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菜花的特征

菜花的特征

二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被粉霜。茎直立,粗壮,有分枝。基生叶及下部叶长圆形至椭圆形,长2-3.5厘米,灰绿色,顶端圆形,开展,不卷心,全缘或具细牙齿,有时叶片下延,具数个小裂片,并成翅状;叶柄长2-3厘米;茎中上部叶较小且无柄,长圆形至披针形,抱茎

茎顶端有1个由总花梗、花梗和未发育的花芽密集成的乳白色肉质头状体;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黄色,后变成白色。

长角果圆柱形,长3-4厘米,有1中脉,喙下部粗上部细,长10-12毫米。种子宽椭圆形,长近2毫米,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

黄花菜的形态特征

摺叶萱草多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根簇生,肉质,根端膨大成纺锤形。叶基生,狭长带状,下端重叠,向上渐平展,长约40~60厘米,宽2厘米~4厘米,全缘,中脉于叶下面凸出。

花茎自叶腋抽出,茎顶分枝开花,有花数朵,大,橙黄色,漏斗形,花被6裂。蒴果,革质,椭圆形。种子黑色光亮。

植株一般较高大;根近肉质,中下部常有纺锤状膨大。叶7-20枚,长50-130厘米,宽6-25毫米。

花葶长短不一,一般稍长于叶,基部三棱形,上部多少圆柱形,有分枝;苞片披针形,下面的长可达3-10厘米,自下向上渐短,宽3-6毫米;花梗较短,通常长不到1厘米;花多朵,最多可达100朵以上;花被淡黄色,有时在花蕾时顶端带黑紫色;花被管长3-5厘米,花被裂片长7-12厘米,内三片宽2-3厘米。

蒴果钝三棱状椭圆形,长3-5厘米。种子20多个,黑色,有棱,从开花到种子成熟需40-60天。花果期5-9月。

琼花的特征

绣球荚蒾(原变型)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达4米;树皮灰褐色或灰白色;芽、幼技、叶柄及花序呈灰白色或黄白色簇状短毛,后渐变无毛。叶临冬至翌年春季逐渐落尽。纸质,卵形至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5-11厘米,顶端钝或稍尖,基部圆或有时微心形,边缘有小齿,上面初时密被簇状短毛,后仅中脉有毛,下面被簇状短毛,侧脉5-6对,近缘前互相网结,连同中脉上面略凹陷,下面凸起;叶柄长10-15毫米。

聚伞花序直径8-15厘米,全部由大型不孕花组成,总花梗长1-2厘米,第一级辐射枝5条,花生于第三级辐射枝上;萼筒筒状,长约2.5毫米,宽约1毫米,无毛,萼齿与萼筒几等长,矩圆形,顶钝;花冠白色,辐状,直径1.5-4厘米,裂片圆状倒卵形,筒部甚短;雄蕊长约3毫米,花药小,近圆形;雌蕊不育。花期4-5月。

琼花(琼花集)聚八仙(洪武郡志);八仙花(花镜),蝴蝶木(拉汉种子植物名称),扬州琼花(博物)聚伞花序仅周围具大型的不孕花,花冠直径3-4.2厘米,裂片倒卵形或近圆形,顶端常凹缺;可孕花的萼齿卵形,长约1毫米,花冠白色,辐状,直径7-10毫米,裂片宽卵形,长约2.5毫米,筒部长约1.5毫米,雄蕊稍高出花冠,花药近圆形,长约1毫米。果实红色而后变黑色,椭圆形,长约12毫米;核扁,矩圆形至宽椭圆形,长10-12毫米,直径6-8毫米,有2条浅背沟和3条浅腹沟。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

臭花菜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直立分枝草本植物,高1米内外,常被腺毛,有时茎上变无毛。无刺。叶为3-7小叶的掌状复叶,小叶倒卵状椭圆形、倒披针形或菱形,顶端渐尖、急尖、钝形或圆形,基部楔形至渐狭延成小叶柄,两面近无毛,边缘有细锯齿或有腺纤毛,中央小叶最大,长1-5厘米,宽8-16毫米,侧生小叶依次变小;叶柄长2-7厘米;小叶柄长2-4毫米,在汇合处彼此连生成蹼状;无托叶。

总状花序长15-30厘米,花少数至多数;苞片由3枚小叶组成,有短柄或几无柄;苞片中央小叶长达1.5厘米,侧生小叶有时近消失;花梗长约1.5厘米;萼片分离,披针形、椭圆形或卵形,长3-6毫米,宽1-2毫米,被腺毛;花瓣白色,少有淡黄色或淡紫色,在花蕾时期不覆盖着雄蕊和雌蕊,有爪,连爪长10-17(-20)毫米,瓣片近圆形或阔倒卵形,宽2-6毫米;花盘稍肉质,微扩展,圆锥状,长2-3毫米,粗约2毫米,果时不明显;雄蕊6,伸出花冠外;雌雄蕊柄长5-18(-22)毫米;雌蕊柄在两性花中长4-10(-16)毫米,在雄花中长1-2毫米或无柄;子房线柱形;花柱很短或无花住,柱头头状。果圆柱形;斜举,长3-8厘米,中部直径3-4毫米,雌雄蕊柄与雌蕊柄果时长度近相等,约5-20毫米。种子近扁球形,黑褐色,长1.2-1.8毫米,宽1.1-1.7毫米,高0.7-1毫米,表面有横向皱纹或更常为具疣状小突起,爪开张,但常近似彼此连生:不具假种皮。花期与果期约在7-10月。

荠菜花的形态特征

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具长叶柄,达5-40mm;叶片大头羽状分裂,长可达12cm,宽可达2.5cm,顶生裂片较大,卵形至长卵形,长5-30mm,侧生者宽2-20mm,裂片3-8对,较小,狭长,呈圆形至卵形,先端渐尖,浅裂或具有不规则粗锯齿;茎生叶狭被外形,长1-2cm,宽2-15mm,基部箭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两面有细毛或无毛。总状花序项生或腋生,果期延长达20cm;萼片长圆形;花瓣白色,匙形或卵形,长2-3mm,有短爪。短均果倒卵状三角形或倒心状三角形,长5-8mm,宽4-7mm,扁平,无毛,先端稍凹,裂瓣具网脉,花柱长约0.5mm。种子2行,呈椭圆形,浅褐色。花、果期4-6月。

荠菜开花后已不能食用,只能当作药材了,《诗经》里有句话:“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说明荠菜所结的籽味道是甘甜的。中医认为,荠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明目等功效,能治尿血、吐血、腹泻、水肿等症,所以有民谚说:“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荠菜能明目,这大约也是吴人把它的花叫作眼亮花的缘故吧。

花椰菜的生理特征

花菜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适于育苗移栽。0℃以下易受冻害,25℃以上形成花球困难。叶丛生长与抽薹开花要求温暖,适温20-25℃。花球形成要经过低温春化阶段。花菜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格,而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既不耐涝,又不耐旱。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但以有机质高,土层深厚的砂壤土最好。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5.5-6.6。耐盐性强,在食盐量为0.3%-0.5%的土壤上仍能正常生长。

主根基部粗大,根系发达,主要根群分布在30cm大耕作层内。高60-90厘米,被粉霜。茎直立,粗壮,有分枝。

基生叶及下部叶长园形至椭圆形,长2-3.5厘米,灰绿色,顶端圆形,开展,不卷心,全缘或具细牙齿,有时叶片下延,具数个小裂片,并成翅状;叶柄长2-3厘米;茎中上部叶较小且无柄,长圆形至披针形,抱茎。茎顶端有1个由总花梗、花梗和未发育的花芽密集成的乳白色肉质头状体;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黄色,后变成白色。长角果圆柱形,长3-4厘米,有1中脉,喙下部粗上部细,长10-12毫米。种子宽椭圆形,长近2毫米,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营养生长期茎稍短缩,茎上腋芽不萌发,阶段发育完成后抽生花茎。叶披针形或长卵形,营养生长期具叶柄,并具裂片,叶色浅蓝绿,有蜡粉。

一般20多片叶子构成叶丛。花球由肥嫩的主轴和50-60个一级肉质花梗组成;一个肉质花梗具有若干个5级花枝组成为小花球体。花球球面呈左旋辐射轮纺排列,轮数为5。正常花球呈半球形,表面呈颗粒状,质地致密。在栽培上有时出现“早花”、“青花”、“毛花”与“紫花”现象。“早花”是植株营养生长不足,过早形成花球。花球表面花枝上绿色苞片或萼片突出生长,表现为“青花”。花球的花枝顶端部位,花器的花柱或花丝非硕序性伸长为“毛花”。“毛花多在花球临近成熟期骤然降温、升温或重雾天易发生。“紫花”是花球临近成熟时,突然低温,醣苷转化为花青素,幼苗胚轴紫色的品种易发生。花枝顶端继续分化形成正常花蕾,各级花梗伸长,抽薹开花。只有一部分花枝顶端能正常开花,多数干瘪或因其他原因而腐败。复总状花序,完全花。花萼绿或黄绿色;花冠黄或乳黄色。4强雄蕊,子房上位。异花授粉,虫媒花。长角果,先端喙状,成熟后爆裂,每个角果含种子十余粒,千粒重3-3.5g。开花时,骤然霜冻,能引起单性结实,形成无种子肥胖空角。

花菜的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被粉霜。茎直立,粗壮,有分枝。基生叶及下部叶长圆形至椭圆形,长2-3.5厘米,灰绿色,顶端圆形,开展,不卷心,全缘或具细牙齿,有时叶片下延,具数个小裂片,并成翅状;叶柄长2-3厘米;茎中上部叶较小且无柄,长圆形至披针形,抱茎。茎顶端有1个由总花梗、花梗和未发育的花芽密集成的乳白色肉质头状体;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黄色,后变成白色。长角果圆柱形,长3-4厘米,有1中脉,喙下部粗上部细,长10-12毫米。种子宽椭圆形,长近2毫米,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

生长环境

花椰菜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适于育苗移栽。0℃以下易受冻害,25℃以上形成花球困难。叶丛生长与抽薹开花要求温暖,适温20-25℃。花球形成要经过低温春化阶段。花菜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格,而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既不耐涝,又不耐旱。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但以有机质高,土层深厚的砂壤土最好。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5.5-6.6。耐盐性强,在食盐量为0.3%-0.5%的土壤上仍能正常生长。

青花菜的形态特征

青花菜为1-2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目前我国南北方均有栽培,已成为日常主要蔬菜之一。青花菜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营养成份位居同类蔬菜之首,被誉为“蔬菜皇冠”。

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中以绿色花球为产品的一个变种。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一带,光绪年间传入中国。

青花菜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普通的白花菜(甘蓝)基本相似,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1-2年生草本植物。长势强健,耐热性和抗寒性都较强。植株高大,根据不同品种叶片生长20片左右抽出花茎,顶端群生花蕾。紧密群集成花球状,形状为半球型,花蕾青绿色,故称青花菜。

青花菜中的营养成分,不仅含量高,而且十分全面,主要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据分析,每100克新鲜青花菜的花球中,含蛋白质3.6克,是菜花的3倍、番茄的4倍。此外,维生素A含量比白菜高100多倍,青花菜中矿物质成也很全面,钙、磷、铁、钾、锌、锰等含量都很丰富,与同属于十字花科的白菜花相当。

榨菜的特征

榨菜为芥菜的变种 ,芥菜常用于腌制咸酸菜,其肉质茎髓是重庆榨菜原料,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

十字花科的突出特征是:草本、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经济植物很多,包括多种日常食用蔬菜。芸苔属(Brassica)为草本,结长角果,花冠黄色。白菜(B.pekinensis)原产中国华北,各地广为栽培,为东北、华北冬春二季主要蔬菜。

芸薹属作蔬菜的还有卷心菜、花椰菜、油白菜、菜薹、大头菜、芥菜、榨菜、雪里蕻等;本属的油菜(B.campestris)为中国四大油料作物(花生、芝麻、大豆、油菜)之一,种子含油量达50%,可供食用,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粗蛋白。萝卜属(Raphanus)也结长角果,但不开裂,种子间收缩成串珠状,十字花冠紫色。萝卜(R.sativus)为日常栽培根菜类,品种很多,著名的有大红袍、象牙白、心里美、卫青等;种子和根、叶入药,有祛痰、消积、利尿、止泻功效;种子含油量达45%,可制肥皂及润滑油,也可食用。荠菜属(Capsel-la)全株被星状毛,花白色,短角果成倒三角形。

荠菜(C.bursa-pastoris),野生杂草,基生叶丛生,羽状分裂,春季开出总状花序。产于全国各地。中部地区有作蔬菜栽培。嫩茎叶作蔬菜食用;全草入药,有利尿、止血、清热、明目、消积功效。本科入药的还有菘蓝、独行菜、糖芥等。桂竹香、紫罗兰、香雪球、庭荠等是夏日常见栽培的观赏植物。

花生的特征

一年生草本。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茎和分枝均有棱,被黄色长柔毛,后变无毛。叶通常具小叶2对;托叶长2-4厘米,具纵脉纹,被毛;叶柄基部抱茎,长5-10厘米,被毛;小叶纸质,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2-4厘米,宽0.5-2厘米,先端钝圆形,有时微凹,具小刺尖头,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被毛,边缘具睫毛;侧脉每边约10条;叶脉边缘互相联结成网状;小叶柄长2-5毫米,被黄棕色长毛;花长约8毫米;苞片2,披针形;小苞片披针形,长约5毫米,具纵脉纹,被柔毛;萼管细,长4-6厘米;花冠黄色或金黄色,旗瓣直径1.7厘米,开展,先端凹入;翼瓣与龙骨瓣分离,翼瓣长圆形或斜卵形,细长;龙骨瓣长卵圆形,内弯,先端渐狭成喙状,较翼瓣短;花柱延伸于萼管咽部之外,柱头顶生,小,疏被柔毛。荚果长2-5厘米,宽1-1.3厘米,膨胀,荚厚,种子横径0.5-1厘米。花果期6-8月。

菊花菜的形态特征

菊花菜植株直立,茎半木质化,稍被细毛,株高30~100厘米,分枝性强,叶腋抽生侧枝。单叶互生,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长2~6厘米,宽1~2.5厘米,叶缘具粗锯齿或二回羽状深裂,叶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先端短尖,叶脉上具稀疏的细毛,叶基稍收缩成叶柄,叶柄扁圆形,具窄翼,绿色或淡紫色。舌状花和管状花同生于一个花序,黄色,典型的菊科头状花序,着生于枝顶,花序直径0.6~1厘米,花梗长0.5厘米。总苞半球形,外层苞片较内层苞片短一半,狭椭圆形,内层苞片卵圆形,先端钝圆。主侧枝各花序聚集成圆锥形,花期为9~11月。果实为瘦果,12月成熟,种子细小,千粒重1.6克左右。

相关推荐

鲒花的特征

一般的鲫鱼,鳞色灰黑,并不起眼,鲒花却长的鳞色银白,颜色光鲜,一般鲫鱼重量在半斤左右,鲒花大的能长到五斤。鲒花体大肉鲜,可清汤,可煨汤,可清炖,可清蒸,可煎焖,可红烧,怎么做怎么好吃。它肉多刺少,肉洁白细嫩,呈蒜瓣状,肉实而味鲜美,是淡水鱼中的上等食用鱼。一般鲫鱼是梭子形,最多比梭子稍宽点。鲒花却是椭圆形,体形肥大,煞是喜人。

富贵菜的特征特性

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67克、脂肪0.18克、总酸0.08克、粗纤维0.79克、干物质6.6克、还原糖0.35克、维生素C11.0毫克、氨基酸总量1.51克、铁0.9毫克、钙91.7毫克、锌0.22毫克。富贵菜味淡,性寒,具清热解毒、止血、凉血等功效,可治疗急性结膜炎、小儿高热、心肺积热等。特征特性编辑株高30~40厘米,直根系,主根肉质,侧根多。茎直立、肉质、基部紫色带绿,嫩茎浅绿色、具

薇菜的体态特征

薇菜属蕨类植物紫萁科,植株高一般在60-100厘米。有营养叶和孢子叶之分。营养叶也称不育叶,簇生于根茎顶端,呈三角状阔卵形,顶部以下二回羽状,小叶片矩圆形;孢子叶也成能育叶,较营养叶萌发得早,一般在成株中部抽生,羽状分裂,小羽片卷曲成条形,其上沿主脉两侧密生褐色孢子囊。根状茎粗短,直立或斜生。薇菜适应性广,每年4月下旬根状茎开始萌发抽生新叶,嫩叶生长极为迅速。孢子于5月下旬成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

油菜的形态特征

整体特征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草本,直根系,茎直立,分枝较少,株高30~90cm。叶子特征叶互生,分基生叶和茎生叶两种。基生叶不发达,匍匐生长,椭圆形,长10~20cm,有叶柄,大头羽状分裂,顶生裂片圆形或卵形,侧生琴状裂片5对,密被刺毛,有蜡粉。茎生叶和分枝叶无叶柄,下部茎生叶羽状半裂,基部扩展且抱茎,两面有硬毛和缘毛;上部茎生时提琴形或披针形,基部心形,抱茎,两侧有垂耳,全缘或有枝状细

莙荙菜的特征特性

1.植物学特征根系发达。茎短缩。叶片肥大,卵形或长卵形,叶面皱缩或平坦,有光泽,叶色浅绿、深绿或紫红。叶柄及叶脉有奶白、绿色、红色或紫红色,肥厚多肉。花白色,复总状花序。聚花果。内含2~3粒种子。种子肾形,种皮棕红色有光泽。种子千粒重100~160克,使用年限3~4年。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但耐寒及耐热力均较强。种子在4~5℃下能缓慢发芽,最适发芽温度18~25℃。低温、长日照有

紫菜形态特征

紫菜外形简单,由盘状固着器、柄和叶片3部分组成。叶片是由1层细胞(少数种类由2层或3层)构成的单一或具分叉的膜状体,其体长因种类不同而异,自数厘米至数米不等。含有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叶黄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等色素,因其含量比例的差异,致使不同种类的紫菜呈现紫红、蓝绿、棕红、棕绿等颜色,但以紫色居多,紫菜因此而得名。紫菜的一生由较大的叶状体(配子体世代)和微小的丝状体(孢子体世代)两个形态截然不同的

白菜的形态特征

白菜二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白菜全株无毛,有时叶下面中脉上有少数刺毛。基生叶多数,大形,倒卵状长圆形至宽倒卵形,长30-60厘米,宽不及长的一半,顶端圆钝,边缘皱缩,波状,有时具不显明牙齿,中脉白色,很宽,[1] ;叶柄白色,扁平,长5-9厘米,宽2-8厘米,边缘有具缺刻的宽薄翅;上部茎生叶长圆状卵形、长圆披针形至长披针形,长2.5-7厘米,顶端圆钝至短急尖,全缘或有裂齿,有柄或抱茎,有粉霜

淡菜的外形特征

贻贝是一种海洋软体动物,也是属于双壳 类的一种 贝类,它的身体构造跟 蚶子和 牡蛎、 蚌等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它的左右两个外套膜除了在背面连接以外,在后端还有一点愈合,所以在后面背方形成一个明显的排水孔。在外套膜的后腹面的边缘生有很多分枝状的小 触手。通过贻贝身体的水流,就是从这些生有触手的外套膜之间流入外套腔内,然后经过 鳃到身体背部由排水孔排出来。贻贝便利用流经身体的海水进行呼吸和循环,它也利

菜豆生长特征

菜豆性喜温暖,不耐霜冻。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8℃以下或35℃以上发芽受阻。幼苗生长适温为18-20℃,8℃时受冷害。开花结荚适温为20-25℃,高于27℃或低于15℃容易出现不完全花,而导致落花落荚。菜豆属短日性蔬菜,但多数品种对日长短要求不严格,四季都能栽培,故有"四季豆"之称。南北各地均可相互引种。菜豆对土质的要求不严格,但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中性壤土中。菜豆对肥

黑美人花的特征特性

“黑美人”是由法国引入的“美人”梅,经过不断嫁接繁殖,在繁殖群体中发现一株植株低矮,叶色更紫的个体而获得。“黑美人”植株偏矮生而向外扩展,树冠不正空心扁圆形。枝干褐黑紫色,多直上,皮孔中多、中密;大枝色同干;小枝中粗,紫褐色,多平伸或伸出,罕直上,略有枝刺。着花状态中疏至中密;多1朵生于各类花枝上,而以中花枝、短花枝为主,罕2朵。花期4月9日开40%-80%(北京);花径:3.0(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