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怎么办
胃痛怎么办
(1)饮食阻滞
主证胃脘胀痛,嗳腐,厌食或呕吐,吐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实。
分析食停胃中,传化失常,故胃脘痛胀;饮食停滞,胃气不降而反上逆,故嗳腐或呕吐;吐后积滞去而痛减;食浊熏蒸故苔厚腻;胃气与宿食相搏,故脉滑实有力。
治则消食导滞。
选穴脾俞、三焦俞、梁门、天枢、手三里、足三里。可重用提拿捏脊健运法,按揉腹部消积法,拿揉抖颤导滞法,配用按压背腰镇痛法与揉压阳明清热法。
胀痛甚者,可双拇指同按双侧天枢,以行气导滞;食滞化热,可晃拨两侧大肠俞。
(2)寒伤胃阳
主证因受凉饮冷而胃痛暴作,痛势较剧,喜温熨热饮,泛吐清水,或有恶寒发热,苔白脉紧。
分析突受寒邪,胃中阳气不得宣通,正邪交争,故胃痛暴作;恶寒发热,苔白为寒邪外袭所致;脉紧主寒主痛。
治则温胃散寒止痛。
选穴胃俞、脾俞、中脘、梁丘、内庭。可重用按揉背腰镇痛法,捏拿背肌利气法,搓擦胃俞温中法,推揉腹部和中法。配用提拿捏背健运法与擦摩上腹三寒法。
胃痛怎么办
1.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2.点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胃胀胃痛怎么办
1、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是保养脾胃的关键。因此,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素食为主、荤索搭配。要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满足机体需求和保持大便通畅。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
2、要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气功等。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还可在晚间睡觉之前,躺在床上用两手按摩上下腹部,来回往复约40次。
3、注意冷暖。
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这确是经验之谈。因此注意冷暖—卜分重要。在春秋气候变化无常时,有虚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感到胃部不适,可及时饮用石潭秋
4、情感因素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
因此保养脾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据研究,不良情绪可导致食欲下降、腹部胀满、暖气、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胃肠系统的正常活动。茶,可以帮助健养脾胃!
胃痛胃胀怎么办
多是消化不良胃肠运动慢造成的胃炎胃溃疡的人常会胃胀.胃胀1发病机理与病因引起胃胀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如精神压力消化不良等主要是胃动力不足,建议服用葵花胃康灵,葵花胃康灵缓解胃部酸、胀、痛等不适症状,又快又好,坚持服用可避免发展为老胃病,证心情的舒畅,保证良好的睡眠。避免焦虑。胃是最受情绪影响的器官之一。
胃痛怎么办 缓解胃痛热敷法
组成:连须葱头30克,生姜15克。
用法:将葱头和生姜一并捣烂后放入锅中,小火炒热,装入布袋,热敷在胃部(避免烫伤),药袋冷后即更换,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或以疼痛缓解为度。
作用:暖胃散寒,止痛。适用于寒性胃痛。
组成:干艾叶一把,白酒适量。
用法:先将干艾叶揉碎成团,放入锅中,加入白酒炒热,用纱布包裹,敷在肚脐上,可以外加热水袋热敷蒸脐,直至胃痛缓解为止。药袋不应太热,以防烫伤皮肤。
功效:温中散寒,止痛。适用于胃痛。
慢性胃炎胃痛怎么办 地龙末治胃痛
材料:地龙适量。
做法:将其洗净后烤干研磨成细末,每次用温水送服2克,每日3-4次。
功效:地龙末可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适用于慢性胃炎因淤血阻滞所引起的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疼痛如针刺或者刀割样者食用。
胃痛胃酸胃胀怎么办
如果是经常性出现胃酸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那很有可能就是患上了慢性胃炎,除了缓解之外,还应该要注意自身的饮食,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应该要到医院去检查、治疗。
胃酸胃痛胃胀该怎么办?
1、胃酸胃痛胃胀可以做伏地挺身:俯卧(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额触碰地面,双腿伸直,双手弯曲与肩平放,手肘靠近身体,掌心向下。双手支撑,抬起头、胸部,双腿仍接触地面,直到感觉胸腹完全展开。保持该姿势约10秒钟。重复做3~5次。这能消除胀气、解除便秘、锻炼背肌,对脊椎矫正有一定的帮助。
2、咀嚼会让你分泌唾液,来平衡造成烧心问题的酸。薄荷口味会产生刺激,所以建议选择其他口味的口香糖。如果咀嚼口香糖会使你吞下空气,造成打嗝或腹胀,那么这个方法就不适合你,建议吃点坚果或者来一杯姜汤。
3、揉揉内关穴,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是导致胃气不和引发疼痛的主要原因,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按压两手的内关穴来缓解疼痛。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之一,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4、站立弯: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轻放膝上,身体微向前弯。深吸一口气,吐气时缓慢收缩腹部肌肉,让腹部肌肉呈凹陷状,但不要勉强用力,否则会感到不舒服。保持该姿势5~20秒,不要憋气,然后顺势将肺部气体排出,放松肌肉。重复4~7次。这个动作对缓解消化不良与便秘很有帮助。
5、人的身体每天需要获得20-35克纤维。它可以来源于樱桃、葡萄、脆脆的彩椒、豆类、全谷类和坚果。这些食物不但能帮助消化、改善便秘,对心脏和血糖也有益处。但是如果你的肠胃系统特别不好,那还是少吃为妙,因为粗纤维食物不好消化,更容易使脆弱的肠胃受伤。
大寒要干吗 大寒节气习俗
大寒节气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在大寒节气里,人们除了要顺应节气忙农作,还要为过年做准备,忙着赶年集,办 ,铁春联,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各种祭祀供品,腌制腊肉,腊肠,烹炸鸡鸭鱼肉等,同时还要祭祀先祖及各种神灵,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胃痛怎么办
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点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按腹部
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当你觉得胃痛不舒服时,可能想躺下来休息,切勿!保持直立状态,使胃酸较容易待在胃内。
肠炎一直疼怎么缓解
"肠炎痛的厉害要怎么“办”呢,腹痛也是肠炎的主要的一个临床症状,一般多表现为轻到中度的腹痛,左下腹或者下腹的阵痛,病情严重的时候可以累及全腹。常常有里急后重,通常腹泻之后肚子疼的这种情况还能够大大的缓解。我们可以配合热水袋热敷,部分患者在热敷以后可以减轻腹腔内痉挛性的疼痛。如果是热水袋不方便的话,我们还可以洗个热水澡,让热水流遍全身,让疼痛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如果是持续的剧烈的腹痛,那我们就可能是并发了中毒性的巨结肠或者是炎症波及了整个的腹膜,这个时候我们要及时的就医检查治疗。"
三招解决办公室腰疼的困扰
首先,办公人员应选择合适的办公桌椅
一般以背靠并带扶手的椅子为佳,以便起到支撑作用。尽量不用方凳之类无靠背的坐具,毕竟无倚无靠,坐着太累。另外,还可以在办公桌下面放一可以搁脚的垫具。坐具的选择原则是仅可能符合人体的生物力学原理。
其次,要加强自身保护
坐姿要端正,工作一段时间后,酌情调整自己的工作体位,不要让腰部长期处于某一别扭姿势。工作2小时左右,应站起来活动一下腰部,做做后伸、左右旋转腰部等动作,可预防和缓解腰痛。
第三,加强身体锻炼
每天定期进行加强腰背肌力量的锻炼,增强坐着办公的耐力。中老年人尤其需要这样做,运动量可酌减。
我们希望,办公,不要“办”出腰痛。只有不受腰痛困扰的办公,才会真正潇洒、自在,才会有工作效率。
孕妇胃痛胃酸怎么办
孕妇胃疼胃酸怎么办?
1、饮食调理
胃疼时应以软食为主,如软饭、面食、稀粥、藕粉、橘子等。养胃的食物要多吃,如小米、山药、枸杞子、菠菜、莲子、银耳、大豆、谷物、扁豆、大枣、板栗、木瓜、牛奶、豆制品、蘑菇等。枸杞、银耳、红枣、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
①淮山芡实粥
淮山药、芡实各50克、粳米100克、猪油、精盐各适量。
将粳米洗净,用少许清盐腌拌,放入沸水中先熬。把淮山药、芡实用水稍浸过,去杂质洗净。将粳米、淮山药、芡实放入锅内同煮,待粥成时,加猪油、精盐调味即可。
②莲子糯米粥
莲子50克、糯米100克、白糖。
将莲子用温水浸泡,去心后,清水洗净。把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1-2小时。将煮锅鼗净,放入莲子、糯米、清水适量,置于火上,煮成粥,加入白糖调味,即可食用。
③栗子粥
糯米或大米100克,栗子10个(大约150克左右就行),糖桂花或者白糖适量。
栗子洗净,放入开水锅中煮熟,然后捞出去皮,再用搅拌机打磨成粉状。糯米或是大米淘洗干净,如果用的是糯米的话,要放入清水里泡至米粒充分吸水膨胀,再与适量清水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30分钟。30分钟后加入栗子粉,继续煮约20分钟至米烂粥稠,最后撒上糖桂花或是白糖调味即可。
④大枣生姜汤
大枣500克,生姜120克,葱白,红糖。
生姜切丁,备用。红枣去核,洗净备用,将生姜、红糖、红枣和0.5L的水(最好是矿泉水,味道好些)放入砂锅中,大火烧开转小火烧30分钟即可。
2、姿势动作
①站立弯膝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轻放膝上,身体微向前弯。深吸一口气,吐气时缓慢收缩腹部肌肉,让腹部肌肉呈凹陷状,但不要勉强用力,否则会感到不太舒服。
保持该姿势5~20秒,不要憋气,然后顺势将肺部气体排出,放松肌肉。重复4~7次。
②跪姿前倾
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胃肠综合征(如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强化大腿肌肉。
胃痛怎么办
1、放松腹部
胃痛的时候,最好是可以找个地方平躺着,然后轻轻按摩腹部,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让腹部舒服一点。
2、吃点东西
胃痛常常是因为饥饿产生的,这个时候如果有软质食物的话,吃一点,比如面包、饼干等是很管用的,但不要喝牛奶,也不要吃硬的东西。平时可以买些苏打饼干放在家里或工作的办公桌里,以备不时之需。
3、给点温暖
胃寒的人常常是因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发作的,这个时候喝点热水,或是用热水袋敷一会儿胃部,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p#副标题#e#
4、穴位疗法
(1)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2)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3)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5、运动疗法
(1)跪姿前倾: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胃肠综合征(如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强化大腿肌肉。
(2)伏地挺身:俯卧(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额触碰地面,双腿伸直,双手弯曲与肩平放,手肘靠近身体,掌心向下。双手支撑,抬起头、胸部, 双腿仍接触地面,直到感觉胸腹完全展开。保持该姿势约10秒钟。重复做3~5次。这能消除胀气、解除便秘、锻炼背肌,对脊椎矫正有一定的帮助。
(3)站立弯膝: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轻放膝上,身体微向前弯。深吸一口气,吐气时缓慢收缩腹部肌肉,让腹部肌肉呈凹陷状,但不要勉强用力,否则会感到不舒服。保持该姿势5~20秒,不要憋气,然后顺势将肺部气体排出,放松肌肉。重复4~7次。这个动作对缓解消化不良与便秘很有帮助。
6、药物治疗效
值得提醒的是药物的选择非常重要,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或遵医嘱用药,以免自己调整用药产生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