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法
小儿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成药治疗
1.六味地黄丸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适用于肝肾阴虚之证。
用法用量:3~6岁每服1/3丸,6~9岁每服1/2丸,9岁以上每服1丸,每日2次。
2.天麻钩藤冲剂
功能主治:清热活血,益肾平肝熄风。用于肝阳上亢之证。
用法用量:3~6岁每服1/2包,6~9岁每服1包,9岁以上每服1 1/2包,每日3次。
3.复方杜仲片
功能主治:清肝降压,活瘀补肾。适用于肝阳上亢见有热象之证。
用法用量:3~6岁每服2片,6~9岁每服3片,9岁以上每服5片,每日3次。
4.菊明降压丸
功能主治:清肝泻火,降压。用于肝火上炎之证。
用法用量:3~6岁每服10粒,6~9岁每服20粒,9岁以上每服30粒,每日3次。
二。辩证方剂
该病在中医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肝肾阴虚、肝风、肝火、痰浊、血瘀等,中医治疗原则是在滋阴补虚,养肝益肾的基础上,据病情不同而酌情配以泻火、熄风、祛痰、化瘀等法。
1.祛痰方剂
功能主治:熄风化痰,开窍醒神。
方剂:羚羊角汤合温胆汤加减。生石决明、代赫石、白芍各15g,钩藤、菊花、丹皮各12g,半夏、竹茹、黄芩各10g。抽搐重加僵蚕、全蝎;头痛甚加夏枯草、菖蒲。
2.泻火滋阴方剂
治法:滋阴降火,平肝潜阳。
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生石决明15g,天麻、钩藤、茯神、夜交藤各12g,川牛膝、桑寄生、杜仲、龙胆草各10g。筋惕肉run加白芍、僵蚕;烦躁易怒、口苦目眩加柴胡、丹皮
老年人血压偏高用中药治疗效果好么
中医治疗高血压方案一:中医认为在高血压早期,患者如果有头疼头晕,脸目皆红,口干而苦,面赤便干,收缩压偏高,压差较大等症状系肝火炽盛、上扰清窍所引起的,因此在高血压治疗的时候通常会采用一些能够起到清肝泻热功效的药物,如龙胆草、黄芩、菊花、钩藤、栀子、夏枯草、草决明、牛膝、生地黄、白芍等。
中医治疗高血压方案二:中医认为在高血压中期,患者如果有头部胀痛,头晕耳鸣,心烦急躁,容易生气,失眠多梦,手部震颤等症状系肝阳上亢、气血上逆所引起的,因此在高血压治疗的时候通常会采用一些能够起到平肝潜阳功效的药物,如天麻、钩藤、生石决明、磁石、牛膝、山栀、黄芩、桑寄生、夏枯草、菊花、生龟板、生牡蛎等。
中医治疗高血压方案三:中医认为患者如果有头重如裹,头晕头疼,心悸胸闷,食欲不振,纳差太多,恶心欲呕,形体肥胖,神疲乏力等症状系脾虚湿盛、风痰上扰所引起的,老年人血压偏高用中药治疗效果好么?因此在高血压治疗的时候通常会采用一些能够起到祛风化痰功效的药物,如半夏、党参、白术、泽泻、天麻、茯苓、陈皮、胆星、草决明、杜仲、牛膝等。
中医治疗高血压方案四:中医认为患者如果有头晕耳鸣,健忘晕眩,口干舌燥,四肢发麻,腰酸腿软,头重脚轻,烦躁易怒等症状的系肝肾阴虚、虚阳上亢所引起的,因此在高血压治疗的时候通常会采用一些能够起到滋补肝肾功效的药物,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枸杞、菊花、牛膝、龟板、天麻、桑叶等。
如何判定小孩患高血压
不同年龄小儿高血压的判断标准如下:
1个月以内的婴儿收缩压大于12.8千帕(96毫米汞柱);
1个月~2岁的小儿收缩压大于14.9/9.8千帕(112/74毫米汞柱);
3~5岁小儿收缩压大于15/10千帕(116/76毫米汞柱);
6~9岁小儿收缩压大于16/10.4千帕(122/78毫米汞柱);
10~12岁小儿收缩压大于16.8/10.9千帕(126/82毫米汞柱);
13~15岁小儿收缩压大于18/11.5千帕(136/86毫米汞柱)。
由于小儿高血压大多数症状不明显,或者很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家长们往往容易忽视。
小儿继发性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的4倍。根据流行病学的资料,小儿高血压的发病率为1%~2.3%。小儿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仅占20%左右,通常无明确的病因,可能与遗传、饮食中含盐量过高、肥胖及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失调有关。而继发性高血压则占到小儿高血压的80%左右,其中约有90%的继发于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此类疾病的特点是常出现血尿、蛋白尿或脓尿,肾功能可出现异常。另外,肾脏畸形及肾发育不良、肾血管阻塞及肾肿瘤等也可引起小儿继发性高血压,通过x线、b超、ct及肾血管造影多能确诊这类疾病。除了肾脏疾病以外,小儿高血压还常见继发于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等,内分泌疾病,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出血、外伤等,铅中毒、维生素d中毒也会导致小儿高血压病。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是高血压的表现。在对高血压病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家长们最关心的是小儿高血压病有哪些症状,如何才能知道孩子患病。一般来说,大多数高血压患儿无明显的症状,有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耳鸣、乏力、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且常常由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劳累、睡眠不好而使症状加重。另外,年龄小的患儿即使有头痛等不适,也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因此,家长要留意孩子有无精神状况的改变,如烦躁易怒、精神不振、睡眠不安等。出现异常改变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高血压。当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如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及抽搐、偏瘫等脑病症状。
小儿高血压的常见临床表现
高血压是内科常见的疾病,随着近年来人们对高血压的研究不断增多,小儿高血压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了。小儿高血压与成人高血压的判断标准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别。那么小儿高血压到底有什么临床表现呢?
小儿高血压早期患儿往往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随着血压的不断升高,患儿的症状会越来越明显,当血压明显升高时,患儿会出现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婴幼儿因不会说话,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过于兴奋、易怒、夜间尖声哭叫等。有的患儿表现为体重不增,发育停滞。血压过高时患儿还会发生头痛头晕加剧,心慌气急,视力模糊,惊厥,失语,偏瘫等高血压危象。一旦脑、心、肾等脏器损害严重时,会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尿毒症等危及生命的危象。
小儿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通常仅有以上表现,而继发性高血压患儿除了上述表现之外,还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儿,在血压升高的同时,有发烧、浮肿、血尿、少尿、蛋白尿等。嗜铬细胞瘤的患儿除了血压升高外,还有心悸、心律失常、多汗、手足厥冷等症状。肾动脉狭窄、多囊肾等在婴幼儿期即可引起高血压,患儿常表现为发烧、咳喘、浮肿、苍白、乏力等,最终出现心衰,常被误诊为心脏病。
小儿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家长很容易误认为是其他疾病。因此,为了早期发现血压升高,应从儿童期开始,每年检查一次血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采取积极有效的保健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肥胖儿童,要适当控制饮食,限制食盐的摄入量,不吸烟,不喝酒,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等。
小儿高血压的基础知识
小儿血压正常值因年龄不同而异,年龄愈小血压愈低。目前认为血压高于相同年龄段收缩压(高压)或舒张压(低压)20毫米汞柱,或学龄前儿童≥110/70毫米汞柱,学龄儿童≥120/80毫米汞柱要考虑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在小儿少见,约占20%~30%,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继发性高血压较多,约占65%~80%。在小儿继发性高血压中,肾脏疾病占79%,其次为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中毒等。
一、病因
1、继发性高血压:
①、肾脏疾病;
②、血管病变;
③、内分泌疾病;
④、颅脑病变;
⑤、中毒及药物。
2、原发性高血压:
①、遗传;
②、性格;
③、饮食;
④、肥胖;
⑤、运动;
⑥、其他。
二、临床表现
小儿高血压的症状随血压增高程度、有无原发疾患及其严重程度而异。轻度高血压患儿常无明显症状,仅于体检时发现。血压明显增高时可有诚意晕、头痛、恶心、呕吐,随病情发展可出现继发的眼底、脑、肾脏及心血管的改变,表现为眩晕、视力障碍、惊厥、偏瘫、失语等高血压脑症状或心力衰竭症状。因此专家提醒,对惊厥、心力衰竭患儿必须测量血压。
此外,小儿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症状常不明显,至晚期可出现夜尿。某些疾患有特殊症状,如嗜铬细胞瘤可有多汗、心悸、心动过速、体重减轻等症状,血中儿茶酚胺过多。
当小儿高血压患者的皮质醇增多可有软弱、肥胖、体型变化、多毛、瘀斑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则有周期性肌张力低下、软弱、手足搐搦、多尿、烦渴等;肾上腺性征异常症临床特点为男性化与高血压并存等。
另外,儿童高血压以继发性高血压占多数,其中近半数与肾脏疾病有关。孩子不长个,家长首先想到营养问题或是生长激素不足。
三、治疗
对原发性高血压应首先试用非药物性治疗。注意规律的生活制度,消除各种精神紧张因素,加强饮食指导,限制含盐入量至2~2.5g/d,肥胖儿应降低体重,加强体育锻炼。如坚持1/2~1年后血压仍无下降趋势或有靶器官受累现象或有潜在疾病时可试用药物治疗。对继发性高血压患儿应针对病因治疗。
四、预防
儿童高血压的预防应视为是预防成人致死的首要病因——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的一部分,预防高血压应从儿童期做起,预防的目的是减少高血压发病率,降低血压以减少或避免脏器受累,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应采用综合措施,对血压偏高的儿童,有阳性家族史者及肥胖儿应做重点预防对象,定期测量血压,饮食上在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需要,避免超重,并应从婴幼儿时期开始,避免喂哺过量牛奶或总热卡过多,日常饮食避免过多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多食蔬菜,鼓励低盐饮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刺激,如学习负担过重,经常看富于恐怖或惊骇性内容的电视及电影等,减轻环境中的噪音,保证足够睡眠时间,避免吸烟,饮酒等。
夏枯草能治高血压吗
夏枯草有一定的降压效果。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夏枯草所含皂苷及氯化钾等活性物质,有增强心肌功能、改善循环血流量、促使体内排除过量的钠潴留的作用,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中医治疗高血压时,常在处方中加夏枯草以加强降压作用。
小儿高血压治疗措施
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下:
(1)重点预防对象
对血压正常偏高儿童、有阳性家族史者及肥胖儿应作为重点预防对象,定期测量血压。从儿童开始就应加强血管保护,预防粥样斑块形成。若有高血压家族史、肾炎病史以及肥胖的4岁以上儿童,经常头昏、头晕、心慌,家长应提高警惕,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测量血压,以争取早期发现问题,予以合理治疗。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方面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避免超重,并应从婴幼儿时期开始,避免喂哺过量牛奶或总热卡过多。日常饮食避免过多高脂高胆固醇饮食 ,少食精米精面,多食蔬菜,鼓励低盐饮食,少吃肥肉、猪油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因为胆固醇高,血管内皮会长斑块,把血管堵塞,容易出现动脉硬化,造成高血压病及冠心病。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起居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坚持体育锻炼,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刺激,如学习负担过重、富于恐怖或惊骇性内容的电视及电影等,减轻环境中的噪音,保证足够睡眠时间,不通宵熬夜,因为睡眠时血管放松,血压可以下降。避免吸烟饮酒等。
小儿高血压西医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1.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一般情况下可适量活动,以防止体重增长过快,并使患儿情绪愉快。
2.低盐饮食,必要时限制水份。
3.重度高血压时应用降压药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应让患儿卧床休息。
4.病因治疗肾实质性疾病、肾血管性疾病、肾上腺病变、主动脉缩窄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的高血压,应针对不同的病因予以治疗。
二、降压药物的应用
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1)胍乙啶:适用于各种肾性高血压及其他继发性高血压,每日0.2mg/kg,分2~3次口服。
(2)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滞剂,用于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阶段,尤其当患儿有高血压危象时可静脉缓慢推注,每次0.1~0.5mg/kg或静点1~4mg/(kg?min),同时密切观察血压。副作用有心动过速。
(3)哌唑嗪:为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而降压,无心动过速副作用。长期应用无耐药性,与利尿药及β阻滞剂合用时有协同作用。剂量为每日0.02~0.05mg/kg,分3次服用,常见副作用有眩晕、无力。为了减少反应性晕厥,应减少首次剂量并于睡前服用。
(4)柳胺苄心定(labetalol):兼有α和β受体阻滞作用。起郊迅速疗效高、对心、脑、肾无不良影响。可用于轻、中、重度各型高血压。静注可用于高血压危象的抢救,开始0.25mg/kg,无效时10分钟后0.5mg/kg,缓慢静注,必要时最后一次静注1.0mg/kg,总剂量≤mg/kg。静脉注后数分钟内即起作用,降压作用平稳,有效后改成口服。
(5)利血平每日0.02mg/kg,分1~2次口服,或每次0.07mg/kg(极量每次1.25mg)肌注。
(6)心得安: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高搏出量高肾素性高血压病人。与利尿药及血管扩张剂合同用可增强疗效。副作用较小,对伴有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者禁用,剂量为每日0.5~2mg/kg,自小剂量开始,3次分服。
2.血管扩张剂
作用机理为直接扩张小动脉平滑肌,降低总外周阻力,从而发挥降压作用。由于扩张血管血压下降,继发性的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心率增快、心脏收缩力增强及水钠潴留的副作用,故与心得安和/或利尿剂配合应用可增强疗效。
(1)肼苯达嗪:适用于伴有肾功能衰竭的高血压,常与利尿剂和β-阻滞剂合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每日0.75~1mg/kg,分2~3次口服。
(2)低压唑(氯苯甲噻二嗪,diazoxide):为高血压危象首选药物。作用快,静注后1~2分钟即起作用,2~3分钟作用最强,持续4~24小时。剂量为2~5mg(kg?次),静脉快速注入。一次静注无效时,30分钟后可重复。副作用有恶心、钠潴留、高血糖。
(3)敏乐定:与β阻滞剂与利尿剂联合应用适用于其他药物无效的严重型高血压,也可应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起始剂量为0.1~0.2mg/kg,每日1次口服,以后可递增50%~100%,有效剂量常为每日0.25~1.0mg/kg,最大剂量为每日50mg。
(4)硝普钠:用于高血压危象,用5%葡萄糖液稀释后用输液泵以0.5~8μg(kg?min)的速度静脉滴入给药。点滴后数秒钏内起作用,停药后1~2分钟作用消失,可调整静点速度,控制血压下降速度,故治疗高血压危象较其他药物安全。必须应用新鲜配制溶液,静点时应避光。药物副作用主要是硫氰酸盐中毒,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继而出现丧失定向力精神症状、肌肉痉挛、皮疹及骨髓抑制。用药超过2天时需监测血硫氰酸浓度不得超过10mg/dl。
3.利尿剂
通过促进排钠:降低血容量而起降压作用,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严重高血压病人与其他降低药同用能增强其他药物的降压作用。应用过程中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
(1)安体舒通:为醛固酮拮抗剂,有排钠潴钾作用,适用于肾上腺增生、肿瘤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剂量为每日1.5~3mg/kg,3次分服。
(2)双氢克尿塞:每日1~2mg/kg,2次分服。
(3)速尿:适用于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儿。治疗过程中如氮质血症及尿少加重,则应停药。剂量每次1~2mg/kg,每日1~2次。必要时可静脉注射。
4.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
(1)巯甲丙脯酸:适用于高肾素性高血压,对正常肾素性及低肾素性高血压也有效。因可增加肾血流量,也适用于肾功能衰竭患儿。降压作用迅速,可用于高血压急症治疗,与利尿剂合用效果更好。目前应用较广泛,已成为常用的一线降压药。起始剂量为每次0.3mg/kg,逐渐加理至满意疗效,最大剂量为每次2mg/kg,8~12小时1次。停药时逐渐减量,避免骤停。剂量过大可引起毒性副作用:蛋白尿、血白细胞下降及皮疹。
5.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阻滞钙离子进入细胞内达到扩张血管,降压的目的。
(1)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用于儿科临床,降压效果较好,剂量为每次0.2~0.5mg/kg,每日3次。最大量1次10~20mg。舌下含服疗效优于口服,也有应用肛门内给药治疗重症高血压。如无效可30~60分钟重复一次。副作用有面部潮红、心劝过速。
三、高血压危象的药物治疗
1.降低颅内压:可用甘露醇、速尿等。3.镇静剂:可用苯巴比妥钠、安定、水合氯醛等。
2.降压药物:选用低压唑、硝普钠、硝苯吡啶、巯甲丙脯酸及肼苯哒嗪等。
不同人群高血压的疾病知识
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很多的症状和疾病,比如说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的疾病,与此同时会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的疾病出现,它可以划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小儿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在小儿很少见见,大约占20%~30%,但师近年来有增加的现状,;继发性高血压还是比较多,约占65%~80%。在小儿继发性高血压中,会有肾脏疾病占79%,然后为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中毒等疾病。
妊高征:也是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也是我们所说的妊娠中毒症、先兆子痫等,是孕妇特有的一种病症,大多数发生在妊娠20周,或者是产后两周,占所有孕妇的5%左右。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及时说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收缩压高于正常水平而,但是舒张压正常,是一种独立类型的疾病,也是导致老年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从而会影响老年人的健康。
高血压疾病的处理方式也有很多,其实对于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药物来说,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就是不要出现疾病的副作用,意思为一旦出现了疾病的副作用,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是没有任何好处,也会影响到高雪啊患者的病情恢复的。
小儿高血压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小儿高血压治疗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治疗小儿高血压需要注意什么呢?预防小儿高血压的方法有哪些呢?小儿高血压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下:
(1)重点预防对象
对血压正常偏高儿童、有阳性家族史者及肥胖儿应作为重点预防对象,定期测量血压。从儿童开始就应加强血管保护,预防粥样斑块形成。若有高血压家族史、肾炎病史以及肥胖的4岁以上儿童,经常头昏、头晕、心慌,家长应提高警惕,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测量血压,以争取早期发现问题,予以合理治疗。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方面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避免超重,并应从婴幼儿时期开始,避免喂哺过量牛奶或总热卡过多。日常饮食避免过多高脂高胆固醇饮食 ,少食精米精面,多食蔬菜,鼓励低盐饮食,少吃肥肉、猪油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因为胆固醇高,血管内皮会长斑块,把血管堵塞,容易出现动脉硬化,造成高血压病及冠心病。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起居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坚持体育锻炼,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刺激,如学习负担过重、富于恐怖或惊骇性内容的电视及电影等,减轻环境中的噪音,保证足够睡眠时间,不通宵熬夜,因为睡眠时血管放松,血压可以下降。避免吸烟饮酒等。
小儿高血压是怎么引起的
1.继发性高血压
小儿高血压继发于其他疾病者为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的病因明确,是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继发性高血压是婴儿和儿童最常见的高血压,可呈急性或慢性过程。新生儿高血压与应用脐动脉导管和肾动脉栓塞有关。儿童高血压与肾脏疾病、主动脉缩窄、内分泌疾病或药物等有关。常见病因如下:
(1)肾脏疾病 继发性高血压中80%可能与肾脏疾病有关,是儿童高血压的最常见病变,或称肾性高血压,包括:肾实质性病变(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先天性肾疾病(多囊肾、肾发育不全);肾肿瘤:继发性肾脏病变(结缔组织病、糖尿病);肾血管病(肾动脉和静脉狭窄、阻塞);肾周围病变(炎症、脓肿、肿瘤、创伤、出血);溶血性尿毒症等。
高血压中医治疗法
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九卷记载“石膏亦称细理石,又名“寒水石”,主治中风寒热,有解肌发汗,除口干舌焦,头痛牙疼等功能,乃祛瘟解热之良药。“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高血压属热症,石膏性寒,用石膏磨制而成的,以寒克热能自然调节脑神经和人脑正常温度,使脑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
压升高,长期坚持使用,能将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甘菊粳米粥:
取甘菊新鲜嫩芽 或者幼苗15~30 克 洗净, 与粳米60克、冰糖适量煮粥,早晚餐服用,每日1次, 连服7日。适用于高血压 、肝 火亢盛之头晕。
芹菜苦瓜汤:
芹菜500克、苦瓜6 0克,同煮汤饮用。或用芹菜250克、苦瓜30克,用沸水烫2分钟,切碎绞汁,加砂糖适量,开水冲服,每日1剂 , 连服数日。适用于高血压、阴虚阳元之头晕。
葛根粳米粥:
鲜葛根适量洗净切片,沙参、 麦冬各20克,经水磨后澄取淀粉,晒干, 每次用葛根沙参麦冬粉30克与粳米60克煮粥吃, 每日 一剂,可以常食。 适 用于高血压阴阳两虚之头晕。
车前粳米粥:
车前子15克布包煎水去渣 ,入 粳米60克煮粥,玉米粉适量用冷水溶和,调入粥内煮熟吃, 每日1剂,常吃。适用高血压痰 湿壅盛之 头晕。
蕃楸草水:
蕃楸草1- 3克,白 开水 500 毫升 , 开水熬制2-3分钟或者直接开水泡制5-10分钟,每日当茶饮用。适应高血压血管硬化者。
以上是几种简单的中医治疗法,高血压是常见的热发行疾病,早期患者无症状或者症状轻微,不容易被发现,极易漏诊,因此最佳的治疗时期就错过了。若果长时间伴有心烦、失眠、等精神系统症状或者头疼、头晕、头胀等颈部发胀请及时测量你的血压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
小儿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1.利尿药
通过促进排尿降低血容量而起降压作用,适用于低肾素型高血容量的轻、中度高血压。在严重的高血压病与其他降压药合用能增加其他药物的降压作用,应用过程中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2.血管扩张药
作用机制为直接扩张小动脉平滑肌,降低总外周阻力,从而发挥降压作用,由于扩张血管血压下降,继发性的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及水钠潴留的副作用,故与普萘洛尔和(或)利尿药配合应用可增强疗效。
中医如何对付小儿高热
高热惊厥属于中医的“急惊风”范畴。中医认为,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是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热,热极生风所致。中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惊厥发作之时,急予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以尽快控制抽搐,然后再行中药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之时,热势较高,四肢抽搐,两目直视。大约持续3-5分钟后一般能够缓解。抽搐缓解后,患儿发热仍很高,这时如不积极退热,可能还会再次发生惊厥。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治疗应采用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的方法。中药可选用羚羊角、生石膏、钩藤、菊花、生地、桑叶、寒水石、黄芩、郁金等。也可以选用牛黄镇惊丸、救急散、小儿牛黄散等中成药。还可以用羚羊角粉冲服。
小儿高热惊厥缓解后,发热渐退,病情平稳之后,中医应根据患儿所患疾病,临床主要证候特点,进行辨证治疗。如果是因为一般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惊厥,中药治疗应侧重清热解毒。如果是某种传染病导致的惊厥,中药应针对不同的传染病进行治疗。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中药应加用平肝熄风之品,如钩藤、生牡蛎、僵蚕、地龙、全蝎、蝉蜕等,这样可使肝风平熄,阴阳平衡,避免惊厥再度发作。
有的孩子高热惊厥反复发作,这是因为惊厥缓解后脏腑功能没有得到调理,或者余邪仍然存在。因此,提醒家长们注意,孩子高热惊厥以后应该用中药进一步调理,以防惊厥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