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气海俞是什么意思 气海俞的配伍功效

气海俞是什么意思 气海俞的配伍功效

1.气海俞穴配三阴交穴:治白浊、遗精;

2.气海俞穴配灸关元穴、膏肓、足三里穴:治喘息短气(元气虚惫);

3.气海俞穴配关元穴、命门穴(重灸)、神阙穴(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

4.气海俞穴配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天枢穴、上巨虚穴:治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气虚弱);

5.气海俞穴配足三里穴、合谷穴、百会穴:治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

6.气海俞穴气海俞穴配足三里穴、天枢穴:治腹胀、肠鸣;

7.气海俞穴配关元穴:治产后恶露不止。

气海俞的简易找法 气海俞的治疗用法

疗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针刺方法:气海俞穴,直刺0.5—1寸。

艾灸方法: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手法:双手轻握拳,叩击气海俞穴。按摩、轻捶此穴可益气补血。

便秘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气虚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秘结,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

艾灸取穴:中皖,天枢,神厥,关元,足三里,脾俞,胃俞,大肠俞,气海,三阴交 ,膏肓,天枢,大横,腹结,中极,足三里,大敦,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支沟穴。

功效:补气通便。

气海俞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气海俞常用配伍疗法

腰酸背痛,下肢痿痹,可配肾俞,委中,环跳,足三里;妇科疾患可配肾俞,关元,下肢,三阴交;痔疮出血可配承山,承扶,二白穴。

白带异常怎么刮痧图解

1.白带异常选足太阳膀胱经的气海俞穴和任脉的关元、中极穴,可通调冲、任、带脉;

2.足阳明胃经的大巨穴和足太阴脾经的地机、三阴交穴,可健脾除湿、调理脾胃。

1.刮下腹部

沿腹部正中线,自上而下由肚脐刮拭至耻骨上缘,重点加强关元、大巨、中极穴的刮拭。

2.刮腰背部

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由气海俞穴刮拭至尾骨,重点加强气海俞穴的刮拭。

3.刮小腿内侧

沿足太阴脾经走行,自上而下由地机穴刮拭至三阴交穴,重点加强地机、三阴交穴的刮拭。

以上刮痧方法,适合白带异常、阴道分泌物增多的妇女。

注意:一般在经期前后或妊娠期间白带量可能略多,属生理现象。若白带过多且有异味,并伴有腰膝酸痛等症状则属病态。

气海俞的作用与功效 气海俞的作用

气海俞属膀胱经,位于腰部,本穴内应任脉气海穴,与气海穴相对,是人身原气输注之处,是化生原气之海。加之膀胱经循被,抵腰,布下肢,故有补肾培元,强壮腰膝的作用;此外本穴还可调理气机以理气摄血,用于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以及痔疮出血等症。

气海俞的简易找法

气海俞穴的位置,位于人体腰部,当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如何控制遗精 控制遗精基本按摩方法

治则:补肾祛邪,固精止遗。

取穴:气海,关元,肾俞,命门,气海俞,关元俞,八髎穴。

按摩方法:

1.患者仰卧位,施摩法于气海,关元约5分钟。

2.续上施振法于局部约2分钟,然后点按气海,关元穴。

3.患者俯卧位,施㨰法于背部膀胱经,以肾俞,命门,气海俞,关元俞,八髎穴为重点约8分钟。

4.施擦法于以上各穴,透热为度。

5.最后施振法于腰骶部,并点按以上诸穴,结束治疗。

气海俞的准确位置图片 气海俞对症配穴

1.配气海,血海,关元,三阴交,针刺泻法,活血止痛,治疗瘀阻胞宫之月经不调,痛经等。

2.配次髎,血海,承山,二白,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活血化瘀,治疗大肠瘀滞之痔漏。

3.配肾俞,大肠俞,委中,阳陵泉,阿是穴,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活血止痛,治疗瘀血腰痛,腿膝不利等症。

气海俞是什么意思

气海俞穴,经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属足太阳膀胱经。气海穴,脐下的气海穴也,指气血来源于生气之海的腰腹内部。俞,输也。气海穴俞穴名意指腰腹内部的温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于腰腹内部的湿热水气,所对应的部位为脐下的气海穴,故名气海俞穴。

气海俞的简易找法 气海俞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腰痛、下肢瘫痪、肠鸣腹胀、月经不调、痛经等。

2.功效:外散腰腹内部之热。

相关推荐

肩周炎怎么刮痧 气血虚弱型肩周炎刮痧

取穴:肩髃,膈俞,肩贞,足三里,气海,关元。 刮痧顺序:先刮肩髃,肩贞,再刮膈俞,然后刮腹气海,关元,最后刮足三里。 刮痧方法:补法。 方义:局部穴位行气活血,足三里,气海,关元,膈俞相配伍以补益气血。

胃疼刮痧有效果吗

胃痛刮痧有效果。 刮痧疗法有宣通气血,发汗解表,舒筋活络,调理脾胃等功能,亦有明显的退热镇痛的作用。胃痛患者的主要症状胃脘部疼痛,常伴随食欲不振,痞闷或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根据兼症不同,可分为以下证型刮痧治疗。 脾胃虚寒型胃痛 取穴:脾俞至胃俞,中脘,章门,内关,公孙,关元至气海。 刮痧顺序: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再刮腹部中脘,章门,关元至气海,然后刮前臂内关,最后刮足部公孙。 刮痧方法:补法。 方义:脾俞,胃俞与章门中脘相伍可温中祛寒,健脾补胃;内关,公孙相伍可健脾和胃;取任脉关元,气海可温中补

针刺肾俞注意事项 肾俞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或补泻兼施,补益肾气,调理冲任,如配关元,三阴交,水泉,太溪,治疗肾虚月经不调;配气穴,然谷,太溪,治疗肾虚不孕;配关元,带脉,次髎,照海,治疗肾虚带下;配白环俞,志室,关元,三阴交,太溪,治疗肾虚不固之遗精,滑精。 2.配肺俞,太渊,膏肓,气海,太溪,针刺补法,补肾纳气,治疗肾虚哮喘。 3.配三焦俞,气海,中极,阴谷,针刺补泻兼施,补益肾气,利水除湿,治疗肾虚小便不利,癃闭。 4.配太溪,三阴交,针刺补法,补益精血,益肾壮腰,治疗肾虚腰痛。 5.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或补泻兼施,宜

颈椎病刮痧刮哪里

经脉闭阻型颈椎病 取穴:风池,肩井,天柱,大椎,昆仑。 刮痧顺序:先刮肩颈部的风池,肩井,天柱,大椎,再刮足部昆仑穴。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风池,肩井,天柱,大椎近部取穴,以活血通络;远处取穴昆仑有舒筋活血通络之功。 气血瘀滞型颈椎病 取穴:风池,肩井,天柱,大椎,昆仑,血海,膈俞,三阴交。 刮痧顺序:先刮肩颈部的风池,肩井,天柱,大椎,再刮背部膈俞,最后刮下肢的血海,三阴交。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局部痛点取穴,以疏通颈部气血;而血海,膈俞,三阴交相配伍则调理气血,活血化瘀。 肝肾不足型颈椎病 取穴:

针刺中脘可治什么病 中脘穴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可灸,散寒除湿,理气和中,如配足三里,梁丘,合谷,胃俞,治疗寒积胃痛;配足三里,大横,公孙,合谷,治疗寒积腹痛;配脾俞,胆俞,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治疗寒湿阴黄;配关元,神阙,天枢,足三里,治疗寒湿霍乱;配大椎,外关,合谷,治疗外感风寒之呕吐。 2.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调理肠胃,消积导滞,如配天枢,内庭,治疗饮食停滞之纳呆,泄泻,便秘;配足三里,内关,治疗饮食停滞,胃气上逆之嗳气,恶心,呕吐;配丰隆,内庭,神门,通里,治疗宿食停滞,胃气不和之失眠,心烦。 3.本穴

支正的准确位置图 支正穴的功效主治

类属:支正穴为小肠经络穴。 功效:疏风清热,通经活络,清心宁神。 主治:1.头痛,目眩,热病,消渴。2.癫狂,好笑,善忘。3.项强,肘挛,手指疼痛。 常用配伍:头目疾患配伍风池,太阳;神志病配伍少海,神门,鸠尾,心俞;消渴配伍胆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循经病配伍完骨,小海,肩贞。

肝俞针刺方法 针刺肝俞主治疾病

功能:疏肝理气, 利胆解郁,补养肝血。 主治: 1.肝血不足之夜盲,雀目,癫证,痫证,脊背痛,月经不调诸症。 2.肝胆湿热,肝气郁结,肝火上炎之黄疸,胁痛,吐血,衄血,目赤,目眩,狂证诸症。 常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补养肝血,如配睛明,膈俞,三阴交,治疗肝血虚夜盲,雀目,青盲;配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治疗血枯经闭,月经涩少;配脾俞,风府,后溪,足三里,治疗气虚血少之痉症。 2.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滋补肝肾,如配肾俞,足三里,关元,照海,治疗肝肾亏虚之痛经;配肾俞,绝骨,阳陵泉,治疗肝

胃痛刮痧在哪个部位

脾胃虚寒型胃痛 取穴:脾俞至胃俞,中脘,章门,内关,公孙,关元至气海。 刮痧顺序: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再刮腹部中脘,章门,关元至气海,然后刮前臂内关,最后刮足部公孙。 刮痧方法:补法。 方义:脾俞,胃俞与章门中脘相伍可温中祛寒,健脾补胃;内关,公孙相伍可健脾和胃;取任脉关元,气海可温中补虚。 寒邪客胃型胃痛 取穴:中脘至脐中,内关,梁丘,足三里,公孙。 刮痧顺序:先刮腹部中脘至脐中,重刮中脘,再刮前臂内关,然后刮下肢内侧公孙,最后从梁丘刮至足三里。 刮痧方法:泻法。 方义:胃之募穴中脘与下合穴足三里相配以

艾灸治痔疮灸哪里 气血两虚型痔疮艾灸位置

主要症状:以痔核突出为主,肛门坠胀,便时有物突出,需要用手还纳,少气懒言,便血色淡量多,头晕目眩,舌淡 苔白,脉细无力。 施灸穴位:长强,关元俞,便后下血量多加血海,气海俞

气海俞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气海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该穴类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理气活血,舒筋通络,强壮腰肌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血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痔漏等症;以及经脉痹阻之腰痛,腿膝不利诸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