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综合症常会有睡眠障碍吗
帕金森综合症常会有睡眠障碍吗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较常见的疾病,50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男性较女性多。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震颤、全身发僵、动作慢和姿势不正常。震颤很特别,两个大拇指来回搓动,在休息时尤其明显,称为搓丸样震颤。走路时双手不摆动,步子很小,人往前倾,不容易起步和停止。典型症状出现后诊断不难,但早期并不容易,因为病人总是诉说行走无力,常常被误诊为脑梗死。
帕金森病的原因是中脑内黑色的核团——黑质中多巴胺的含量减少,多巴胺是神经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神经递质,能使活动增多。多巴胺减少的后果就是活动减少,也就是帕金森病的表现。能引起多巴胺减少的病因很多,脑炎、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脑瘤、脑血管病等脑部疾病和遗传都有可能。
病人的睡眠很差,入睡时间明显延长,睡眠中经常醒转,有人发现,病人夜间竟有 30%~40%的时间是醒着的。在醒转后,由于全身发僵的原故,病人翻身极为困难,以致用一种姿势睡到天亮,其难受程度可想而知。在睡眠中如果用多导睡眠仪检查,可以发现NREM的Ⅰ期增加,Ⅲ、Ⅳ期减少,REM也减少而且持续时间短,所以病人的睡眠很浅,容易醒转,REM减少的后果是次日“补偿”,结果往往恶梦频频,十分恐怖。
另外一个变化是病人常常打鼾,原因是咽喉部的肌肉也发僵,协调运动异常,因此软腭、咽弓、悬雍垂、舌根常常把嗓子堵上,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打鼾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憋气,甚至使人憋醒,然后再入睡。这种睡眠的质量不高,病人到次日更觉疲惫不堪。
帕金森是什么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性疾病,特征性的表现是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步态和姿势障碍以及运动迟缓。运动迟缓包括起动缓慢,冻结、小步、慌张步态,自发动作减少,写字过小、坐位起立困难、发音困难、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等。一般姿势不稳是晚发的症状。在病程的中晚期,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如抑郁、便秘、睡眠障碍、认知损害等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旦有帕金森的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才好。
帕金森综合症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可分为继发性和症状性帕金森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常发生于其它一些神经系统疾病(脑炎、脑血管病、肿瘤等)或毒物、药物之后,临床表现除了和帕金森病相同外,多伴有原发病遗留下的表现,如癫痫、偏瘫、头痛、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言语不清、体位性低血压、痴呆等。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发病率约占全部病人的8%左右。
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注意什么
1、患有帕金森综合症的患者,特别是帕金森综合症的晚期患者,由于病情较严重,所以患者会有运动障碍的可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这时帕金森综合症的护理就要帮助其被动活动,如按摩等,但按摩时力度要轻柔和缓。
2、帕金森综合症患者在生活中由于病情的原因,往往行动迟缓,给生活也带了很多的不便,在生活中还十分容易出现碰伤、摔伤及其他意外伤害,帕金森综合症的护理中,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如降低床的高度,配备手杖等都是帕金森综合症的护理所要注意的。
3、饮食护理:帕金森综合症的饮食护理,就是指要帕金森综合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帕金森综合症饮食,在饮食上要多吃些谷类和蔬菜瓜果。为了不影响帕金森综合症患者白天的用药效果,建议喝牛奶安排在晚上睡前;要限制帕金森综合症患者的蛋白质的摄入。
4、运动护理:患有帕金森综合症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重运动护理,患者在生活中注意肢体经常的活动锻炼有助于缓解关节的不灵活。爬山、打太极拳、做操、在直线跑道上慢跑和练气功等运动,对缓解疾病进展是很有益处的。但在运动时,帕金森综合症患者家属应注意看护,防止患者意外受伤。
什么是帕金森综合症
1、帕金森综合症的病因与年龄老化有着一定的关系。随着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帕金森综合症主要发生与中老年人,一般40岁之后的中老年人比较容易患帕金森综合症病。
2、环境因素的出现也与帕金森综合症的病因有关,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帕金森综合症的患病率存在了一定的地区性差异,在北方地区的人可能患病的会比较多,帕金森综合症可能与有毒物质有关,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3、还有,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帕金森综合症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帕金森综合症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4、遗传易感性。尽管帕金森综合症病的发生与老化和环境毒素有关,但是并非所有老年人或暴露与于同一环境的人,甚至同样吸食大量MPTP的人都会出现帕金森综合症病。虽然帕金森综合症病患者也有家族集聚现象,但至今也没有在散发的帕金森综合症病患者中找到明确的致病基因,说明帕金森综合症病的病因是多因素的。
尽管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比较困难,但是了解了病因后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再结合有效的预防,相信可以使患者恢复健康。
帕金森综合征的分类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巴金森氏症或柏金逊症.该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
指外伤、中毒、药物、脑血管病、肿瘤、脑炎等原因造成的帕金森综合症
遗传变性型帕金森综合症
帕金森氏病起病缓慢,是逐渐发展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下子就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是一种缓慢的、进展性的发展过程.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病人具有运动障碍、震颤、强直三大症状.
帕金森叠加综合症
指一组神经系统的变性疾患,在病理上属于多神经系统的变性疾患,病因不清.其症状类似帕金森病但症状和病变的范围都要比帕金森病广泛.
帕金森综合症如何饮食
帕金森综合症发作之后不止会令患者感到措手不及,同样感到迷茫的还有帕金森综合症患者的家属,由于缺乏对帕金森综合症的具体了解,因此在护理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方面也总是欠缺经验。帕金森综合症初期和晚期的护理方式不同,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会有所不同,纵观帕金森综合症的护理要点,还是数饮食护理尤其重要,那么帕金森综合症如何饮食呢?
帕金森综合症如何饮食?帕金森综合症饮食禁忌如下:
一、帕金森病多见于老年人,同时合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消化功能多有减退胃肠蠕动乏力、痉挛,容易出现便秘及皮肤油脂分泌过多等。应结合病人情况,饮食喜好,注意食品的配比结构,副食、荤素以及花色品种的搭配。多食富含纤维素和易消化的食物,帕金森综合症饮食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多食含酪胺酸的食物如瓜子、杏仁、芝麻、脱脂牛奶等可促进脑内多巴胺的合成,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
二、帕金森综合症饮食对咀嚼、吞咽功能障碍者,进食时以坐位为宜,应选择易咀嚼、易吞咽、高营养、高纤维素的食物。进餐前回想吞咽步骤。进餐时让其将口腔多余的唾液咽下,咀嚼时用舌头四处移动食物,一次进食要少,并缓慢进食,进餐后喝水,将残存食物咽下,防止吸入性肺炎。
三、帕金森综合症饮食蛋白质饮食不可过量,盲目地给予过高蛋白质饮食可降低左旋多巴的疗效,因为蛋白质消化中产生的大量中性氨基酸,可与左旋多巴竞争入脑而影响其疗效。因此在膳食中适当给予蛋、奶、鱼、肉等食品,保证蛋白质的供应,每日需要量为0.8-1.2g/kg体重。如有发热、褥疮等情况应增加蛋白质的供给量。
四、帕金森综合症饮食对于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应给予糖尿病饮食,伴有冠心病及高血压的病人,以高糖、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饮食为宜,限制动物脂肪和食盐的摄入。
帕金森综合症在早期有哪些症状表现
一、肌肉僵直,这是帕金森的早期症状。出现肌肉僵直会影响到患者的行动能力。早期多从单侧肢体开始,患者感觉关节僵硬及肌肉发紧。影响到面肌时,会出现表情呆板的“面具脸”,影响到躯干、四肢及膝关节屈曲的“三曲姿势”。
二、合并其他症状。有时患者还会合并出现语言减少和声音低沉单调、吞咽困难、流涎、睡眠障碍、抑郁或痴呆等症状,这也是帕金森综合症症状的早期症状之一。
三、帕金森综合症症状的早期症状,静止性震颤。震颤可以说是帕金森综合症症状最为明显的特征,可以说是诊断的依据,往往是发病最早期的表现,通常会出现单侧手指搓丸样运动,其后会发展为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在静止时出现不自主的有节律颤抖,变换位置或运动时,症状可减轻或停止。
其它症状:帕金森病患者还可出现多汗、便秘、油脂脸、直立性低血压、尿频、排尿不畅、尿失禁、性功能障碍、表情淡漠、情绪低落。
为什么帕金森综合症不等于帕金森病
根据发病原因,可把震颤麻痹症状分为两类,一类叫做原发性震颤麻痹,即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或者发病原因可能跟遗传有关系,我们将它叫做帕金森氏病或帕金森病。另一类叫做继发性震颤麻痹,即因某种脑炎、中毒(如一氧化碳、锰、氰化物、利血平中毒、吩噻嗪类和丁酰酞苯类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等药物中毒等)、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引起,我们又把它叫做帕金森氏综合征或帕金森综合征、震颤麻痹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症常继发于某些神经系统的其他疾病,包括脑血管病、脑外伤、颅内炎症、脑肿瘤,或是由毒物、药物所引起,故又把帕金森综合症称为“继发性帕金森病”。此外,还包括症状性帕金森综合症,实质上是神经系统其他疾病伴有帕金森病的某些症状,又被称为“帕金森叠加综合症”。
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若从起病来说,帕金森综合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不像帕金森病患者通常在中老年起病。临床上帕金森综合症除了具有和帕金森病相同的表现,如运动迟缓、表情呆滞、肌张力增高、震颤等以外,往往还有原发病遗留下的表现,如癫病、偏瘫、头痛、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言语不清、体位性低血压、痴呆等。帕金森病的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而帕金森综合症则常常有相应的改变或特征性改变。
帕金森与帕金森综合症的区别是什么
帕金森与帕金森综合症都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都会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日常生活。那么,帕金森与帕金森综合症的区别是什么?帕金森与帕金森综合症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呢?怎样区分呢?
帕金森综合症是成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帕金森综合症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2)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是指外伤、中毒、药物、脑血管病、肿瘤、脑炎等原因造成的帕金森综合症。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病人具有运动障碍、震颤、强直三大症状。
(3) 遗传变性型帕金森综合症:这主要是由于基因变异所引起的
(4) 帕金森叠加综合症:是指一组神经系统的变性疾患
帕金森与帕金森综合症的发病人群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帕金森综合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组,帕金森病患者通常在中老年起病。此外,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与帕金森病治疗也不相同,用左旋多巴替代疗法治疗,对帕金森病效果较好,而对帕金森综合症的效果较差。
帕金森综合症的常见病因
1、帕金森综合症最常见的病因是原发性帕金森病,该病因黑质纹状体变性、脑内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所致,对左旋多巴治疗有效,约占帕金森综合症的80%。
2、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表现类似帕金森病,但程度重,病变广,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不佳,包括多系统萎缩(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和皮质基底节变性(CBD)、路易体痴呆(DLB)等。
3、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多是由药物、感染、中毒、脑卒中、外伤等明确病因所致。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神经安定剂(吩噻嗪类和丁酰苯类)是最常见的致病药物。
4、遗传性帕金森综合症可见于肝豆状核变性、Fahr病、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等。
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症之间的鉴别
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若从起病来说,帕金森综合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不像帕金森病患者通常在中老年起病。
临床上帕金森综合症除了具有和帕金森病相同的表现,如运动迟缓、表情呆滞、肌张力增高、震颤等以外,往往还有原发病遗留下的表现,如癫病、偏瘫、头痛、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言语不清、体位性低血压、痴呆等。帕金森病的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而帕金森综合症则常常有相应的改变或特征性改变。
帕金森综合症分为以下四类:
1、帕金森病。
2、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指外伤、中毒、药物、脑血管病、肿瘤、脑炎等原因造成的帕金森综合症。
3、遗传变性型帕金森综合症。
4、帕金森叠加综合症。
老人患帕金森综合症的危害
1、颤抖:帕金森综合症的开端你是否注意到,你周围的老人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手指出现了不由自主的震颤。一段时间后,这种震颤便慢慢地扩展到整只手,接着蔓延到左下肢、右侧上肢和下肢发作时。同时,老人的反应变得越来越迟钝,动作变得越来越缓慢,脸部表情看上去越来越僵硬……老人很可能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
2、抑郁:老人抑郁帕金森综合症的一大信号抑郁症还是帕金森综合症的一个“信号”,作为疾病的一部分,抑郁甚至比颤抖等“运动信号”来得更早。但大部分患者都忽视了它的重要性,这种内在情绪症状不仅会加重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加重患者及整个家庭成员的精神负担。
3、多梦:老人总是夜间噩梦多,易患帕金森综合症研究人员说,患有睡眠紊乱的老年人在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时,常会梦见有人侮辱、攻击、跟踪或责骂自己,由于大脑功能失调,他们的肢体或肌肉会在睡眠中作出反应,因此会出现拳打脚踢、尖叫和骂人等“防御行为”。
4、焦虑:老人常焦虑,帕金森综合症的先兆帕金森综合症患者约40%伴有焦虑症状,表现为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患者常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常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顿足,踱来走去,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惶恐不安。严重者觉得有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濒死感。
帕金森综合症检查
这对帕金森综合症,一般首先会检查患者是否有出现帕金森综合症的症状,其后配合辅助检查,再排除其他疾病因素,才会确诊为帕金森综合症。
1、帕金森综合症症状。一般帕金森综合症患者会表现出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口、咽、腭肌运动障碍等。
2、辅助检查。医生一般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患者的脑脊液和尿中的高香草酸含量是否有降低。同时通过颅脑CT检查患者是否有出现脑沟增宽、脑室扩大等情况。
3、排除其他疾病因素。医生在检查的时候会排除是否由于脑炎、脑血管病、中毒、外伤等引发的帕金森氏综合征,同时会与癔症性、紧张性、老年性震颤等疾病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