蛴螬的营养价值 蛴螬的营养成分
蛴螬的营养价值 蛴螬的营养成分
蛴螬属于金龟子的幼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矿物质钙、铁、磷、锌扥营养成分,可作为滋补食材食用。
子宫肌瘤吃什么能消除
山楂100克,黑木耳50克,红糖35克。山楂水煎约500毫升去渣,加入泡发的黑木耳,文火煨烂,加入红糖即可。每天可分3次喝,5天服完,可连服3周左右。活血散淤,健脾补血。
益母草30克,当归30克,川芎15克,炒芥穗10克,炙草、炮姜、桃仁各3克。取川芎、炒芥穗、益母草、当归、炙草、炮姜、桃仁,水煎服。每天1剂,日服2次。
用干地黄300克,桃仁、杏仁、虻虫、蛴螬各200克,芍药120克,水蛭100克,甘草90克,蒸大黄75克,黄芩63克,干漆32克。以上原料放在一起研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5丸,酒送下,每天2次。
益母草85克,陈皮10克,鸡蛋2个。取益母草、陈皮、鸡蛋,加水适量共同放入锅中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饮汤,月经前每天1次,连服数次。
蛴螬的功效与作用 保护心脑血管
蛴螬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脂肪成分,其中6.12%是亚油酸,属于不饱和脂肪酸,有抗氧化活性,食用有清除不饱和脂肪酸,延缓衰老等多种功效。
栽培管理技术黄花菜
黄花菜可做为一种蔬菜,黄花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具有预防病害的功效,那么在种植黄花菜时,怎样才能高产呢?下面中国农药第一网小编把黄花菜高产种植技巧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种植更好的黄花菜,提升黄花菜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朋友的经济收入。
黄花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蕾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若及时采摘,合理加工,则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现将其丰产栽培及保鲜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栽培管理技术
一、整地施基肥。黄花菜根系发达,分蘖较快,要求比较疏松深厚的土壤,移栽前要深翻30厘米左右,结合翻地铺施土杂肥5000-10000千克,过磷酸钙50-75千克或磷酸二铵50千克、钾肥15-25千克。翻耕以后耙耱土壤,平整田面,做到上虚下实。
二、移栽。移栽分为春栽和秋栽,但以秋栽为好。秋栽宜在九月中旬进行,春栽在三月下旬最为适宜。移栽前先要分株。选择花蕾多,品质好,15-20天生的分蘖较多的株丛,将其全部或部分连根掘出,再按分蘖节根从短缩茎分开,剪除已衰老的根,并将根适当剪短即可作为种苗移栽。黄花菜生长时间长,一般宜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70厘米,窄行35厘米,穴距35厘米,采用三角形或对栽法,每穴3-4株为宜。移栽时要注意深度,一般15-17厘米较好。过深则分蘖缓慢,盛收期延迟;过浅则苗小苗弱,产量不高。
三、田间管理
1、中耕:中耕每年要进行3次。第一次在春季发芽以后进行。中耕要结合追肥,疏松土壤、翻埋肥料,以促进幼苗的旺盛生长。第二次在黄花菜采完以后进行,此次疏松主要是铲除杂草,疏松土壤,接纳雨水。第三次应在割叶后进行,主要是壅土,以保证根系能安全越冬。
2、浇水:黄花菜耐旱,但在花期不能缺水。有灌水条件的地方可在花期浇水2-3次。黄花菜苗不耐涝,若遇暴雨或田间有积水,应及时排涝。
3、保蕾:黄花菜常因水肥供应不足或不及时而造成落蕾。为防止落蕾,除要搞好中耕,施肥和适量浇水外,还可采用以下措施:将1%的2,4-D原液稀释6000倍全面喷洒植株,或者用30×10毫克/千克BA生长激素在第一朵花开放后进行喷洒,以后每隔7-8天喷1次,共喷2-3次。
4、割去花葶和老叶:花蕾采完以后,割去花葶和老叶;在秋季,叶子枯萎时将叶子割去,也可以来年春天发芽时割枯叶。
5、黄花菜的主要病害有叶枯病和叶斑病:选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发病前要喷药保护,如1:1:1000倍的波尔多液,500-600倍的65%代森锌,7-10天喷1次,连喷2-3次。主要害虫有蚜虫、红蜘蛛和蛴螬;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加水40千克喷雾可以有效防治蚜虫;50%辛硫磷乳油300毫升拌细砂土30千克,随中耕翻入土壤中,可有效杀死地下蛴螬;石硫合剂可抑制红蜘蛛为害。
四、采摘。黄花菜是陆续现蕾,陆续开花的,所以要每天采收。采收时间为下午3-5时。采收时要求花蕾呈浅黄色,黄花瓣纵沟明显,花嘴未裂。
蛴螬的功效与作用 杀菌消炎
蛴螬在中医里也常用于外伤的治疗,比如将蛴螬倒置,取其口腔分泌液,涂抹伤口,可起到杀菌抗炎的作用,促进伤口恢复。对防治破伤风很有效。
玉米地下虫害各类和防治方法
(1)金针虫
金针虫为害,田间缺苗断垄严重。金针虫钻蛀玉米苗的茎基部,地上部玉米心叶枯心,还咬根茎,根茎形成乱麻状,幼苗萎蔫死亡。发生为害盛期在7月中旬。
如何调查确认是否有金针虫?请查看玉米苗,如刚出现萎蔫,马上扒开根围土,可能金针虫正钻在玉米茎基部,或就在土中,还没有转移为害。当为害株率高时就需要用药。
防治建议:用2.8%百树菊酯(盛菊)乳油20~25毫升/桶水,喷施在玉米根围土表;用20%速杀硫磷水剂500毫升/亩,随水灌入,或拌成40千克药土,撒在玉米根围,再浇一小水。
(2)耕葵粉蚧
耕葵粉蚧主要生存在玉米根部,形状为扁扁的椭圆形,好似潮虫,体长0.2~0.5厘米,身被白粉。为害根引起腐烂,刺吸植株汁液,使植株矮化不长,下叶叶缘枯死。好像缺肥水。因此往往被误诊。农户应对植株矮,不长,叶缘干枯的植株及时检查根部,如果根部有白色絮状物和小白虫,就是发生了耕葵粉蚧。
防治建议:48%乐斯本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或40%乙酰甲胺磷乳油,亩用500毫升。或用以上药剂兑水后拌成药土,撒在玉米根围,然后浇水,间隔10天再防一次。还可以用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灌根。
(3)二点委夜蛾
幼虫躲藏于麦秸之下,并且易与地老虎混淆,咬食或钻蛀玉米根茎,引起玉米萎蔫死亡或倒伏死亡。幼虫为害时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
防治建议:第一撒毒饵,亩用4~5千克炒香的麦麸后或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饼,与兑少量水的敌百虫(胃毒作用,兼有触杀作用)或毒死蜱(触杀、胃毒、熏蒸作用)500克拌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边。第二用毒沙,亩用敌敌畏300~500毫升拌25千克细沙土,于早晨顺垄撒在玉米苗边,防效较好。
(4)蛴螬
50%辛硫磷乳油,喷雾器去掉喷头顺垄或玉米植株均匀滴灌,对蛴螬、金针虫有特效;2.5%敌杀死乳油1200倍液,或45%辛吡乳油或25%辛吡乳油3 000~4 500毫升/公顷稀释液,或900敌百虫晶体500~800倍液浇灌在植株根部。
子宫肌瘤如何治疗推荐3款食疗偏方
治疗子宫肌瘤偏方一:
药方:桂枝10克,桃仁9克,丹皮9克,茯苓15克,赤芍12克,莪术13克,蒲黄12克。
制用法:用水煎服
效用:活血化瘀。用于子宫肌瘤经行量少不畅或量多,小腹疼痛者。
治疗子宫肌瘤偏方二:
药方:丹参、赤芍各15克,生蒲黄、五灵脂、夏枯草各1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
制用法:用水煎服
效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用于子宫肌瘤无明分明症状者。
治疗子宫肌瘤偏方三:
用干地黄300克,桃仁、杏仁、虻虫和蛴螬各200克,芍药120克,水蛭、虫各100克,甘草90克,蒸大黄75克,黄芩60克,干漆30克。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5丸,酒送下,每日2次
蛴螬的功效与作用 破血消肿
蛴螬性温、味微咸,主恶血血瘀痹气,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因此,蛴螬有活血、破血、行血之效,适合血瘀体质以及外伤淤血患者使用。
喷了杀虫剂的房间多久可以进去
根据杀虫剂后残留的气味决定。
杀虫剂是由有机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等有机合成,能杀死甲虫、苍蝇、蛴螬、鼻虫、跳虫以及近万种其他害虫,但其中有不少品种对哺乳动物有高的急性毒性,若是人长时间在喷有浓度较高的杀虫剂室内停留,容易引发咳嗽、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的症状,还可能会导致过敏性鼻炎、中毒等症状,因此喷了杀虫剂的房间不宜留人,需关闭门窗30分钟左右杀灭蚊虫。
等蚊虫杀灭后,开窗通风,然后驱散房间内残留的杀虫剂气味,待气味完全消散后在进去房间比较安全。
建议在喷杀虫剂时应注意佩戴口罩和穿衣物,以免面部和皮肤接触杀虫剂。
蛴螬的营养价值 增强免疫力
蛴螬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是其主要的营养体现,食用后可分解成大量的氨基酸,促进自身的蛋白质合成,有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草莓繁苗技术要点
1 选地 繁苗田应选择保水、保肥性好、排灌方便、土壤肥力较高的未种过草莓、茄科类作物、微酸性的地块较好。
2 整地与作墒 整地前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3000千克,再每亩加入3%劈地虎颗粒剂每亩3千克,与农家肥混合均匀后撒施,翻犁到耕作层防治地下害虫,旋耕后作成2.3米的双合墒,单墒1米,中间留30厘米的过道,沟宽、沟深各30厘米。
3 定植时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定植,定植过迟,会使繁苗数量减少,每墒定植一行。定植前,用75%百菌清600—800倍液喷雾防病一次,并摘除老叶、花序,保留三片复叶,尽量带土定植,防止伤根。栽植深度以心叶基部与土表平齐,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栽后用手按实。
4 定植密度 每墒定植一行,每亩800-1000株。
5 定植田管理
5.1加强后的肥水管理 栽后要浇透定根水,连续浇水2—3次,保持湿润,利于成活,进入雨季,注意排水。定植成活后,每亩用尿素5千克进行提苗,进入旺盛生长期(匍匐茎发生期),追施1—2次三元复合肥,每亩每次用量控制在5—8千克,切忌高氮。
5.2摘除花序、老叶、病叶 草莓苗定植后,经常摘除母株上花蕾花序,使养分集中,促进母株的营养生长及抽生匍匐茎。并经常摘除老叶、病叶,利于植株通风、透光,促母株和子苗健壮生长。
5.3匍匐茎整理 母株定植后,要经常到田间检查,匍匐茎要保持一定间距。匍匐茎大量发生时,将相互靠近的匍匐茎拉开使其分布均匀,防治交叉或重叠在一起,同时为了使匍匐茎节上发生的不定根及时扎入土中,用土把匍匐茎上发生的不定根茎节段压稳。
5.4中耕除草 草莓对除草剂较敏感,使用除草剂要谨慎。一般情况下采用人工除草安全,母株定植后至匍匐茎发生前,由于经常灌水,土壤容易板结,应采取浅除中耕松土,便于发生的小苗扎根。匍匐茎发生期,正是雨水多,杂草丛生季节,要经常拔除杂草。
5.5病虫害防治 草莓繁殖苗常见害虫主要是蛴螬、蚜虫、斜纹夜蛾等。 病害主要有蛇眼病、炭疽病等。蛴螬 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浇灌毒杀。蚜虫、斜纹夜蛾 用10﹪吡虫啉1000-1500倍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等喷杀。炭疽病、蛇眼病 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交替使用,隔5—7天喷一次,喷施3—4次。