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散步对糖尿病有好处吗 散步锻炼缓解糖代谢紊乱情况

散步对糖尿病有好处吗 散步锻炼缓解糖代谢紊乱情况

散步锻炼还可以使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加,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中的积累,从而加强人体对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利用,减少对糖类分解的依赖性,从而可以缓解因为胰岛素不足导致的糖代谢紊乱的情况,使其逐步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散步对糖尿病有好处吗 糖尿病散步多长时间

糖尿病人的散步时间应该控制在半个小时,每分钟大概50 步左右,如果走步速度比较快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每分钟大概在80到100步左右;行走的速度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的承受能力而定。体质好的还可以进行爬楼梯运动,体质不好的最好进行慢步走。

糖尿病散步多长时间 糖尿病散步注意事项

散步锻炼与饮食疗法,药物疗法应该相结合进行。糖尿病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调养,在治疗期间,患者应该先控制饮食,少吃含糖食物,同时利用药物将血糖和尿糖控制在稳定水平,然后再进行散步锻炼,三种方法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采用胰岛素治疗的人群,在注射完胰岛素后,但没有吃饭前不宜散步锻炼,以免造成低血糖。

糖尿病人如何锻炼 饭后散步有助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最好再饭后1~3小时之间,并且避开药效尖峰时间运动较好。如果清晨有运动的习惯,最好再早餐后的1小时再去。此外,避开在晚餐后进行激烈运动,否则半夜可能会发生低血糖症状。

糖尿病散步多长时间 散步锻炼不是人人合适

散步锻炼的运动疗法并非每个糖尿病患者都适合,一般来说对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的病人疗效比较好,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因为胰岛素的不足是绝对的,如果不注射胰岛素,运动会使血糖适合的情况加重,造成高血糖,严重时甚至导致酮症酸中毒;如果注射过量,则有可能引发低血糖。因此,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步行锻炼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好胰岛素的注射量。

散步锻炼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都适合,血糖代谢紊乱不是非常严重的,身体情况还比较好的轻度和中度糖尿病患者,利用散步锻炼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如果是重度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参加行走锻炼,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使病情加重。

怎样预防血糖高

1、运动方面

坚持适量的体育活动可提高肌肉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数量。运动的过程是机体消耗能量的过程,通过运动,血糖降低了,胰岛素的效用被提高了,与血糖有关的一些代谢指标(如糖化血红蛋白)被改善了。

但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比较柔和的运动,并应在开始运动前对身体做一次全面的检查。舒缓的有氧运动是最适合老年人的锻炼方式,即强度小、节奏慢、运动后心脏跳动不过快、呼吸平缓的一般运动,如散步、太极拳、自编体操等。有氧运动宜循序渐进,可从散步开始,逐步过渡到自编操等。

2、药物控制

如格列喹酮片系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为高活性亲胰岛β细胞剂,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诱导产生适量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浓度。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但是,专家建议,药物只是辅助,个人情况不同,服用之前谨遵医嘱。

3、饮食方面

糖尿病人的饮食一定要注意,特别是要控制饮食的总热量,要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体重、年龄、性别和体力活动情况来确定总热量,原则是使病人体重略低于或维持在标准体重范围内。一般老年人,每日摄入热量在1500~1800千卡,胖人宜减少到1200~1500千卡。

粗杂粮中的糖类分解较缓慢,适于糖尿病人。还应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每日可吃瘦肉类(包括鱼、蛋和大豆制品)150~200克,牛乳250克。

其次,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要充分,高纤维素食物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有利于平衡血糖。水果类含果糖较多,血糖控制不好时最好免食。

最后,因为糖尿病患者脂肪代谢紊乱,血脂高,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快,因此食物中必须控制胆固醇含量,一般不超过300毫克/日,相当于每日一个鸡蛋。少食或不食动物油脂及含胆固醇高的动物脏腑类食物。

适合糖尿病人的运动

1、举重。

美国欧道明大学运动科学教授谢莉·R·科尔伯格博士表示,哑铃并非健美者的专利。糖尿病患者练习哑铃等抗阻训练或力量训练,可锻炼肌肉,增加肌肉热量储存, 降低血糖水平。她建议,开始锻炼时候,不妨使用小哑铃,或自制矿泉水瓶中装半瓶沙子,每周锻炼2—3次,每次15—20分钟。之后根据锻炼情况,再逐渐增 加运动强度、哑铃重量,此时半瓶沙子可换成整瓶的。

2、散步。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内分泌学专家贝杜尔·哈蒂波格鲁博士表示,散步简单易行,只需一双合适的运动鞋,随时随地都可散步。他建议,如果之前一直没有参加锻炼,那 么可以从每天散步10—15分钟开始,之后逐渐增加到每天散步30—45分钟。或者戴一个计步器,争取实现每天步行1万步的目标。

3、太极拳。

科尔伯格博士表示,练习太极拳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体灵活性。糖友练太极还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近日,《替代和补充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 研究发现,糖友每周参加两次太极拳训练班,每次练习1小时,每周再在家练习三次,每次20分钟,可以使血糖水平明显降低,提高糖友生活质量。

4、水中运动。

糖友参加游泳、水中健美操和水中漫步等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消耗热量和改善身体灵活性。科尔伯格博士表示,水中锻炼尤其适合神经病变的糖友(手脚常出现无力、麻木、刺痛或疼痛等症状)。由于水中锻炼对关节冲击更小,因而也很适合同时患有关节炎的糖友。

5、间歇式运动。

间歇式运动是指在正常运动过程中增加几次强度更高的运动,比如慢跑与快跑结合,散步与快走结合等。研究发现,间歇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强运动毅力。科尔伯格博士建议,插入高强度运动的时间一开始可以是15—30秒,之后逐渐增加到1—2分钟。

6、平衡锻炼。

科尔伯格博士表示,平衡能力会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步降低,糖友脚部感觉通常会更加迟钝,因此平衡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更容易走路失态。平 衡能力训练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专家建议,选择桌椅附近,单脚着地,做做“金鸡独立”。能够单脚着地站立后,再练习“闭眼金鸡独立”,双脚可轮流练习。

7、做家务也是锻炼的好方法。

沙伊纳博士表示,有些人不爱运动,其实做家务也是很好的锻炼,有助于消耗热量和降低血糖。养花种菜、打扫房间、洗车、遛狗、与孩子一起玩耍等都很好。

8、选择喜爱的运动。

美国“控制你的糖尿病”糖尿病教育组织创始人史蒂夫·埃德尔曼博士表示,选择喜爱的运动,是糖友持之以恒的关键,比如,跳舞、爬山、打乒乓球等。

二型糖尿病的日常护理

饮食疗法,是一项重要的其础治疗措施,应严格和长期执行。2型糖尿病人,饮食治疗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以及减少降糖药物剂量。要注意一日三餐七成饱,要少吃多餐,不吃过甜的食物,不吃腥辣的食品,严禁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因为这些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饮食方面要注意粗、细粮搭配着吃。建议吃些南瓜、燕麦片等。但要明确注意一点,不管这个东西有多好,有多么适合糖尿病人吃,都不要过量。

运动疗法,体育锻炼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一项重要措措施,但一定要适量,因人而定。每天都要有一定量的运动,餐后半小时后即可开始运动,但不宜过量,体育锻炼不能从事剧烈的运动,标准以微汗即可。因此提倡以每天散步1—2小时为宜,病人不易疲劳过度,必须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要有规律,建议晚九点睡,早七点起。

糖尿病患者适合做哪些运动

1、散步。散步简单易行,只需一双合适的运动鞋,随时随地都可散步。如果之前一直没有参加锻炼,那么可以从每天散步10—15分钟开始,之后逐渐增加到每天散步30—45分钟。或者戴一个计步器,争取实现每天步行1万步的目标。

2、做家务。有些人不爱运动,其实做家务也是很好的锻炼,有助于消耗热量和降低血糖。养花种菜、打扫房间、洗车、遛狗、与孩子一起玩耍等都很好。

3、太极拳。练习太极拳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体灵活性。糖友练太极还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近日,《替代和补充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糖友每周参加两次太极拳训练班,每次练习1小时,每周再在家练习三次,每次20分钟,可以使血糖水平明显降低,提高糖友生活质量。

4、平衡锻炼。平衡能力会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步降低,糖友脚部感觉通常会更加迟钝,因此平衡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更容易走路失态。平衡能力训练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专家建议,选择桌椅附近,单脚着地,做做“金鸡独立”。能够单脚着地站立后,再练习“闭眼金鸡独立”,双脚可轮流练习。

5、举重。糖尿病患者练习哑铃等抗阻训练或力量训练,可锻炼肌肉,增加肌肉热量储存,降低血糖水平。开始锻炼时候,不妨使用小哑铃,或自制矿泉水瓶中装半瓶沙子,每周锻炼2—3次,每次15—20分钟。之后根据锻炼情况,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哑铃重量,此时半瓶沙子可换成整瓶的。

6、水中运动。糖友参加游泳、水中健美操和水中漫步等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消耗热量和改善身体灵活性。水中锻炼尤其适合神经病变的糖友(手脚常出现无力、麻木、刺痛或疼痛等症状)。由于水中锻炼对关节冲击更小,因而也很适合同时患有关节炎的糖友。

7、间歇式运动。间歇式运动是指在正常运动过程中增加几次强度更高的运动,比如慢跑与快跑结合,散步与快走结合等。研究发现,间歇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强运动毅力。科尔伯格博士建议,插入高强度运动的时间一开始可以是15—30秒,之后逐渐增加到1—2分钟。

糖尿病有哪些代谢紊乱

糖尿病患者们在平时生活中,一定有很多关于疾病的疑问在心中吧。接下来请看下文详细解说。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胰升糖素活性相对或绝对过多引起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

糖尿病代谢紊乱非常广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糖代谢紊乱:高血糖及糖尿,高血浆渗透压,乳酸性酸中毒。

(2)脂代谢紊乱:高脂血症,高脂蛋白血症,高甘油三酯,高游离脂肪酸血症,高酮血症,甚者发生酮症酸中毒。

(3)蛋白质代谢紊乱:负氮平衡,成人消瘦疲乏,易感染,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晚期病人可有低蛋白血症,抵抗力下降,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力下降。

(4)水电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代谢紊乱,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严重失水伴酸中毒,糖尿病肾病肾衰晚期呈尿毒症伴酸中毒。

(5)糖基化血红蛋白异常升高:微循环中血小板功能及体内抗凝血机制异常,血粘稠度增高,血流淤滞,加以组织缺氧等引起小动脉、小静脉和微血管扩张,导致糖尿病中典型的微血管病变,从而发展为多种脏器的慢性病变

以上便是我们为你提供的详细内容,相信在对你心中的疑问一定有很大的帮助吧,祝你早日康复。

散步有什么好处 散步防糖尿病

散步锻炼有助于促进糖类代谢正常化。饭前饭后散步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研究证实,中老年人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散步1.5-2小时,代谢率提高48%,糖的代谢也随之改善。糖尿病患者经一天的徒步旅行后,血糖可降低60毫克/升。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法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糖、蛋白质、脂代谢紊乱而造成的一种慢性病。

运动疗法目标:

1 .通过运动抑制不运动的肌肉对糖的利用;

2 .通过运动促进局部血流增加,使胰岛素在深度较低的情况下就能保持较正常的血糖代谢,因而使紊乱的糖代谢得到改善。

运动疗法适宜:轻度及中度ii型糖尿病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临床观察表明:进行30分钟的活动后,血糖可降低12—16%并可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减轻胰岛的过度负担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运动疗法的形式:步行、慢跑、游泳、太极拳……

1、步行。患者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任选1—2项,其中步行是国内、外最常用的,应作为首选。每次散步30分钟,每日两次。(糖尿病患者经6小时的徒步旅行后,血糖可降低60毫克升。)

2、平时在家里,糖尿病患者也可作运动练习。

方法一:踮脚尖。将手扶在椅背上踮脚尖(左右交替提足跟)10—15分钟;

方法二:爬楼梯。上楼梯时,背部要伸直,速度要依体力而定;

方法三:坐椅运动。屈肘,两手叉腰,背部挺直,椅上坐、立反复进行,时间以自己体力而定;

方法四:抗衡运动。双手支撑在墙壁上,双脚并立使上体前倾,以增加肌肉张力,每次支撑15秒左右,做3—5次;

方法五:床上运动。平躺床上,将脚抬高(可用棉被或枕头将脚部垫高),等脚发麻时再慢慢坐起来,如此反复。以上五种运动形式,可任选其一,也可交替进行。

要点:适度、全身锻炼

运动强度:应控制在中等。适当的运动量应是全身出汗,心率在130以下,每次持续20—30分钟,逐渐延长至1小时。使全身的肌肉都得到锻炼。这样有利于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因此要选择耐力性的全身运动。

注意:

1.每次运动前都要有10分钟准备活动;

2.注意运动疗法应和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相结合,等血糖和尿糖基本稳定后,再开始运动疗法;

3.避免空腹和注射药物60—90分钟时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4.避免在腿部注射胰岛素等。

散步对糖尿病有好处吗

散步对糖尿病是有好处的。

糖尿病人经常进行步行锻炼,胰岛素的分泌能得到改善,血浆中胰岛素含量降低,减少了非运动器官的细胞对糖的利用,从而能够帮助稳定病情,使病情稳步下降。

糖代谢紊乱是怎么回事

糖是一类化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及其衍生物的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糖的主要形式是葡萄糖(glucose,Glc)及糖原(glycogen,Gn)。葡萄糖是糖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在机体糖代谢中占据主要地位;糖原是葡萄糖的多聚体,包括肝糖原、肌糖原和肾糖原等,是糖在体内的储存形式。葡萄糖与糖原都能在体内氧化提供能量。

食物中的糖是机体中糖的主要来源,被人体摄入经消化成单糖吸收后,经血液运输到各组织细胞进行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机体内糖的代谢途径主要有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与糖原分解、糖异生以及其他己糖代谢等。

各种代谢状态紊乱各不相同。糖代谢紊乱引起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引起高脂血症,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痛风等等。电解质也会出现代谢紊乱,引起相应的紊乱状态,如高钾、低钾血症等。

老人运动器材有哪些

1)散步:散步对人体健康是很有益处的,古往今来,许多伟人、学者都以散步作为强健身体、调节精神的锻炼方法。 散步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首先,散步是一种陶冶情志、舒畅情怀的活动。在空气新鲜、环境幽雅的场地上慢步行走,会使人神情气爽,心旷神怡。散步能调节大脑皮质的功能,紧张的脑力劳动后,散步可消除疲劳、健脑益智,有助睡眠。因此,散步有养神舒心的效果。其次,散步是一种和缓轻松的健身运动。步行时,两足交替移动,能锻炼肌肉、活动筋骨、强健腿足、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跳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这对心脏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对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均有益处。步行还可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并能改善呼吸功能。第三,散步也是祛病延年的一种手段。步行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利用,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和肥胖症;对由于胃肠功能紊乱而导致便秘的老年人,散步有利于保持排便通畅;失眠的老年人,睡前散步有助于安眠。总之,散步可祛病强身、延年益寿,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步行作为健身的运动项目,要有一定的速度才能达到目的。一般来说,以中速(每分钟80-90步)或快速(每分钟100步以上)步行法进行锻炼,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6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步行速度应力求达到每分钟100步左右,一天总量达6000步左右,为此,每天以步行1小时左右为宜。步行时最高脉搏数保持在110-l20次/分

相关推荐

散步是饭前还是饭后 糖尿病人饭后散步

人体在进餐前体内的血糖含量比较低,饭前散步会引起血糖的波动,会因为延迟进餐而造成血糖的含量过低。而且早上糖尿病人也不适宜散步,因为早上的低温相对来说比较低,冷空气会刺激血管,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糖尿病人最好在饭后的45-60分钟开始散步锻炼,持续时间为20-30分钟最好。

可预防癌症和长寿

男性每周锻炼3个小时不早死 研究发现,经常参加中高强度体育锻炼男性早亡的可能性会下降32%。每周进行3个小时中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如踢足球、游泳和力量训练等),或在自家花园和农家院里辛勤劳作同样长的时间,就能获得这样的效果。 女性散步半小时可防乳腺癌 相关研究发现,经常参加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女性死于乳腺癌可能性降低了33%,而那些锻炼量最大女性死于乳腺癌的可能性会减半。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只需要每天散步半个小时即可,在相同的时长内提高锻炼的强度会让女性获得更多健康功效。 只喝白开水可启动长寿基因 在不进行任何锻炼

甲亢和糖尿病的表现是

甲亢和糖尿病之间什么关系?我们都知道甲亢是我们的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病症,通常在发病初期并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症状,所以一般在初期的时候不易被人发觉,从而就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同时它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就甲亢性糖尿病,那么糖尿病和甲亢之间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请相关的专家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甲亢伴糖尿病怎样治疗:甲亢可引起机体内糖代谢紊乱。表示为尿糖阳性和餐后血糖值升高 北京北京甲亢医院的石红专家表示:一般认为甲亢并不引起糖尿病,但可 加重糖尿病病情,能诱发酮症酸中毒。临床上确甲亢并见糖尿

散步简介

散步是一种运动。慢走,一种运动形式。 散步和跑步的效果哪个好,不是绝对的,主要差别是它们适合不同时间段的运动。 比如说:早练适合跑步(雾天除外),饭后适合散步。 每天坚持散步对身体肯定好处,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散步很多好处。 锻炼腰腿 散步第一个好处就是锻炼腰腿,促进下肢的灵活。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好自然肾就受益;肾主骨,所以散步还能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锻炼心脏 走路能增强心血管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脏病,降低血压。中医认为,心脏强健了,全身气血畅通,能带动各个脏腑器官

高血压会引起血糖高吗

仅仅高血压是不会导致糖尿病的。两者之间没因果关系。但是两者发病都遗传因素起作用。但是高血压常伴脂肪和糖代谢紊乱。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高血压。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一个病征表现,虽然高血糖并不等于糖尿病,但是一旦高血糖患者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就会出现其它并发症。而糖尿病容易发生高血压一方面是由于糖代谢紊乱可加速肾动脉和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另一方面高血糖可使血容量增加,肾脏超负荷,水钠潴留,最终可引起血压升高。

精子质量差怎么锻炼

1、健康生活: 紊乱的生活会打破精子的代谢平衡,引起精子质量低下,继而诱发死精症而导致男性不育症。要按时作息、规律生活,通宵达旦、日夜颠倒的生活方式不可取;坚持适量的锻炼,运动不仅可以促进健康精子的生成,还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保护男性生殖系统免受细菌及病原体的入侵感染。 2、跑步: 跑步5分钟,前胸的后心开始流汗,这个速度就是最适合你的中等强度锻炼。其中尤以跑步、散步、自行车等氧运动20分钟-60分钟最好。成年人每周应保证5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中等强度的氧运动可以是散步、慢跑或

散步简介

散步是一种运动。 慢走,一种运动形式。 散步和跑步的效果哪个好,不是绝对的,主要差别是它们适合不同时间段的运动。 比如说:早练适合跑步(雾天除外),饭后适合散步。 每天坚持散步对身体肯定好处,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散步很多好处。 锻炼腰腿 散步第一个好处就是锻炼腰腿,促进下肢的灵活。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好自然肾就受益;肾主骨,所以散步还能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锻炼心脏 走路能增强心血管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脏病,降低血压。中医认为,心脏强健了,全身气血畅通,能带动各个脏腑器

坚持散步帮助护理糖尿病

饭后散步三十分钟,健健康康活到老,饭后散步不仅利于维持身体健康,同时还可以起到护理糖尿病的效果,因为散步运动量比较小,使患者每天一定运动量存在,既避免了运动量大带来的伤害,也避免了不运动带来的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是非常利的。 运动可以帮助护理糖尿病,但是患者要注意选择运动 专家介绍到,患上糖尿病患者总是陷入如何运动问题中,日常生活中,因为患上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所以对于运动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对于运动要求,日常要防止两种极端的情况出现,一种是剧烈多量的运动,一种就是以静制静不运动。 以上这两种

散步后血糖会升高吗 糖尿病散步的方式选择

缓步走:每分钟走60-70步,每次坚持行走30到50分钟,每日走两次,可以稳定情绪,消除疲劳,利于稳定血糖。 快步走:每分钟行走120步左右,注意快步走易引起低血糖反应,散步时最好携带一些糖果,在感到不适时含用,可防止低血糖发生。 疾步走:每分钟走150步以上,这种散步法适合于身体比较健康,血糖波动不甚严重的人群,尤其适宜于轻型单纯饮食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早上运动好还是下午运动好 糖尿病适合做什么运动

慢跑被称作温和的心脑血管体操,它对人体的心脏和血管会产生非常好的刺激。跑步当中排汗非常利于健康,它不等同于蒸桑拿或者由于环境温度高出汗的概念。糖尿病患者体质偏酸性,动汗可使体内环境偏碱性,从而降低炎症的发生率,并且我们糖尿病患者朋友们,在生活中坚持慢跑,是可以增们身体的免疫机制的,对于帮助缓解病情也是非常帮助的,还可以起到不错的预防其他的疾病的作用。 散步一种比较悠闲的运动,所谓“练十练不如散一散”,强调的是任其自然的一种锻炼方式。这种运动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最益,因为散步不会因为过度的劳累造成血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