钙的不足。
4.要特别注意不突然扭转颈部 (如突然猛回头 ),颈部转动应随整个身体转动而转动 ;尽量避免不过度持久地仰头。
5.枕头是否合适与此病关系密切 ,枕头过高、过低、过硬均易引起落枕。所以 ,枕头的软硬度要合适 ,不可过高过低 ,其高度最好是自耳到同侧肩外缘的高度 ,即侧卧时正好保持颈部固有的位置 ,不可倾斜。
一旦发生颈性眩晕 ,首先应给予改善脑血液循环的药物进行治疗。对骨质增生可服抗骨刺丸、抗骨质增生丸、颈复康、或外贴骨质增生膏、天和骨痛贴膏等 ,有助于改善与消除因骨刺而引起的周围组织水肿、充血、粘连 ,改善血液循环 ,消除无菌性炎症 ,以达到消除骨刺引起的疼痛与眩晕。
老年人颈性眩晕的症状
老年人颈性眩晕概述 颈性眩晕是因椎动脉受到刺激或压迫,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的眩晕、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属椎动脉型颈椎病,此病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椎动脉:是锁骨下动脉的第一分支,沿前斜角肌内缘向上方行,入第6颈椎横突孔,但亦见有自第5、第4、第3或第7颈椎横突孔穿入者。
入颅,达延髓脑桥沟平面,左右侧椎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椎动脉在横突孔内垂直上升,从枢椎横突孔穿出横行向上,再弯曲向上,垂直上行至寰椎横穿孔。自寰椎横突孔上方穿出,向后绕过寰椎的侧块(寰椎上关节突)到寰椎后弓上面外侧的椎动脉沟,转向前方,在寰椎后膜的外缘(或穿过此膜)沿椎动脉沟进入椎管,贯穿脊膜后上行,从枕内大孔进入颅腔。枕部椎动脉环绕寰椎的上关节突,先后位于关节突的外侧、后侧和内侧,迂曲度很大。在椎骨间的关系改变时,如头过度后仰或回旋时,均可影响到椎动脉,使其变窄或阻塞,导致脑干缺血,椎-基底动脉分支供应大脑半球的枕叶,颞叶的一部分,丘脑后大半,丘脑下部的小部分,脑干、小脑及脊髓上部。
老年人颈性眩晕的症状
其实,对于老年人颈性眩晕这一病症,大家应该不陌生。而且老年人颈性眩晕是比较常见的老年病,经常困扰着患者家属。老年人颈性眩晕多为后枕痛或偏头痛,可为隐痛、跳痛或放散痛。有人常年服用止痛药或疑为颅内有占位性病变。
1、老年人颈性眩晕的症状表现为患者感觉异常、恶心呕吐,肢体麻木、这是由于患者的颈椎病变或者高血压引起的一种疾病。骨刺可以刺激或压迫椎动脉,致血流减少。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多见,容易发生椎动脉供血不足。偏头痛,可为隐痛、跳痛或放散痛。
2、颈椎旋转复位法用颈椎旋转复位手法拨正偏歪棘突,使患椎恢复原解剖位置,解除对椎老年人手法宜轻。年老体弱,妇女妊娠期,严重心、肾、肝、肺疾病者,应慎用。老年人颈性眩晕是一种对老年朋友危害很大的疾病,老人会有突然晕倒的情况发生,这样的话会给老年人的身体带来无法预知的后果。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3、建议患者饮食上尽量以清淡为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乐观心态,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患者家属一定要注意观察病人的情况,如果发现异样,立即送医院救治。
老年人颈椎病引起头晕严重吗
老年人得了颈椎病头晕怎么办?老年人得了颈椎病很容易产生头晕,那么对老人颈椎病头晕怎么办,平时可以做俯卧撑,右侧卧姿的睡姿很重要,还有就是排除其它病病可能性,适当做颈部操等方式。
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医学称为颈性眩晕症,颈性眩晕症分为两种,一种为颈椎骨关节退行病变所引起的,一种为颈部软组织病变所引起的。平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去解决颈椎病的头晕:
1、走路过程中空手甩臂练习:坐下或者走动时甩动手臂能促进血液循环,这样的做法也是对缓解肌肉紧张的一种办法,这样会对颈椎病的康复起到一定作用。
2、老人颈椎病头晕怎么办。可以做俯卧撑,但注意是用头和脚支撑起全身,使背部腾空后伸,从而能很好的锻炼背肌功能,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
3、保持良好的睡姿。一般情况下,右侧卧姿是最佳的睡眠方式。一天中,我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所以要给自己选择一款合适的枕头,比如蝶型的牵草堂颈椎枕,软硬适中,高低随意选择,可以更好保护好脊椎,降低颈椎病的发生。
4、除其他可能
头晕应首先排除耳石症、梅尼埃病等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同时老年人还应该警惕脑血管意外疾病导致的眩晕。
5、颈部操治疗
排除以上疾病后,大部分头晕病人,都会出现颈椎不稳定、骨质增生的情况,可以到正规脊柱医疗部门进行脊柱康复治疗,通过颈椎复位来纠正错位的颈椎,大部分头晕症状都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平时家庭颈椎保健也可以通过做颈部操,局部热敷等防治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6、治疗
中医是中国文化积淀下来的瑰宝,自古以来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中医需要辩证治疗,所以中药方面建议找当地的中医治疗。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老年人得了颈椎病头晕怎么办,可以供老年人朋友一个参考,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对颈椎有不错的改善和调理状况,同时也减少脊椎的病变可能性,从而也避免颈椎引发的头晕等不适症状。
老年人颈性眩晕好痛苦
(一)治疗
1.颈椎旋转复位法 采用冯天有颈椎旋转复位手法拨正偏歪棘突,使患椎恢复原解剖位置,解除对椎动脉的刺激或压迫,临床症状和体征即可减轻或消失。
复位方法:病人端坐在方凳上,医生站其背后,一手压住患椎棘突的偏歪侧,另一手抱住病人的右枕部,在牵引的同时旋转颈部,当偏歪的棘突顶住压棘突的拇指时,拇指轻轻向对侧水平方向拨正偏歪的棘突,常可听到“咔嗒”一响声,即达到复位目的,老年人手法宜轻。
复位时的注意事项:
(1)年老体弱,妇女妊娠期,严重心,肾,肝,肺疾病者,应慎用。
(2)原发性或继发性恶性肿瘤,禁用。
(3)伴有严重骨病,如颈椎结核,强直性脊椎严重骨脱钙者,禁用。
复位后嘱病者适宜休息,避免颈部过多活动,必要时佩带颈围。
2.按摩颈部软组织
(1)按摩手法:
①分筋手法:用双拇指或单拇指在患处与肌纤维方向垂直左右弹拨,起到分离粘连,疏通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②理筋手法:用双拇指或单拇将移位的软组织(韧带,肌腱,肌纤维,神经)扶正,再顺纤维方向按压,复平,使软组织恢复正常解剖位置,适应生理功能。
③镇定手法:在分筋,理筋手法使软组织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后,再用单拇指在患处静压10~20s,可使肌肉解痉,去痛。
(2)按摩部位:
①风池穴部位:此部位为上,下项线之间,为头平棘肌,头后大,小直肌,头上斜肌,头夹肌(骶棘肌),胸锁乳突肌等的止点,是损伤好发部位。
②副神经:从胸锁乳突肌下缘中点穿出,下行入斜方肌。
③胸锁乳突肌肌腹。
④提肩胛肌的抵止腱,肩胛骨的内上角。
3.颈椎牵引 对老年人,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明显的病人可做颈椎牵引治疗,牵引重量6~12kg/次,1次/d,每次15~20min,10次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需要,间隔3~5天继续牵引。
4.理疗 缓解肌肉痉挛,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常用超短波,红外线等。
5.封闭 0.5%普鲁卡因溶液8ml,泼尼松0.5ml颈椎后关节囊封闭,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
6.药物
(1) 倍他司汀(盐酸培他定):4mg,3次/d,口服。
(2)输液:5%葡萄糖溶液500ml加川芎嗪160mg静滴,1次/d,10次为1个疗程。
7.手术治疗 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者,骨质增生严重,颈椎管狭窄症等需手术治疗。
8.择优方案
(1)药物治疗:急性期适当用血管扩张剂,如倍他司汀(培他啶)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曲克芦丁(维脑路通)1.0g,1次/d,静点,10天1个疗程,配合维生素类药物口服如维生素B1,B6等。
(2)颈部牵引,理疗,按摩。
(二)预后
主要防止意外摔伤,一般预后良好。
老年人颈性眩晕预防
1.颈项操
(1)颈项争力:
站立,两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叉腰,抬头望天,还原,然后两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叉腰,低头看地,还原。要求呼吸自然,腰不参与活动。
(2)向后观瞧:
姿势同前,右手臂随头颈向右后转,目视右手,还原;然后左手臂随头颈向左后转,目视左手,还原。
(3)前伸探海:
姿势同前,头颈前伸并转向右前方,双目前下视,还原;然后,头颈前伸并转向左前方,双目前下视,还原。
(4)回头望月:
头颈向右后上方尽力转,双目转视右后上方,还原;头颈向左后上方转动,双目左后上方,还原。
(5)金狮摇头:
头颈向左右各绕环一周。
2.颈椎操
(1)击拳运动:
徒手或手持1~2kg重的哑铃向前斜方、侧方、上方击出,各方向可作4~8次。
(2)肩后张扩胸运动:
两肘屈曲,用力后旋同时扩张,再扩张,重复8~12次。
(3)仰有抗阻运动:
两手交叉于头部,头仰时两交叉手给予一定的阻力,作6~8次。
(4)体侧屈运动:
头颈正直,体侧屈时,头颈部随之侧屈,左右交替进行,各4~8次。
(5)耸肩运动:
立正姿势,两肩同时用力上耸,放松下落,再耸肩后用力向前或后交替绕环旋落下。重复4~8次。
(6)旋肩运动:
两手各扶同侧肩,以两肘分别划弧作旋转运动,前后交替进行。各6~8次。
(7)头俯仰运动:
头前屈至下全面贴胸停片刻,再后仰至最大角度停片刻。重复6~8次。
(8)头侧屈运动:
头侧屈(头贴近同侧肩部),复原停片刻再向另一侧屈。重复6~8次。
(9)头左右转动:
头向一侧转动,复原后停片刻再向另一侧。重复6~8次。
(10)头环绕运动:
头先后前、左、后、右环绕运动,停片刻后再向前、右、后、左环绕运动,力求活动范围大,缓慢。重复6~8次。
眩晕的预防
颈性眩晕,主要是在颈部活动时出现,特别是在猛然转头或过度后屈颈部时更容易发生。有的患者在出现眩晕的同时,还常伴有呕吐、大汗淋漓等症状,轻者数秒钟即可停止,重者可能会持续数日或更长时间,方可逐渐缓解。
颈性眩晕的预防:
1.经常活动颈部,每天应从各个方向多次活动,有条件者常做一些颈部按摩更好,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应重视。某些需长久将头部维持在一个较固定的位置的职业,应定时做工间操,更应注意多活动颈部。
2.天气寒冷时应注意颈部保暖,因为受凉感冒也是诱发眩晕的常见因素。
3.中老年人颈椎病的发生,往往与骨质疏松有密切关系,应加强预防。
4.要特别注意不突然扭转颈部(如突然猛回头),颈部转动应随整个身体转动而转动;尽量避免不过度持久地仰头。
5.枕头是否合适与此病关系密切,枕头过高、过低、过硬均易引起落枕。所以,枕头的软硬度要合适,不可过高过低,其高度最好是自耳到同侧肩外缘的高度,即侧卧时正好保持颈部固有的位置,不可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