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如何吃盐是最健康的?
小宝宝如何吃盐是最健康的?
一、给宝宝吃盐特别提醒
宝宝从母乳和牛奶中摄取的天然盐分已经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不要在给宝宝做的菜水中加盐。
全家总动员,多吃清淡饮食。孩子的口味与家长有关,家长的口味重,孩子饮食中的盐含量也会增多。据了解,目前我国家庭的饮食中普遍含盐量超标。家长在给孩子准备膳食时,一定要注意减少盐的成分。宝宝1岁以后可以适当食用加碘盐,炒菜或做汤时,待快熟或出锅时再放盐,这样效果更好。
如果宝宝患有心脏病、肾炎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要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盐摄入量。可采用“餐时加盐”的方法,即在菜肴起锅时少加盐,或不加盐待菜肴烹调好端到餐桌时再放盐。这样会使盐仅附着在菜肴表面,只放一点盐但吃起来却会有味道。
宝宝夏季出汗较多,或宝宝出现腹泻、呕吐时,宝宝的盐摄取量可比平时略增加一些。应注意给宝宝从饮食中补充。
南方喜欢吃梅干菜、咸鱼和腊肉等,这些食物含钠量普遍高,宝宝应该尽量避免。此外,豆瓣酱、辣酱、榨菜、酸泡菜、酱黄瓜、黄酱、大酱、腐乳、咸鸭蛋等也应该尽量避免给宝宝食用。北方日常饮食多为咸香味,可适当改善口味,用甜、酸味代替咸味。比如灵活运用蔗糖烹制糖醋风味菜,或用醋拌凉菜,既能弥补咸味的不足,还可促进食欲。当你尝宝宝的成品辅食后,你会觉得一点不好吃,没味道,但这就是符合宝宝口味的,你的体重与宝宝体重相差几倍,千万不要拿你的标准来判断宝宝的口味。如果你吃着合适,宝宝吃就过咸了。
宝宝几个月开始吃盐比较好
八个月之后的宝宝就可以吃盐了,吃盐是越晚越好的,这样会对宝宝的肾脏的负担会减小一点。刚刚出生的宝宝的肾脏等脏器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盐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和肾脏负担,所以应该要晚一点吃盐。
“盐”对幼儿的五大危害
宝宝从母乳和牛奶中摄取的天然盐分已经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不要在给宝宝做的菜水中加盐。
全家总动员,多吃清淡饮食。孩子的口味与家长有关,家长的口味重,孩子饮食中的盐含量也会增多。据了解,目前我国家庭的饮食中普遍含盐量超标。家长在给孩子准备膳食时,一定要注意减少盐的成分。
宝宝1岁以后可以适当食用加碘盐,炒菜或做汤时,待快熟或出锅时再放盐,这样效果更好。
如果宝宝患有心脏病、肾炎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要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盐摄入量。可采用“餐时加盐”的方法,即在菜肴起锅时少加盐,或不加盐待菜肴烹调好端到餐桌时再放盐。这样会使盐仅附着在菜肴表面,只放一点盐但吃起来却会有味道。
宝宝夏季出汗较多,或宝宝出现腹泻、呕吐时,宝宝的盐摄取量可比平时略增加一些。应注意给宝宝从饮食中补充。
南方喜欢吃梅干菜、咸鱼和腊肉等,这些食物含钠量普遍高,宝宝应该尽量避免。此外,豆瓣酱、辣酱、榨菜、酸泡菜、酱黄瓜、黄酱、大酱、腐乳、咸鸭蛋等也应该尽量避免给宝宝食用。
北方日常饮食多为咸香味,可适当改善口味,用甜、酸味代替咸味。比如灵活运用蔗糖烹制糖醋风味菜,或用醋拌凉菜,既能弥补咸味的不足,还可促进食欲。
当你尝宝宝的成品辅食后,你会觉得一点不好吃,没味道,但这就是符合宝宝口味的,你的体重与宝宝体重相差几倍,千万不要拿你的标准来判断宝宝的口味。如果你吃着合适,宝宝吃就过咸了。
【妈咪借味小妙招】
盐是百味之首,饭菜不放盐或太淡,吃起来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很多妈妈也会想当然地为小宝宝的饮食里加些盐,认为能调节口味,促进孩子食欲。殊不知,盐给宝宝带来的危害却不容小视。到底应当怎么样给宝宝吃盐?尤其是1岁以内的小宝宝如何吃盐呢?
1、做汤用生抽调味
我家宝宝10个月了,每次做面片汤时,我都用清水煮,再放些青菜,但我总担心一点没味道,于是我在汤中放入几滴生抽,这样面片汤就更有滋味了。
2、蛋羹放虾皮
每次蒸蛋羹时,我总是在里面放一些切碎的虾皮。有了虾皮,蛋羹就有种独特的风味,让宝宝更爱吃。
3、做出多种滋味粥
我家宝宝能吃辅食后,我经常给她煮粥,但我发现白粥她越来越不爱吃,也是,大人对没滋味的也不爱吃啊!怎么办呢?还是想想办法吧!
家中有几块红薯,再次煮粥时,我切了红薯在里面,软糯的红薯粥,让宝宝胃口大开,她吃下半碗呢!以后我又用南瓜之类的做粥,宝宝也很爱吃。后来,我还把奶酪片放进粥里,这样各种口味的粥宝宝都能吃到啦!
生活实例:
丞琳快6个月了,出生 后一直吃母乳,丞琳妈妈的奶水特别好,所以,小宝宝也长得白白胖胖,小脸也红润润的。6个月,到了该添辅食的时候,丞琳妈妈在是否应当给宝宝的辅食里添加盐的问题上犯了难。
仅仅在自己家中就出现了两三种说法,丞琳妈妈有些拿不定主意。母乳再好,宝宝快6个月了,也应该要添加辅食了,可是如果让宝宝吃一点也不带“咸味”的辅食,宝宝会爱吃吗?宝宝不吃盐,是否还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专家解析:
6个月内的宝宝,辅食没有必要添加食盐。
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食品不要再额外加盐,因为天然食品中存在的盐已能满足宝宝需要,再额外加盐则可能对宝宝有害。
对于1~3岁的宝宝,每天做菜时也要尽可能地少放盐。一般1~6岁的幼童每天食盐不应超过2克。
其实,对于宝宝非常敏感的味蕾来说,蔬菜和水果中的天然味道就很鲜美,而这些食物也含有足够的盐。
高盐饮食对宝宝的5大危害
1、高盐饮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亦相应减少,有利于各种细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
2、高盐饮食后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发病。
3、高盐饮食可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其丧失抗病能力。
4、高盐饮食会影响儿童体内对锌的吸收,会导致孩子缺锌。
5、高盐饮食会加重宝宝的心脏、肾脏负担。宝宝的肾脏发育还不健全,不足以渗透过多的盐。如果辅食中加盐过多,就会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同时增加心脏负担,由此使肾脏和心脏功能受损。而且,从小养成重盐的饮食习惯,长大后不容易纠正,而重盐饮食习惯容易引起高血压等疾病。
新妈妈坐月子期间能不能吃盐
很多人听过老一辈的人这样说过生了孩子之后在坐月子的时候不能吃盐,吃的菜都不能放盐,月子里吃的菜和喝的汤都不能放盐,如果吃盐的话就会没奶的,真是这样吗?那么到底产妇能不能吃盐呢?
很多老人都说产妇在坐月子的时候,吃的菜和喝的汤都不能放盐,吃盐对新妈妈和宝宝不好,口味偏重不好,所以吃的菜里都没有放盐,这样没滋味的菜吃下去,弄的很多新妈妈都没有了胃口,吃的也少了,这样更没有奶水了,没有奶水,小宝宝就没有吃的了。
虽然我们知道在平时吃的菜和喝的汤当中盐放多了不好,口味偏重不好,新妈妈盐吃多了不好,会影响肾脏的负担,产生疾病,对肾不好,弄不好的话还会让血压升高,这是人们都知道的,但是从健康的角度来考虑,这个盐不能不吃,但是也不能吃的太少。
新妈妈的月子餐里要适量的加些盐来调味,这样可以让新妈妈胃口大开,吃的多,这样才能补充更多的营养,让身体更快恢复,并且还能下奶,让孩子吃的饱。
新妈妈不吃盐的坏处
1、影响食欲,没有胃口
新妈妈在生孩子的时候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所以产后是需要好好补补的时候,这个时候很多新妈妈会出现没有食欲的情况,吃的不多,而且没胃口,如果再吃些没有味道的菜肴和汤,那么会吃的更少了,更没有胃口了,这样不利于乳汁分泌,小宝宝就没的奶吃了。
2、影响乳汁分泌
新妈妈在生完孩子的头几天里身体会出很多的汗,这个时候体内容易缺水缺盐,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不吃盐的话,新妈妈奶水就会变少,所以在吃的食物中适量的放一些盐是可以的。
3、身体营养不均衡
产后新妈妈会出大量的汗,若是体内盐分过低,会影响健康,出现血压低头晕等情况,不仅对产后恢复没有好处,而且还会影响哺乳,对孩子的发育也不利。
小小妙招,看出宝宝是否健康
健康的宝宝正常的指甲是淡粉色,饱满而又光滑的,如果用手指按压他的指甲边,颜色会从淡粉变为白色,放开立刻恢复。如果宝宝的指甲不是这种情况,出现了其他状况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1.缺微量元素
当宝宝出现缺微量元素,比如缺铁、锌时,指甲中会出现块状或絮状白色的斑块。此时就要及时给宝宝调整饮食,多补充一些含铁、锌的食物,以免引发更严重的缺乏症,或者哺乳的妈妈自身多摄入一些含铁、锌的食物,比如瘦肉、豆类、牛奶、果蔬等等。
2.贫血
当宝宝贫血时,指甲上的半月会呈现出浅红色,此时就该知道宝宝已经发生了缺铁性贫血,需要额外补充铁元素了。多吃一些菠菜、蛋黄、瘦肉等食物来补充身体中的铁元素,如果消化能力较差的宝宝吃铁丰富的食物时,最好配合富含维生素的水果一起搭配,以免引发消化不良的现象。
3.营养不良
指甲能够很好的映射出宝宝平时的营养摄入以及吸收代谢状况,如果发现宝宝的指甲凹凸不平的,很可能是出现了营养不良的情况。此时需要多多给宝宝补充富含蛋白质的辅食,多吃一些肉类、蛋类、鱼类等来补充摄入不足的蛋白质,并且从小养成均衡营养的好习惯。
4.心脏有异
当宝宝的指甲半月呈现深红色时就要格外当心,最好做一个检查,看看宝宝是否出现了心脏病的征兆,如果发现宝宝伴随其他不良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寻求医生帮助。日常护理中也要注意不能给宝宝穿太厚,也不要把孩子冻感冒,多吃些有营养,增强抵抗力的食物,加强宝宝自身身体素质。
指甲是宝宝身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所以妈妈们可以在发现宝宝情况不对的时候,观察一下指甲是否有异常,如果宝宝生病不舒服,找不到原因,最好还是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桃胶二岁的宝宝可以吃 二岁宝宝吃桃胶的注意事项
1、二岁宝宝吃完桃胶后,家长最后能及时给小宝宝漱口。因为桃胶中含有半乳糖、鼠李糖等糖分物质,吃完后不漱口,容易使小宝宝长龋齿,影响口腔健康。
2、桃胶是一种天然胶质,具有一定的粘稠性,二岁宝宝在吃的时候,尽量要弄成比较软、比较小块的,以免小宝宝噎住。
看宝宝小手辨宝宝健康
每个宝宝的小手长的不一样,而且手上的情况也有所不同,你仔细观察一下你家宝宝的小手,有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吗?
指甲苍白
1、宝宝指甲苍白可能是贫血了,尽管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宝宝最常见的就是缺铁性贫血。
2、动物血是最好的补铁品,其中的血红素铁是很容易被吸收的,其次是动物肝脏和红肉,比如说牛肉、羊肉、猪肉等。
3、一些蔬菜的含铁量也比较高,比如说苋菜、鸡毛菜、慈菇、芹菜、卷心菜等,但因为是无机铁,吸收率比较低,所以补铁的效果不是很佳。
指甲易折断
1、宝宝的指甲容易劈裂、折断,或是变薄、变脆,除了一些疾病因素外,可能是身体缺乏维生素a。
2、妈妈要注意多给宝宝吃富含维生素A或维生素A原的食物,如动物肝、胡萝卜、红心红薯、青椒、南瓜、枇杷、杏等。
3、要勤给宝宝修理指甲,防止因指甲折断造成手指出血、感染。
倒刺
1、容易长倒刺并不是什么异常状况,仅仅是因为宝宝好动,小手东摸西摸受到机械刺激造成的,也可能与宝宝喜欢啃指甲有关系。妈妈没必要要将其上升到宝宝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高度。
2、倒刺会让宝宝感觉不太舒服,甚至有时候会感觉疼痛,妈妈正确处理倒刺是最重要的:先用温热的水泡一泡宝宝的小手,等倒刺软化了,再用小剪刀轻轻的剪掉倒刺,千万不能硬撕扯,否则会很痛,还可能会出血,甚至造成感染。
3、平时注意给宝宝的小手做些保护,尤其是手指涂一些润肤品,保持局部滋润,就不容易出倒刺了。
婴儿吃盐吃多少合适
相信新手妈妈都有这样的困扰,那就是听到很多人都说刚出生的宝宝不能吃盐,会危害身体健康,但是随着宝宝一天一天的长大,不吃盐又害怕宝宝会缺碘啊!其实婴儿长到一定的年龄段是可以吃盐的,6个月内的宝宝没有必要单独添加食盐,而1岁以内的开始添加辅食的婴儿,因为天然食品中存在的盐已能满足宝宝需要,也不需要在辅食中额外添加盐,如果想要添加也行得通,但是需要控制食盐量。2岁以上宝宝渐与成人同食,应注意烹饪口味要清淡些。那么宝宝吃盐吃多少合适呢?
宝宝对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每日用盐量为:一周岁以下的宝宝不应超过1克,月龄越小,用量应越少。1岁以后可逐渐增加到2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