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总结人类长寿5秘诀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总结人类长寿5秘诀

长寿金钥匙———乐观,生活有目标

“人要想健康活到100岁,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其中,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保健品的总和,谁能保持心态平衡,就等于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

洪昭光表示,一项在世界三大长寿地区进行的调查,以及上海、北京市长寿老人的调查都得出同样的启示:要健身,先健心。有了心理健康,才能生理健康。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生活习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反,如有的老人嗜烟酒,有的老人喜吃肥肉,但有一点却中外都相同,那就是长寿者都心胸宽阔,乐观开朗,心地善良、随和。没有一位老人心胸狭窄,鼠肚鸡肠,这样的人活不到100岁。

几位诺贝尔奖得主也强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一是要乐观。美国妇女健康研究(WHI)调查了10万名妇女,乐观者在该研究的前8年死亡的危险比悲观者小14%。研究者希拉里?廷德尔博士指出:“乐观是重要的保护伞,这种人有强大的社会网络并能很好地处理压力。”二是有目标。美国拉什大学医学中心一项涉及1200多位老人的新研究发现,无论是远大目标,还是旅游或读书等近期目标,只要生活拥有目标,生存优势就更大。研究中,生活有明确目标及计划的老人,死亡率比其他老人降低一半。

第二把钥匙———多补维生素D,少吃猪肉

一项为期10年、涉及54.5万美国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吃4盎司(约113克)左右牛肉或猪肉的人,早亡危险比更少吃肉的人高30%。虽然早期研究表明,大量吃红肉会导致心脏病和结肠癌,但是这项研究首次以大规模的调查揭示了多肉饮食对寿命的影响。

“这是因为,红肉里含有较多的雌激素,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而且红肉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较少,使肠蠕动减弱,进而使有害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更长,增加直肠癌的风险。”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目前,在几大类食物中,红肉的摄入是最容易过量的,而一旦过量,它对人体的危害又是巨大的。健康的年轻人、活动量比较大的可适当增加红肉的摄入,但老年人、消化能力差的人则要相应减少,心脏病、高血压等高危人群,更要减少红肉摄入,可用鱼肉、鸡肉等白肉代替。

另有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0亿人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水平过低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糖尿病、高血压和癌症。一项新研究发现,“阳光维生素”摄取不足的成年人早亡危险增加26%。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副教授迈克尔?梅拉米德博士表示,除了喝强化牛奶和适当补充维生素D之外,还应该每周晒晒太阳,每次10—15分钟,最佳时间为上午11点至下午3点,可以达到补充维生素D的理想效果。

第三把钥匙———坚持步行“三五七”

世界顶尖心脏病专家、纽约哥伦比亚医学院OZ博士表示,保持年轻的最好方法是散步。如果5分钟走不了1/4英里(约400米),那么在3年内死亡的几率会骤增。可能的话,尽量与配偶一道散步,有助增加说话机会;一起打网球还能建立亲密关系。但这并非锻炼的全部好处。更重要的是:生命在于运动,夫妻多活动,双方更能延年益寿。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不仅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还能降低高血脂,使动脉硬化变软,让人脑子更清楚,防止老年痴呆。那么,怎么步行最好呢?洪昭光表示,掌握好3个字即可:三、五、七。“三”指最好每天步行约3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五”指每周运动5次左右,只有有规律的健身运动才能有效;“七”指有氧运动强度以“运动后心率+年龄=170左右”为宜。这相当于一般人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说5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120次/分钟,50+120=170。如果身体素质好,有运动基础,则可以多一些,达到190左右;身体差可以少一些,年龄加心率达到150左右即可。总之,步行运动要量力而行,否则会产生无氧代谢,导致不良影响或意外。

第四把钥匙———夫妻多牵手

“在街上,经常能见到一个现象,‘海归’夫妇或是外国夫妇散步时会手牵手,而在国内呢,大多数夫妻散步时都相距半米到一米,男的在前边走,女的在后边跟着。”洪昭光提倡,夫妻应该多牵手走路。因为人有一种“皮肤饥渴”,皮肤的接触能产生明显的心理和生理效应,通过生物电传导,让夫妻双方体内都释放内啡肽。内啡肽一多,免疫力就提高。

美国密歇根州密歇根大学一项超过七年的研究发现,尽管都有压力,但男人和女人如果能用大部分时间去关爱配偶,他们自身死亡的危险性就能减少36%。科学家推测,关爱可以让人释放“结合”催产激素,去对抗能升高血压和干扰免疫系统规律的一种压力激素———皮质醇。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发现,尽管有压力,但是在7年时间内,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照顾配偶的人,死亡风险降低36%。

第五把钥匙———人缘好

大量调查资料发现,百岁老人都具有好人缘的共同特点。社交生活越少,大脑里会有越多焦虑引起的化学物质,就越可能生病。一项针对276个18到55岁的成人研究表明,有6个以上朋友的人比更少朋友的人抗击感冒的能力强4倍。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应对紧张的缓冲器,有益于心脏健康。”几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均指出,长期精神紧张会削弱免疫系统并加速细胞老化,最终让人的寿命缩短4—8年。而人缘好的人,心情一般会很好,体内大量分泌有益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身体调节到最佳状态,有利于健康长寿。

试管婴儿的历史

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是steptoe博士和Edowrds教授共同研究的成果,被称为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Edowrds教授也因此在201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IVF通常情况下是将精卵放在同一个培养基中,让它们自然结合,即所谓的常规受精”。但有时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受精失败。

1992年比利时的Palermo医师在人类成功应用了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这项技术可以解决常规受精失败的问题,因此提高了IVF的成功率。ICSI对重度少弱精以及需睾丸取精的男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近年来,许多IVF中心开展了胚胎着床前遗传病诊断(PGD),对于有某些特殊染色体异常或遗传性疾病的夫妇,可以通过PGD技术选择正常的胚胎,从而获得健康的自代。

对胚胎进行多个染色体筛查,以找到正常的可以移植的胚胎,这项技术叫PGS,近年也陆续应用于临床。

哪些人更容易生出天才宝宝

你知道吗,年龄在30—35岁的男人所生育的后代是最优秀的,没准能生个天才儿童呢!

法国遗传学家摩里士的研究成果表明,男性精子素质在30岁时达到高峰,然后能持续5年的高质量。 我们还调查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家庭出身、双亲匹配,出生环境及孕育他们时的天体运转、季节变迁、父母体多种生物种钟的运行等等,总结出怀生天才儿童的符合节律优生学理论的条件。

孕育天才的规律是:

1.天才儿童的98.8%是男性。

我们的研究对象,是1901-1985年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医学或生理学奖三种自然科学奖得主。总人数共330名。(人次大于此数。因有同一人两次获得者。如居里夫人,曾获得物理和化学奖各一次)获奖的330人中,男性326,女性4。男性为总数的98.8%。

2.天才儿童的93.3%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

330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有308位出生于医生、教师、科技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等家庭,为总数的93.3%。

3.天才儿童孕育时,其父亲年龄较大。

调查发现:天才儿童孕育的父亲年龄在32-48岁(四八至六八)者,点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强;父亲年龄在30岁(而立之年)及以上者占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强;而百分之百的父亲年龄大于男子性成熟的24.6岁。 如小布拉格(Willian Lawrence Bragg,1890。3。31—1971。7。1,获1925年诺贝尔物理奖),其父孕育他时28岁。 又如尼?玻尔(Nids Henril David Blhr,1885。10。7—1962。11。18,获1922年物理奖)其父孕育他时32岁;阿?玻尔(尼?玻尔之子,1922.6.19,荣获1975年诺贝尔物理奖),其父孕育他时36岁;伊伦娜?居里(1897.9.12-1956.3.17,获1935年化学奖),其父孕育她时38岁;费米(Enico Fer-mi, 1901。9。29-1954。11。25, 获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其父孕育他时44岁。

4.天才儿童父母的出身、年龄、气质(性格)、血型、文化水平、工作性质、兴趣爱好等协调匹配很好。

如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伊伦娜?居里,她的母亲是居里夫人(Marie Sklodlwsl Curie, 1867。11。7-1934。7。4)父亲是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5。15-1906。4。19)教授。 其父母的出身,一位是医生,一位教师,门当户对;父母的年龄差是8岁又176天,且男大于女,年龄相当,他们的气质是一阴一阳(心理学是为“A+B”),性格协调;都学的是物理专业,又都是物理学硕士,且共同研究放射性,文化程度既相当工作性质也相同。工作中,皮?居里负责理论方面,综合、提炼实验数据,撰写论文,充分发挥其情商高极之特长。居里夫妇在放射性研究中工作协调很好,对事业成功很有利,对子女的潜移默化教育效果也很好。他们都喜爱远足旅游,兴趣爱好一致……居里夫妇生育一位诺贝尔奖金得主,一位文学家。两个女儿与其多种生物钟的运行协调匹配有密切关系。

有种胃病易传染致癌

消化道疾病背后可能藏匿着同一个“凶手”,它就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这个名字你一定听说过,但你可能想不到这个小小的微生物和你的健康有多密切的关系。

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澳大利亚的两名科学家,他们就是因为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而获奖。随着研究深入,医学界发现,HP与人类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淋巴瘤甚至胃癌均有密切关系,最终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定为Ⅰ类致癌原。

幽门螺旋杆菌目前在我国感染率可不低。以医院体检中心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C13-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率高达49.5%,也就是说,近半数得注意幽门螺旋杆菌的问题。在感染者中,男性占69%,女性31%,男性感染者显著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更经常在外面餐馆就餐,不实行分餐和公筷有关。

另外,不同年龄段感染率也不一致,阳性率最高年龄段在40-60岁,高达55%。

30秒止嗝的方法是什么

最奇葩的30秒止嗝法

一位美国医生因帮助病因打嗝发明了一个奇葩的止嗝方法——按摩直肠止嗝法,并因此而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医学奖。这种方法十分恶心,但效果却很棒,适宜大胆、脸皮厚的人尝试。

操作方法:把食指伸入打嗝者的菊花(肛门),以缓慢的圆周运动按摩直肠,30秒内可完全止住打嗝。

怎样治打嗝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最奇葩的方法

通过闻一些刺激、难闻的东西,来干扰正常呼吸频率,从而达到止嗝的方法,如:把患者的手指甲剪下一片,点燃后用力闻几下,打嗝即止。

把食指伸入打嗝者的菊花(肛门),以缓慢的圆周运动按摩直肠,30秒内可完全止住打嗝。此方法还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医学奖。


智商高更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

科学家发现,有创造力、高智商的人,比较容易罹患精神分裂症或躁郁症。科学家在瑞典针对16岁男孩的研究发现,智力高的人比较容易患心理疾病。

为何说智商高更容易患上精神分裂

科学家相信,有创造力的天才比较会有疯狂的倾向,有创造力及聪明的人较常罹患精神分裂症与躁郁症。画家梵高以及作家杰克·凯鲁亚克都被认作是天才,但他们都展现出自我伤害的行为。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美丽心灵》里,诺贝尔数学奖得主约翰·纳什一生都在与精神分裂症对抗。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系的杰米森在年轻时被诊断有躁郁症,从此致力于研究及写作躁郁症相关文章。她的研究指出,瑞典16岁男孩里智力测验成绩较好的人,比较可能罹患躁郁症。她说,“智商高的16岁男孩罹患躁郁症的几率是一般人的4倍。”

在纽约举办的“世界科学展”讨论会上,学者讨论了超过20篇论文,指出高智商与创造力的显著关联性。学者们引述研究:躁郁症与精神分裂症,与高创造力及高智商有明显的关联性。

科学家目前还不清楚为何聪明的人较会有疯狂的思想或行为。过去的研究指出,天才与疯狂的关联性大多是由一个特定基因DARPP-32所引起。人类中有四分之三的人遗传到DARPP-32基因的其中一个版本,该基因会加强大脑皮质的信息处理,来提升大脑思考的能力。

治疗心脑血管病“良药”

在历史上有很多巧合,诺贝尔由于发现了硝酸甘油(炸药主要原料)而成名,而他自己却因拒绝服用硝酸甘油而延误了冠心病的治疗。心血管医学的新篇章,就是从硝酸甘油炸药开始的。在当时,科学家们就知道小量的硝酸甘油可以用于缓解心绞痛,但一直不知道硝酸甘油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直到100年以后,人们才解开了这个奥秘,只要体内有足够量的一氧化氮分子,就不会得心脑血管病

靠“一氧化氮”养生

199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伊格纳罗博士羊城开讲畅谈一氧化氮养生之道

“如果你要问我保持健康的诀窍,我可以回答说:除了节食和坚持运动之外,还有一个小诀窍——一氧化氮。”日前,诺贝尔奖得主伊格纳罗博士来到广州,为大众带来他的医学成果———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秘密武器“一氧化氮养生理论”。1998年,因为发现了一氧化氮自由基的奥秘,伊格纳罗博士被授予当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在目前全球非常畅销的健康书籍《一氧化氮让你远离心脑血管病》一书中,伊格纳罗教授指出:只要你体内有足够量的一氧化氮分子,你就不会得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中风偏瘫等各种老年慢性病,实际上就是血管病。一氧化氮能与血管中的肌肉细胞接触并使之放松,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确保心脏的足够供血,调整血流至全身的每一个部位。它还能补充血管营养,防止血管硬化衰老,让血液轻松畅快的在血管里流动,防止胆固醇和脂肪等沉积物黏附于血管壁,阻止动脉硬化斑块在血管壁的沉积,让硬化的毛细血管重新恢复柔韧,减少血管堵塞的机会。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天然的心脑血管病奇药一氧化氮的存在,我们的心脑血管才能保持长久的健康。

补充一氧化氮,让你70岁拥有20岁的血管

虽然硝酸甘油能在体内生成一氧化氮,缓解心绞痛,对心脑血管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其生成的一氧化氮是瞬时的,在体内存在的时间只有1秒钟,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来康复心脑血管病。而且硝酸甘油毕竟是化学药品,长期服用对肝肾的损伤很大。

直到伊格纳罗教授发现了一氧化氮的作用之后,这个问题才得到解决。法国著名的百莓生科技有限公司,在伊格纳罗教授的亲自指导下,严格按照诺贝尔奖标准,经过10年的艰苦研究,终于研制成功了palmermiNO(帕米诺一氧化氮)。帕米诺一氧化氮从天然植物中提取足量的L-精氨酸、L-瓜氨酸和花青素、维C、维E等强抗氧化剂,进入人体后,能够快速、持续、足量地产生人体所需的一氧化氮,长久地保持一氧化氮在体内含量,营养舒张血管,增加血流量,防止脂肪、胆固醇等沉积物黏附于血管壁,抑制血管壁增厚,减少血管堵塞的机会。这样就能把你的血管重新变得柔韧有弹性,舒张自如,相当于让你70岁时同样能拥有20岁时的血管,这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就会自行消退了。

相关推荐

老人长寿的5个小秘诀

长寿金钥匙———乐观,生活有目标“人要想健康活到100岁,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其中,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保健品的总和,谁能保持心态平衡,就等于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洪昭光表示,一项在世界三大长寿地区进行的调查,以及上海、北京市长寿老人的调查都得出同样的启示:要健身,先健心。有了心理健康,才能

打嗝最快方法止嗝 直肠按摩:30秒

用手指深入打嗝者的肛门按摩其直肠,并进行缓慢的圆周运动,只需一会患者打嗝的频率就会立即开始降低,然后在30秒内完全停止。此方法是由美国的弗兰西斯克·菲斯米尔,和以色列的马杰德·欧戴医生各自独立发现,被评为2006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医学奖。打嗝归属于神经反射,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受呃逆反射弧控制,理论上只需要控制反射弧的信号传导即可止嗝,而按摩直肠可刺激打嗝患者的交感神经,从而达到止嗝的效果。

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

1875年,德国的科学家在人体胃中发现一种螺旋细菌,但无法容器中培植,而研究结果也随之丢失。1982年,两名来自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再次发现该种细菌,他们以人体的胃黏液来培植,并得出结论,认为人体的胃溃疡、胃炎等疾病是因为该种细菌在胃部繁殖,而非人们长久认为的吃辛辣食品、压力等造成的。1984年英国权威医

抗生素药多久排出体外呢

抗生素类药又叫抗细菌药(antibacterial)也称为“抗细菌剂”,是一类用于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抗细菌药也可简称为“抗菌药”。抗生素类药(antibacterial)与抗生素(Antibiotics)并不是相同的概念,抗生素仅为抗生素类药下的一个分类。抗生素类药除了包括青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还包括抗真菌药(anti-fungal medication)以及磺

如何发现胃溃疡的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marshall和warren因1983年成功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并提出其感染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作用而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大量研究充分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2.药物及饮食因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易致此病发生,此外长期吸烟,长期饮酒和饮用浓茶、咖啡似亦有一定关系。3.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胃

免疫细胞疗法的发展历程

1992年,美国FDA正式通过将生物免疫疗法视为癌症基本疗法之一的议题,该疗法在美国临床得到广泛应用。2000年,美国Yamazaki博士等人在《柳叶刀》杂志报道了生物免疫疗法治疗肝癌的临床试验结果,结果显示该技术能够有效预防肿瘤的转移和复发。2009年3月,中国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将“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纳入第三类技术进行管理,同时通过审批的医疗机构可开展临床应用。20

让老人更长寿的小秘诀

1、长寿秘诀 —— 开窗通气保持寝室内空气新鲜,风大或天冷时,可开一会儿,睡前再关好,有助于睡得香甜。但注意睡时不要用被蒙头。2、长寿秘诀 —— 散步平心静气地散步10-20分钟,会使血液循环到体表,入睡后皮肤能得到“活生生”的保养。躺下后不看书报,不考虑问题,使大脑的活动减少,较快进入睡眠。3、长寿秘诀 —— 刷牙洗脸擦身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仅可清除口腔积物,且有利于保护牙齿,对安稳入睡也有

烫伤后一定会留下疤痕吗

一度和浅二度烫伤一般不会留下疤痕,但是深二度烫伤和三度烫伤属于深度烫伤,愈合后肯定会留下不同程度的瘢痕,各种治疗方法都只能恢复功能或者改善瘢痕,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将瘢痕完全去除的,因为瘢痕的形成是创面愈合的结果,没有瘢痕的形成就没有创面的愈合。至于可以将瘢痕完全去掉的药物广告,多数是夸大的宣传,如果真有其事的话,那么这个发明应该可以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因为这将从根本上推翻原有的科学规律。但是,同样的

试管婴儿与自然怀孕生育的孩子有区别吗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准备做试管婴儿的未来的父母亲关心的,也是所有关注这项医疗技术人都想知道和弄明白的!但这些都需要时间考验。自1978年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诞生以来,全球至今已有400多万人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现在这位试管婴儿健康成长,并结婚和顺利生下了自己的健康孩子,让人们看到了体外受精技术的巨大贡献,也正是因为这样,2010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认为,试管受精技术安全、有效。委员会论定

老人拍打经络有什么好处

1、拍打能够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加速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排除血管壁内的脂炎物质,使身体获取充足的血液营养和调节功能,增强自身的整体免疫和抗病能力。2、拍打还能提高白血球和吞噬癌细胞的能力,从而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德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瓦伯教授发现,当人体组织细胞中的氧含量低于正常值的65%时,缺氧的组织细胞就容易癌变。导致癌症的原因较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缺氧,癌细胞是一种不需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