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积滞的预防
肠胃积滞的预防
平素饮食有节,进食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忌暴饮暴食及食生冷、不洁食物。食积腹痛者宜暂禁食或少食。医生应密切注意患者的面色、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腹诊情况、二便及伴随症状,并观察腹痛与情绪、饮食寒温等因素的关系。如见患者腹痛剧烈、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温、呕吐不止等症状,需警惕出现绝脱证,须立即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红薯叶能吃吗 红薯叶哪些人不宜多吃
肠胃积滞者及肾病患者不宜吃红薯叶。此外,老人、孕妇、婴幼儿及产妇等人群,消化能力弱,也不宜多吃红薯叶。
肠胃积滞症状有哪些
1.不思乳食,脘腹胀痛,呕吐物酸臭,大便易稀,味臭如败卵。
2.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或有发热等症。
3.有伤乳、伤食史。大便检查,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或脂肪球小儿乳食不知自节,或喂养不当,乳食无度,或过食肥腻生冷不消化食物,皆可损伤脾胃。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受伤,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调,乳食停滞,积而不消,乃成积滞。病后体虚,脾胃虚弱,也可导致乳食不化,夹滞成疾。
4.积滞与伤食、疳证关系密切。伤于乳食,日久不消,可变成积,积久不化,郁而生热,耗伤津液可转化成疳,故有“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之说。
如果有肠胃积滞的疾病,那么就会有这些异常症状,如果知道了肠胃积滞的各种各样症状就可以及时到医院做诊断,当自己有了这些症状之后到医院一诊断就可以知道自己有无肠胃积滞疾病,小儿肠胃积滞最严重,如果是孩子的话就必须要先控制好孩子喝奶的量,尽量控制孩子的食欲,等孩子好了之后再考虑给孩子加量。
不同部位出现青筋表示不同症状
手上出现青筋
手背出现青筋是常见情况,这可能提示腰背部出现积滞,或者是腰肌劳损导致的,同时,还会伴随腰酸背痛。随着青筋颜色变深,还可能预示腰椎病,因此,千万不要认为手背出现青筋是力量大的征兆。
手指出现青筋
手指出现青筋,可能预示着消化系统出现了问题,如果是小孩子,可能是肠胃积滞导致了消化不良;如果是成年人,则可能是脑部供血不足,要预防中风的发生。
虎口出现青筋
当你的虎口出现青筋,女性要注意月经前后出现的乳房肿胀。
头部出现青筋
眼角出现青筋
眼角距离太阳穴的地方出现青筋,这个在很多老年人身上经常会看到,出现这个症状,可能会伴随头晕、头痛症状。一旦这里青筋凸起、扭曲时还要预防脑动脉硬化的发生。
额头出现青筋
很多中年人会发现自己的额头部位出现青筋,还不以为,其实这里出现青筋是因为长时间劳心力作导致的,紧张、工作强度大,都会造成这个情况。同时,出现这个症状,还要预防甲状腺机能亢进。
脸部出现青筋
鼻梁出现青筋
很多宝宝的鼻梁经脉非常清晰,出现这个情况,其实在提示你肠胃积滞,容易出现胃痛、腹胀,进而会出现大便不利。
嘴角出现青筋
有些时候,在你的嘴角出现了青筋,这个症状要是出现在女性身上,要预防妇科疾病。当伴随带下湿重、疲倦无力时,要预防风湿疾病。
嘴里出现青筋
一般来说,我们会忽视嘴里的青筋,其实,在医生看来,舌下青筋与人们的心脏冠状动脉有关系,这处出现青筋,往往是心脏疾病,要预防心肌劳损。
肚子上出现青筋
在生活中腹部出现青筋,往往是一种严重的症状,严重的积滞导致了腹部发生硬化,很有可能是肝硬化腹水,这属于较为难治的症状,当发现腹部出现青筋,就要及时救治。
肠胃积滞的诊断
诊断要点
1.乳食不思或少思,脘腹胀痛,呕吐酸馊,大便溏泻,臭如败卵或便秘。
2.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或有发热等症。
3.有伤乳、伤食史。
4.大便检查,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或脂肪球。
鉴别诊断
厌食为喂养不当,脾运失健所致。除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外,一般无嗳气酸腐,大便酸臭,脘腹胀痛之症。
吃红薯叶可以减肥吗 吃红薯叶减肥的注意事项
1、红薯叶甘、涩,不易消化,肠胃积滞者及肾病患者不宜吃红薯叶减肥。
2、吃红薯叶减肥,应注意饮食多样化,保障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摄入,注重营养均衡。
什么是胃肠积滞呢
肠胃积滞是内伤饮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 的一种胃肠疾患,临床症状有不思饮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便溏泄,臭如败卵或便秘等。
(1)“春头泻”的症状:①时间性强,多发生在春季时令。②泄泻时没有剧烈的阵发性的肚子痛。③泄泻时没有里急后重,肛门口没有发热的感觉。④越是泄泻,人反觉越精神,越有饥饿感。
所以,一经出现上述症状者,不宜急于止泻,只要坚持吃上1~2天粗粮,禁忌一切肉类,肠胃就会自动激发出抵抗能力,毒素一旦排除,症状很快就会消除。或者此时不放心,再辅以一些药物,在体内抵抗能力的配合下,则很快就能药到病除。所谓消邪去正自安。
(2)肠胃泻的症状:①泄泻任何时间都会发生(只要误食,积滞达到一定毒素时毒素对肠胃刺激时)。②泄泻时有剧烈的阵发性的肚子痛。③肛门口处于里急后重,发热感觉。④泄泻越多,人则越疲倦,越没胃口,甚则作呕。
一经出现上述症状者,也不宜急于打针。因为反应越大,正足身体抵抗能力越大。首先坚持吃一天粗粮,禁忌一切肉类,也可配合服用藿香正气丸、黄连素(加倍用量)。这种首先考虑激发出身体抵抗能力的方法,远比急于打针食药更加快好。而这种所谓快好的区别,则体现在愈后的自我恢复上。前者泻后即有“换了人间”的感觉,愈后良好,后者泻后则有“元气大伤”的感觉。
此外,运用泻法,可在肠胃积滞达到一定的程度、症见积滞八大症状时,可适当服食一些清理肠胃的药物,如三清通、扶正丸、保和丸等。
因暴饮暴食,或食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腐败的鱼、肉等或因受寒,引起胃部胀痛、呕吐,即西医所谓“急性胃肠炎”。取鸡内金2-3个,研成粉末,用温开水送服(或煮汁温服),一日吃三次,饭后服,很有灵验。用于小孩的胃痛更适宜。
什么是胃肠积滞呢?以上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如果你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的话,那么就有必要多看看,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疗养身体,多吃营养品和保健品,这样我们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才会不断的增强。
肠胃积滞的辩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伤乳、伤食母乳喂养或牛奶喂养的婴儿发病者为伤乳,呕吐或大便中可见较多的乳凝块;普通饮食的幼儿发病者为伤食,多有较明显饮食不节史,呕吐物或大便中可见较多的食物残渣。
2.辨虚实病程短,脘腹胀痛拒按,或伴低热,哭闹不安,多属实证;病程较长,脘腹胀满喜按,神疲形瘦,多属虚中夹实证。
治疗原则
乳食内积之实证以消食导滞为主。脾虚夹积之虚中夹实证以健脾消食,消补兼施为法,积重而脾虚轻者,宜消中兼补法;积轻而脾虚甚者,则用补中兼消法,扶正为主,消积为辅,正所谓:“养正而积自除”。
分证论治
1.乳食内积
证候:乳食不思,食欲不振或拒食,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或有嗳腐恶心,呕吐酸馊乳食,烦躁哭闹,夜卧不安,低热,肚腹热甚,大便秽臭,舌红苔腻。
分析:乳食内积,气机郁滞,故脘腹胀满,疼痛拒按。胃肠不适,则夜卧不安,烦躁哭闹。中焦积滞,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乳食不思,食欲不振或拒食,嗳腐恶心,呕吐酸馊乳食;腐秽壅积,脾失运化,则大便秽臭。中焦郁积化热,则有低热,肚腹热甚。舌红苔腻为乳食内积实证之象。
治法:消乳消食,化积导滞。
方药:消乳丸或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麦芽、陈皮、香附、砂仁、茯苓、半夏、连翘。
2.脾虚夹积
证候: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夜寐不安,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呕吐酸馊乳食,大便溏薄、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细而滑。
分析:脾胃虚弱,中气不运,不能化生精微变为气血,濡养机体,则见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唇舌色淡。脾胃虚弱,运纳失职,乳食积滞,气机不畅,故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上则呕吐酸馊乳食,下则大便溏薄酸臭夹不消化物。胃不和则卧不安。苔白腻,脉沉细而滑,皆为脾虚夹积之所致。
治法: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方药:健脾丸加减。
常用药: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导滞,枳实、陈皮理气消胀,虚实兼顾,消补并施。苔腻、纳呆,加藿香、砂仁化湿醒脾;舌淡、腹胀、便溏,加炮姜、厚朴、苍术温中运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