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辟谷吗 糖尿病做运动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能辟谷吗 糖尿病做运动的注意事项
1.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进行30分钟的锻炼后,应及时补充10-15克的含糖类食物,以免由于运动引起血糖过低。
2.运动途中,要随时自测自己的心率、呼吸等,切忌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盲目运动。运动的时候要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运动量,不要操之过急。
3.运动结束时不要马上停止,应进行一些恢复性运动,常见的有伸腿、抬腿、弯膝、伸臂、弯腰等,长跑后可步行一段,直到心率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
糖尿病可以做什么运动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不可缺少的必要手段,但运用起来还需先弄清楚一个问题:要达到治疗糖尿病的效果,你一天的有效运动量是多少?运动如同药物一样,要有一定的剂量,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过大或过小都不可取。运动量大不但起不到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反而会升高血糖,加重病情;运动量小就根本起不到作用,如平时悠闲地散步,因活动量太小,达不到治疗剂量。
准确的运动量要到正规大型医院进行运动检测。因为每个人的身高、体重不一样,运动量也是不一样的。粗略的方法就是靠自己的感觉,运动到使身体微微出汗(不是指夏天由于天气热而出汗),或者心率达到120次/分,但对老年人和有心脏病的患者要打折扣。运动的种类可根据各人的喜好去选择,快走、慢跑、打拳等。
老人糖尿病运动
可以在医生知道下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这样可以辅助对糖尿病的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应注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并注意运动量。
患者在运动前应注意热身,运动时应从轻度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运动后,不要马上停下来,适当做一些恢复运动。
有高血压的患者,还应注意运动强度,最好选择比较温和的运动方式。
老年患者一般每天可以将运动时间分为2-3次,每次20-30分钟,避免一次进行较长时间的运动。
患者的运动强度以运动时有轻度的心跳加快、畏寒,运动后有身心舒畅、不会感觉过度疲惫为宜。
糖尿病运动时间 七类糖尿病患者不宜运动
1.I型糖尿病患者:这类患者胰岛素绝对缺乏,运动会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增加,在缺乏胰岛素的情况下,不能氧化分解酮体,从而增加酮症酸中毒的危险。
2.糖尿病合并患有肾病,尿中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者应该主动减少运动量,尿中有酮体者严禁运动。
3.糖尿病合并有明显的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及青光眼者,也不适宜运动降糖,应该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参加运动。
4.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压大于160/100毫米汞柱者不能运动,应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时再运动。
5.合并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急性感染,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肺结核的糖尿病患者禁止运动。
6.有明显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影响四肢,肌肉的感觉和运动者,必须在有效的保护和监测下进行运动,糖尿病病足患者必须进行评估,降低运动量,严重者要停止运动。
7.妊娠,腹泻,呕吐,不能进食,有低血糖危险,血糖太高,胰岛素用量太大者最好不要运动。
糖尿病可以辟谷吗 糖尿病做什么运动好
方法:垂手开立步站立;双肩同时向上耸提;双肩同时向下松坠,如此上耸下沉多次轮换交替(也可按拍子去做);恢复原状。
糖尿病患者每周练习三次,每次20分钟,可以使血糖水平明显降低,提高糖友生活质量。
方法:身体往上拔,脚掌支撑,脚后跟离地,一上一下地踮脚,同时手臂手掌全力张开,做“抓”的动作,每抓一把,脚底下都随之运动,每次做5分钟,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坚持做。
糖尿病患者很多都有远端的血管坏死,因此糖尿病后期很多患者会出现手指头痛、脚指头红肿麻木等症状,做健身操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现象。
糖尿病能治吗
每个糖尿病患者都想知道答案,就现在最高的医疗水平,糖尿病还是不能治愈的,但完全可以控制,从早期就做好防护,能够控制并发症不出现,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细胞损坏,胰岛素分泌失常,造成的血糖升高。而胰岛细胞一旦被损坏就很难修复甚至不可以修复,胰岛损坏严重的完全不可以分泌胰岛素,只能靠外部注射来进行身体的正常循环。
如何做好防控呢?目前还没有任何药物和科学手段可以完全根治糖尿病,但是糖尿病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控制饮食,做到少食多餐,养成每日饮降糖茶的习惯。
在主靠西药治病的今天,一些降糖茶对糖尿病是非常不错的,完全属于草药成分,无副作用,也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起到平稳保护的作用。当然对于糖尿病的治疗饮食与运动也是很关键的。
糖尿病运动疗法
1、散步:适合各类糖尿病患者。散步不但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过度负担,利于病情的控制,还能预防骨质疏松。散步时应穿轻便的服装和运动鞋(要穿袜子),直视前方,肩膀不晃动,背挺直,收紧小腹,手臂大幅度摆动,步伐要尽可能大,步行时间为30-45分钟以上。
2、慢跑:能促进新陈代谢,消耗大量血糖,减少脂肪存积,预防血脂异常、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有益,但需要征得医生的同意。注意,不宜在饭后立即慢跑,也不宜慢跑后立即进食,最佳时间为每天上午9~10点和下午4~5点,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3、踢键子:能调节全身血液流量,加速血脂、血糖的代谢,从而降低血糖。注意,踢键子前要做15分钟左右的热身运动,可以从每次5~10分钟开始,一两个月后再增加到20~30分钟。其中,踢毽子20~30分钟降糖效果最佳。
4、水中走:穿好泳衣,下入盛有温水的水池行走。注意,刚开始水中走时,时间以30分钟为宜,水量可以没过腹部,以后逐渐增加水量到胸部。要大步伐、膝盖抬高,手在水中挥动,这样有助于抵抗水流的阻力。等适应后,时间可以延长到60分钟。
患了糖尿病心脏病还能做运动吗
运动形式可以非常简单,如经常步行、跑步或游泳。运动能防止妇女2型糖尿病(通常称谓成年型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
首席研究人员,波士顿哈佛公共健康学院弗兰克. 胡博士指出,目前,对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因素。美国糖尿病患者至少有一千六百万人。同大众相比,糖尿病患者患心脏病的机率高出2—4倍,而女性糖尿病患者的机率则高出3—5倍。
众所周知,锻炼能减少大众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但是对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有效却一直不清楚,因为可能会引发并发症。同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过去,医生对让不让糖尿病患者进行锻炼一直比较谨慎。因为运动能够改变血糖水平,诱发低血糖症,或者可能减少糖尿病患者所需的胰岛素量,使医生必须相应地调节胰岛素的剂量。另外,糖尿病患者运动也非常困难,因为疾病引起的腿部或足部神经损伤使跑步和步行等负重训练成为一种负担。
不过,目前的实验结果显示,尽管存在潜在的局限性,适度的运动(如快步走)对糖尿病患者极其有帮助。
实验时间为1980—1994年,实验对象为5,125名患2型糖尿病的女护士。胡和同事们发现进行锻炼的女性患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大大减少。同不活动者相比,那些每周至少保持4小时的适度到激烈的体育锻炼者,心肌梗塞和中风发病率几乎降低了40%。
胡说,“我们发现,如果女性糖尿病患者每天进行超过一小时的适度的锻炼,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将减少45%。这一结果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已经相当显著,因为她们极易诱发心脏疾病。”
研究证明,即使是快步走,其效果与更为激烈的锻炼方式,如奔跑和慢跑也有同样的效果,因为同慢跑相比,步伐加快能使发病机率降低。
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原则 糖尿病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
糖尿病患者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运动项目,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平时活动量大小,糖尿病类型,病程,血糖控制水平以及饮食和药物治疗情况等。可以根据以上情况选择适量的,全身性的,有节奏的锻炼项目,糖尿病患者更适宜参加有氧运动,包括步行,跑步,骑车,游泳,跳健身舞,健身操,打太极拳以及一些中低运动强度但能持续较长时间见的运动项目,这些运动项目对于治疗慢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糖尿病运动误区
做家务就是运动,不必要再运动了做家务虽然具有运动的部分特点,但与糖尿病治疗意义上的运动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做家务是以完成必要的家庭事务为主,不具有治疗运动连续性和运动量的概念。一般来说,做家务不能满足治疗所需要的运动量。调查发现,家庭主妇真正处于运动状态的时间每天大多不足两个小时,而且运动强度都较低。而且在家庭环境中,往往达不到治疗的效果。糖尿病的运动治疗应因人而异,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并要有一定的运动环境。
每天都很累,再运动就受不了了必要的运动量是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前提,除非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你每天都感觉很累,说明你血糖可能控制很差,更需要加强运动,只有血糖控制良好,这种“累”才会减轻。认为“再运动就受不了了”只是自己吓唬自己。
凡是运动都有利于降血糖这种运动是盲目性的,认为只要运动就会降血糖的想法是错误的。对有严重并发症者,盲目运动可能加重病情。如果把糖尿病的治疗希望完全寄托于“运动”,既不监测血糖、也不就诊,那更是有害无益的。而且盲目运动缺乏针对性,即使适合运动的人,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运动,不宜盲目运动。
越早起床运动,效果越好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生物钟”,这个钟都是为你的生理节律而存在的,它不能随便被调拨,否则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过早起床,可能会打乱你的生物钟,导致人体生物节律紊乱,使体内节律性分泌的激素发生紊乱,从而引起血糖波动。所以每天的起床时间不宜早于清晨6点,而且每天起床的时间要基本一致。
已经服用降糖药了,就不必再运动了体育锻炼能够消耗热量、降低血糖、减轻体重,而减轻体重也能降低血糖。所以说,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降糖疗法,尤其是餐后的运动更能使血糖下降。通过运动能协助降糖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
糖尿病患者最简便易行的体育锻炼方法就是走路。开始可以慢走,每天走大约10分钟,每周5天,渐渐地增加到每天走30分钟。步行时,可以边走边听磁带,这样可以鼓励和帮助你调整步伐和节奏。或者也可以听一些娱乐节目,边运动边放松。
糖尿病适合什么运动 糖尿病人做有氧运动的好处
氧气在人体内是靠血液供应到各部位去的,血量提高也就相应增加了氧气的输送能力。同时循环血液总量的增加也就相应降低了血糖浓度。
有氧代谢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从而提高了肺的气体交换量以及吸入氧气的能力,这对保护肺和防止糖尿病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有利。
氧气吸入肺部后,要靠心脏泵血才能随血液输送到全身,有氧代谢运动使心肌强壮,使每次排出的血液更多,并且能提高血液中对冠心病有预防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的比例。坚持经常进行有氧代谢运动,则会减少心脏病的发生。
糖尿病过于肥胖会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等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可能性。 有氧代谢运动加上适当的控制饮食对控制糖尿病病情有利,如每天坚持两次快步行走,每次20分钟,这对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控制及预防与肥胖有关的疾病会产生明显效果。
人在运动时需要消耗血糖,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多输送到各组织中去,有利于降低血糖,但不会出现低血糖,因为有氧运动强度适宜,身体能够承受,血液输送平稳且适度。
糖尿病适合做什么运动
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应当先热热身。在正式运动前先作15分钟左右的热身运动,可使肌肉先活动起来,避免运动时肌肉拉伤。如在跑步或快走前先缓缓地伸腰、踢腿,然后慢走10分钟左右,再逐渐加快步伐,一直到心率达到要求频率。
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肌肉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葡萄糖的供应,因此血液循环会加速、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小血管扩张,从而保证氧气和葡萄糖的供应,故一般情况下应保持运动20-30分钟。但当你刚刚开始运动计划时,可以先保持运动5-10分钟,然后逐渐加量,一般在1-2个月内将运动时间延长到20-30分钟。
运动即将结束时,最好再做10分钟左右的恢复运动(应选择缓慢、轻柔的动作放松运功),而不要突然停止,以防造成肢体的瘀血,回心血量下降,引起晕厥或心律失常。
糖尿病运动锻炼有什么用 糖尿病做什么运动好
运动方式可选择有氧运动。常见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跳绳、跳舞、游泳、爬山和各种球类运动等。
依据患者平时运动习惯,运动最好不受季节、场合等因素限制。提倡步行,适当增加力量性锻炼,能增强心肺功能,有利于维持健康体重,能促进体内血糖、血脂代谢正常化,有助于延缓和防止骨质疏松及退行性关节变化,可缓解神经肌肉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