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笋的功效与作用
鞭笋的功效与作用
鞭笋味甘、性微寒,归胃、肺经;具有滋阴凉血、和中润肠、清热化痰、解渴除烦、清热益气、利隔爽胃、利尿通便、解毒透疹、养肝明目、消食的功效,还可开胃健脾,宽肠利膈,通肠排便,开膈豁痰,消油腻,解酒毒;
主治食欲不振、胃口不开、脘痞胸闷、大便秘结、痰涎壅滞、形体肥胖、酒醉恶心等病症。
1、清热除火:味苦,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适宜于容易上火的人士食用。
2、化痰止咳: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有利于局部炎症治愈,并能解除局部痒感,从而阻断咳嗽反射。
3、解毒:富含维生素c,有助肝脏解毒。
4、消食: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于治疗饮食积滞证。
5、利尿消肿: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
6、通便:纤维素可以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
7、明目:钙能增加眼球壁的弹力,防治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鹿鞭的功效与作用 鹿鞭的使用禁忌
1、感冒,或者患高血压的人群,胸闷胀痛者需要避免服用鹿鞭。
2、孕妇禁用,素体阳盛者慎服鹿鞭。
3、食用鹿鞭期间不宜吃生冷、辛辣性食物。
芦笋功效与作用
芦笋的功效与作用
增食欲、助消化。芦笋有鲜美芳香的风味,膳食纤维柔软可口,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西方,芦笋被誉为“十大名菜之一”,是一种高档而名贵的蔬菜、现代营养学分析,芦笋蛋白质组成具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含量比例恰当,无机盐元素中有较多的硒、钼、镁、锰等微量元素,还含有大量以天门冬酰胺为主体的非蛋白质含氮物质和天门冬氮酸。
对心脑血管作用佳。芦笋具有暖胃、宽肠、润肺、止咳、利尿诸功能,对高血压、血管硬化、心脏病、糖尿病、膀胱炎、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在我国医学史上早有芦笋治疾患的记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言芦笋能“瘿结热气、利小便”;根称为小百部,能润肺镇咳、祛痰、杀虫等。早在两千年前《神农本草经》上已将芦笋列为“上品之上”,称久服轻身益气延年。
抗癌。据现代医学研究,芦笋中含有的天门冬酰胺是一种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物质。芦笋对白血病、淋巴癌、乳腺癌、肺癌均有特殊作用。芦笋还含有芦丁(维生素P)、抗坏血酸(维生素C)、甘露聚糖、胆碱、精氨酸等,对维持毛细血管形态、弹性及生理功能有较好的作用。实验证明,芦笋能显著抑制由化学致癌物质引起的胃癌前病变。
竹笋的营养价值
竹笋的营养价值
竹笋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为优良的保健蔬菜。
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每100g鲜竹笋含干物质9.79g、蛋白质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纤维素0.9g、脂肪0.13g、钙22mg、磷56mg、铁0.1mg,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
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竹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是肥胖者减肥的佳品。
养生学家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竹笋有一定关系。 尤其是江浙民间以虫蛀之笋供药用,名“虫笋”,为有效之利尿药,适用于浮肿、腹水、脚气足肿、急性肾炎浮肿、喘咳,糖尿病、消渴烦热等,嫩竹叶、竹茹、竹沥均作药用。
鲜笋含水量高,毛竹春笋含水量为90%,冬笋为85%,属鲜嫩食品,不耐贮藏和长途运输。作为蔬菜,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味清香鲜美,而被视为菜中珍品。竹笋不能生吃,单独烹调时有苦涩味,味道不好,但将竹笋与肉同炒则味道特别鲜美。竹笋可做汤,也可烧菜,能做出许多美味佳肴。如竹笋鲫鱼汤,竹笋烧猪肉,竹笋煮白粥,现在还把竹笋制作成笋干、玉兰片及罐头等。
竹笋的功效
1.开胃健脾。竹笋含有一种白色的含氮物质,构成了竹笋独有的清香,具有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胀、消化不良、胃口不好等病症;
2.宽胸利膈、通肠排便。竹笋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纤维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贮留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粘度,使粪便变软利排出,用于治疗便秘,预防肠癌;此外,它的高含量纤维素在肠内可以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减少与高血脂有关疾病的发病率;
3.开膈消痰。竹笋具有低糖、低脂的特点,富含植物纤维,可降低体内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滞,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对消化道癌肿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增强机体免疫力。竹笋中植物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用竹笋、竹笋干制作出来的菜肴风味独特,烟笋烧肉、烟笋烧鸭、油焖烟笋、烟笋火锅、泡椒酸笋的营养风味都不错,深受广大食客朋友的喜爱和青睐。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竹笋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铁、磷、镁等无机盐和有益健康的18种氨基酸。竹笋还含有多种可以防癌的多糖物质,是一种理想的养生保健品。
5.保健功效。开胃健脾,通肠排便,化痰止咳,增强免疫力。
竹笋的选购标准
1、技术要点
(1)开穴挖冬笋
从10月中旬开始,在孕笋竹株的周围仔细观察,一般地表泥块松动或有裂缝,脚踏感到松软的地下,可能有冬笋,用锄头开穴挖取。
(2)沿鞭翻土挖冬笋
先选择竹株枝叶浓密,叶色深绿的孕笋竹,从第一盘枝指引的方向,判断去鞭方向是一致或者比较接近的,可以先在基部附近浅挖一下,找出黄色或棕黄色的壮鞭,再沿鞭翻土找到冬笋而进行采收利用。
(3)全面翻土挖笋
结合冬季松土施肥,对竹林进行抚育垦复,中翻20cm左右,切忌大块翻土,以防鞭根损失和折断,翻土时见有冬笋,则可一次性挖掘。
2、冬笋采收的乡土经验
(1)“先看毛竹竹叶偏向那边后挖鞭,碰到芽头尖,嫩鞭追后老鞭向前牵”在12月底(农历),在竹叶发黑又带黄叶的大年竹周围找竹鞭,挖到带有尖笋芽时,如碰到嫩鞭往后追,老鞭向前挖一定有冬笋。
(2)“老鞭开叉追新鞭,追到十八步边”追老竹鞭到头时,往往有新发竹鞭,从发鞭起点开始追,到第18节(一般80cm左右时,就有冬笋。
(3)“找不到鞭,春笋洞边”指找不到竹鞭的时候,可追挖春笋笋穴内的竹鞭,一般在往年出春笋的附近往往就有冬笋。
(4)“开枝低,竹枝粗,双开叉竹笋多”意思是指开枝低、竹枝又粗,最下层竹枝双开叉的大竹,往往长得笋多。
(5)“下山鞭,鞭长、节长、笋少,上山鞭,鞭短、节短、笋多”
鲜嫩的竹笋根部“痣”红,笋壳色泽鲜黄或蛋黄中略带粉红,肉色洁白如玉,节与节之间距离较近,手感饱满。
鞭笋孕妇能吃吗
1孕妇能吃吗
可以吃的,我最近几乎每天都吃哦,最近正是产笋的季节啊2功效和作用
鞭笋能促进人体内水分和血液的新陈代谢,有效的促进人体内毒素的排出,对去水肿、利尿有一定的作用。3营养价值
1、清热除火:味苦,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适宜于容易上火的人士食用。
2、化痰止咳: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有利于局部炎症治愈,并能解除局部痒感,从而阻断咳嗽反射。
3、解毒:富含维生素c,有助肝脏解毒。
4、消食: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于治疗饮食积滞证。
5、利尿消肿: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
6、通便:纤维素可以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
7、明目:钙能增加眼球壁的弹力,防治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4上火吗
笋味甘、微寒,无毒,多吃不要紧。5副作用
无副作用6能吃吗
可以吃7怎么吃
鞭笋单独烹调时味道苦涩,可将鞭笋与肉类搭配,不仅营养均衡,而且味道鲜美。
鞭笋放入白粥中,味鲜又暖胃。
鞭笋可制成笋干、罐头等,可作零食。
8禁忌人群
胃炎、肠炎、肝硬化、消化性溃疡、肾炎、尿路结石、气虚体质、阳虚体质、小儿佝偻病、母婴、骨质疏松者不宜食用鞭笋。9适宜人群
接触电离辐射、化学毒素人员,特殊工作人群、熬夜人群、体质平和、湿热体质、痰湿体质、阴虚体质人群宜多食鞭笋。10保存方法
鞭笋最常见的储存方法是封藏,将鞭笋装入双层不透气的塑料薄膜袋内,将扣扎进;或放在塑料桶内封口后放阴凉通风处,可保鲜25天左右。鲜鞭笋存放时不要剥壳,否则会失去清香味。
11挑选技巧
鞭笋体肥壮,呈圆筒状宝塔形,上尖下圆,中间有节。
鞭笋外壳的脉线和壳毛为黄色。
鞭笋肉色白或淡黄,质细嫩,味清鲜
12制作技巧
鞭笋在烹调之前,先用放入水中用大火焖煮大致几分钟,如此可去除鞭笋天然涩感,使鞭笋鲜软。
鞭笋去除涩味,也可将笋去壳后,切片放入盐水中浸泡。
猪鞭的功效与作用
1.补肾壮阳,育阴填精
猪鞭性温,味甘、咸,入肾经,有很好的补肾气、益精髓的功效,对于肾虚所致的腰背疼痛、足膝痿弱、阳痿、尿频、尿不尽以及女子宫寒不孕、性欲淡漠、带下清稀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2.御寒暖身
吃猪鞭还能够御寒暖身,猪鞭性温,加上有补肾阳的作用,因此许多人吃了猪鞭之后都会有面色发红、身体燥热、流汗的情况,非常适合在寒冷的冬夜食用,能够帮助身体抵御寒冷,预防疾病。
3.补充营养
猪鞭中含有蛋白质、钙质以及其他的营养素,食用猪鞭能够补充营养,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牛鞭的功效和作用
牛鞭的功效和作用:补肾壮阳,益精填髓之功,对于男性阳痿早泄,妇人漏下赤白有很好的辅助滋补作用。?
牛鞭主要可以和枸杞、党参、淮山药、熟附片合煮,汤香味浓,既有药之温补,又有菜之鲜。
下面就介绍牛鞭汤的做法:
主料:牛鞭1-2根。
调料:熟大油75克,花椒油25克,酱油15克,味精、白糖各5克,盐6克,料酒15克,湿淀粉40,花椒、糖色各少许,葱段100克,蒜瓣20克,姜块50克,鸡汤500克。
?1、先将牛鞭洗净,剪开外皮用开水烫一下,捞出后将外皮撕去,洗净放入锅中。锅内放水2.5公斤,加入葱50克、姜25克、花椒,直至将牛鞭煮烂,捞出一破两半,将尿道除去,切成4~5厘米的长段。
2、炒勺上旺火,将熟大油烧热,加入葱50克,姜25克和蒜瓣煽炒出香味,加入料酒、酱油、再加鸡汤、白糖、味精、盐,用糖色将汤调成汪红色,把牛鞭放入汤中用文火煨至汤汁干浓,拣出葱、姜,用湿淀粉勾成浓流芡,淋上花椒油即可。
特点:色泽枣红,牛鞭软烂,味道醇香。
猪鞭的功效与作用
猪鞭性温,味甘、咸,入肾经,有很好的补肾气、益精髓的功效,对于肾虚所致的腰背疼痛、足膝痿弱、阳痿、尿频、尿不尽以及女子宫寒不孕、性欲淡漠、带下清稀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吃猪鞭还能够御寒暖身,猪鞭性温,加上有补肾阳的作用,因此许多人吃了猪鞭之后都会有面色发红、身体燥热、流汗的情况,非常适合在寒冷的冬夜食用,能够帮助身体抵御寒冷,预防疾病。
猪鞭中含有蛋白质、钙质以及其他的营养素,食用猪鞭能够补充营养,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