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膀胱俞怎么找

膀胱俞怎么找

膀胱俞科学定位:在骶部,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开。

快速取穴法:坐位,从盆骨后面髂嵴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可触及一高骨突起(髂后上棘),与之平行的髂骨正中突起处即第2骶椎棘突,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膀胱俞的作用与功效

膀胱俞有清热利湿,通淋止痛之功,有调膀胱气机,培补下缘,固摄小便,宣通下焦,通利水道,祛风湿而利腰脊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小便不利,遗尿,腰脊强痛,腿痛,坐骨神经痛,腹痛,泄泻,便秘;糖尿病,脚气等病症。

膀胱俞的作用与功效 膀胱俞针灸操作方法

取俯卧位,直刺1.0-1.5寸,局部可有酸胀感,忌刺入过深,以防刺伤直肠及内脏组织。

女尿频最简单的偏方 刮痧法

1、找到肾俞穴、膀胱俞穴、次膠穴,涂上经络油,用面刮法刮拭患者腰部肾俞穴,再经膀胱俞穴至次膠穴10~ 15遍,力度微重由上至下刮拭以出痧为度。

2、找到水道穴、中极穴,涂上经络油,用角刮法,刮拭水道穴至中极穴,由上至下刮30次,可不出痧。

3、找到三阴交穴,然后用刮痧板角部边缘重刮三阴交穴30次,以出痧为度,对侧以同样的方法操作。

功效:以上穴位的配伍可治疗尿频、尿急、排尿痛的症状。

备注:上述偏方均采集于专业医书典籍,使用前要咨询专业医师,并在医师的操作或指导下使用。

漏谷的意思是什么 漏谷的临床应用

主穴: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

配穴:湿热蕴结者,配委阳;肺热壅盛者,配尺泽;肝郁气滞者,配太冲、支沟;瘀血闭阻者,配次髎、血海。

方义:中极为膀胱募穴,配膀胱之背俞穴,俞募相配,促进膀胱气化功能,通利小便;三阴交、阴陵泉为脾经腧穴,善于醒脾利湿,消除瘀滞,通利小便。

主穴:脾俞、肾俞、三焦俞、关元、三阴交

配穴:脾气虚弱者,配气海、足三里;肾阳虚弱者,配太溪、阴谷;无尿意或无力排尿者,配气海、曲骨。

方义:脾俞、肾俞以振奋脾肾气机,脾肾不足则三焦决渎无力,故用三焦俞以通调三焦气机;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能温补下焦元气,鼓舞膀胱气化;三阴交调理肝、脾、肾功能,以助膀胱气化,诸穴相配可达益气启闭之功效。

膀胱俞怎么找 膀胱俞穴位解剖

在骶棘肌的起始部和臀大肌起始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外侧支;布有第1,2骶神经后支外侧支(并有交通支与第1骶神经交通)。

胃疼按哪个部位可以缓解疼痛 按摩至阳,脾俞,胃俞,足三里

在督脉经至阳穴上下找压痛点,找到压痛点后,用拇指按压压痛点3-5分钟,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然后用重手法弹拨左侧膀胱经第一侧线脾俞至胃俞穴段5分钟,再用㨰法按摩压痛点及双侧脾俞,胃俞穴2-3分钟,最后弹拨足三里2-3分钟。

按摩作用:通经络,止疼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胃疼,止痛效果较好。

膀胱俞怎么找 膀胱俞常用配伍疗法

膀胱疾患可配中极,水道,阴陵泉;阴部湿痒可配中极,血海,蠡沟;遗精阳痿可配志室,肾俞,秩边;瘕疾可配次髎,子宫,气血,腹痛泄泻可配天枢,阴陵泉;便秘配天枢,长强,支沟;循经病可配委中,悬钟。

膀胱俞怎么找

科学定位:在骶部,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开。

快速取穴法:坐位,从盆骨后面髂嵴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可触及一高骨突起(髂后上棘),与之平行的髂骨正中突起处即第2骶椎棘突,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相关推荐

束骨的意思是什么

束骨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输(木)穴。穴位含义为,膀胱经的寒湿水气在此聚集不能上行。 1、束骨:束,捆也、束缚也。骨,水也。束骨名意指膀胱经的寒湿水气在此聚集不能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寒湿水气和下部经脉上行的阳气,二气交会后聚集穴内既不能升亦不能降,如被束缚一般,故名束骨。 2、膀胱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的水湿之气来路为膀胱经,去路则是膀胱经之外的足背各部,有对外输出气血的作用,故为膀胱经俞穴。 3、束骨穴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

膀胱俞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与脊柱交点处下缘,往下推3个腰椎骨,旁开2横指处即是膀胱俞膀胱俞穴属膀胱经,位于骶部,内应膀胱,内应盆腔,为膀胱经的背俞穴,是膀胱之气直接输注之处。膀胱为“州都之官”,藏精化气,排泄尿液,故本穴有调理膀胱功能,清利下焦湿热的作用,是治疗膀胱疾病的重要腧穴。可治疗膀胱气化失职的小便不利,癃闭,小便频数,遗尿,及膀胱湿热的小便涩齿,淋浊,阴部湿痒;还可治疗下焦盆腔的其他疾患,如遗精,阳痿,腹痛泄泻,便秘,可疏通经络,治疗循经腰骶疼痛,下肢痿痹等。

拔罐降压 拔罐降血压疗法一

特效穴位及经络:大杼至膀胱俞、曲池、足三里、太溪、血海、太阳、阳陵泉、肝俞、肾俞、三阴交、太冲。 操作方法:1.先刮背部大杼至膀胱俞。肾精不足者加刮太溪和血海穴;肝火亢盛者加刮太阳、阳陵泉穴,阴虚阳亢者加刮肝俞、肾俞、三阴交和太冲。 功效:滋阴养阳。

按摩膀胱经有什么好处

膀胱经是人体水液储藏的部位,通过按摩刺激,可以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能将体内的毒素和废物通过尿液及汗液的方式排出体外,从而保护身体健康。再者,刺激膀胱经还能有效打通身体气血,使身体气血两旺,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使人少生病。膀胱经大部分在背后,自己一般情况下够不到,大家可以一个类似擀面杖的工具放在背部,上下滚动,以刺激相关俞穴,疏通经气,同时还能调理背部的肌肉等软组织,使背部肌肉放松。

尿道炎刮痧方法图示

1.选膀胱炎及尿道炎选任脉的气海、中极穴,可调和气血、利水通淋; 2.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膀胱俞、次髎穴,可补肾、利水; 3.选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穴,可健脾利湿、生津化血; 4.选足阳明胃经的水道穴,可利水通淋; 5.选足少阳胆经的京门穴,可通络止痛。 1.刮腰背部 沿足太阳膀胱经走行,自上而下由肾俞穴刮拭至次穴,重点加强肾俞、膀胱俞、次穴的刮拭。 2.刮小腿内侧 用刮痧板的圆角分别点按或刮拭阴陵泉、三阴交穴。 3.刮腹部 围绕脐部刮拭,重点加强气海、中极、水道穴的刮拭。 4.刮背部 用刮痧板的圆角点按

曲骨的针刺深度和方法 曲骨常用配伍疗法

1.配关元,肾俞,八髎,归来,百会,三阴交,针刺补法,温补肾气,治疗肾虚遗精。 2.配肾俞,膀胱俞,关元,中极,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法,补益肾气, 通利膀胱,治疗肾虚遗尿。 3.配肾俞,八髎,关元,三阴交,针刺补法,补肾调经,治疗肾虚月经不调,带下等。 4.配膀胱俞,中极,阴陵泉,行间,三阴交,针刺泻法,清利湿热,利尿通淋,治疗湿热蕴结膀胱之小便淋沥等。 5.配曲池,血海,风市,阴陵泉,蠡沟,行间,针刺泻法,清热除湿,杀虫止痒,治疗湿热下注之阴囊湿痒。 6.配下髎,带脉,阴陵泉,蠡沟,针刺泻法,利湿止带,

胃俞的作用与功效 胃俞什么时候按最好

下午3-5点。 胃俞是膀胱经上的穴位,而膀胱经的运行时间为申时,也就是每天下午3-5点之间,此时是膀胱经气血最旺盛的时候,也是按压胃俞穴的最佳时间。 另外上午7-9点也可以对胃俞进行按摩,此时是胃经的运行时间,此时按摩胃俞也能起到不错的调理效果。 经常按摩胃俞能提升肠胃消化功能,同时能帮助预防肠胃疾病。

三焦俞是什么意思

三焦俞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三焦俞穴”:“三焦”,三焦腑也。“俞”,输也。三焦俞名意指三焦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膀胱俞穴穴位的准确位置

穴义: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膀胱,膀胱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取穴方法:定位该穴道时常采取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身体骶部,第二仙椎左右二指宽处,与第二骶后孔齐平。 主治疾病:夜尿症、膀胱肾脏疾病等。 功能作用:外膀胱腑之热。 解剖:在骶棘肌起部和臀大肌起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布有臀中皮神经分支。 配伍:配肾俞穴治小便不利。附注: 膀胱背俞穴。 运行规律:大部分寒湿水气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

尿道炎刮痧方法

一、刮痧部位 1.选膀胱炎及尿道炎选任脉的气海、中极穴,可调和气血、利水通淋; 2.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膀胱俞、次髎穴,可补肾、利水; 3.选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穴,可健脾利湿、生津化血; 4.选足阳明胃经的水道穴,可利水通淋; 5.选足少阳胆经的京门穴,可通络止痛。 二、刮痧方法 1.刮腰背部 沿足太阳膀胱经走行,自上而下由肾俞穴刮拭至次穴,重点加强肾俞、膀胱俞、次穴的刮拭。 2.刮小腿内侧 用刮痧板的圆角分别点按或刮拭阴陵泉、三阴交穴。 3.刮腹部 围绕脐部刮拭,重点加强气海、中极、水道穴的刮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