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黑木耳预防PM2.5并不科学
吃黑木耳预防PM2.5并不科学
专家称PM2.5有害颗粒落入水中将导致水污染
1月13日,新浪微博实名认证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兼职教授、厦门大学新加坡校友会会长”的蓝伟光博士在微博上担忧地说,PM2.5是在空气中悬浮的超小微粒,易吸附、富集尾气、油烟中的苯系物、铅等污染物。“当下雨时,重力的作用,使微尘落入江河湖水,导致水体的微污染,自来水厂除不了,就进寻常百姓家了。”
蓝伟光认为,空气的毒最终会转化成水毒,水毒会被人体累积与富集,引发疾病与癌症。“建议饮水选纳滤,在去除微污染的同时保留矿物质。”蓝伟光说,净水的原理几乎都用到过滤,但这个滤字大有学问,大有文章。选择不同的滤,效果大不同。
网传吃黑木耳可预防PM2.5,专家称说法不科学
新浪微博上认证为“广东省中医学会药膳委员会委员”佘自强的博主发微博称,人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其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能力;进入人体的PM2.5颗粒约有50%会沉积在肺中,导致肺组织部分硬化,是一种强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他介绍了几种预防PM2.5的攻略:戴口罩、洗肺,吃凉拌黑木耳、猪血旺等。
对于微博的说法,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副教授何计国称,黑木耳的主要成分是木耳多糖,它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粒子,但是在消化道里它是不被消化的。“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更多的是在呼吸道,木耳多糖无法对它产生作用。吃黑木耳、猪血能预防PM2.5的说法不太科学。”
国家二级营养师胡杨说,阴霾对呼吸道健康有很大影响。黑木耳、血块儿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吃这些食材能清肺和清除呼吸道里粉尘的说法,在民间流传已久,但食物无法进入到呼吸道。“就是清除也无法去取证,此说法的真实性有待验证。
呼吸道健康需要全面保护
口罩罩不住的呼吸问题
我们使用最多的口罩为过滤式口罩,共有三个主流的规格标准:美国的 42CFR84 标准,欧盟的 EN149 标准和澳大利亚的 AS1716 标准。我们熟知的“ N95 ”中的“ N ”,即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根据滤料分类中的 N 系列,意为:防护非油性悬浮颗粒无时限;而“ 95 ”意为最低过滤效果可达到 95% 。所以,先确定自己手中口罩的规格,大家眼中最普遍的纱布口罩,由于其鼻孔两侧贴合度不够,几乎没有过滤效果。
而号称能防护空气中直径 2.5 微米的悬浮颗粒的 PM2.5 口罩,由于口罩的密闭性就决定了无法做到完全的防护。当口罩形状与人脸不密合,空气中的危险物一样会从不密合处泄漏进去,进入人的呼吸道。那么,选用滤料再好的口罩。也无法保障健康。即使我们完善了口罩的防护问题,从生理角度看,长期佩戴口罩,会导致鼻粘膜脆弱,失去鼻腔原有的生理功能。口罩如同药品一样,也有不适用的人群。譬如心脏或呼吸系统有困难的人,孕妇,佩戴后头晕、呼吸困难、过敏的人等。并且,口罩内面接触口鼻的部分会留有唾液,若没有勤于清洗,容易成为滋生细菌的温床。
仅靠空气净化器是不够的
空气净化器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家庭。但如果过于依赖空气净化器,把它当成应对空气污染的唯一关卡,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表示, PM2.5 微粒在空气中 PM10 的总量里占到 50%-60% 。现有大多数以去除可吸入颗粒物为主要功能的空气净化器是针对去除 PM10 设计的,对 PM2.5 没有针对性。此外,若使用不当,或未及时更换滤网,空气净化器也可能变成“污染源”。
而且,由于空气净化器尚属新品种家电,国家尚无功能性认证标准。据调查, 100 元以内的空气净化器卖得最好。这些净化器能不能产生负离子都很难说,更不可能有吸附粉尘、致病菌的净化作用。所以,改善生活质量,仅靠空气净化器是不够的。
当然,不论是口罩或空气净化器,都是值得推广的。但除此之外,我们不能忘记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身体永远是最坚实可靠的防护。过分追求器具的保护,而忽略了对体质的保养和增强,无异于舍本逐末。
护肺最好方法 保护肺部远离危险因素
冬季雾霾多发,PM2.5的浓度比其他季节明显要高。PM2.5是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它能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部,对人体危害非常大。PM2.5值高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除了雾霾,损害肺脏的因素还有:吸烟和室内空气污染,如装修污染、厨房内油烟污染。要保护好自己的肺,就要注意避免各种危害肺脏健康的因素,例如选择合适的开窗换气时间,防止室外大气污染进入室内;尽量少吸烟或者不吸烟。
雾霾是怎么形成的 雾霾怎么形成
雾霾的出现实际上是指PM2.5污染,雾霾雾霾,主要分为“霾”和“雾”。
当PM2.5在空气当中达到一定浓度,空气能见度少于10千米,这是“霾”;
PM2.5颗粒主要包含7种主要成分,有一些成分在相对湿度比较大的时候会吸湿,当空气条件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活化,变成云雾的凝结核。PM2.5成为凝结核之后会迅速吸水,就会在空中形成小的水滴,形成云雾。在空中看到的是“云”,当云和地面接到一起的时候,就叫“雾”。
pm2.5是什么意思 pm2.5对人体有害吗
pm2.5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并不是颗粒物本身,而是颗粒上吸附的化学物质,颗粒物吸附了致癌物,就会对机体产生致癌效应,吸附重金属对人体也就产生重金属的危害,pm2.5对身体的危害主要看其吸附了什么东西。
有些病最怕碰上雾霾天
雾霾天导致各大医院呼吸科、儿科、变态反应科就诊人数都有所增加。各科专家表示,面对雾霾侵袭,很多病更易找上门。
感冒在雾霾天更易发作。PM2.5进入呼吸道会刺激并破坏气管黏膜,导致其抵抗病毒、细菌进入肺部组织的功能下降。因此,雾霾天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会增多。再加上雾霾高发的夏秋之交,降温频繁,昼夜温差较大,也导致这段时间去医院看感冒、发烧的患者骤增。此外,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可能造成肺部感染,甚至出现急性加重反应。专家建议,应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每天可用淡盐水漱口3~4次预防感冒。咽部痛痒时,温热的茶水和汤都能缓解。
过敏遇上雾霾天更严重。PM2.5中大多含有毒物质,通过鼻腔吸入人体,会直接损伤鼻腔组织,引发并加重过敏性鼻炎。北京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柯会星表示,有人表现出明显过敏症状,比如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痒、干咳等。要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侵扰,在雾霾天外出,最好戴上医用N95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洁手脸,并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雾霾天染发更伤身。发表在英国权威杂志《材料》上的研究显示,染发剂含有有害化学物质仲胺,与烟草、烟雾或空气中的废气反应,会形成强致癌化学物亚硝胺,并可能在皮肤和头发中停留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染发后如长期待在烟雾环境里,应勤洗头,及时去除吸附在发丝上的有害物。雾霾天出行最好戴帽子,进屋后马上脱外套,减少室外脏空气对身体的危害。
最重要的是,“PM2.5等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是很直接的。”309医院呼吸科主任赵卫国表示,每当北京连续出现雾霾天气后,309医院呼吸科就诊人数就会明显增多,其中很多都是患有老慢支等基础疾病的老人。中日医院干部诊疗科主任陈欣也发现,连续几次的雾霾天气,使得门诊中出现了大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多位专家均表示,虽然目前医学领域还没有具体的研究能说明PM2.5 将对身体造成怎样的危害,但他们认为,PM2.5进入呼吸道会刺激并破坏气管黏膜,导致气管黏膜杀灭病毒、细菌和抵抗它们进入肺部组织的功能下降。原本身体健康的人群可能会出现咳嗽、气管炎等症状;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则会因此造成肺部感染,引起气短、胸闷、喘憋等不适,甚至出现急性加重反应。陈欣主任告诉记者,除了导致慢性疾病加重外,微小颗粒物进入肺泡,还会降低身体抵抗力,诱发急性症状,造成感染。有数据显示,欧盟国家中,PM2.5致使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了8.6个月。
一次性口罩a级是什么意思
指的是无菌医用口罩。
一般来说会将口罩的防护级别根据空气污染的情况由高到低,分别分为A、B、C、D四个等级。
其中A级的防护程度最高,适用于PM2.5浓度达到或高于500微克每立方米,也就是在严重污染以上时使用;B级口罩适用于严重污染(PM2.5浓度≤350微克每立方米)及以下污染;C级适用于重度(PM2.5浓度≤250微克每立方米)及以下污染;D级适用于中度(PM2.5浓度≤150微克每立方米)及以下污染。
雾霾防护口罩带什么好 PM2.5标准
PM2.5的中文名为细颗粒物,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是目前衡量空气质量的一个检测标准。我国空气质量PM2.5的标准为:PM2.5浓度处于0~35微克/立方米时,空气质量为优;PM2.5浓度处于0~35微克/立方米时,空气质量为优;PM2.5浓度处于35~75微克/立方米时,空气质量为良;PM2.5浓度处于75~115微克/立方米时,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PM2.5浓度处于115~150微克/立方米时,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PM2.5浓度处于150~35微克/立方米时,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PM2.5浓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时,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
PM2.5是什么意思
PM2.5是指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其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 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悬浮的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影响严重。下面是每立方米中PM2.5指数与对应的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等级 24小时PM2.5平均值标准值(ug/m³)
优 0~35
良 35~75
轻度污染 75~115
中度污染 115~150
重度污染 150~250
严重污染 大于250及以上
吃黑木耳清肺防雾霾是真的吗
“黑木耳含有丰富的胶质,除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外,还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把残留于消化道内的有害物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还能减少油脂的吸收。”专家说,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更多的是在呼吸道,黑木耳无法对它产生作用,所以吃黑木耳能预防PM2.5的说法不科学。
中医所讲的“清肺”,实际是清肺热(肺火,热极则为火)的意思,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去火”,与现代医学的清除肺部污染物不是一个概念,“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所以适当吃一点属性偏凉的食物,如猪肝、胡萝卜、梨、木耳、蜂蜜等,能起到润肺、养阴润燥化痰的作用。”
“黑木耳味甘性平,归脾、肺、肝、大肠经,主治气虚血亏、肺虚久咳、咯血、痔疮出血、妇女崩漏、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可长久服用,尤其是女性多吃对身体有绝佳益处。”,现代医学证明,黑木耳能减少血液凝块、软化血管,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有“食物中的阿司匹林”之美誉。
黑木耳怎样吃好?除了常见的炒肉、凉拌之外,饮食油腻、排气味道酸臭、排便不顺的人,也可喝些黑木耳山楂饮,有助于调理肠胃。
虽然黑木耳好处多多,但吃不对也会伤身。黑木耳有活血的功效,故有出血倾向的病人,不宜用黑木耳进补。比如发生脑出血后的人要少吃黑木耳,尤其是在脑出血发病后的前3个月内更要注意,即使脑出血康复后,也不能大量食用。此外,在手术及拔牙前后,也要避免大量吃黑木耳,咯血、便血、鼻出血等患者也不宜食用。
黑木耳富含膳食纤维,因此容易腹泻、消化功能差等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黑木耳,否则可能会引起胃肠胀气、腹泻等不适症状。
吸进肺的雾霾怎么清
在现代医学中,并没有“清肺”这个概念。这些所谓的“清肺食物”,清的也是“传统医学上的 肺”。这个“肺”,即使在传统医学内部,也缺乏统一明确的定义。现代医学上的“肺”,只是借用了这个名称而已。传统医学里的“清肺”,一般是指减缓与呼吸 道有关的症状,比如咳嗽、痰多等等。一些药物和食物对减缓这些症状有帮助,所以也就被人们称为“清肺食物”或者“清肺药物”。
“希望通过饮食来调理、清除污染物,几乎不可能。”于康教授再三强调,没有清肺的食物,只有我们平时加强基层营养素的补充,把抵抗力提升,免疫 力维持 住,才是保护外界污染的基础,而不是发生问题以后,这边拼命吸着烟,那边吃黑木耳,想黑木耳进去把尼古丁沾出来,门儿都没有。“有的人写的天花乱坠,神乎 其神的,如果你信了这种传说,不仅会造成误解,更可怕的是为自己吸烟和不防护这些污染提供了借口,这就可怕了。”
尽管木耳含膳食纤维丰富,也就有助于裹挟一部分消化道中的杂质形成粪便排出。但PM2.5却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因此从机理上讲,木耳很难对 PM2.5 起效。虽然猪血等对口腔的灰尘有一定的黏附作用,可清除呼吸道纤毛、上呼吸道、口腔里的灰尘,但医学上也没有理论依据支持可以清理肺腔里的垃圾。尤其是像 空气污染较重的时候,仅仅靠吃这些食物来“清肺排毒”,作用实在是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