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的饮食都有哪些
肝性脑病的饮食都有哪些
1、对能进食者供给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选葡萄糖、米汤、藕粉、果汁、果酱、果冻等,以及细粮和纤维少的水果。豆制品含丰富的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为肝性脑病病人蛋白质的良好来源。牛乳蛋白质产氨较少,在病情好转时可适量逐渐增加。要注意电解质的变化,纠正电解质紊乱。
2、肝昏迷前驱期,宜选用易消化的低蛋白、低脂肪、低盐、高碳水化合物的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已有昏迷者,可用鼻饲流食。
3、肝昏迷少渣半流质饮食:能量(1600kcal),蛋白质30g,脂肪30g,碳水化物300~320g,食盐1~2g,铜3mg,锌15mg。微量元素不足者可应用相应的营养素补充剂补充。
4、肝昏迷鼻饲流质饮食:能量5.9~(1400~1500kcal),蛋白质20g,脂肪30g,碳水化合物280g,食盐1~2g,铜3mg,锌15mg。
不适宜食物:肉类、蛋类等蛋白质产氨较多,不宜供给。
食疗:1.舒肝理气、健脾养胃食疗方:鸡内金10克,生山楂9克,茯苓10克,薏米10克。每日一副,煎熬后,分4次口服,疗程2个月。
2.活血养阴、补肾益肝食疗方:桑葚10克,麦冬10克,沙参9克,紫河车9克,圆肉6克。每日一副,煎熬后,分4次口服,疗程2个月。
肝性脑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肝性脑病过去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诱发肝性脑病的诱因很多,所以不管在药物治疗和平时的饮食中,都要特别的注意。
肝性脑病过去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诱发肝性脑病的诱因很多,所以不管在药物治疗和平时的饮食中,都要特别的注意。我们都知道,合理的饮食对健康的人可增加体质,对于病人则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的帮助。那么,肝性脑病的饮食中有哪些禁忌呢?
肝性脑病的饮食禁忌1.每日总热量保持在5.0-6.7mj和足量维生素,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可口服蜂蜜、葡萄糖、果汁、面条、稀饭等。昏迷病人以25%葡萄糖液供给热量,减少蛋白质分解。糖类能促使氨转变为谷氨酰胺,有利于降低血氨。给鼻饲的病人应密切主义为的排空情况,如胃排空不良时应停止鼻饲。在大量滴注葡萄糖供给热量的过程中,必须警惕低钾血症、心力衰竭和脑水肿的发生。
肝性脑病的饮食禁忌2.暂停蛋白质饮食意识障碍期应禁食蛋白质,目的在于减少氨的形成。待病情好转、神志清醒后,可逐渐恢复,从小量开始。每日先给20g,每隔两天增加10g, 逐渐达到50g左右,但需密切注意病人的耐受力,反复尝试,掌握较适当的蛋白质量。如肝昏迷有复发现象,则在度禁用蛋白质。植物蛋白含蛋氨酸、芳香氨基酸较少,此外植物蛋白含非吸收性纤维素较多,有利于氨的排除,故肝性脑病病人恢复蛋白质饮食以植物蛋白为好。也可少量选用酸牛奶等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
肝性脑病的饮食禁忌3.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肝性脑病多有水潴留倾向,水不宜摄入过多,一般每日2000ml左右。对有脑水肿可依的病人,尤应限制。除肾功能有障碍者,钾应补足,但钠盐要限制。正确记录出入液量,按需要测定血钠、钾、氯化物、血氨、尿素等。
肝性脑病的饮食禁忌应严格遵守,患者不可因一时嘴馋而导致疾病恶化。家属应密切配合及留意肝性脑病的饮食需知,做好护理准备。
如何避免肝性脑病的发生
肝性脑病症状中的急性肝性脑病常发生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因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病情较重、常无明显诱因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而慢性肝性脑病多见于各种肝硬化和门体分流术后,常见诱发原因有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量利尿或放腹水、高蛋白饮食、氮质血症、镇静安眠药、感染和缺氧、外科手术、麻醉、便秘或尿毒症等。
肝性脑病分为以下四期:
1、前驱期;
2、昏迷前期;
3、昏睡期;
4、昏迷期肝性脑病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或其他急性肝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严重的会危及生命,那么怎样才可以避免肝性脑病的发生呢?
首先,应该对各种原发肝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如治疗病毒性肝炎等。对于已经存在肝硬化或慢性肝病的病人,要认识到一些诱因是很容易诱发肝性脑病的,如感染、消化道出血,摄入过多的高蛋白食物,大量利尿,便秘,不恰当地使用镇静剂、安眠药等,这些情况下往往容易产生氨,氨进入循环的量增加,或改变脑组织对氨的敏感性。氨能干扰大脑能量代谢和神经传导,最后产生一系列中枢神经功能失调。
临床上常常会遇到由于过量进食高蛋白,如聚餐时吃了很多海鲜、肉类,在当天或第二天因出现肝性脑病症状而住院治疗的病例。因此,肝硬化病人的饮食应在医师指导下安排。肝功能有显著损害或有肝性脑病前驱的,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
应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氨在肠道的吸收。在有腹水的肝硬化病人中,应避免大量使用利尿剂。出现消化道出血时,应积极控制出血,迅速消除肠道积血。要防止各种感染,一旦出现则要使用有效的药物控制感染。如有腹泻、呕吐等时,要注意防止低血钾。要谨慎使用麻醉、镇痛、镇静、催眠等药物。
肝性脑病饮食护理措施
肝性脑病对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治疗肝性脑病除了有传统的药物治疗以外,还可以通过食物的方法进行调养,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之一,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肝性脑病患者的饮食保健。
一、肝性脑病患者饮食宜忌
1、对能进食者供给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选葡萄糖、米汤、藕粉、果汁、果酱、果冻等,以及细粮和纤维少的水果。豆制品含丰富的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为肝性脑病病人蛋白质的良好来源。牛乳蛋白质产氨较少,在病情好转时可适量逐渐增加。要注意电解质的变化,纠正电解质紊乱。
2、肝昏迷前驱期,宜选用易消化的低蛋白、低脂肪、低盐、高碳水化合物的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已有昏迷者,可用鼻饲流食。
3、肝昏迷少渣半流质饮食:能量1600kcal,蛋白质30g,脂肪30g,碳水化物300~320g,食盐1~2g,铜3mg,锌15mg。微量元素不足者可应用相应的营养素补充剂补充。
4、肝昏迷鼻饲流质饮食:能量5.9~1400~1500kcal,蛋白质20g,脂肪30g,碳水化合物280g,食盐1~2g,铜3mg,锌15mg。
5、肉类、蛋类等蛋白质产氨较多,不宜供给。
二、肝性脑病食疗方
1.舒肝理气、健脾养胃食疗方:鸡内金10克,生山楂9克,茯苓10克,薏米10克。每日一副,煎熬后,分4次口服,疗程2个月。
2.活血养阴、补肾益肝食疗方:桑葚10克,麦冬10克,沙参9克,紫河车9克,圆肉6克。每日一副,煎熬后,分4次口服,疗程2个月。
以上文章为大家详细介绍肝性脑病患者的饮食保健,我们都知道,正确的饮食可以辅助疾病的治疗,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以上的保健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尝试以上的食疗方,只要您耐心坚持,相信您的病情会逐渐好转的。
肝性脑病患者饮食护理
1、控制脂肪的摄入
专家提示,肝性脑病的饮食应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肝性脑病患者饮食摄入脂肪不宜过高,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对病情不利,但如患者能耐受则不必限得过严。
2、控制蛋白质的摄入
同时,肝性脑病的饮食应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肝性脑病患者的饮食需控制蛋白质摄入的原因在于-减少体内氨的产生、减轻肝昏迷的症状,所以产氨较多的食物,如肉类、蛋类、乳类等肝昏迷患者应严禁食用;而且病情好转后每日限入量也应控制在15~20克之间,以保证病情稳定。
3、保证热量充足
医生建议,肝性脑病的饮食应保证热量充足,肝昏迷患者每日热能供给量应不少于1600千卡,所以尚能进食者应多选用精细粮食和含纤维少的水果,以及葡萄糖、果酱、果汁等高碳水化物的食物。
4、以清淡、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为主
此外,肝性脑病患者的饮食结构应以清淡、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为主,但要注意营养丰富、五味不偏。
肝性脑病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
(1)推荐易消化、低盐、低脂、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避免一次性进食过量的蛋白质。
(2)对于不同严重程度的肝性脑病患者,每天饮食摄入蛋白质量的要求有所不同,当肝性脑病急性发病期、3 至 4 期肝性脑病患者对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的要求就更为严格和重要。
避免诱发因素拒绝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的一种严重表现,预后不良,死亡率高。了解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对肝性脑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是有利的。
一、引起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
(1)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大出血后,一方面血容量减少致使红细胞减少而携氧不足、可直接使脑细胞缺血缺氧,引起昏迷;另一方面,由于肠道积血在细菌作用下产氨,引起血氨升高,促发肝性脑病。
(2)大量放腹水或利尿之后电解质紊乱,蛋白质丢失过多,诱发肝性脑病。
(3)肝硬化病人易合并感染,细菌和其他毒素侵人肝脏的机会和途径增多,加重了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促进了肝性脑病。
(4)有的药物如氛化胺、利尿药中双氢克尿噻、镇静止痛剂,可使血氨升高,电解质紊乱,以及加重肝细胞的损害而引起肝性脑病。
(5)其他还有麻醉、手术、短时间过多蛋白质的摄人等均可诱发肝性脑病。
二、现代医学解释肝性脑病发病机理的学说:
肝性脑病(以前叫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意识和昏迷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肝性脑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倾向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现分述各学说如下:
(1)氨代谢紊乱所致氨中毒学说:目前公认肝硬化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特别是外源性肝性脑病的重要原因。
(2)硫醇学说:肝性脑病病人的呼气中有类似大蒜、尿液或烂苹果样味,谓之“肝臭”。这是因肝脏不能分解蛋氨酸的中间产物硫醇等,致使血和尿中的硫醇等明显增加之故。所以怀疑硫醇与肝性脑病有关。
(3)假性递质学说:在正常情况下,神经冲动的传导是通过递质来完成的。肝性脑病时,正常的递质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鲜胺,故称为假性递质。临床上使用左旋多巴抗肝性脑病,就是根据此学说。
(4)其他代谢紊乱
①氨基酸代谢失衡:支链氨基酸明显下降,而芳香族氨基酸则见增加。
②中分子量物质:中分子量物质与肝性脑病病人的神志状态有关。
③脂肪代谢异常:丁氨酸等短链脂肪酸在肝性脑病时明显增高。
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尤其是低钾与低钾性减中毒能使血氨增加,加重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我们了解了肝性脑病是什么病以后,我们就该了解怎么样治疗肝性脑病了。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治愈肝性脑病啊。所以了解治疗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相信患者也希望了解治疗措施,给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或门体分流时复杂代谢紊乱的结果,治疗需在多环节,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肝性脑病的治疗措施注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确认并去除诱因:在肝硬化基础上的急、慢性肝性脑多有各种各样的诱因。积极寻找诱因并及时排除可有效地制止肝性脑病的发展。例如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后可发展成肝性脑病,积极止血、纠正贫血、清除肠道积血等可以制止肝性脑病的发生;其他如积极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消除便秘、限制蛋白饮食、改善肾功能等措施有利于控制肝性脑病的发展。
(2)营养支持,这是肝性脑病的治疗措施很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3)减少或拮抗氨及其他有害物质,改善脑细胞功能
减少肠道内氨及其他有害物质的生成和吸收。可导泻或灌肠来清除肠道内的积血、积食及其他毒性物质。或用不吸收双糖的应用如乳果糖(lactulose)、乳山梨醇(lactitol)口服或灌肠,使肠腔pH降低,减少NH3的形成并抑制氨的吸收;有机微粒的增加使肠腔渗透压增加及酸性产物对肠壁的刺激作用可产生轻泻的效果,有利于肠道内氨及其他毒性物质的排出;同时还可不抑制产氨、产尿素酶的细菌的生长,减少氨的产生。副作用主要是腹部不适、腹胀、腹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等,杂糖含量低(2%),对于有糖尿病或乳糖不耐症者亦可应用。但有肠梗阻时禁用。含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微生态制剂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抑制产氨、产尿素酶细菌的生长。故可用益生菌制剂减少肠道氨及其他毒性物质的产生及吸收。与益生元制剂合用可增强其疗效。促进氨的代谢及清除、减少和拮抗假性神经递质,改善氨基酸平衡。
(4)肝移植
对于肝硬化、慢性肝功能衰竭基础上反复发作的肝性脑病,肝移植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5)轻微肝性脑病的治疗
轻微肝性脑病患者多无明显的症状及体征,但患者可能会有日常活动中操作能了的降低或睡眠障碍。治疗方案: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减少蛋白的摄入量;可试验不吸收双糖如乳果糖、乳梨醇等;睡眠障碍者切忌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以免诱发显性的肝性脑病
跟很多疾病一样,肝性脑病的治疗措施有很多种,但是根据病人的病情不同,要选择自己最合适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不能盲目的自己选择治疗方法,要在医生的叮嘱下配合治疗,争取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
什么是急性型肝性脑病
什么是急性型肝性脑病?
急性型肝性脑病相当于内源性肝性脑病,又称非氨性脑病,系因急性重型肝炎或中毒性肝炎引起大块肝坏死所致的肝性脑病。由于大量肝细胞被破坏,残存肝细胞不能代偿。代谢失衡,毒物不能有效清除,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急性型肝性脑病症状:常无诱因、急剧起病、病程短,无前驱症状,短时间内急剧进人昏迷,消化道及全身症状明显。查体:肝肿大、有触痛,肝脏逐渐缩小;无门静脉高压体征;扑翼震颤偶见。化验检查,转氨酶明显增高,黄疽明显,但严重者可有胆酶分离。预后差,绝大部分病人很快死亡。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急性型肝性脑病的介绍,知道了这些肝性脑病的常识,相信您应该对肝性脑病有了大致的了解了吧。
肝性脑病患者需要注意哪些饮食
肝性脑病的饮食与其他疾病患者的饮食并不一样,因为肝性脑病患者常常会出于昏迷状态,不能进食。但是如果不给于补充饮食,就会影响到身体健康,那么肝性脑病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哪些呢?
一、保证热量充足
医生建议,肝性脑病的饮食应保证热量充足,肝昏迷患者每日热能供给量应不少于1600千卡,所以尚能进食者应多选用精细粮食和含纤维少的水果,以及葡萄糖、果酱、果汁等高碳水化物的食物。
二、饮食以清淡为主
此外,肝性脑病患者的饮食结构应以清淡、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为主,但要注意营养丰富、五味不偏。
三、控制脂肪的摄入
专家提示,肝性脑病的饮食应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肝性脑病患者饮食摄入脂肪不宜过高,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对病情不利,但如患者能耐受则不必限得过严。
四、控制蛋白质的摄入
同时,肝性脑病的饮食应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肝性脑病患者的饮食需控制蛋白质摄入的原因在于-减少体内氨的产生、减轻肝昏迷的症状,所以产氨较多的食物,如肉类、蛋类、乳类等肝昏迷患者应严禁食用;而且病情好转后每日限入量也应控制在15~20克之间,以保证病情稳定。
肝性脑病经过治疗后还会复发吗
可能会。肝性脑病的发生与肝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有密切关系,当肝性脑病的患者经过治疗神经精神症状好转、肝功能改善后,如果因为大量高蛋白饮食、饮酒、不恰当的服用催眠镇静类药物、或者发生了消化道出血、以及严重的感染,那么患者非常可能再次发生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