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
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
血压测量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者经国际标准,检验合格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
2、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大多数人的臂围25-35cm,应使用长35cm、宽12-13cm规格气囊的袖带。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袖带。儿童使用小规格袖带。
3、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
4、被测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如果怀疑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诊时应测量左、右上臂血压。特殊情况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5分钟时测量。
5、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将听诊器探头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6、测量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30mmhg,然后以恒定的速率2-6mmhg/秒缓慢放气。在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获得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
7、血压单位在临床使用时采用毫米汞柱mmhg,在我国正式出版物中注明毫米汞柱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关系,lmmhg=0.133kpa。
8、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老人血压多少才正常?
健康人的血压随性别、种族、职业、生理情况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稍有差异。新生儿的血压平均为50~60/30~40mmHg,成人的血压平均为90~130/60~85mmHg。
收缩压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线性升高,舒张压较平缓地升高,55岁后进入平台期,在70岁左右缓慢下降,同时脉压逐渐增大。成年人中,男性血压较女性稍高,但老年人血压的性别差异很小。
健康人两上肢的血压可有5~10mmHg的差别。上下肢血压以袖带测量法测量时,下肢血压比上肢约高20-40mmHg健康人卧位所测得的血压较坐位时稍低。活动、进食、饮茶、吸烟、饮酒、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血压可稍上升,且以收缩压为主,对舒张压影响较小。
由于影响血压的因素较多,因此不能轻率地依据一次测量血压的结果判定其正常与否,应该根据不同的场合下多次血压测量的结果加以判断。
血压的测量方法
1、直接测量法
将心导管经穿刺周围动脉送入主动脉,导管末端经传感器与压力监测仪相连,可显示血压数据。直接测量法测得的血压数值准确,不受外周动脉收缩的影响。缺点是需有专用设备,技术要求较高,属创伤性检查,故仅用于危重和大手术患者。
2、间接测量法
即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袖带加压法,采用血压计测量。血压计有水银柱式汞柱式、弹簧式表式和电子血压计,以水银柱式最常用。此法优点是不需特殊设备,简便易掌握,适用于任何患者或健康人体检,可在病房、门诊或家中各种场合下使用。缺点是易受周围动脉舒缩的影响,数值有时不够准确。
3、动态血压测量法
①测压间隔时间可选择15、20或30分钟。通常夜间测压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至30分钟。血压读数应达到应测次数的80%以上,最好每个小时有至少1个血压读数。
②标准:24小时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0/70mmHg。通过计算24小时监测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关系,可评估大动脉的弹性功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特别是脑卒中风险。
③动态血压监测也可用于评估降压疗效。主要观察24小时、白天和夜间的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是否达到治疗目标,即24小时血压<130/80mmHg,白天血压<135/85mmHg,且夜间血压<120/70mmHg。
④动态血压监测可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发现隐蔽性高血压,检查顽固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评估血压升高程度、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等。
4、家庭血压测量法
①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
②家庭血压值一般低于诊室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135/85mmHg,与诊室血压的140/90mmHg相对应。
③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1天测量血压。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连续家庭测量血压7天,至少3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测量2-3遍,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
④家庭血压适用于: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监测。白大衣高血压识别。难治性高血压的鉴别。评价长时血压变异。辅助降压疗效评价。预测心血管风险及预后等。
⑤最好能够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应尽可能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血压记录。
⑥家庭血压监测是观察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间长期变异情况的可行方法,未来通过无线通讯与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控制系统将可实现血压的实时、数字化监测。
⑦对于精神高度焦虑患者,不建议自测血压。
不明原因头晕胸闷该量血压
医生提醒:当发生不明原因引起的头痛、头晕、烦躁不安、睡眠不佳或胸闷、心慌等不适时,应及时测量血压。
不过,由于高血压没有特别的症状,所以中老年人应定期地测量血压,警惕和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一旦发现有高血压的倾向,应及早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以便明确诊断、早期接受治疗。
即使一次血压高的症状都没有过,也不能代表不会得高血压病。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即使血压正常也需每隔半年检查一次,如出现症状应及时测量血压。特别是35岁以上成人,或家中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体形或伴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者,更应经常测量血压变化并且记录。
一般来说,如果血压属于正常高值血压(120-139/0-89mmHg)者,应改善生活方式,以预防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而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如何早期发现高血压
不管有无症状,要养成定期检测血压的习惯。一般来说,20~35岁,每年不少于一次,35岁以上每年不少于两次。并将每次测量结果、时间、地点记录下来,作为档案。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咨询时以供医生作出正确诊断。
每次去医院看病,不管什么病,也不管去的是大医院还是小诊所,都不要忘记请医生为自己测量一下血压。
受测者在家中或其他环境中为自己或家人测量血压。这样做一是方便易行,可不受时间、频次的限制,经常进行;二是可避免白大衣性高血压,即仅在诊所环境测量时血压升高,在诊所外自测血压或动态血压正常。自测血压对发现早期高血压帮助更大。测血压时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并做好记录,包括时间、地点、血压值等。自测血压时用推荐的正常上限值135/85毫米汞柱作为参数。
一旦出现血压波动,或原有血压呈上升状态,或血压持续在正常值的高限区域内,即收缩压在13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在85~89毫米汞柱,尤其是当出现高血压病的早期症状时,如头痛、颈酸、头晕、疲劳、心悸等时,要提高警惕,关注血压的变化,增加测量血压的频次,必要时随时请教医生。对于有高血压三大危险因素一项以上者,更应增加血压测量频次,经常请教医生。
血压检查有什么用
血压检查的结果无外乎低血压、正常血压和高血压。血压是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之一,血压检查有什么用呢?一起来看看!
1、鉴别疾病。如注射药物后病人晕倒,测量血压,正常的是晕针患者,低或测量不到就是过敏性休克。
2、诊断疾病。高血压和低血压的患者,通过测量血压就可以诊断。
3、指导用药。如高血压患者出现头晕,通过测量血压,低者就不能再使用降血压的药物,而血压高的头晕就需要用降压药治疗。
通过测量血压,可以清楚自己的血压情况,对起居,饮食,用药,保健等等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若是低血压,动脉血压长期低于正常值但无明显症状的状态,这种人偶有眩晕等不适感。若是高血压,静息时动脉血压长期超出正常变动范围特别是舒张压长期超过90毫米汞柱就可以认为是高血压,属于病理范畴。
现今,高血压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它的症状并不是很明显,甚至有的朋友是没有一丝症状,而有些人会稍微会有一点症状,但这也并不能准确判断是高血压疾病,要准确的判断是否患有高血压疾病,是必须通过科学检测手段,才能最终确诊。
孕妇血压检查注意事项
进行血压检查时,保持心态的平和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测出正确的血压值,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准妈妈测量血压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吧。
首先,准妈妈要放松,不要以为产检或者血压检查是一件多么难的事,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测出准确的值出来。
其次,准妈妈们在测量血压前要注意排尿,不要让膀胱有压力,而且在测量前还要避免和咖啡、吸烟甚至运动,要保持安静的状态。
第三,孕妈在测量血压前的半小时内不要进食,这些细节也会影响到血压的测量值。
最后,孕妈妈们不要因为测量的时候紧张而屏住呼吸,要知道屏住呼吸可是会使血压升高的,破坏测量的准确度。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第一、学习血压计的使用方法
购买血压计后务必仔细按照说明书操作使用。确保测量血压的一般条件和医院大致相似。如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应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坐位休息至少5分钟,将捆绑了袖带的上臂放在桌面上,与心脏同一水平,两腿落地放松。
第二、血压计需要定期进行校准
血压计在使用期间,应定期校准,每年至少1次。可在购买处或就医处寻求帮助进行校准。
第三、长期定时观察血压变化
每日早(起床后)、晚(上床睡觉前)各测量2-3次,间隔1分钟;初诊或治疗早期应在就诊前连续测量5-7天,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1天。家庭血压≧135/85毫米汞柱时可确诊为高血压,
专家指出,在高血压的诊治与管理中,家庭血压监测与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家庭血压监测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有效提高降压治疗的质量,还可以发现如白大衣性的难治性高血压,因为部分患者只在诊室测量血压时血压升高,而长期的家庭血压监测则显示血压正常。
九个步骤教你正确测血压
现在高血压人群越来越多了,尤其是老人。所以大多数家庭都备有家用电子血压计,省时省力。那么,我们在使用血压计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我们又该怎样正确的使用电子血压计。今天,小编就教给大家一些使用血压计的方法和它的原理。
1、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前应休息10-15分钟,以消除疲劳及兴奋。运动后则必须休息30分钟。室内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测量血压前先作3-4次深呼吸。躺着测量和坐着测量血压时,血压值是不同的。因此,测量血压的姿势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同时应避免测量时情绪紧张,精神不安。测量血压前严禁吸烟、饮酒、淋浴及运动。
2、、高血压患者需定时监测血压,最好每次都能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进行测量,把所测量的血压值记录下来,以便对照,进行自我健康保健。
3、测量血压前,手臂上臂最好裸露出来,也不能把长袖袖子卷起来造成压迫上臂血管,而造成血压值不准确;
4、取坐位,手掌向上平伸,肘部位于心脏水平,上肢胳膊与身躯呈45°角,手放轻松勿握拳;
5、将袖带平整地缠绕于上臂中部(不能缠在肘关节部)。袖带的下缘距肘窝约1-2cm。袖带卷扎的松紧以能够刚好插入一指为宜。缠得过紧,测得的血压偏低;而过松则偏高。袖带的胶管应放在肱动脉搏动点;
6、测量血压的时候不要说话,不要屏住呼吸,要自然呼吸;
7、测血压需一次完成,若未完成则应松开袖带,休息2~3分钟再重新测量;
8、测血压过程中如发现血压有异常,应等待一会再重测。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分钟,且测量的部位、体位要一致。
9、开始测量血压时可双臂血压皆测量,如果双臂血压不同,通常左臂的血压值会略高于右臂,记录时应以高的测量数据为准。
在家自己测血压最怕数值不正确,大多数人认为是血压计出现了问题。可能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我们测量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一些事项。比如以下这些问题:
1.为什么测量血压时会有偏低或偏高的现象
手腕带是否有正确的定位:手腕带捆绑是不是正确?将手腕带下面部分拉紧系好,并注意不要留有缝隙,如手腕带捆绑不正确,将无法精确测量。
*测量中是否有说话或移动?活动、说话、饮酒、饥饿、饱餐、疲劳、紧张、心情不畅等,都会引血压的变化。因此,请选择好测量时机,并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务必自然放松,尽量不要活动和说话。
*测量中姿势是否正确:血压实质上是一种液体压力。将手举起测得的血压值会低,将手垂下测得的血压值会高。因此,测量时请务必坐正,尽量保证每次测量时,头顶至心脏的垂线距离概略相等,并使手腕带与心脏位置同高。 手掌不要用力,自然张开,不要握拳。
2.为什么正常人测试无问题,高血压患者测试偏低
年老患者血压值为 SYS 140~160 mmHg,DIA 90~100 mmHg, 与水银比较,容许误差为正负 6mmHg, 有些人会量在负 6mmHg 的范围。所以会有这方面的疑问。偏低 6mmHg 是会有的。
3.为什么血压计有时会产生再次加压
如果被测量者血压偏高,血压计的智能检测功能会使血压计再次加压到理想值,并测量出精确的血压值。
孕妇血压正常值范围是什么
医生或护士给孕妇测量血压的时候。血压计上会显示两个读数,一个是收缩压,是在心脏跳动时记录的读数,另一个是舒张压,是在两次心跳之间“休息”时记录的读数。因此,你的血压由两个数字组成,例如,130/90。医生最感兴趣的是舒张压的读数(指第二个较小的数字)。总的来说,健康年轻女性的平均血压范围为110/70到120/80。如果你的血压在一周之内至少有两次高于140/90,而你平常的血压都很正常,那么医生会对你进行其他的检查。
对你来说正常的数据可能与下一个测量的准妈妈会有不同,所以,不要和别人比较测量结果。医生或护士定期给你测量血压的原因是为了建立一个对你来说正常的图示。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某个单一的高读数可能证明不了什么。也许你只是压力过大或者来医院的路上走得很急。如果医生或护士怀疑你的血压升高了,他们会隔一会儿再测一次,以便确认。
孕妇如何控制血压?
1. 在每一次产前检查时,都一定要测量血压并验尿。
2. 一定不要错过任何一次产前检查,无论你自我感觉多么好。
3. 如果你在两次产前检查中间感觉不好,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4. 听从大夫的建议,包括在必要的时候休息。
5. 如果你的血压升高,医生要求你进行额外检查或住院一段时间,一定要记住这是为了你和宝宝好。
孕妇血压正常值范围是什么?这是很多孕妇特别想了解的,以上就为很多的孕妇,做了详细的介绍,所以对于很多孕妇,为了保证自己的健康,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要充分对以上内容介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在自己孕期,保持自己血压正常,这样才能母子更平安。
血糖测量方法
1、仪器要有认证。我国没有专门的针对血压计的认证,但是有美国或欧盟的认证也能证明血压计的优质和准确。
2、测量姿势。有些患者在早起时直接躺在床上测量血压,这是不准确的。测量血压时需要坐在椅子上,并且保持椅子和桌子的高度合适,手臂防治的高度尽量与心脏持平为佳。
3、测量时间。测量血压要在起床以后10分钟-1个小时之间,在测量之前需要静坐10分钟左右。
4、测量前不要吃药和早餐。饱餐也会影响血压,有些老人吃饱饭后血压会降低,但有些人吃完饭血压会升高,因此冯颖青主任建议在没吃药和早餐的情况下测血压。
血压的情况是会变化的,那么患者如果测量血压方式不对的话,测力时间也不固定,或者测量的时候姿势不太统一,还有就是患者的睡眠状况,精神状态,活动状况都不同,因此会产生不同的血压。所以在这里提醒大家的是如果想要保持每天血压可比性,需要每天尽量保持相同的状态测量血压,这样才能正确地测出血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