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遵守三原则七注意
坐月子遵守三原则七注意
1、保证吃好、休息好
由于分娩会给产妇的身心造成极度劳累,所以分娩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产妇美美地睡一觉。睡足之后,应吃些营养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多喝水。“月子”里和哺乳期都应吃高营养、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以促使身体迅速恢复及保证乳量充足。
2、尽早下床活动
一般情况下,经阴道正常分娩的产妇在产生第二天就应当下床走动。也可以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每天做一些简单的锻炼或产后体操,有利于保持良好的体形。
3、特别注意个人卫生
“月子”里产妇的会阴部分泌物较多,每天应用温开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部。
过去,有不少妇女盲目信奉“老规矩”——坐月子里不能刷牙,结果“坐”一次“月子”毁了一口牙。产妇每天应刷牙一两次,可选用软毛牙刷轻柔地刷动。每次吃过东西后,应当用温开水漱漱口。
室内温度不可太高,应常通风。过去常有将门窗紧闭,不论何时产妇都要盖厚被的说法是十分危险的,尤其是在夏季,极易造成产妇中暑。
4、尽早喂宝宝母乳
分娩后乳房充血膨胀明显,尽早哺乳有利于刺激乳汗的分泌,使以后的母乳喂养有个良好的开端;还要促进子宫收缩、复原。哺乳前后,产妇十分注意保持双手的清洁以及乳头、乳房的清洁卫生,防止发生乳腺感染和新生儿肠道感染。
5、合理安排产后性生活
恶露未干净或产后42天以内,由于子宫内的创面尚未完全修复,所以要绝对禁止性生活。
恶露干净较早的产妇,在恢复性生活时一定要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因为产褥期受孕也是常见的事,应引起重视。
6、按时产后检查
产后42天左右,产褥期将结束,产妇应到医院作一次产后检查,以了解身体的恢复状况。
7、不要吹风、受凉
如果室内温度过高,产妇可以适当使用空调,室温一般以25~28摄氏度为宜,但应注意空调的风不可以直接吹到产妇。产妇应穿长袖衣和长裤,最好还穿上一双薄袜子。产妇坐月子期间不可碰冷水,以防受凉或产生酸痛的现象。
坐月子饮食3大原则
新妈妈胃口大开,家里的老人或者亲朋好友纷纷“献上”妙方,但是专家则认为,新妈妈在坐月子期间饮食有所讲究。
食量不宜过多
产后过量的饮食对于产后的恢复并无益处。如果准妈妈奶水很多,食量可以比孕期稍增;如果你的奶量正好够宝宝吃,则与孕期等量亦可;如果你没有奶水或是不准备母乳喂养,食量和非孕期差不多就可以了。
食物品种多样化
产后饮食虽有讲究,但忌口不宜过。进食的品种越丰富,营养越平衡和全面。除了明确对身体无益的,和吃后可能会过敏的食物外,荤素菜的品种应尽量丰富多样。
食物水分要充足
乳汁的分泌是新妈妈产后水的需要量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产妇大多出汗较多,体表的水分挥发也大于平时。因此,产妇饮食中的水分可以多一点,如多喝汤、牛奶、粥等。
冬季坐月子要注意什么
产妇由于分娩时出血多,加上出汗、腰酸、腹痛,非常耗损体力,气血、筋骨都很虚弱,这时候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需要一段时间的调补,因此产后必须坐月子才能恢复健康。坐月子的目的是在这段期间内作适度的运动与休养、恰当的食补与食疗,能使子宫恢复生产前的大小,气血经过调理也都能恢复,甚至比以前更好,也就将不好的体质在这段时间慢慢改变过来。
随着气候与居住环境的温湿度变化,产妇穿着的服装与室内使用的电器设备,应做好适当的调整,室内温度约25~26℃,湿度约50%~60%,穿着长袖、长裤、袜子,避免着凉、感冒,或者使关节受到风、寒、湿的入侵。
头发、身体要经常清洗,以保持清洁,避免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炎。坐月子的饮食还是以温补为主,最好请医师根据个人体质作调配比较妥善。
只要月子做得好了,那么才可以有效的避免,让自己的身体留下病根,也希望每一个生产过后的妈妈们,都能够更加注重这些常识遵守这些坐月子的一些原则问题,加快自己的身体恢复,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也是比较好的。
添加辅食须遵守4原则
从少量到适量原则
第一次固体食品添加的量要少一些,大约1—2勺,以后根据婴儿的需要而缓慢增加。注意,不应硬性规定婴儿吃完每次准备好的食物,包括配方乳、半流质、泥糊状或固体食物。不同婴儿对热量需要相差很大,父母不要将自己孩子的食量与其他婴儿相比,只要婴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认为所添加的辅食量是合适的。
从一种到多种原则
添加从未吃过的新食品时,必须先试一种,待宝宝习惯后再试另一种,添加另一种新的固体食品时应有3—5天间隔。不同的婴儿接受新食物的时间有差异,短的只要一两天,长的需要五六天,因此,必须要有耐心,让宝宝对新食物有多次的接触,以便宝宝学习进食方法,并适应新的口味。有时宝宝会吃吃吐吐,千万不要误以会宝宝对该食品不接受,若坚持下去,这种情况可能就会消失。宝宝有时接受一个新食品可能要8—10次,在试喂时要了解宝宝是否对新食物过敏,过敏时要停止喂食。但宝宝对食物的过敏反应并非永久性,有些婴儿长大后,这些过敏反应会消失。为避免过敏反应,添加辅食可先从单一谷类食物如大米开始,因为大米中所含谷蛋白含量最低,最不会引起过敏反应。一旦婴儿对单一谷类食物耐受力形成后,就可逐步添加其他食物。在宝宝已经习惯了不同的食物后,可以从宝宝已吃过的食物中挑选几种食物有机组合,完成由添加单一食品到混合食品的过渡。
由稀到干、由细到粗原则
宝宝的咀嚼能力是逐渐完善的,因此辅食的质地应适合宝宝的咀嚼能力。一般来说,应从较稀的流质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较稠的流质、半流质、泥糊状,最后到固体食物。例如从米汤、薄粥、厚粥,最后到软饭。食物性质从细到粗,先喂菜汤、细菜泥,以后逐渐地试喂粗菜泥、碎菜和煮烂的蔬菜。在婴儿6—8月的时候,父母应为其开始添加可咀嚼食物,如饼干、馒头或烤面包等,以帮助婴儿锻炼牙床及颌关节。
逐渐适应原则
婴儿接受一种新食物需要有适应的过程。每添加一种辅食后,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食欲、大小便是否受到影响,如果无甚影响,二三天后就可逐渐增加量。每次让孩子尝试一种新口味,等他慢慢适应一星期后,再添加另一种。在孩子适应了单味辅食后,可以开始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品一起喂哺(如从菜粥到鱼泥粥,再到鱼泥菜粥等)。新食物的量应由少到多,即从开始1勺,逐渐加量,至6~7月龄后可代替1—2次乳量。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一般在喂奶之前,有饥饿感时添加,较易增加。在孩子生病期间,应暂缓添加辅食,康复后先逐步过渡到以前的饮食,以后再循序添加。
女性生理期饮食必遵守原则
1.月经来潮的前一周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可以多吃豆类、鱼类等高蛋白食物,并增加绿叶蔬菜、水果,也要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骨盆充血。
2.月经来潮初期时,女性常会感到腰痛、不思饮食,这时不妨多吃一些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如枣、面条、薏米粥等。
3.月经期要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营养物质的补充。多饮水、多吃蔬菜,可以保持大便通畅,这样也可以减少盆腔充血。
4.月经期会损失一部分血液。因此,月经后期需要多补充含蛋白及铁钾钠钙镁的食物,如肉、动物肝、蛋、奶等。
5.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应忌食咸食。因为咸食会使体内的盐分和水分贮量增多,在月经来潮之前,孕激素增多,易于出现水肿、头痛等现象。月经来潮前10天开始吃低盐食物,就不会出现上述症状。
6.有不少喜欢喝含汽饮料的女性在月经期会出现疲乏无力和精神不振的现象,这是铁质缺乏的表现。因为汽水等饮料大多含有磷酸盐,同体内铁质产生化学反应,使铁质难以吸收。
7.月经来潮前也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和辣椒之类,还要少吃肥肉、动物油和甜食。
8.辛辣生冷的食物有刺激性,容易引起盆腔血管收缩,从而引起经血量过少甚至突然停止。另外,烟酒等刺激性物质对月经也会有一定影响。如果不注意避免这些不良刺激,长此以往,会发生痛经或月经紊乱。
冬天健康坐月子守则
1.冬季宜在产后1周洗浴
冬季洗澡应留意防寒。澡堂温度适宜在25℃摆布,水温在37℃摆布,切忌触摸较冷的水,防止致使腹痛、日后月经不调、身痛等。
2.洗浴后防止身体着凉
洗浴后,应尽快将身体上的水擦干,及时穿上御寒的衣服后再走出澡堂,防止身体着凉或被风吹着。
3.气候尽管冰冷也要天天开窗通气
通风换气是一种简略、便利、有用的空气消毒办法。只需窗扇开得小一些,穿暖一些,不要让风直吹,新妈咪是不会着凉的。
4.居室温度要适中
通常22℃-24℃为好。北方冬季在没来暖气之前(或南边冬季)这一较冷的时刻里,应留意室内温度的坚持,可用空调、电暖器等坚持室内的温度。
5.穿戴适宜的衣物
可穿一条加长的、高腰的长裤,将悉数腹部包裹,这么不只需利于保暖盆腔及腹部,还利于子宫方位康复和产后修身。
6.穿鞋更要考究保暖性
俗话说,寒从脚底生。中医以为,肾经处于脚根部,因而宜穿棉袜、厚底软鞋。假如到清洗间或短时下床,要穿双柔软、带脚后跟的棉拖鞋。究竟是冬季,假如脚受凉会致使足跟或腹部不适,乃至拉肚子。
7.恰当添加热量吸取
要抵挡冰冷和排泄乳汁,新妈咪需更多的热量吸取,添加一些高蛋白的肉类、蛋类、奶食类食物是必要的,只需不过于油腻。
8.菜肴尽量少放盐
冬季里跟着出汗耗费的盐分会削减,体内的钠元素会坚持相对平衡,所以烹饪傍边要尽量少放盐,菜要淡一些为好。
出了月子能够泡温泉吗
不要游泳,可以洗澡,不要去洗盆浴,不要泡温泉,因为在流产一个月以内宫口都是开的,细菌可以侵入子宫内膜。
吃的方面没有特别的,有些老人在家里,让她做一个月子,不让她下床活动,在床躺着,天天熬一些鸡汤给她喝,最后这样,乳汁多以后,会引起乳腺炎,我们开玩笑跟她说回家不要喝那么多汤,而且要经常活动,没有必要把它当作月子,饮食就是常规饮食,有些病人会问极端的问题,我可不可以吃冰淇淋,最好一个月不要吃冰淇淋,毕竟是肠胃功能受到影响。
想要让你的月子做的好,尽可能的避免因为在坐月子的这过程当中,给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那么生活当中的一些原则禁忌问题,当然是不可忽略的,必须遵守这些问题,才可以减少对身体造成的更多不良危害。
冬天坐月子能出门吗 冬天坐月子要注意什么
冬季坐月子,要严格遵守保暖的原则,棉衣裤、帽子、棉拖鞋等都是必须的装备,尤其在哺乳时,不要着凉。室内注意保暖设备,如暖风空调、电暖气、暖风机、空调等,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为宜,室内湿度控制在55%-65%。较为便捷的增湿方法就是购买一台加湿器,或者在室内放一盆水。
坐月子期间不宜碰冷水。因产后百脉空虚,风寒容易通过关节、皮肤,囤积在体内,酿成日后头痛、关节酸痛的毛病,且不利于身体复原,故冷水还是少碰为妙。洗东西、洗手最好用温水。
冬季本来就适合滋补,所以,此时产妇适当进补,对身体恢复非常有帮助。可以多吃些温热、补气血、益肾暖身的食物,如羊肉、鸡肉、牛肉、猪肾、鲤鱼、虾、桂圆、鸡蛋、生姜等,搭配生姜、米酒、麻油、红糖等调味,不但御寒暖身,还能畅通血脉,补肾强身。
孕妇喝饮料遵守4原则
夏天很容易一热或口渴,瞬间灌入大量的白开水或饮料,可能会造成喉咙或肚子不舒服,所以要注意。
2.控制摄取量
不管什么食物都不宜过量,每一种营养都均衡摄取就好,而大多饮料都高糖、高油脂,还含有人工添加物等,且饮料很容易不小心喝太多,若摄取过多的糖与脂肪量,则可能会导致胎儿过大、增加孕期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挑选饮品时,建议以减糖、无糖为主,当然白开水是最好的。
3.不要只喝单一饮品
营养师都建议饮食要多元,不应只单一偏好某一样食物,饮品也是,建议可以多一点选择替换。
4.太冰的不要喝
孕妈咪若喝下太冰的饮料,可能会引起宫缩,恐会危害胎儿的健康,建议饮品可以放一会儿再喝。
久坐电脑前保健遵守七原则
1.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工作间隙注意适当休息,一般来说,电脑操作人员在连续工作1小时后应该休息10分钟左右。并且最好到操作室之外活动活动手脚与躯干。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自我心理测定。
2.注意工作环境
电脑室内光线要适宜,不可过亮或过暗,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荧光屏上而产生干扰光线,工作室要保持通风干爽,能使那些有害气体尽快排出,尽量用非击打式打印机减少噪音。
3.注意正确的操作姿势
应将电脑屏幕中心位置安装在与操作者胸部同一水平线上,最好使用可以调节高低的椅子。坐着时应有足够的空间伸放双脚,不要交叉双脚,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注意保护视力
要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注意中间休息。要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40-50厘米,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这样可使颈部肌肉轻松。
5.注意补充营养
电脑操作者在荧光屏前工作时间过长,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会被消耗掉,而视紫红质主要由维生素A合成。因此,电脑操作者应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
6.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电脑荧光屏表面存在着大量静电,其集聚的灰尘可转射到脸部和手的皮肤裸露处,
7.电脑族可多喝
绿茶、菊花茶。长期使用电脑者,易患眼病。专家认为,平时多喝绿茶可起到一定的抗辐射作用。此外,菊花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
冬天坐月子注意事项 注意保暖
冬季坐月子,要严格遵守保暖的原则,棉衣裤、帽子、棉拖鞋等都是必须的装备,尤其在哺乳时,不要着凉。室内注意保暖设备,如暖风空调、电暖气、暖风机、空调等,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为宜,室内湿度控制在55%-65%。较为便捷的增湿方法就是购买一台加湿器,或者在室内放一盆水。
月子期间要遵守的5项生活守则
1.保持舒畅的心情:保持良好心情,不怒、不躁、心胸开阔。医书有云:女子之病十倍难治于男子,因女子多忧愁思虑也。三分治七分养,心情好病好得就快,所以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2.保持清洁的卫生:头发、身体要经常清洗,以保持清洁,避免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炎。洗头、洗澡要用40℃左右的温水,洗完头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头发。
3.要有舒适的环境:尽量避免吹风,不论热风或冷风,包括空调风。因为产后气血虚弱、筋骨松弛,风寒湿邪易趁虚而入,引起感冒、风湿、关节酸痛、腹泻等疾病。室温应维持在25~28℃。
4适度活动:尽量少抱小孩,少做家务劳动,产妇过早过多地从事家务劳动,都会加重上肢及后背肌肉、关节、肌腱、韧带的负担,会造成手腕、手指关节、肩背部等上肢部位发生劳损性疼痛。
5.禁性生活:产妇产后一月内禁止过性生活,产妇在坐月子期间过早过多同房,会引起神疲乏力、不耐疲劳、记忆力下降、体寒怕冷等症状。为保险起见,百日后才可。
另外,月子新妈注意用眼:不要流泪或长时间大量阅读或上网,否则会伤害视力。所以阅读时姿势要正确、时间不要太长、光线要充足。最好让眼睛每15分钟就休息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