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森林脑炎的常识

森林脑炎的常识

1、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森林地带,因多发生在春夏季节,又名春夏脑炎。感染者以男性为主,多为森林地区的作业人员或外地到林区放养蜜蜂者。

2、森林脑炎病毒寄生于啮齿动物如松鼠、野鼠等血液中,通过吸血昆虫(蜱)媒介传播。当人们进入有本病存在的森林地区时,被感染性蜱咬后,就可能受染,但大部分病入呈隐性感染或仅有轻微症状,只有一小部分出现明显症状。

3、野生啮齿动物及鸟类是主要传染源,林区的幼畜及幼兽也可成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由于硬蜱叮咬。人群普遍易感,但多数为隐性感染,仅约1%出现症状,病后免疫力持久。

4、本病有严格的地区性,进入疫区前必须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在生活地区周围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灭鼠、灭蜂工作。初次进入疫区的人应接种森林脑炎疫苗。在疫区工作时应穿戴防护服,扎紧袖口、领口和裤脚口以防止蜱的叮咬。

小儿脑炎是怎么引起的

可由病毒、细菌、霉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病毒性脑炎可分为流行性脑炎和散发性脑炎。流行性脑炎有明确明显的季节性,在我国以流行性乙型脑炎多见,在东北森林地区还有森林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虫媒脑炎,多发生在7、8、9月份蚊虫孽生期;森林脑炎多发生在5、6、7月份,脑炎的病因由蜱传播;散发性脑炎可全年散在发病,没有突出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其中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最为多见;病毒性脑炎还可以由腺病毒、肠道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慢病毒等引起。

其他细菌引起的脑膜脑炎,包括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及真菌等。

脑炎的分类

关于脑炎,许多人对其了解不深,下面是关于脑炎分类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一、非化脓性

1、病毒性脑炎:疱疹病毒性脑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虫媒病毒性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等);肠道病毒性脑炎(脊髓灰质炎、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等);其它如腮腺炎、水痘、麻疹、风疹、狂犬病、慢病毒等脑炎。

2、非病毒性脑炎:立克次体(Q热、斑疹伤寒);螺旋体(神经梅毒等);真菌(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等);原虫(阿米巴脑炎、脑型疟疾等);蠕虫(脑囊虫病、包虫病)。

3、散发性脑炎。

二、化脓性

包括细菌引起的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

蜱虫口器没取出来有事吗

有事。

首先蜱虫口器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要是没有从皮肤中取出来的话,很容易引起局部皮肤出现发痒、红肿、疼痛、化脓等感染的症状。

而且蜱虫做为一种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可以携带病毒的,所以人体还有可能会出现传染性疾病,如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媒回归热等,因此人体在受到蜱虫感染后,最好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取出。

森林脑炎饮食原则

森林脑炎食疗方

1、白虎人参粥:

知母10g,石膏30g,甘草10g,人参15g,粳米50g。先将人参单煎取液,上述三味药加冷水300ral煎成200ml汁液,另外将粳米洗后加冷水500ral,在旺火上煮开后改为微火,直到成粥时,把药液并入,再煮片刻即可。每服150~200ml,每日3次,可连服 3~5天。

2.荷叶药汁八宝饭:

薏苡仁50g,莲米15g,粳米250g,鲜荷叶3张,扁豆30g,白豆蔻10g,杏仁20go先将粳米淘净放入开水锅里煮七成熟,捞入盆内,拌入白糖。把以上药物摆在荷叶上,再将粳米饭放在药上,用荷叶包好,笼蒸熟,取出扣人盘中,再撒上胡萝卜丝和小葱等青红丝,分次服食。

森林脑炎后遗症有哪些

1、全身中毒症状:高热时伴头痛、全身肌肉痛、无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并由于血管运动中枢的损害,患者还可出现面部、颈部潮红,结膜充血,脉搏缓慢。部分重症患者有心肌炎表现,常有心音低钝,心率增快,心电图检查有T波改变。严重患者可以突然出现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等。

2、意识障碍和精神损害:约半数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神志、意识变化,如昏睡、表情淡漠、意识模糊、昏迷,亦可出现谵妄和精神错乱。

3、脑膜受累的表现: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头痛,以颞部及后枕部持续钝痛多见,有时为爆炸性和搏动性,呈撕裂样全头痛,伴恶心、呕吐、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一般持续5~10天,可和昏迷同时存在,当意识清醒后,还可持续存在1周左右。

4、肌肉瘫痪:以颈肌及肩胛肌与上肢联合瘫痪最多见,下肢肌肉和颜面肌瘫痪较少,瘫痪多呈弛缓型,此与乙型脑炎不同。一般出现在病程第2~5天,大多数患者经2~3周后逐渐恢复,少数留有后遗症而出现肌肉萎缩,成为残废。由于颈肌和肩胛肌瘫痪而出现本病特有头部下垂表现,肩胛肌瘫痪时,手臂摇摆无依状态。

5、神经系统损害的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出现锥体外系统受损征,如震颤、不自主运动等。偶尔可见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延髓麻痹症状,或中枢性面神经和舌下神经的轻瘫。

6、恢复期此期持续平均10~14天,体温下降,肢体瘫痪逐步恢复,神志转清,各种症状消失。

不规则热常见于什么病 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又名蜱传脑炎是由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伴随发热症状:一般起病2~3天发热达高峰(39.5~4l℃),大多数患者持续5~10天,然后阶梯状下降,经2~3天下降至正常,热型多为弛张热,部分患者可出现稽留热或不规则热。

被蜱虫叮咬后怎么办 及时就医

由于蜱虫叮咬可传染多种疾病,如感染森林脑炎、莱姆病等,有的时候被感染后还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因此在被其叮咬后的较长时间内,需要随时观察身体状况,若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生炎症破溃及红斑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告知医生相关病史,以便于及时诊断是否患上蜱虫传染病。

森林脑炎有哪些症状

根据病情发展可以分为如下4个阶段

森林脑炎一般病程14~28天,但有少数患者可留有后遗症,如失语、痴呆、吞咽困难、不自主运动,还有少数病情迁延可达数月或1~2年之久,患者表现为弛缓性瘫痪、癫痫及精神障碍。

近年来国内报告,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过去有所减轻,病死率也明显降低,可能与采取免疫注射,加强对症治疗有关。

1、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

最短2天,长者可达一个多月。

2、前驱期一般数小时至3天,

部分患者和重型患者前驱期不明显。轻型患者起病多缓慢,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耳鸣、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经3~4天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重型患者起病急骤,突发高热或过高热,并有头痛、恶心、呕吐、感觉过敏、意识障碍等,迅速出现脑膜刺激症,数小时内进入昏迷、抽搐、延髓麻痹而死亡。

3、急性期病程一般为2~3周

1)发热:

一般起病2~3天发热达高峰(39、5~4l℃),大多数患者持续5~10天,然后阶梯状下降,经2~3天下降至正常。热型多为稽留热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弛张热或不规则热。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或更高,达数天或1周以上,24小时体温波动不超过1℃。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是指体温常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幅度达2℃以上,最低体温仍超过正常水平。

2)全身中毒症状:

高热时伴头痛、全身肌肉痛、无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并由于血管运动中枢的损害,患者还可出现面部、颈部潮红,结膜充血,脉搏缓慢。部分重症患者有心肌炎表现,常有心音低钝,心率增快,心电图检查有T波改变。严重患者可以突然出现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等。

3)意识障碍和精神损害:

约半数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神志、意识变化,如昏睡、表情淡漠、意识模糊、昏迷,亦可出现谵妄和精神错乱。

4)脑膜受累的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头痛,以颞部及后枕部持续钝痛多见,有时为爆炸性和搏动性,呈撕裂样全头痛,伴恶心、呕吐、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一般持续5~10天,可和昏迷同时存在,当意识清醒后,还可持续存在1周左右。

5)肌肉瘫痪:

以颈肌及肩胛肌与上肢联合瘫痪最多见,下肢肌肉和颜面肌瘫痪较少,瘫痪多呈弛缓型,此与乙型脑炎不同。一般出现在病程第2~5天,大多数患者经2~3周后逐渐恢复,少数留有后遗症而出现肌肉萎缩,成为残废。由于颈肌和肩胛肌瘫痪而出现本病特有头部下垂表现,肩胛肌瘫痪时,手臂摇摆无依状态。

6)神经系统损害的其他表现:

部分患者出现锥体外系统受损征,如震颤、不自主运动等。偶尔可见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延髓麻痹症状,或中枢性面神经和舌下神经的轻瘫。

4、恢复期此期持续平均10~14天,

体温下降,肢体瘫痪逐步恢复,神志转清,各种症状消失。

被蜱虫叮咬后症状 可感染多种疾病

由于蜱虫可携带有多重病毒及细菌,通过穿刺人体皮肤吸血而传染给人类。目前已知的常见可因蜱虫叮咬传染的疾病有:森林脑炎、新疆储蓄而、蜱媒回归热、莱姆病、Q热、立克次体病、细菌性疾病、无形体病、红肉过敏症等疾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症状的出现,对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存在致死可能。

森林脑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象

多数患者白细胞总数升高,多在(10~20)×109/L之间,分类中性粒细胞显着增高,可高达90%以上。

2.脑脊液检查

色清、透明,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多,在(50~500)×106/L之间,以淋巴细胞为主,糖与氯化物无变化,蛋白质正常或增高。

3.病毒分离

有条件单位可取脑脊液作病毒分离,但病初阳性率较低,死后可取脑组织分离病毒。

4.血清学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CFT)及血凝抑制试验(HLT),双份血清效价增加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或CFT单份血清效价>1:16;HIT单份血清效价>1:320可诊断。

中和试验由于操作较困难,一般只作流行病调查用,目前尚有用ELISA检测森林脑炎病毒IgG抗体方法,较CFI和HIT分别敏感50~200倍及10~80倍,特异性与重复性均好,未发现与乙脑免疫血清存在交叉反应。还有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特异性IgM抗体,可作早期诊断。

5.PCR检查

应用RT-PCR技术检测早期患者血清或CSF中的病毒RN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

6.脑电图检查

多数呈弥漫性慢波或散在慢波。心电图呈T波改变。

狗蜱虫的危害

1、吸血。蜱虫靠寄生在宿主身吸食宿主身上的血为生,长时间和大量的蜱虫寄生会导致动物机体大量失血而导致贫血,消瘦,发育不良。而且蜱虫的唾液是一种抗原,会导致机体瘙痒而继发感染。蜱虫在吸血的同时,可能还会分泌一些毒素到机体,导致机体出现中枢神经症状。

2、血液原虫病:巴贝斯虫病。巴贝斯虫是一种寄生于红细胞内的血液寄生性原虫,巴贝斯虫病又叫蜱热,得克萨斯热。可在多种脊椎动物体内发热(人畜共患)。临床症状主要是发热,血红蛋白尿,溶血性贫血。

3、病毒性疾病如森林脑炎等。森林脑炎是一种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其传播媒介在中国为全沟硬蜱。在人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昏迷、瘫痪、脑膜刺激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4、细菌性疾病:莱姆病等。莱姆病又称伯氏螺疏旋体病,是由若干个不同基因种的伯氏螺疏旋体引起的一种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蜱传自然性疫病。临诊表现为:发热,皮肤损伤,关节炎,脑炎心肌炎为特征

小儿脑炎是怎么引起的

可由病毒、细菌、霉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等感染引起。

病毒性脑炎可分为流行性脑炎和散发性脑炎。流行性脑炎有明确明显的季节性,在我国以流行性乙型脑炎多见,在东北森林地区还有森林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虫媒脑炎,多发生在7、8、9月份蚊虫孽生期;森林脑炎多发生在5、6、7月份,脑炎的病因由蜱传播;散发性脑炎可全年散在发病,没有突出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其中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最为多见;病毒性脑炎还可以由腺病毒、肠道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慢病毒等引起。

其他细菌引起的脑膜脑炎,包括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及真菌等。

职业病有哪些 生物因素职业病

生物因素职业病是指生产原料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人体健康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及动植物、昆虫等及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被人体接触而引起的疾病。

生物因素职业病: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

相关推荐

脑炎的临床表现

1.全身毒血症状 发热、头痛、身痛、恶心、呕吐、乏力。少数有出血疹及心肌炎表现。 2.神经系统症状 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可出现颈肌及肩胛肌弛缓性瘫痪,以致头下垂及手臂不能上举,摇摇无依。脑神经及下肢受累少见。瘫痪2~3周可恢复,约半数肌肉萎缩。轻症可无明显神经症状。 由于病变的部位及病变程度轻重不等,故表现多种多样。弥漫型脑炎常先有全身不适,很快即出现昏迷、惊厥,同时伴有发热;脑干型脑炎常有面神经瘫痪、呛咳、吞咽困难、肢体麻木、无力和(或)动眼神经麻痹、假性球麻痹等表现。假肿瘤型脑炎常有头痛、呕吐,肢体

什么是森林浴 森林浴放松身心

森林浴可让您在休闲中得到保健。森林的隔音效果会使人感到一种远离城市喧闹嘈杂所特有的宁静,绿色的环境和优美的风景能给人以安谧舒适的感觉。此外,森林中的鸟鸣,林中小溪的流水声,触摸树皮时的感觉,也会让人心旷神怡。当您用脑过度、全身乏力、眼睛疲劳之际,极目眺望绿色的山野、葱郁的森林,便会觉得精神倍增,通体轻松。因为,无边无际的绿色森林吸收了大量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给人以抚慰心灵的柔和与宁静。

儿童急性脑膜炎的诊断检查

1、神经检查注意有无视力障碍、视神经盘水肿、眼肌瘫痪、听力减退、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病理反射、肌张力改变、共济失调、不自主动作(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感觉障碍、大小便潴留、失禁及脑膜刺激征等。 2、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血、尿常规,血沉,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 球蛋白(IgG、IgA、IgM)测定以及血混合玫瑰花环率测定。 (2)电生理检查:脑电图、脑诱发(视觉、听觉、体感)电位。 (3)影像学检查:脑CT或MRI检查。 (4)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检查:用ELISA或PCR方法检测血

眼球震颤的病因有哪些

一、病因: 森林脑炎病原体属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family),黄病毒属(Flaviviruses)蜱传脑炎病毒。蜱传脑炎病毒远东亚型(far-easternsubtype)这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直径为30~40nm的正20面体,外包裹网状脂蛋白膜,故呈线球状,内部有包绕蛋白壳体的核心,为单股RNA。在发病7日内可从患者脑组织内分离到病原体,也可在其他脏器和体液,如脾、肝、血液、脑脊液、尿液等中检出,但阳性率较低。最常用的实验动物是小白鼠和乳鼠,采用脑内接种,也能在鸡胚或细胞培养中生长。 本

病毒性脑炎病因是什么

1、多种病原体可致脑炎 很多病原体可引起脑炎、脑膜炎或脑膜脑炎,如结核杆菌、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芽生菌、粗球孢子菌、荚膜菌、寄生虫、弓形体、隐球菌等。此外,一些疾病如非典型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细菌性脑膜炎、脑脓肿及胶原性血管病等也可表现脑炎的症状,但是脑炎中最重要的病原体是病毒。 病毒感染也常累及脑膜出现脑膜炎,脑膜炎可分为细菌性和无菌性两种,后者是指脑脊液涂片和细菌培养阴性的脑膜炎。由于无菌性脑膜炎多由病毒感染所致,所以无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几乎成为同义词。病毒性脑膜炎的病程

森林脑炎有哪些临床注意事项

注意预防加强防蜱灭蜱。在林区工作时穿五紧防护服 及高筒靴,头戴防虫罩;衣帽可浸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每套 200g,有效期10天。应将患者的可能预后向患者或家属说明。

帕金森病也会偷袭中青年

帕金森病本身不是致命疾病,一般不影响寿命,但如果因为一些错误认识而未能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会导致病人身体机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最后出现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首先,帕金森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帕金森病人中,中青年患者的比例超过10%。因此,如果出现上肢震颤、手抖、肌肉僵硬到无法伸直,或者动作迟缓、表情僵硬、说话异常缓慢等帕金森病的先期征兆,中青年人不能单纯以为是颈椎、腰椎或者脑血管疾病。 其次,帕金森病不一定出现脑萎缩。一些帕金森病患者,拿着头部CT片找医生,

黑森林蛋糕的副作用有哪些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很多人意识到了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所以在生活中会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去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下面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黑森林蛋糕。 副作用 无副作用 禁忌人群 糖尿病患者忌食,老人、小孩不宜食用过多黑森林蛋糕。 我们在吃黑森林蛋糕之前一定要考虑到自己的身体情况,因为饮食不当引起身体出现不适是非常不必要的,通过对哪些人不适合吃黑森林蛋糕以后,我们也能够多加的注意一些,另外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我们不能随心所欲,也要结合季节以及身体的状况去调整。

病毒性脑膜炎病因是什么

病毒性脑膜炎大多数为肠道病毒感染,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等,成流行或散在发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少数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其次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疱疹病毒和腺病毒感染。腮腺炎病毒多发于冬春季节,常为自限性。疱疹性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虫媒病毒为一类通过在脊椎动物和嗜血节肢动物宿主间传播而保存在自然界的病毒,分布在多个病毒家族,至少有80种可使人类染病。 引起病毒性脑膜炎的原因有很多种,下面就具体来了解一下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因吧。 1、多种病

病毒性心肌炎

几乎每一组病毒都可引起特异性的嗜心性病毒疾病,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委员长病毒感染最多见,但很多呈亚临床型,目前已证实能引起心肌炎的病毒包括: 虫媒病毒(20%) 如黄热病毒,登革热病毒,白蛉热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等,虫媒病毒为一群节肢动物媒介病毒,分别归类于披膜病毒科,黄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和沙粒病毒科的某些成员病毒。 归类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主要虫媒病毒有东部马脑炎病毒,西部马脑炎病毒和委内瑞拉脑炎病毒,主要分布在非洲和美洲。归类于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的有乙型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登革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