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有泡泡是怎么回事 确诊为蛋白尿另作检测辨识
尿液有泡泡是怎么回事 确诊为蛋白尿另作检测辨识
但尿液试纸测定会受到当次尿液浓度影响,若复检结果都有蛋白尿,则至检测1天的尿蛋白排泄量,正常状况1天不应超过150至200毫克;若确诊有蛋白尿,包括量化尿中蛋白总量,还得区别是否为病理性蛋白尿,这时就得靠不同的检查协助诊断,因为像是原发性肾脏病或糖尿病等,都可能埋下病理性蛋白尿危险因子。
常见的肾脏病误区
1) 小便有泡泡或溷浊,肾脏不好?
A:有蛋白尿,尿液会有泡泡;但尿裡有泡泡,却不一定是蛋白尿。这和「人是动物,但动物不等于人」的道理相同。
尿中有泡泡,通常是因为尿液裡的有机溶质,最主要成分是尿素,改变了尿液的表面张力活性。解尿时由于膀胱内外压力的改变,加上尿液冲激到马桶而产生泡沫,当尿液的尿素浓度愈高,表面张力活性愈高时,产生的泡沫愈多。
这种情形最明显、也最常出现在早晨第一泡尿。因为经过一整晚睡眠没有喝水,尿液浓缩导致尿液浓度增加;另外因为肾脏是排除蛋白质代谢产物的主要器官,当摄取较多蛋白质的时候,尿液裡的尿素增加,小便也容易出现泡泡。
当尿液有泡泡时,如何分辨正常现象还是异常蛋白尿?
一般人不容易判断。但大致上以肉眼观察可区隔的是:若是蛋白尿,泡泡比较细且黏稠,不会马上化开;若因溶质较多造成的泡泡比较大、较容易化开。
若有疑问,建议最好至肾脏科门灾J询,临床检验只要检查单次尿液的蛋白质与肌酸酐浓度的比值,就能分辨。因为尿液浓缩或蛋白质摄取较多所产生的泡泡尿,其比值通常<0.15.0.20,而且尿液的渗透压或比重也比较高。
小便溷浊,俗称「下消」,台湾人常把这现象当成是「肾亏」而紧张不已。
其实,小便溷浊常见的原因有乳糜尿、细菌感染,以及尿液中磷酸盐及尿酸沉淀过多等。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因为摄取较多蛋白质,造成小便中的磷酸盐及尿酸排泄增加,特别会发生在早晨第一泡尿,因为尿液浓缩而更加明显。是否异常,只需做一般尿液常规检查即可分辨。
2) 「频尿」是肾脏病症状?
A:肾脏病早期确实会因肾脏浓缩能力下降,会需较多水分才能将溶质、也就是身体代谢废物排出,因此会有多尿、夜尿次数增加的状况。频尿代表解尿次数变多,的确可能是肾脏出问题,但亦有可能是下列因素所引起:
.喝水太多、紧张压力造成的心理性频尿;
.膀胱炎或尿道炎局部刺激导致频尿;
.压力性尿失禁(好发于女性)或男性摄护腺肥大,是因解尿时膀胱无法完全排空;
.糖尿病因血糖控制不良导致糖分排至尿液,造成渗透性利尿等。
心理性频尿大多数发生在白天,晚上入眠后会消失,应与肾脏病无关。若出现夜尿、多尿,应就医灾巍
尿液有泡泡怎么回事
对于尿中出现泡沫,可做一下粗略的判断:
1、如果泡沫较大或大小不一,并且持续时间较短,这是由于尿液中含有的一些有机物质(葡萄糖)和无机物质(矿物盐)使尿液张力较强,属于正常冲起的泡沫。不必担心。
2、如果是大泡沫很快消失,要警惕是否是糖尿。
3、如果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则很可能是蛋白尿。鉴别的方法是,取一支试管或小瓶,装20毫升尿液,用手来回振荡,如尿液表面出现细小而久不消散的泡沫,为可疑蛋白尿。见于肾脏等疾病,应引起注意。
所以,当发现尿中有泡沫时,还是以尿液检查为准,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解除疑虑。
糖友小便为什么有泡泡
糖尿病患者很多都会有小便出现泡泡的现象,但是又不好意思说,那么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小便会有泡泡呢?详情请看下文介绍
有些人对自己小便时有泡沫感到非常紧张,其实尿液中泡沫的形成,是液体表面张力增高所致,表面张力越高,形成的泡沫越多。如果尿液中的成分发生变化,如蛋白质、粘液量和有机物质增多,就可使表面张力增高。糖尿病患者尿中出现泡沫,可能有以下三种原因:
1、合并有糖尿病并发肾病,尿中出现较多的蛋白质引起。
2、如果尿液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较多泡沫,则可能是外界的细菌分解尿糖后产气所致。
3、如果刚尿出的尿液中就有大量泡沫,这时要警惕是否有泌尿道产气杆菌感染。
另外,根据经验判断,小便后如果尿液上面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可能是蛋白尿,而泡沫较大或大小不一,则蛋白尿的可能性较小。但肉眼观察并不很可靠,而且泡沫的大小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也不一样,所以要判断是否存在蛋白尿,最好去医院化验一下尿液,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糖尿病是一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堆积过多的疾病,因为血液中过剩的葡萄糖逐渐腐蚀全身器官及其组织,所以糖尿病会引发很多并发症的产生。一旦患上糖尿病,因为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就很容易感染由感冒、肺炎、肺结核所引起的各种感染疾病,而且不易治愈。并可以选择性地破坏细胞,吞噬细胞。抗癌细胞的防御机能将会大大减弱,至使癌细胞活跃、聚集,导致引发癌病患。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注意糖尿病的预防工作,多注意饮食的合理调配,勤参加运动,使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可以有效的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尿泡沫的检查事项
①有泡沫:尿中泡沫长时间不消失,提示可能为蛋白尿,这是由于尿中有蛋白质,表面张力减小,而使尿中泡沫不易消失,另外肝脏病患者的尿液,常冒出黄色泡沫,残留时间很长。
②看透明度:正常尿液澄清透明,如排出的尿呈混浊状,静止后均匀沉淀多半为盐类尿,除与饮食有关外,注意是否伴有砂粒状物,如有的话,就是结石。尿呈脓样混浊,多伴有絮状物,称脓尿,是泌尿系统感染的征象。
③闻气味:正常新鲜尿液有特异的气味,静止一段时间后,尿分解而放出氨,故有氨臭味、为慢性膀胱炎及尿潴留的表现。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可呈苹果样气味。此外,有些食物和药品,如蒜、葱、缬草等,亦可使尿液呈特殊气味。
早晨第一泡尿全是泡沫 泡沫尿并不等于蛋白尿
很多人认为尿中有泡沫就是出现蛋白尿了,但其实多数的泡沫尿都不是蛋白尿,而很多情况下蛋白尿还可能没有泡沫,因此尿中有泡沫并不能作为蛋白尿的评判标准。
若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看上去油腻光亮,且久久不散,则很可能是蛋白尿,通常自己鉴别的话最好是取一支试管装20毫升尿液,用手来回振荡,如尿液表面出现细小而久不消散的泡沫,可疑为蛋白尿,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
蛋白尿可以通过尿常规的检查检测出来,当尿蛋白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若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
小便有好多泡沫正常吗
有的人感觉自己的小便有好多泡沫,担心是不是有疾病,专家指出小便有好多泡沫不能盲目判断,排尿过急、尿液浓缩导致偶尔出现泡沫尿,多属于生理现象,是因尿液中的物质时尿液张力加强出现泡沫,但排除这些因素,尿中泡沫多则需要警惕,可能是蛋白尿,预示着肾脏功能出现损害,主要表现尿液中漂浮着久久不能消散的泡沫,如果患者还伴有尿频、尿急、尿痛、下肢浮肿等症状时,必须到医院检查确诊,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正常的尿液中含有各种含氮癈物及矿物质,同时它的浓度随个人喝水量的多寡而有差别。水喝的较少的人,尿的浓度高,比较容易有泡泡;早上的第一泡尿,也比较容易有泡泡。所以,女的小便有泡泡可以是正常的。
有的女性小便有泡沫是身体状况有问题时,使尿液的浓度增加,女的小便有泡沫是什么原因?如肾功能有问题时,尿蛋白增加;胆道疾病或溶血性疾病时尿中的胆红素增加;糖尿病控制不好时尿糖增加;泌尿道感染时白血球增加;都可能使小便的浓度增加,泡泡存在较久。
专家指出在生活中发现自己小便有好多泡沫,不要自行判断,或者对照症状对号入座,随便购买药物,这样不但不利于治疗,还会加重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应该及时选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治疗。同时男性和女性都应该在小便前后洗手,保持卫生干净,保持良好生活起居,让疾病远离你。
泡沫尿是肾病吗
一般来说,如果泡沫较大或大小不一,并且持续时间较短,这是由于尿液中含有的一些有机物质(葡萄糖)和无机物质(矿物盐)使尿液张力较强,属于正常冲起的泡沫。
这种泡沫尿不一定表示身体出了问题,无需紧张。但是如果是大泡沫很快消失,要警惕是否是糖尿。
如果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则很可能是蛋白尿。自己鉴别的最好方法是,取一支试管装20毫升尿液,用手来回振荡,如尿液表面出现细小而久不消散的泡沫,为可疑蛋白尿,还是以尿液检查为准,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
肾炎最早期的改变就是尿液中出现尿蛋白,此期往往除尿潜血外尚无其他任何症状或体征。如果患者出现泡沫尿又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或者浮肿、高血压,或者多饮、多尿、多食、口干渴等症状时,必须到医院检查确诊,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什么是蛋白尿
在接诊患者过程中,很多患者问到有关蛋白尿症状的问题。比如有些患者问:什么是蛋白尿症状?患什么疾病会有蛋白尿症状?有蛋白尿症状该怎么办?那么根据患者提出的有关蛋白尿症状的问题,本文在此为大家做一简单答疑。
首先和大家解释的是这里用:“蛋白尿症状”这个词其实是不太科学的说法,但因为患者对专业词语的掌握问题,我们姑且就用大家熟识的词语做科普讲解。
疑问一:怎么判断蛋白尿症状?
提到蛋白尿很多人会与泡沫尿混淆,其实泡沫尿不等于蛋白尿,对大部分人来说,小便时有泡沫是很正常的现象。正常情况下,尿液含有一些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使尿液张力较强而出现一些泡沫,所以,出现泡沫尿不一定表示身体出了问题。反过来说,蛋白尿时一般都会排泡沫尿。
并且这种泡沫尿的特征往往是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久久不消失。小便中含有有机物质(葡萄糖)和无机物质(矿物盐)时排出的泡沫较大,并且很快就消失。
自己鉴别的最好方法是,取一支试管装20毫升尿液,用手来回振荡,如尿液表面出现细小而久不消散的泡沫,为可疑蛋白尿,应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如果是大泡沫很快消失,要警惕是否是糖尿。当然了,如果出现泡沫尿又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或者浮肿、高血压,或者多饮、多尿、多食、口干渴等症状时,最好到医院检查,以确定是否为真性蛋白尿,以免延误病情。
小孩肾性血尿的症状
1、血尿:血尿有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之分。肉眼血尿即为肉眼可看见的血尿,尿色呈洗肉水样,混浊且呈红色,有的患儿尿液中夹有血丝或者血块;而镜下血尿则只有在显微镜下观测才可以发现,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大于1个。
血尿是大部分慢性肾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当然,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肾炎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不明原因的血尿时,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做相关检察,必要时需做尿陈规检察以排除肾性血尿的可能。当尿红细胞大于8 106/L,而畸形红细胞超过30%时,则为肾小球性血尿。所以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可以有效鉴别是不是肾小球性血尿,但是要注意的是,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也和尿液的酸碱度、渗透量有关,所以一定要仔细鉴别,以免误诊。一般非肾小球性血尿仅小部分红细胞为畸形,而肾小球疾病所致的血尿75%以上的红细胞大小、形态各异。
2、尿中泡沫增多:尿中泡沫增多,以较小的泡沫为主,并且相互联在一起,久久不能散去,提醒尿中有蛋白,张力较高所致。当然,这一症状正确性差。如果不具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往往会忽视。最简单的办法是到医院查尿液,以排除蛋白尿的可能。由于慢性肾炎最早期的改变是尿液。
尿液有泡泡是怎么回事 尿液速度快出现泡泡也正常
出现泡泡尿时,并非都是疾病所引起,关键在于分辨尿液中的溶质,尤其是蛋白尿;尽管正常情况下,像是尿液速度较快、溶质浓度较高而改变尿液的表面张力等,就可能出现泡泡尿,除非持续不消失或反复出现,应尽快进一步检查背后引起原因。
幼儿小便泡沫的原因
正常的尿液中含有各种含氮物质及矿物质,同时它的浓度随个人喝水量的多寡而有差别。一些孩子站着尿尿,比较容易有泡泡;水喝的较少的人,尿的浓度高,比较容易有泡泡;早上的第一泡尿,也比较容易有泡泡。以上几种情况,小便有泡泡是正常的。
尿泡沫增多和肉眼泡是小儿肾病的早期信号,但是如果孩子的尿液中泡沫明显增多,并且经久不消,很可能是由于尿中的蛋白含量增高。尿液的颜色发黄、红、暗,或者像茶叶水、洗肉水、烟灰水一样时,这往往是血尿的表现,是小儿肾病的早期信号。此外,还有一部分患儿在肾病综合征发病时会出现眼睑水肿的情况。近几年来,儿童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肾病患儿若不能早期发现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转为慢性肾病,并会在青少年期或成年期出现尿毒症以致需要长期透析治疗或肾移植。如果早上起床后发现宝宝眼睑有轻度浮肿,颜面部、双下肢浮肿,几个小时后消退,此时就应去做尿液检查以区分是否有肾炎。同时还要在患儿感冒、发烧后最好查尿,因为如果患有肾脏疾病的儿童在感冒发烧时感染扰乱机体免疫功能,机体代谢加快,导致肾脏负担加重,进而促使免疫出现紊乱,容易出现尿检异常,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患上肾病的孩子,家长要切记三大法则:1.少吃盐,根据与孩子的身体状况适当摄取盐分,还有多食用鱼、蛋、牛奶等易吸收的优质蛋白。2.多休息,过于劳累容易导致肾病复发,当病情稳定后可以适当锻炼,增加抵抗力。3.避免感冒,感冒是肾病的一大诱因,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刺激自身机体的免疫系统后引发的肾脏炎症。家长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