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厥阴俞部位疼痛怎么办

厥阴俞部位疼痛怎么办

厥阴俞部位疼痛一般反映出心脏部位有疾患,多因气血瘀滞所致,可以采用针灸疗法进行调理,具体操作手法如下:

简易取穴:大椎穴往下推4个椎骨,即为第4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指,中指)处是穴。

进针深度:用消毒亳针向脊柱方向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35°角左右倾斜刺入)0.5-0.8寸,得气后施捻转补泻法,禁忌提插补泻手法,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7分钟。

功能主治:活血理气,疏通心脉。主治心痛,胸闷,咳嗽,失眠,心悸等症。

厥阴俞在哪里 厥阴俞的作用主治

厥阴俞是心包的背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有助心阳,镇心痛,宽胸膈,降逆气和清膈中热之功能,主要用于治疗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膈中热,配内关,神门治疗心悸心痛;配肺俞治疗咳嗽。

中医推荐拔火罐治胃痛

胃疼怎么缓解精神胜利法:胃痛发作时一定要稳住。努力忍住疼痛,镇定地坐在椅子上,然后缓慢地调息,慢慢把气吸到不能再吸,然后再慢慢吐气,如此反复10到20分钟左右,疼痛就减轻或停止。

放松腹部:胃痛的时候,尽量把皮带松开,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让腹部舒服一点。经常胃痛的人,平常尽量穿舒适宽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压。

吃点东西:胃痛常常是因为饥饿产生的,这个时候如果有软质食物的话,吃一点,比如面包、饼干等是很管用的,但不要喝牛奶,也不要吃硬的东西。平时可以买些苏打饼干放在办公桌里,以备不时之需。

给点温暖:胃寒的人常常是因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发作的,这个时候喝点热水,或是用热水袋敷一会儿胃部,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中医拔火罐巧治胃痛拔火罐可以循经取穴,整体调节人体阴阳,在除湿导滞的同时,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扶正祛邪的治疗目的。实证常取胃之募穴、合穴及手足厥阴和足太阴经穴,适用于寒邪、郁热、肝气上逆的胃痛者。虚证常取俞募穴及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适用于胃痛虚证。

治疗方法

实证选取穴位: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行间、梁丘、阳陵泉。虚证选取穴位:脾俞、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太溪、血海、膈俞。

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5~15分钟。

背上有什么穴位

1、背部有什么穴位呢

背部主要的穴位有:风门穴、肝俞穴、肾俞穴、厥阴俞、小肠俞、肺俞穴、胆俞穴、膏肓穴、三焦俞、心俞穴、脾俞穴、志室穴、大肠俞、膈俞穴、胃俞穴、肩外俞、关元俞、膀胱俞。

2、背部穴位的主治疾病

2.1、肩井穴: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

2.2、天宗穴:肩膀酸痛、五十肩、治疗肩部疾病等。

2.3、大椎穴: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2.4、肺俞穴: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看中医如何巧治胃痛

拔火罐巧治胃痛

拔火罐可以循经取穴,整体调节人体阴阳,在除湿导滞的同时,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扶正祛邪的治疗目的。实证常取胃之募穴、合穴及手足厥阴和足太阴经穴,适用于寒邪、郁热、肝气上逆的胃痛者。虚证常取俞募穴及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适用于胃痛虚证。

治疗方法

实证选取穴位: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行间、梁丘、阳陵泉。虚证选取穴位:脾俞、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太溪、血海、膈俞。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5~15分钟。

胃疼的中药方集

胃疼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其发病原因是由于饮食不调,情志刺激,脾阳素虚,感受外寒,胃火和降所致。

吴茱萸治胃疼

配方:吴茱萸5克,生姜5克,半夏5克,神曲5克,党参5克,枣2粒,苍术10克,砂仁5克。

制用法:将上述的一些中药加入适量的煎煮,之后服用。

功效:治胃痛。

岔气怎么办才能快点好 治疗岔气的偏方

治疗岔气比较有效的办法主要有按摩、刮痧、拔罐等疗法,通过按摩身上的一些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岔气的作用。

1.用热毛巾将疼痛部位擦热,再用湿热毛巾热敷3~5分钟。然后用掌根或丝质指腹,轻轻按揉压痛点及其周围3分钟。再按压章门穴、期门、大包、膻中、日月、中府、肺俞、膈俞等穴位各一分钟。

2.用拇指弹拨痉挛的条索状肌肉,由内至外横向进行,直至条索由硬变软变小。

3.做深呼吸,然后憋住气。用拳头有上到下用力捶打胸腔左右两侧,再缓缓做伸长呼吸。这样重复做几次后,可使呼吸肌放松,疼痛就会缓解。

4.在做深长而缓慢的深呼吸时,用手挤压疼痛处,疼痛可以减轻。

5.由另一人按摩时一手按在痛处,另一手放在背侧,两手掌同时旋转揉按。

取刮板以45°倾角,刮拭膀胱经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至肾俞一段。再从上至下刮拭督脉,由大椎刮至至阳。然后刮拭任脉膻中至中脘一段。再刮章门、期门、日月、内关及足三里、太冲、每穴2分钟。

1.留罐法:将火罐吸拔在疼痛部位上,即哪疼就在哪里拔罐,留罐10分钟左右。

2.走罐法:取俯卧位,将火罐吸拔在背部,然后沿华佗夹脊穴推拉火罐,至皮肤出现红色瘀血为止,一般10~15分钟。华佗夹脊穴在第一胸椎至第五胸椎,在椎棘突下旁开0.5寸。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分别沿脊柱两侧推拉火罐。

教你按摩治疗胃痉挛

胃痉挛就是胃部肌肉抽搐,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呕吐等。其本身是一种症状,不是疾病。

按摩治疗以止痛解痉,和胃降逆为主,手法宜使用泻法,嘱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屈曲。施术者站于患者右侧,以拇指指腹逆时针按揉中脘、内关10-15分钟,以患者微热为度;之后嘱患者取俯卧位,以拇指指腹按揉胃俞、脾俞、肝俞5-10分钟,稍用力,以患者皮肤潮红为度。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内关、胃俞、脾俞、肝俞时,应向头部方向用力;按摩中脘穴时,用力方向应向足部。

中脘为任脉穴位,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脉交会穴之腑会,具有降逆利水、和胃健脾之功用。内关穴是为手厥阴心包经俞穴,又为手少阴心经之络穴,手少阴与手厥阴之脉循行胸膈,能开胸膈之逆气,具有疏利三焦,清泄包络,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之功。配以督脉胃俞、脾俞、肝俞,使气机调畅,脾胃健而疼痛止。对胃痉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厥阴俞的作用 厥阴俞穴位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竖脊肌;有第4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4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深层为第4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治疗岔气的偏方

治疗岔气比较有效的办法主要有按摩、刮痧、拔罐等疗法,通过按摩身上的一些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岔气的作用。

按摩疗法

1.用热毛巾将疼痛部位擦热,再用湿热毛巾热敷3~5分钟。然后用掌根或丝质指腹,轻轻按揉压痛点及其周围3分钟。再按压章门穴、期门、大包、膻中、日月、中府、肺俞、膈俞等穴位各一分钟。

2.用拇指弹拨痉挛的条索状肌肉,由内至外横向进行,直至条索由硬变软变小。

3.做深呼吸,然后憋住气。用拳头有上到下用力捶打胸腔左右两侧,再缓缓做伸长呼吸。这样重复做几次后,可使呼吸肌放松,疼痛就会缓解。

4.在做深长而缓慢的深呼吸时,用手挤压疼痛处,疼痛可以减轻。

5.由另一人按摩时一手按在痛处,另一手放在背侧,两手掌同时旋转揉按。

刮痧疗法

取刮板以45°倾角,刮拭膀胱经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至肾俞一段。再从上至下刮拭督脉,由大椎刮至至阳。然后刮拭任脉膻中至中脘一段。再刮章门、期门、日月、内关及足三里、太冲、每穴2分钟。

拔罐疗法

1.留罐法:将火罐吸拔在疼痛部位上,即哪疼就在哪里拔罐,留罐10分钟左右。

2.走罐法:取俯卧位,将火罐吸拔在背部,然后沿华佗夹脊穴推拉火罐,至皮肤出现红色瘀血为止,一般10~15分钟。华佗夹脊穴在第一胸椎至第五胸椎,在椎棘突下旁开0.5寸。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分别沿脊柱两侧推拉火罐。

厥阴俞的位置图

厥阴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厥阴俞的准确位置图 厥阴俞的功效作用

厥阴俞为心包的背俞穴,是心包之气转输,输注之处,内通心包之气,具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是治疗心病及心脏保养要穴。刺激厥阴俞能调整心率,对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脏收缩能力,改善心脏功能有一定作用。

厥阴俞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于两侧肩胛冈内侧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为第3胸椎棘突,再向下数一个椎体,其下旁开1.5寸处即是厥阴俞。

厥阴俞为心包的背俞穴,是心包之气转输,输注之处,内通心包之气,具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是治疗心病及心脏保养要穴。刺激厥阴俞能调整心率,对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脏收缩能力,改善心脏功能有一定作用。

厥阴俞部位疼痛怎么办 厥阴俞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4,5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深层有第4,5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等结构。

厥阴俞的作用 厥阴俞主治疾病

厥阴俞与心包络内外相应,能反映和治疗心胸疾病。利用该穴的近治作用,能治疗胸背酸痛;临床常配心俞,内关,宁心通络,治心痹和心动过速;配神门,三阴交,理血宁心安神,治心痛和惊悸。

相关推荐

厥阴俞在哪里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上数3个椎骨(第4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

滑精频繁要怎么恢复 拔罐治疗

穴位:肾俞、关元、中极、三阴交 穴位位置: 肾俞: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主治腰痛,生殖泌尿疾患,耳鸣、耳聋。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萎,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 中极: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4寸。主治癃闭,带下,阳痿,痛经,产后恶露不下,阴挺,疝气偏坠;积聚疼痛,冷气时上冲心;水肿,

肩部拔罐的位置图 其他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神堂穴、心俞穴、膏肓穴、风门穴、肺腧穴、厥阴俞等。

胸乡穴在什么位置

胸乡位置 科学定位:在胸部,第3肋间隙,前正中旁开6寸。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胸部,从乳头旁开2寸,再向上1肋间(第3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 2.仰卧位,在胸部,平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胸乡的作用主治 类属:足太阴脾经。 作用:宽胸理气,活血祛瘀,宣肺止咳,降逆止痛。 主治病症: 1、气滞胸膈之胸肋胀满,疼痛诸病症。 2、瘀血主治之胸闷,心痛诸病证。 3、肺水肿,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咳嗽,乳汁少,乳痈等症。 胸乡穴常用配伍 1.配支沟,中庭,期门,侠溪,日月,针刺平补平泻

腰痛按摩什么穴位好呢

选取膀胱经治疗腰痛疗效最为确切,常在外面做保健的人可能比较熟悉,按摩师给你拔罐、按摩选择最多的部位就是后背--在后背拔满了罐,或者在后背按摩、刮痧、捏脊、踩背。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膀胱经在后背上有许多俞穴,俞就是通道的意思,有肺俞、胃俞、脾俞、肝俞、胆俞、心俞、厥阴俞、肾俞等等,这些俞穴各自通着各家的脏腑,这就跟不同的工厂都有自己的排污管道和途径是一个道理,因此,咳嗽就治疗肺俞,胃痛就按摩胃俞,心血管有病就检查厥阴俞。 1、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肾俞穴的主治病症为:腰痛

膀胱经的循行路线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膀胱经。循行部位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

痛经怎么按摩能缓解

痛经程度分级 痛经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 根据痛经程度可分为3度: (1)重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 (2)中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

胃痛拔火罐好吗

胃痛又称胃脘痛,其病因较为复杂,可由外受寒邪、过食生冷、气郁伤肝、劳倦过度导致胃痛。常见的病症有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及神经官能症等。拔火罐不但能解中散寒、解郁泄热、疏肝理气,还能补脾健胃、益胃养阴,对胃痛的治疗起速效。 胃痛初起,多因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气滞日久,由气滞导致血瘀,如络脉受损,亦出现吐血便血。急性胃炎起病较急,疼痛剧烈。慢性胃炎起病较慢,疼痛隐隐。溃疡病疼痛有节律性,多在食后0.5~1小时出现,十二指肠溃疡多在食后3小时发作,进食后可获暂时缓解。胃神经官能症多在神经受刺激时发病。慢

高血脂拔罐位置示意图

1.肺俞穴位置: 肺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的背俞穴。 2.肺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肺俞穴功效: 散发肺脏之热。肺俞穴有解表宣肺,清热理气,调肺和营、补劳清热的作用。 1.厥阴俞穴位置: 厥阴俞穴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包的背俞穴。 2.厥阴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厥阴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 3.厥阴俞穴功效: 外泄心包之热。厥阴俞穴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

总是心慌心悸怎么

1、指推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2、按揉厥阴俞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厥阴俞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