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姜黄和黄姜的区别在哪里

姜黄和黄姜的区别在哪里

姜黄药理作用

1.降血脂作用:

姜黄醇或醚提取物、姜黄素和挥发油灌胃,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和家兔都有明显的降血浆总胆固醇和b-脂蛋白的作用,并能降低肝胆固醇,纠正a- 和b-脂蛋白比例失调,但对内源性胆固醇无影响;对降血浆甘油三酯的作用更为显著,能使血浆中甘油三酯降低至正常水平以下。高蔗糖饮食能引起大鼠产生高脂血症,姜黄素能对抗此高脂血症产生。灌胃姜黄素能降低肝重,减少肝中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磷脂含量及血清总甘油三酯、vldl+ldl甘油三酯,hdl 甘油三酯、vldl+ldl胆固醇和血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也能提高血清总胆固醇和hdl胆固醇含量。用肝匀浆体外保温法,以14c-醋酸为底物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姜黄素能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2.抗肿瘤作用:

用鼠dalton氏淋巴腹水瘤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及在体实验,姜黄醇提物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在0.4mg/ml时能抑制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生长,并对淋巴细胞和dalton氏淋巴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并能减少动物肿瘤的生长,其活性成分主要是姜黄素。在巴豆油促进下,7,12-二甲基苯蒽能诱发小鼠产生乳头癌,姜黄素可明显减少在此情况下乳头癌产生的机会,也能抑制由2o-甲基氯蒽诱导的肿瘤形成。姜黄素还能减少突变原致癌的可能性。姜黄素还能抑制tpa(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的诱癌作用。当局部应用10μmol/l姜黄素时,对由 5nmol/l tpa 诱发的鸟苷酸脱羧酶活性的抑制率达91%;10μmol/l的姜黄素与2nmol/l的tpa-起局部应用,对tpa激发的3h-胸腺嘧啶嵌合入表皮 dna中的抑制率为49%,其抑制率与浓度有关。因此,姜黄素可能作为一种抗癌剂。

3.抗炎作用:

姜黄素能对抗角义菜胶诱发的大鼠脚趾肿胀,在30mg/kg范围内有剂量依赖性,而剂量在60mg/kg 时,则抑制这种抗炎作用。姜黄素钠可逆地抑制尼古丁、乙酰胆碱、5-羟色胺、氯化钡及组胺诱发的离体豚鼠回肠收缩,类似于非固醇类抗炎药。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体外试验,姜黄素百分之一浓度时,对细球菌(micrococuspyogenesvar. aureus)有抑制作用。挥发油有强力抗真菌作用。姜黄能延长接种病毒小鼠的生存时间。

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姜黄素静脉注射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对肾上腺素、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血压亦无明显影响。用姜黄素灌胃能对抗垂体后叶素静脉注射引起的大鼠心电图 s-t、t波变化,灌胃还能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姜黄素对血小板聚集及血液粘度有明显影响,正常人体外实验姜黄素浓度为 1×10(-4)mol/l,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35.4%(p<0.01)。大鼠灌胃 5天后(剂量分别为20、40、60、80mg/(kg.天)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聚集作用减弱,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降低。其中以40mg/(kg.天) 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最强,抑制率为34.6%(p<0.05)。继续增加给药量,抑制作用未见进行性增强。在低切变率(37.5秒-1)条件下,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作用显著,而高切变率(150秒-1)时,无显著性差异。

黄姜其根茎果可直接入药,有祛湿清热解毒的功效;现已研究发现黄姜可提取120种成份及工业无法大量合成的昂贵的甾体类激素——皂苷元;此外根状茎含有50%淀粉,可综合用于柠檬酸、酿酒和酒精生产,酒精水及废酸液可提取农用核酸。皂素的涤加工产品“双烯”、“胱胺酸”、“无水胱胺酸”等多种延伸产品又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国际市场十分紧销,外国商人闻讯而至,争相订货所以黄姜的经济价格很高,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黄姜根茎内含薯蓣皂甙(dioscin)等,作为激素类药物的原料药。皂甙元,占世界含量在1%以上的约30种 ,我国则有50来种,其中17种、1亚种、2 变种含皂甙元,占世界含有皂甙元植物的50%以上,含量高达16.15%,超过墨西哥小穗花薯蓣15%的记录,是世界上的王牌种类。黄姜是理想的提取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皂甙元(俗称皂素),其甾体结构化合物加以改造,就可得到各种不同的甾体激素类药物。从黄姜根状茎中提取的最初产品为皂雄酮、醋酸孕酮(单脂)、强的松、可的松系列以及催产素、避孕药等中间体或药物数千种,总之,以黄姜为原料,可以合成转化为性激素、蛋白同化激素和皮质激素等国计民生特需的系列产品,因此医药界称其为“药用黄金”,除国内需要外,一直俏销美、德、法、日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黄姜除含皂甙元,还含有45~50%的淀粉,可用于酿造工业生产酒精、酵母粉、肌苷粉、葡萄糖等; 所含40~50%的纤维素,可生产羧甲基纤维素。提取皂素的废液,可提取农用核酸,是优质肥料。根状茎在医药、食品、高级化妆品、兽药等行业中也有广泛的用途,如根状茎直接入药,有祛湿、清热解毒之功效,民间用于治疗皮肤急性化脓性感染、软组织损伤、蜂螫、虫咬及各种外科炎症,以及强身壮骨作用。水溶性活性物质可以生产盾叶冠心宁,用于治疗冠心病,效果好,副作用小。成都生物所研制的地奥心血康,具有调节新陈代谢机能,治疗动脉硬化以及对心血管系统的疾病都有较好的效疗,畅销国内外市场。另外,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研究发现,黄姜活性物质是杀灭钉螺,防血吸虫的理想药物,不仅灭螺效果好,而且又不污染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黄姜跟白姜有什么区别 黄姜可以当生姜吃吗

不建议。

若是有黄姜对应症的人群,将黄姜偶尔当生姜来吃是可以的,而且食用黄姜的量需要有控制,以免药效过强,引起机体的不良反应,但是不建议普通人长期将黄姜当生姜吃。黄姜和生姜虽然形状外观差别不是很大,但是两者价值是不一样的。黄姜我们一般用来入药比较多,作用效果比较强,而生姜我们在生活中主要是当做一种去腥材料,多用于烹饪。

姜黄是什么

多年生草本。叶2列,长椭圆形,长20~40cm,宽6~1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花茎由叶鞘内抽出,穗状花序圆柱状;樱部苞片粉红色,下部的绿色,内含数花;花萼绿白色,具3钝齿;花冠漏斗形,喉部密生柔毛,裂片3,上面1片较大,长圆形,略成兜状;唇瓣长圆形,3浅圆裂,黄色;药隔基部有距。蒴果膜质,球形。花期8~11月。

栽培

主产四川、福建、广东、江西。

采制

冬季或早春采挖,洗净,除去细根,煮或蒸至透心,晒干。

性状

根茎卵圆形、圆柱形或纺锤形,有的叉状分枝,长2~5cm,直径1~3cm。表面深黄色,有皱缩纹理和留有叶痕的明显的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质坚实,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状,有蜡样光泽,内皮支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气香特异味苦、辛。

功能主治

行气破瘀,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刺痛、经闭、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别名】黄姜、毛姜黄、宝鼎香、黄丝郁金。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

【制法】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卵圆形、圆柱形或纺锤形,常弯曲,有的具短叉状分枝,长2~5cm,直径1~3cm。表面深黄色,粗糙,有皱缩纹理和明显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气香特异,味苦、辛。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肝经。

【功能主治】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癓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用法用量】3~9g ;外用适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黄姜可以泡水喝吗 黄姜可以生吃吗

建议不要吃。

黄姜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料理方式是制作咖喱食用,黄姜的味道非常的辛辣,若是直接生吃的话,肠胃受不了,若是本身肠胃较为虚弱的话,会加重自身不适,不利于身体健康,肠胃健康者也不要生吃,生吃黄姜容易出现烧胃、恶心等症状。

若是想吃黄姜的话,可以加工、做熟了之后再吃,处理后的黄姜刺激性减弱,没有那么伤肠胃。

姜黄和洋姜的区别

1、姜黄的特点

姜黄是一种香辛料,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既可以当做调味料也可以入药,人们看到的姜黄是一种加工后的产品,人们在采收它以后,需要经过润透和晒制等多种序,才能得到坚实不易折断的姜黄。姜黄除了入药以外还能制成咖啡粉和其他调味料,这些特点是洋姜所不没有的。

2、洋姜的特点

洋姜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境内的特色菜品,它的植物名叫菊芋,而洋姜则是这种菊芋的地下茎。洋姜中有大量的淀粉和糖份可以人类食用,是人们腌制咸菜的理想材料,另外洋姜也能制成酒精或者提纯淀粉,这些都是它与姜黄的重要区别。

3、姜黄与洋姜的功效不同

姜黄是一种中药,而洋姜则不能入药,姜黄入药以后可以治疗人类的多种疼痛性疾病,特别是对人类的风湿骨痛治疗效果明显,而洋姜的主要作用则是供人类食用,为人类身体提供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以及一些糖分,对补充身体营养和提高身体抗病能力有一定的好处。

姜黄的作用

姜黄的作用

利胆作用。

姜黄煎剂及浸剂能增加犬的胆汁分泌,使胆汁成分恢复正常,并增加胆囊收缩,其作用弱而持久,可持续1—2小时。姜黄素或其钠盐有利胆作用,静脉注射于狗,可减少固体成分的含量而增加胆汁分泌量,但从总的绝对值来看,胆盐、胆红素、胆甾醇分泌量均增加,脂肪酸成分保持恒定。另一种同属植物中提出的挥发油增加胆汁分泌,色素则引起胆囊收缩。Curcumen为胆甾醇溶剂,可用以治疗胆道结石。50%姜黄煎剂可促进食欲。

抗菌、抗炎和镇痛。

姜黄素及挥发油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姜黄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对接种病毒的小鼠,能延长其生存时间,但对在病毒性肝炎墓础上加上化学性(四氯化碳)的肝伤害则无效。此外姜黄制剂可杀蝇。其挥发油和姜黄素对大鼠、小鼠急性和亚急性足肿胀性炎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煎剂有镇痛作用。

降脂、降压和抗凝。

姜黄醇提取液、姜黄挥发油和姜黄素都有明显的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β-脂蛋白的作用。

姜黄醇提取液对麻醉犬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姜黄素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功效。

其挥发油和姜黄素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姜黄素能增强纤维活性而有较强的抗凝作用。

[转载需保留出处 - 苹果绿养生网]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黄姜粉的 主要功效

黄姜粉可能有效预防血癌。美国芝加哥Loyol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研究员推测,血癌病患率在西方远高于亚洲,可能与亚洲人较常使用黄姜粉有关。现时引起血癌的机会率不详,但研究员指出,有些儿童先天有较高的罹患血癌危机,黄姜粉内的深黄天然色素姜黄素(curcumin)似乎可抑制引致血癌的环境因素,减低这些患血癌高危儿童的发病机会率。

黄姜粉被视为可以治疗胃病、月经失调等,但这些效用有待证实。而上述研究只是初步指出黄姜粉有防血癌作用,需要进食多少黄姜粉才能有效防癌,尚未有定案。

黄姜粉可以用来舒缓牙周病,脚癣(香港脚).用黄姜粉加水.然後把脚浸在黄姜水裏.可以舒缓脚的疲劳.牙痛也可以用黄姜粉来放在痛的牙齿上,舒缓牙痛.

晚上刷完牙後,用黄姜粉刷一刷会痛的牙.等一分钟左右.再潄潄口.就可以舒缓牙痛

去腿毛的天然有效方法 姜黄脱毛

材料:姜黄、豆奶。

做法:姜黄和牛奶混合涂到脸上,能减少脸上的汗毛;姜黄,即黄姜,中药破血行气理滞痛,可以刺激毛囊。

黄姜粉和姜黄粉的区别

黄姜粉是一种天然香料,可为菜式提供天然香味,用于烹调亦无妨。它常用于制作咖喱汁、葡汁,亦有用于炒饭,如印尼炒黄姜饭。不过,传统咖喱汁除了使用黄姜粉,亦会使用花奶、椰汁,因此增加了脂肪含量。爱吃咖喱或葡汁的人士,在家中可自行制作健康酱汁,包括使用脱脂奶,以椰子香精取代椰汁,可减低脂肪含量之余,亦可以增加钙质量。

姜黄粉用作调味品和黄色着色剂,是家庭使用的普通调味料,用于咖喱粉、调味料等。姜黄是一种多年生有香味的草本植物,既有药用价值,又可以作食品调料。辛香轻淡,略带胡椒、麝香味及甜橙与姜之混合味道,略有辣味、苦味。

姜黄粉和姜粉的区别

姜黄粉是由原产于印度的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 的干燥根茎磨制成的粉,用作调味品和黄色着色剂,是家庭使用的普通调味料,用于咖喱粉、调味料等。姜黄是一种多年生有香味的草本植物,既有药用价值,又可以作食品调料。辛香轻淡,略带胡椒、麝香味及甜橙与姜之混合味道,略有辣味、苦味。姜粉是由姜磨制而成。姜作为一种药食兼用的调料,其味辛辣芳香。用姜制成姜粉,可以用来调味、腌渍、调汤,用起来更加快捷方便。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前人称之为 “呕家圣药”。姜炙法就是取生姜的这些特性,用姜汁这一辅料对药物进行炮制,来增强药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并降低其毒副作用。干姜虽与生姜同出一物,但由于鲜干质量不同其性能亦异。干姜性热,辛烈之性较强,长于温中回阳,兼能温肺化饮,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焦虚寒、阳衰欲脱与寒饮犯肺喘咳等证。因此,用干姜制备的姜汁与生姜汁的性能也不一样。如用干姜制备的姜汁炮制药物,必将影响药物的炮制效果,达不到药物炮制的目的,就不能增强具有降逆止呕作用的药物的功效。

相关推荐

黄姜可以吃吗

黄姜是一种药,可以吃。 【性味归经】可以甘、苦,凉。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民间反映根茎有滋补作用,但食用过量能引起头昏、眼花等中毒症状;捣烂的根茎可以毒鱼。 【性状】 根茎类圆柱形,常具不规则分枝,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5~3cm。表面褐色,粗糙,有明显纵皱纹和白色圆点状根痕。质较硬,粉质,断面桔黄色。味苦。 【功用】作为激素类药物的原料药。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用于痈疖早期未破溃,皮肤急性化脓性感染,软组织损伤,蜂螫虫咬。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降血脂的姜黄

姜黄醇或醚提取物、姜黄素和挥发油灌胃,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和家兔都有明显的降血浆总胆固醇和B-脂蛋白的作用,并能降低肝胆固醇,纠正a-和B-脂蛋白比例失调,但对内源性胆固醇无影响;对降血浆甘油三酯的作用更为显著,能使血浆中甘油三酯降低至正常水平以下。高蔗糖饮食能引起大鼠产生高脂血症,姜黄素能对抗此高脂血症产生。灌胃姜黄素能降低肝重,减少肝中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磷脂含量及血清总甘油三酯、VLDL+LDL甘油三酯,HDL甘油三酯、VLDL+LDL胆固醇和血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也能提高血清总胆固醇和HDL胆固

姜黄素每天吃多少为宜 姜黄素日常用法

1.冲泡服用:将姜黄素用温水冲泡,吃饭时或者饭后立即服用; 2.涂抹:将姜黄素与少许水混合一起涂于皮肤瘙痒处或是破损处,可以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

姜黄粉配伍应用

配桂枝,桂枝辛甘温,气味俱轻,善于温通血脉,既可舒筋脉挛急,又能利关节壅阻,内通脏腑,外达肢节。桂枝温通经脉,助姜黄活血止疼,姜黄破血行气,助桂枝通达阳气,温经散寒,则血通脉,治上下关节凝滞,痹着疼痛等证。 第2步配栀子,栀子苦寒,清热解毒,泻下焦火热,入肝驵清胆退黄,栀子得姜黄行气祛瘀之助,则疏利肝胆之力加强,共奏清热利胆,解毒止疼之效,用于肝胆热毒壅滞,血瘀气结之发热,口苦,胁下疼。 第3步配当归,当归甘温辛散,养血和血,通经止痛,当 归得姜黄之助,瘀血去而新生,一养一破,相反相成;姜黄得当归之助,活

姜黄素的副作用

黄素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姜黄除了经常用于制作咖喱调味品和增加食品黄色以外,还具有一定药用价值,传统中医一直用它治疗消化不良,黄疸,痢疾,关节炎及胸部充血等多种疾病。作为一种天然产品,人们普遍认为消费姜黄没有副作用,甚至临床试验也已证实每天少量消费姜黄是安全的。但如果消费方法不当,仍然可以导致一些负面影响。 姜黄素的副作用之一是接触性皮炎。这种皮肤病通常是从红疹开始,然后24-72小时内消失。不加治疗的情况下,皮肤会持续性瘙痒和灼痛,还有可能以后发展成水疱或荨麻疹。 轻度肠胃疼痛是大剂量和长期消费姜

黄姜可以当生姜吃吗

不建议用来代替。 小黄姜是生姜的一种,同样富含姜辣素、植物杀菌素等成分,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利胆、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等多种作用,一般来说是可以用来代替的。 但由于小黄姜的药性更强,更多是用来入药,而且其香味更加浓郁,辛辣味也更重,味道相对于普通生姜来说,也更难以让人接受,因此日常生活中,并不建议将小黄姜用来完全代替普通生姜食用。

姜黄素每天吃多少为宜 姜黄素的禁忌

因为姜黄素具有破血行气、收缩子宫的作用,孕妇或者是正处于生理期女性服用的话可能会导致滑胎或者月经不调; 姜黄素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并增加胆囊收缩功能,所以胆道功能异常人群食用的话可能会加重不适; 刚做完手术的人群不能吃姜黄素,因为姜黄素具有抗凝血功能,不利于术后恢复。

姜黄的食用方法

姜黄的食用方法: 姜黄炒饭 材料:白饭两碗、青豆、红萝卜丁、香菇丁、木耳丁、青椒丁、红椒丁各2汤匙、姜末半汤匙、姜黄粉1茶匙、生抽1茶匙、盐少许。 做法:热锅放适量油,下所有蔬菜拌炒,下酱油和少许盐;下白饭,中火翻炒至饭粒分明,再下姜黄粉炒至均匀即可关火品尝。 姜黄炒海鲜饭 材料:干贝6粒、鲜虾100g、青鱼肉100g、洋葱半个,隔夜米饭500g、姜黄粉6——10g、盐适量。 做法: 1、干贝用温水浸泡至软,虾挑去肠泥去皮。 2、青鱼洗净切片、洋葱切丝/块、干贝切丁、虾去皮留尾。 3、锅上火加底油15g爆

黄姜跟白姜有什么区别

黄姜是根茎类圆柱形,常具不规则分枝,分枝长短不一,表面深黄色,粗糙,有明显的纵皱纹和白色圆点状根痕。 白姜也是根茎类圆柱形,常具不规则分枝,分枝长短不一,但是分枝要比黄姜的长,且表面是白色,相对来说比较光滑的样子,有些的还会有粉红的嫩芽黄姜的口感偏粉,味道偏苦。 白姜的口感偏脆嫩,汁多渣少,气味清香。

黄姜跟白姜有什么区别

外观 黄姜是根茎类圆柱形,常具不规则分枝,分枝长短不一,表面深黄色,粗糙,有明显的纵皱纹和白色圆点状根痕。 白姜也是根茎类圆柱形,常具不规则分枝,分枝长短不一,但是分枝要比黄姜的长,且表面是白色,相对来说比较光滑的样子,有些的还会有粉红的嫩芽。 口感 黄姜的口感偏粉,味道偏苦。 白姜的口感偏脆嫩,汁多渣少,气味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