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常散步患乳腺癌几率小

常散步患乳腺癌几率小

常散步,好处多。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4日报道,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散步一小时,乳腺癌患病风险降低14%。

美国癌症学会的科学家选取了7万多名绝经后妇女,其中有4700多人在随后17年内被诊断患上了乳腺癌。在这群女性中,有47%的人说散步是她们唯一的娱乐活动。研究结果显示,与每周步行3个小时或更少的女性相比,每周散步至少7个小时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风险降低了14%。与最不活跃的女性相比,每天进行一个小时强度更大的运动(如跑步或有氧健身操)的女性患上这种疾病的可能性降低了25%。这一研究结果并不会受到其他因素(如体重或是否采用了激素替代疗法)的影响。

发表在《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记及预防》上的这项研究认为,散步这项运动能有助于减少女性身体内的脂肪,而脂肪会生成刺激癌细胞产生的激素(如雌激素和胰岛素),运动强度越大其保护效应就越明显。

晚绝经易得乳腺癌吗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绝经年龄越晚,发生乳腺癌几率越大。55岁之后绝经者比45岁前绝经患乳腺癌的几率高1倍多,绝经年龄每推迟1年,则患乳腺癌的几率增加3%。

此外,超重也会增加患病的风险,尤其是绝经后。研究显示,停经后若体重增加12公斤以上,患乳腺癌的几率将增加28%;高脂肪可诱导催乳素与雌激素比值增高,这两种激素可能与乳腺癌发生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加,乳腺癌的患病率也会增加。每年诊断出患乳腺癌的女性中,约67%年龄超过50岁,约有50%年龄在40岁或以上。40—49岁年龄组中,乳腺癌患病率是1/68;50—59岁组则达到1/37。

乳腺癌的发生还与第一次月经时间有关。第一次月经在11岁之前,患乳腺癌的风险更大。

建议每隔1年到1年半,35岁以上妇女进行一次专业性乳房检查,40岁以上女性在此基础上还应接受一次乳房X线检查。

夜班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风险

夜班加早起危害更大

研究小组收集了1964年至1999年间在丹麦军队任职的1.85万余名女性的数据,找到200名乳腺癌患者和899名年龄相近的非乳腺癌患者,询问她们的工作模式、生活习惯和其他情况,包括如何使用避孕用具和激素替代疗法、日光浴习惯等。研究人员还要求这些女性评估自己属于“早起者”还是“夜猫子”。

结果,141名乳腺癌患者和551名非乳腺癌患者回答问卷。

研究人员发现,上夜班者患乳腺癌几率增加40%;如果一周至少上3个夜班,持续至少6年,患乳腺癌几率翻番;既上夜班又喜欢早起的人患乳腺癌风险最高,比不上夜班者高近4倍;自称“夜猫子”的女性患乳腺癌几率也翻倍。

男性亦不可掉以轻心

“现代社会,大约10%至20%的女性上夜班,因此,夜班可能是与癌症相关的最大职业问题。”

专家说,既然夜班不可避免,就应限制持续时间,一周应少于3个夜班,喜欢早起的人尤其应减少夜班。

尽管研究人员发现夜班与乳腺癌间存在关联,但并未证明因果关系。这并非首次揭示这类关联。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2007年称,夜间工作“可能致癌”。

夜班不仅影响女性健康,相关说,先前3项小型研究显示,夜班也可能致使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几率上升。

与夜间灯光有关?

研究人员并未弄清夜班关联患癌风险的原因。

专家分析说,这可能与曝露在灯光下有关,灯光减少褪黑激素生成,这种激素可能有助预防某些癌症。

此外,夜间灯光可能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乳腺。这种反复的不同步可能致使细胞生长周期管理出现漏洞,发生细胞失控生长。

专家说,上夜班者往往缺觉,致使免疫系统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可能有助癌细胞生长。上夜班打乱人体生物钟,增加压力,而压力影响全身健康,增加患乳腺癌风险。

吃素为什么会诱发乳腺癌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研究人员发现偏好肉食和奶制品的女性患乳腺癌几率较低,而偏好水果和蔬菜的女性患卵巢癌几率较低。研究人员按饮食习惯把3600名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女性以及3413名同龄健康女性归为4类群体:“动物制品”偏好者,“维生素和纤维”偏好者,“不饱和脂肪”偏好者,“高淀粉”偏好者。研究发现,“动物制品”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几率较低,同时,相比维生素和纤维摄入量最少的女性,“维生素和纤维”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几率要低23%。

月经生育与乳腺癌有何关系

(1)月经因素:现今一个比较公认的事实是,月经初潮早于12岁之前,绝经期推迟在50岁之后,这两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有所增高。

①有研究资料表明,初潮年龄12岁比初潮年龄17岁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要高2.2倍。有专家指出,初潮年龄推迟1年,乳腺癌发病率将下降20%。

②初潮年龄提前至12岁或更小,并迅速建立了月经周期,此组女性比月经滞后(超过13岁或更大)并且需要长时间建立月经周期的女性,患乳腺癌几率增高4倍。

③有资料显示,月经初潮后(第一次月经后)在一年之内就建立了月经周期者,比初潮后在5年内或更长时间才建立月经周期者,患乳腺癌的风险要高出2倍。

④月经周期的长短与乳腺癌发病也有着密切关系。研究人员发现,患乳腺癌的病人月经周期明显缩短,平均为26.4天,而对照组(未患乳腺癌组),平均月经周期为28.6天。日本与美国同是工业发达的国家,而美国乳腺癌发病率高于日本。以30岁年龄组为准,美国女性月经周期平均为27.1天,而日本女性月经周期为28.8天。说明月经周期长短与乳腺癌发病有密切关系。

⑤许多资料研究证实,绝经期越晚患乳腺癌的几率就越高。绝经期较晚(50岁左右)比45岁前绝经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要高1倍;绝经年龄小于35岁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仅为50岁之后绝经者的三分之一;行经40年的女性比行经30年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高出1倍。应当指出,绝经后的女性,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均下降,但有一部分女性服用雌激素替代药物,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而在孕激素水平相对低的情况下,没有孕激素对雌激素的制约,雌激素可以刺激导管上皮细胞,而存在诱使乳腺癌发生的可能。

(2)生育状况:女性生育状况与乳腺疾病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生育对妇女而言,在预防乳腺疾病或者乳腺癌发生方面,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有资料表明,从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要比已生育的妇女高30%;35岁以上的足月妊娠初产妇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要比30岁以下足月妊娠初产妇高3~4倍。妇女最佳生育年龄为26~28岁。为了控制我国人口的增长,提倡晚婚晚育的国策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也绝不能自行其是地将生育年龄推迟到35岁之后,否则将会增加乳腺疾病发病的机会。适时地选择自己的生育年龄是个有利的举措。

国外有专家曾提出,女性在30岁之前妊娠,对预防乳腺癌有防护作用;30岁之后妊娠可增加乳腺癌发病危险。同时还提出,初产足月妊娠可以获得终身对乳腺癌的防护作用。

独身妇女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高于已婚者,已婚未生育者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高于已婚生育者;产次的增加与乳腺癌危险性成反比;初产足月妊娠对乳腺癌有防护作用。在生育史中,有两点与乳腺疾病尚有密切关系。

其一,在妊娠史中一定要注意防止人工流产,人工流产次数越多,罹患乳腺癌几率就越高。

其二,足月妊娠分娩后,一定要争取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婴儿不但有利,对于母亲乳腺癌的预防作用也很大。

女性上夜班易患哪种癌

美国《职业与环境医学杂志》刊载的一项研究指出,女性每周上两个夜班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如果上夜班后第二天早早起床,患乳腺癌风险更高。

报道称,丹麦癌症学会癌症流行病学研究所的约翰尼·汉森带领研究小组,收集了1964年至1999年间在丹麦军队任职的1.85万余名女性的数据,找到210名乳腺癌患者,并将她们与同样在军队服役,但未患乳腺癌的899名年龄相近的女性作对比。

研究人员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询问了141名乳腺癌患者及551名非乳腺癌患者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工作模式、生活习惯、如何使用避孕用具、日光浴习惯等方面。研究人员还要求她们评估自己属于“早起者”还是“夜猫子”。

研究人员经统计发现,上夜班者患乳腺癌几率比不上夜班者高40%;每周至少上3个夜班,持续至少6年,患乳腺癌风险增加50%;既上夜班又早起的人患乳腺癌风险则比不上夜班者高4倍。

哪些人易患乳腺癌

1、有家族史

如果母亲,姐妹或女儿在绝经前被诊断为乳腺癌,那发病率是普通人的3倍。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近亲(如,表兄弟姐妹,阿姨,祖母)有罹患乳癌,那患乳腺癌的几率也会增加。

2、有个人史

一侧乳腺癌的患者,对侧乳房发生癌变的机会比一般人高5-7倍。如月经初潮早于12岁,或停经年龄在55岁之后;长期服用避孕药(雌激素);第一次妊娠年龄大于30岁及从未生育过的妇女;进食过多动物脂肪,绝经后体重超重等患乳腺癌几率比正常人高。

3、受生活习惯影响

经常规律锻炼的妇女发病率较低。肥胖者患乳腺癌的几率较高。喝酒可以增加患病的风险(由于酒精可以增加血液中的雌激素含量)。

治疗乳腺癌的误区

乳腺癌的治疗误区:

1、大多数乳房包块都可能是癌变。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其实约8成的女性乳房肿块为良性囊肿;

2、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为1/8,并且乳腺癌危险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研究发现,女性各年龄段患乳腺癌几率为:30多岁时大约为1/235;85岁时会增至1/8;

3、乳房较小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更小。这个说法也不准确,大乳房在检查时的确麻烦,易漏诊;

4、乳房切除后不会再患乳腺癌。乳房切除之后,乳腺癌复发率会降低91%,但有些患者的疤痕处依然会出现乳腺癌复发;

5、乳房囊肿的女性患上乳腺癌风险更大。纤维囊性乳房并不是乳腺癌。不过乳房出现囊肿要及时上医院检查,以排除乳腺癌危险。

以上就是关于乳腺癌的治疗误区,大家一定要认真的认识乳腺癌并且避免进入治疗的误区,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更快的帮助病情痊愈。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一定要选对。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快乐。

怎样容易得乳腺癌

专家指出,作为一种严重的妇科疾病,乳腺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无数女性已经因为此病失去了生命。肥胖不仅促进乳腺癌的发生,而且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也是不良因素,在接受了乳腺癌手术等治疗后的患者中,继续肥胖的患者更容易复发和转移。除了肥胖的人群,以下因素也是女性患乳腺癌的诱因:

1、生育因素。调查研究发现,晚婚晚育,以及生完孩子不哺乳的女性,都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因为乳腺的功能就是哺乳,晚育的病人可能有一段时间激素水平受到一定影响,而且乳腺哺乳的时间相对比较晚,这样使乳腺功能得不到发挥;而不哺乳,会造成激素水平改变,甚至激素比例失调。这些都会导致患乳腺癌几率增加。

2、遗传因素。乳腺癌具有一定的家族现象,如果直系亲属中存在乳腺癌患者,那么患者的直系亲属乳腺癌的发病率就比正常人高两到三倍。另外,一个患者左侧乳房得了乳腺癌,那么右侧乳房的发病机率也要比正常人高两到三倍。

3、月经因素。女性月经初潮来的越早,以后得乳腺癌的几率也就越高。据报道,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相比,乳腺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2.2倍。闭经年龄大于55岁比小于45岁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

除此之外,得过乳腺增生和乳腺纤维瘤的女性,其患乳腺癌的几率也会增加。希望大家掌握乳腺癌的病因,日常生活中尽量远离这些因素,才能提高乳腺癌的预防效率。

乳腺癌八大误区你知道吗

误区一: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才有患癌可能。

事实:在已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中,70%的女性没有明显的致病风险因素。

但如果一级亲属中(包括母亲、姐妹或女儿)有人患乳腺癌,那么此人患乳腺癌的风险将增加一倍。父母的家族病史对女性有同等重要的影响。

误区二:穿胸罩将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事实:不少人指出胸罩会压迫乳房的淋巴系统,导致毒素积累而诱发乳腺癌,这一说法已经广泛证实为不科学的。

误区三:隆胸手术可能导致乳腺癌。

事实:女性隆胸并不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但这些女性有必要在体检时增加对乳房的X光检查。

误区四:乳房小的女性患癌几率小。

事实:乳房大小与患乳腺癌没有关系。乳房特别大只可能意味着不易接受检查,和患癌几率并无关系。

误区五:如果自身患病几率大,就只能等待发病征兆的出现。

事实:女性可以积极主动地降低乳腺癌的风险,如保持体重,避免肥胖;保持规律运动;减少或杜绝酒精的摄入;定期检查乳房健康;戒烟等。

误区六:乳腺癌总以肿块的形式出现。

事实:肿块可能预示着乳腺癌,但是患病征兆不止于此:乳房或乳头疼痛、乳房肿胀、皮肤过敏或凹陷、乳头向内收缩等。

误区七:大多数乳房肿块都会癌变。

事实:约80%的乳房肿块都是由良性变异、囊肿或其他情况导致的。但无论如何,医生建议在乳房发生肿块时都应尽早接受检查。

误区八:切除乳房就不得乳腺癌。

事实:乳房切除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癌几率,但不能完全避免。有时可能在疤痕处开始患病,或者原有的癌细胞扩散。

乳腺癌的治愈率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

研究人员发现偏好肉食和奶制品的女性患乳腺癌几率较低,而偏好水果和蔬菜的女性患卵巢癌几率较低。

研究人员按饮食习惯把3600名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女性以及3413名同龄健康女性归为4类群体:“动物制品”偏好者,“维生素和纤维”偏好者,“不饱和脂肪”偏好者,“高淀粉”偏好者。

研究发现,“动物制品”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几率较低,同时,相比维生素和纤维摄入量最少的女性,“维生素和纤维”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几率要低23%。

6个因素让女人容易患上癌症

1.酒精。大量研究证明,饮酒越频繁,患乳腺癌的几率越大。这是因为酒精会提升雌激素的水平。即使每天只喝一小杯酒,患乳腺癌的几率都会增加10%。如果每天饮酒两次,几率增加则是常人的1.5倍。

2.激素替代疗法。激素替代疗法是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常使用的方法。但是研究发现,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时间越长,发生乳腺癌的几率越高。而且综合激素疗法,也就是同时使用雌激素和孕酮治疗的危险性,高过单一使用雌激素。尽管如此,这依然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值得庆幸的是,仅用药两三年的话,危险并不会明显增加。停药5年后,患乳腺癌的几率会和没有用药的人一样。

3.超重。脂肪组织会释放雌激素,雌激素越多,患癌几率越大。研究发现,身高约1.6米的妇女如果在20—50岁间体重增加12千克,患上乳腺癌的可能性会翻一番。

4.避孕药。研究显示,服用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方避孕药,会增加乳腺癌的几率。停药后,患癌几率会降低,停药10年后,风险和从未用药的人一样。

5.吸烟。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吸烟,二者散发出的高浓度化学物质都能诱发乳腺癌。烟雾中的化学物质不仅能到达乳房组织,还能进入乳汁。

6.不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时间越长,患上乳腺癌几率越低,尤其是超过两年。这可能是因为母乳喂养会抑制排卵,减少了女性一生中经历的月经周期数量,减少了身体孕激素和雌激素变化的次数.

相关推荐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乳腺癌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乳腺癌?随着现代女性工作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已从万分之一以下串升至万分之四左右。这样的数字提醒着我们,要注意了。下面给大家介绍,什么样的人容易得乳腺癌?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乳腺癌? 第一种人:13岁以前即有月经初潮或至50岁还未停经的妇女,得乳腺癌的风险较高。一侧已得过乳腺癌的,对侧再癌的机会比正常未得癌的可能性要大。 第二种人:晚婚晚育或婚后没有生育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比已生育的高。独身未婚妇女较已婚妇女易乳腺癌,且年龄越大这种倾向愈加明显。 第三种人:未哺乳或哺

常吃西柚容易诱发乳腺癌

妇科疾病一直困扰着女性健康,尤其是乳腺疾病。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导致乳腺癌的原因很多,其中乳腺癌和饮食就有极大的关注,有研究发现常食用西柚或导致女性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3,绝经期后的女性每天吃1/4个西柚乳腺癌几率增加30%。 常吃西柚容易诱发乳腺癌 研究显示,即使每天只吃四分之一个西柚,也可能会导致绝经期后的女性乳腺癌几率增加30%。研究者相信,西柚内含的一种细胞色素会刺激血液里面雌激素的新陈代谢,而雌激素水平与乳腺癌风险有关联。 这项研究是基于对5万多名度过绝经期的女性,包括1657名乳

这十类人最易乳腺癌

1.有乳癌家族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有一位近亲乳腺癌,则病的危险性增加1.5~3倍;如有两位近亲乳腺癌,则病风险将增加7倍。发病年龄越轻,亲属中乳腺癌的危险越大。 2. 初次月经在12岁以前、停经在55岁以后。有的儿童营养过于丰富,滥用补品,导致月经提前至12岁以前。一些女性为延长青春期,人为延迟绝经,推迟到55岁以后。乳腺受雌激素作用时间过长,容易引发乳腺癌。 3. 未生育或35岁以后才生育、40岁以上未曾哺乳或生育。没生过孩子的女性比生过孩子的女性乳腺癌

​母乳喂养可预防乳腺癌

美国癌症协会表明,对孩子母乳喂养的时间长短是影响妇女乳腺癌发病几率的重要因素,甚至超过了遗传因素。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全世界范围内四分之三的女性不知道,妇女如果对自己的每个孩子母乳喂养超过六个月以上,就可以降低乳腺癌几率5%。 目前,对于母乳喂养这一特异性机制的原因,科学家还需进一步研究。生活中,很多女性认为乳腺癌的唯一症状就是乳房中出现或软或硬的肿块。自我检查就可预防癌症。但是很多乳腺癌在早期没有肿块,摸不到肿块就以为平安无事,往往掩盖了真实病情。 对于新母亲来说,哺乳对绝经前期乳

治疗乳腺癌的误区

乳腺癌是一种癌症,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不仅仅只会出现在女性身上,男性同样会得乳腺癌。这种疾病最好能够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现乳腺癌要进行系统正规的治疗,在治疗乳腺癌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误区,下面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乳腺癌的治疗误区: 1、大多数乳房包块都可能是癌变。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其实约8成的女性乳房肿块为良性囊肿; 2、女性乳腺癌几率为1/8,并且乳腺癌危险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研究发现,女性各年龄段乳腺癌几率为:30多岁时大约为1/235;85岁时会增至1/8; 3、乳房较小的女性乳腺

正视乳腺癌避免7大误区

误区1:隆胸手术可能导致乳腺癌 事实:女性隆胸并不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但这些女性有必要在体检时注意对乳房进行检查,比如乳房的X光检查。 误区2: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才有癌可能 事实:在已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中,70%的女性没有明显的致病风险因素。但如果一级亲属中(包括母亲、姐妹或女儿)有人乳腺癌,那么此人乳腺癌的风险将增加一倍。父母的家族病史对女性有同等重要的影响。 误区3:穿胸罩将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事实:有不少人认为胸罩会压迫乳房的淋巴系统,导致毒素积累而诱发乳腺癌,这一说法已经广泛证实为不科

乳腺钙化预防

女性最好坚持锻炼和自我检查,不要吸烟和喝酒,有家族乳腺癌病史的妇女建议避免荷尔蒙药物,以免激素药物导致乳腺癌几率增加。 事实上,由于存在意识观念的因素,许多女性都是自己发现肿块才考虑诊断治疗,结果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希望30岁以上女性,最好每年或两年接受乳腺X光检查一次,及时掌握自身的身体状况。

夏天女人爱美刮腋毛会得乳腺癌

夏日炎炎,着装清凉,为了美不少女性常选择刮腋毛以避免不雅。然而网上流传的一则“刮腋毛易导致乳腺癌”的说法,令她们不知所措。 网上流传“刮腋毛易导致乳腺癌”的帖子,让关注健康的女性心有余悸。这个帖子说的是:腋窝是人体排除毒素的主要区域之一,排除毒素的主要方式是流汗,腋毛可帮助汗水流出体外。如果剃掉或拔掉腋毛,会阻止身体内的毒素从腋窝排出。这些毒素因无法排汗而储存在腋下的淋巴结,几乎所有的乳腺癌都发生在乳房外侧上方的区域,那里正是淋巴结集中的地方。 男人之所以比女人得乳腺癌几率小的原因是,他们从不剃腋毛,毒素

女性常吃大豆能预防乳腺癌

一项由政府资助的研究报告显示,常吃日本传统豆制食品的女性乳腺癌的危险较低。日本东京国立癌症医疗中心研究人员发现,血液中金雀异黄酮浓度高的女性要比浓度低的女性乳腺的机率小,大豆中富含金雀异黄酮。 该项研究跟踪了日本全国各地约2.5万名年龄介于40至69岁之间的女性,持续时间为平均10.5年。 研究人员比较了144名乳腺癌的女性与288名未乳腺癌女性的血液样本,分析金雀异黄酮浓度与乳腺癌危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浓度最高的女性乳腺癌的危险是浓度最低女性的1/3。而最近发布的另一项研究

女人这里越肥当心乳腺癌缠身

近年来,多数女性不但追求苗条的身材,对于丰胸也是相当重视。丰胸的方法有很多,如丰胸精油、按摩、饮食等,但也有较为偏激的方法,就是做手术,也就是所谓的胸部整形。以上的几种方法均可达到丰胸的作用,但每一个方法的副作用是不同的,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有所不同。 丰胸虽然带来视觉上的美观,但让女性离癌症更近了一步。现如今癌症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就连二十几岁的人也上癌症,这明显可说明癌症与自身的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女性乳腺癌几率也在倍增,这样的癌症又与什么有关呢? 胸部大小与癌症的关系 女性身上有一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