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方法有哪些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方法有哪些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目标:改善生活质量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的目标主要是: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事件;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首先强调全身治疗
专家表示,乳腺癌骨转移治疗首先要强调以全身治疗为主。主要是肿瘤内科治疗,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在这个基础上联合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这些都作为复发乳腺癌的基本药物治疗手段。合理的局部治疗(手术、放疗)也可以更好地控制骨转移症状。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讲究个体化
对于骨转移,治疗的关键是个体化综合治疗,药物治疗一般都在6个月以上。对于医生来说,还要考虑在具体治疗环节上,用药时机的选择、用药剂量的确定以及联合用药的时机把握。如果乳腺癌骨转移治疗得及时、有效,可以很大程度地缓解患者的疼痛,让患者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达到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的目标。因此,乳腺癌患者的复查、随诊不可忽视,治疗结束后,患者前两年每三个月复查一次,三年后可半年复查一次。
乳腺癌骨转移的表现
转移是乳腺癌患者们都非常恐惧的问题,而在乳腺癌治疗中,骨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一定要得到足够的重视,选择多细胞生物治疗,可以有效的阻止转移的发生,对已经产生的转移也有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骨转移在乳腺癌患者中非常常见,进入进展期的患者65%以上会发生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虽然不直接影响生命,但是会严重损害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早发现早干预非常重要。那么,
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可以是深层钝痛、间歇性痛,与活动无关。初起在卧床休息后得到缓解,以后随着转移灶的增大,一般到了骨转移后期,疼痛会更加严重,呈持续性疼痛的症状。往往在出现病变区疼痛几个月以后,乳腺癌患者才出现骨质破坏。
乳腺癌骨转移的症状——病理性骨折
有10%左右的乳腺癌骨转移会并发病理性骨折。长骨转移可形成病理性骨折;脊椎转移时肿瘤可突入髓腔或形成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最终压迫脊髓造成截瘫。同时,当肿瘤细胞广泛转移破坏骨组织、侵犯骨膜或形成病理性骨折时可产生剧烈疼痛。
乳腺癌骨转移的症状——溶骨性病变
乳腺癌骨转移以多发的溶骨性病变为多见,有些患者在溶骨病变治疗后的修复可以在影像学表现为过度钙化而被诊断为成骨性改变,对这部分患者应追溯其首诊时的X片是否有溶骨性改变。 因此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躯体疼痛时,即使X线摄片阴性,也不可轻易否定骨转移的存在。
乳腺癌骨转移的症状
最早就是疼痛,发展到后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乳腺癌患者一定要重视骨转移,及早治疗,及早控制
如何尽快的发现乳腺癌疾病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有很多办法,骨扫描只能作为骨转移的初筛,不能作为确诊依据,最终要依靠其他的方法,X光是最常见的方法,核磁共振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转移病灶。PET在骨转移确诊中的价值还在研究中。
具体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方法如下:
1、骨ECT是骨转移的初步筛选手段。
2、X光片是骨转移最常用的诊断手段。
3、CT扫描也是骨转移的主要诊断手段,较X光片更早更清楚显示骨转移情况。
4、MRI可发现早期的骨转移灶,并可清楚显示骨周围软组织的情况,这一点要优于CT。*PET可发现早期的骨转移灶,有待进一步研究。
5、骨活检是骨转移确诊手段,但在我国不常用。
乳腺癌的晚期症状会不会转移
1、乳腺癌的骨转移症状:也是乳腺癌常见的转移症状,乳腺癌极易出现骨转移,过去甚至有患者主要是以病理性的骨折为乳腺癌的首发症状,临床上多发性骨转移较常见,有60%未治愈乳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以血行转移为主。胸腰段椎骨和骨盆是乳腺癌骨转移最易发生的部位,其发生率约占 64.7%和41.2%,其次为肋骨(与癌灶邻近部位多见)肤骨、股骨、颅骨,此外胸骨的转移率为最低,约为3.5%。
乳腺癌骨转移的症状表现,骨转移的早期会出现轻度的、间歇性的骨痛,逐渐发展成持续性的骨痛,进行性加剧,有压痛。如是椎体受累,就会出现脊椎棘突的压痛和叩痛;疼痛部位可以是固定的或不固定的,夜间特殊严重,痛性多种多样,疼痛所造成肌肉紧张、关节活动受到限制而使患者出现被动体位;如果骨的转移灶的位置比较表浅,或转移日久骨膨胀变形时,就会出现局部的肿胀。
2、乳腺癌胸膜转移症状:乳腺癌通过血行或局部侵犯可以发生胸膜转移,或肺转移穿溃到胸膜腔后引起胸膜转移。乳腺癌患者发生胸膜转移时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症状,一旦出现以上症状患者可进行穿刺抽出血性胸水时可明确诊断,积极的治疗是关键。
3、乳腺癌的脑转移症状:虽然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在未治愈的乳腺癌患者中仅为15,但脑转移是乳腺癌致命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是患者加快死亡的原因之一,乳腺癌的脑转移主要是通过血道转移发生。
乳腺癌脑转移常为多灶性,转移部位常位于额叶、顶叶等重要功能区,主要临床表现有引起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下降、抽搐、肢体活动障碍,甚至昏迷,和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引出。
4、乳腺癌的肝转移症状:肝脏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约有60%的未治愈乳腺癌患者会出现肝转移,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难度,往往是乳腺癌晚期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肝转移主要是血行的转移和淋巴道的转移为主,尤其是血行转移。
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表现和原发性肝癌非常相似的,应加以区分,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警惕乳腺癌肝转移的可能,乳腺癌肝转移的早期则无任何明显的症状,后来则会逐步出现上腹部或肝区的胀痛不适,然后腹胀、黄疽、食欲减退、乏力、体重减轻、肝区剧烈疼痛、发热等。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发现骨转移后应该怎么治疗
(1)全身治疗为主,其中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作为复发转移乳癌的基本药物治疗;双膦酸盐类可以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事件。
合理的局部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骨转移症状,其中手术是治疗单发骨转移病灶的积极手段,放射治疗是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
(2)疾病进展缓慢、激素反应性乳腺癌患者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
如果ER和PR阴性、术后无病间隔期短、疾病进展迅速、合并内脏转移、对内分泌治疗无反应者应首选化疗。
(3)Her-2过表达的患者可以考虑单用或联合使用曲妥株单抗治疗。
(4)放射治疗用于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的主要作用是缓解骨疼痛,降低病理性骨折的危险。
肺癌骨转移治疗
肺癌一旦发生了转移首先可以进行化学治疗,全身化学治疗在治疗肺部原发病灶的同时亦能起到控制骨转移的发展、缓解疼痛的作用,因此不仅可以止痛,而且可以杀灭癌细胞,控制其生长,唑来膦酸,主要就是针对骨转移治疗的。
肺癌一旦发生了骨转移其次还可以进行局部的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分为60钴照射、深部x线机及直线加速器等几种方法。对于孤立性骨转移灶,在肺部病灶经化学治疗控制、稳定后,可给予大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起到缓解疼痛并杀灭癌细胞的作用。
肺部发生了骨转移最后还可以进行靶向治疗,对于全身多发性骨转移的病人不宜进行放射治疗,这时可采取放射性核素治疗。放射性核素能够减少骨转移引起的骨质破坏、溶解,并可消除或减轻由于骨转移所致的剧烈疼痛,同时抑制骨转移灶的发展。
注意事项:
对于肺癌一旦出现了骨转移就需要赶紧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就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以及靶向治疗,患者家属还需要从饮食、生活规律方面结合防治。
乳腺癌骨转移的症状有哪些
任何一种癌症,初期都是局限性开始生长的,如果早期不加以控制,都会发生转移,乳腺癌骨转移是指乳腺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骨骼,并在骨骼局部生长,造成骨破坏.肿瘤侵犯骨膜或形成病理性骨折时可产生剧烈疼痛症状。
骨转移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在骨转移晚期,当癌细胞较大面积破坏骨组织,侵犯骨膜或形成病理性骨折时可产生剧烈疼痛。骨转移的疼痛常表现为部位固定、疼痛剧烈、进行性加重的特点。长骨转移时可形成病理性骨折;脊椎转移时癌肿可突入髓腔或形成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最终都压迫脊髓造成截瘫。
乳腺癌骨转移使病情加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发生骨转移后患者常感到疼痛,且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加重。其原因有:
1、骨质破坏,骨膜伸展,骨膜中存在痛觉纤维。
2、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的神经,产生压迫和破坏,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的骨、关节、软组织时,均会释放致痛物质,作用于疼痛感受器。
3、骨病灶周围的肌肉紧张,体位改变时使疼痛加剧。
4、骨转移瘤本身可分泌前列腺素类致痛物质。
乳腺癌骨转移一般会出现什么症状,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信心去面对。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病灶,及时治疗,这样才能尽快得到康复。希望大家都能够早日获得健康。
唑来膦酸注射液价格是多少
规格为4mg/盒唑来膦酸其市场价一般在800元左右,不同的生产厂家以及规格,其价格也是不同的。唑来膦酸注射液是一种特异性地作用于骨的二磷酸化合物,能抑制因破骨活性增加而导致的骨吸收,可减少和延迟骨并发症的发生。本品适用于引起骨转移的常见肿瘤有乳腺癌骨转移、前列腺癌骨转移、甲状腺癌骨转移、膀胱癌骨转移、肺癌骨转移、肾癌骨转移和恶性黑色素瘤骨转移等。
乳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案
乳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内分泌,生物治疗等,特别强调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各期总的治疗原则:0、I、II期和可手术的III期乳腺癌一般先行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患者的月经情况、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受体状况等决定辅助治疗的方案。对于肿块较大以及不可手术的III期乳腺癌,先行术前化疗,以后做根治性手术或乳腺单纯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化疗、放疗以及根据受体状态行内分泌治疗。IV期以及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以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为主,必要时行姑息性放疗。
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5%~75%。在乳腺癌远处转移中,首发症状为骨转移者占27%~50%。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SRE及生活质量降低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并发症。骨相关事件包括: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骨放疗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骨手术及高钙血症。作为复发转移乳腺癌已经是全身性疾病,可以选择的治疗手段有: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双膦酸盐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镇痛和其他支持治疗。
以上就是专家针对于乳腺癌这种疾病在临床上所用的治疗方式的阐述,看完之后您是否对这种疾病在治疗上有一定的了解呢?但是不管是手术治疗,还是放射治疗,以及手术后化疗在临床上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和并发症,为了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您可以咨询相关的专家怎么去做。
中晚期乳腺癌转移是怎么回事
乳腺癌转移是怎么回事?据了解,骨头是乳腺癌发生转移最常见的器官,占了70%。“那么,骨转移的发生就意味着治疗进入绝路了吗?”
中晚期乳腺癌,骨转移占七成
据了解,中晚期乳腺癌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发生转移,发生转移的器官包括脑、肺、肝、骨等。而骨转移最为常见,转移率高达70%,多发生在肋骨、胸骨、胸椎及腰椎部位。
“无可否认,当中晚期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时候,确实意味着患者已经失去了治愈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命即将结束,更不应放弃治疗。”按照目前的临床经验,乳腺癌一期病人,99%是可以治愈的;二期病人也可以通过终身治疗,维持正常的生活。“即使是出现了骨转移的中晚期病人,在我接诊过的病例中,也有存活十几年的例子。”
一旦发现,马上开始治疗
都骨转移了为什么还要治?原因恰恰是要让患者有质量的活下去。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的目的,一方面是阻止患者体内产生更多的癌细胞,使身体状况变差;另一方面,是为了减少骨骼破坏,降低骨折、疼痛等症状对患者造成的损害,提高生活质量。”事实上,乳腺癌骨转移一般不直接威胁生命,当癌细胞转移到骨骼后,它们在骨骼局部生长,主要的危害是造成骨破坏。例如肿瘤侵犯骨膜形成病理性骨折,产生剧烈疼痛;脊髓转移时癌细胞可突入髓腔或形成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最终压迫脊髓造成截瘫等。
正因如此,王宁霞强调,乳腺癌的骨转移不仅应该治疗,而且还得及早开始治疗。“目前,不少患者是出现了骨痛、骨折等‘骨相关’事件后,到医院检查,发现了骨转移,接着才开始治疗。”王宁霞说,但最好的治疗时机恰恰是在骨痛、骨折等症状出现之前。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适应症有
(1)有症状的骨转移灶,用于缓解疼痛及恢复功能。
(2)选择性用于负重部位骨转移的预防性放疗,如脊柱或股骨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放疗缓解骨痛的显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对于在放射治疗明显显效前的病人以及放射治疗不能完全控制疼痛的病人,仍然需要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使用止痛药以及必要的双膦酸盐治疗,可以使用负荷剂量。
(3)骨转移外科治疗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科技术的进步能够使癌症骨转移患者最大限度地解决对神经的压迫、减轻疼痛、恢复肢体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包括骨损伤固定术、置换术和神经松解术。
(4)骨转移的止痛药物治疗。止痛药是缓解乳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主要方法。
骨转移疼痛的止痛药治疗应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即首选口服及无创给药途径,按阶梯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及注意细节。
(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治疗。双膦酸盐可治疗高钙血症及骨痛,亦可治疗和预防骨相关事件。
骨相关事件包括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第一代氯屈膦酸盐、第二代帕米膦酸盐和第三代唑来膦酸和伊班膦酸盐都具有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作用。
前列腺癌骨转移是怎么回事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的主要表现,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8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以致病人日渐消瘦,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吃掉”,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脊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加棘手。
前列腺癌早期往往对男性雄激素的抵抗治疗是敏感的。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雄激素抵抗治疗将渐渐失去作用,同时前列腺癌也发展到了晚期。
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治疗新突破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除了内分泌治疗(雄激素的抵抗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外,根据不同的病情还可以采用化学药物治疗、外放射治疗、放射性核素内放射治疗以及各种疗法的综合应用等。另外比较前沿的治疗,如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目前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临床应用不多,但是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腺癌骨转移的部位及其途径
乳腺癌骨转移是指癌细胞转移至乳腺癌患者的肋骨、胸骨等部位,更进一步的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鉴于此,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乳腺癌骨转移的部位及其途径。
1、乳腺癌骨转移的部位
乳腺癌骨转移也是乳癌较常见的一种,但因乳腺癌骨转移早期骨质破坏很不明显,所以无论X线摄影或是CT骨扫描,都不容易及时发现,而尸检所发现的乳腺癌骨转移率要比临床诊断者高出2倍。
骨盆、脊椎骨(腰椎最多、胸椎其次)和股骨是最常见的乳腺癌骨转移的部位;肋骨、颅骨、肩肿骨、肋骨等发生乳腺癌骨转移的也不少见;而四肢远端的手、足掌骨及指趾骨,肘部和膝部乳腺癌骨转移就甚为少见。
2、乳腺癌骨转移的主要途径
乳腺癌骨转移都是由血行转移的。除了经由肺转移进入体循环发生的血行转移外,还可以通过肋间静脉进入椎静脉系统发生转移,直接向颅骨、脊椎及骨盆等处进犯,所以由椎静脉血行转移是乳腺癌骨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
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乳腺癌骨转移的部位及其途径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乳腺癌骨转移有所了解了。更多关于乳腺癌骨转移的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他们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骨转移治疗
易形成骨转移的肿瘤主要有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鼻咽癌等,因此早期诊断骨转移,对患有这些肿瘤病人的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骨转移的治疗效果的好坏非常重要。
肺部骨转移表明已经是肺癌晚期了,肺癌骨转移治疗方法是否得当,对肺癌晚期的治疗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肺癌骨转移一般治疗方法是:
1、化学治疗:全身化学治疗在治疗肺部原发病灶的同时亦能起到控制骨转移的发展、缓解疼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止痛,而且可以杀灭癌细胞,控制其生长。尤其是以大剂量顺铂为主的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效果较为显著。由于肺癌病例在出现骨转移时,体内其他脏器可能亦存在潜在的微转移灶,因此全身联合化学治疗在治疗骨转移灶的同时对其他可能存在的潜在转移灶亦有治疗作用。这是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中最为常用的。
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分为60钴照射、深部x线机及直线加速器等几种方法。对于孤立性骨转移灶,在肺部病灶经化学治疗控制、稳定后,可给予大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起到缓解疼痛并杀灭癌细胞、控制病灶发展的作用。
灰树花D阻分是一种可用于全身治疗的的肿瘤药物,联合化疗,在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不会引起白细胞的降低,而且会减轻化疗引起的疼痛、头发脱落、恶心和其他副作用;联合放疗 ,既能减少放疗的副作用,使病人能接受较大剂量的有效治疗,同时能保证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继续监视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
乳腺癌骨转移
乳腺癌转移提示癌症多半已属于中晚期,其转移的常见部位包括脑、肺、肝、骨。乳腺癌骨转移的症状经常是多发的,各种类型的骨转移都可能引起疼痛,比如骨骼疼痛、局部压痛、活动能力下降等症状。颅底的骨转移会压迫颅内神经而导致相应的感觉异常或瘫痪。乳腺癌在生长过程中,不断有癌细胞脱落进入血液循环中,这就使得哪怕是早期乳腺癌,也可能出现转移。而且,肿瘤生长时间越长,转移的机会就越多。乳腺癌骨转移的症状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等到转移灶生长到一定大小,对局部组织进行破坏,压迫、侵犯局部感觉神经或引起转移器官的功能受影响时,才出现相应部位的症状。乳腺癌的防治原则同所有癌症一样,应当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科学的乳房保健、乳腺自我检查和定期接受医疗专业人员的检查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